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

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

“1127年,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爲南宋高宗,改元建炎。趙構雖起用了抗戰派名臣李綱爲左相,但仍舊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頗爲器重。趙構採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政策,預備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時年25歲的岳飛得知這個消息,不顧自己官卑職低,披肝瀝膽,向宋高宗趙構上書數千言。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換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字批語,並且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

岳飛的抗金決心並未因此動搖。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飛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線——北京大名府,經過河北西路招撫使幹辦公事趙九齡推薦,會見了當時“聲滿河朔”,正多方收攬英才抗金的招撫使張所。這是他第四次從軍。張所知悉岳飛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便留他在“帳前使喚”。由於岳飛的非凡見識、高超武藝,張所終於決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補修武郎”,繼而又升爲統領,後又升爲統制,分隸於名將王彥部下。

然而高宗、黃、汪等爲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壓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堅決主張抗金的李綱被罷相,繼而張所也因從前曾彈劾黃潛善而遭貶謫發配嶺南,最終死於貶途。被張所派去收復衛州等地的王彥、岳飛一軍,也因河北西路招撫司的撤銷而成爲孤軍。

王彥駐軍衛州新鄉縣的石門山,爲集結金軍所包圍,因此謹慎出戰。岳飛有些年少氣盛,責備王彥膽怯:“二帝蒙塵,賊據河朔,臣子當開道以迎乘輿。今不速戰,而更觀望,豈真欲附賊耶!”率領部下擅自出戰,攻佔新鄉縣。金軍誤以爲王彥、岳飛軍是宋軍主力,於是抽調各路人馬,雲集新鄉,準備與宋軍決戰。王、嶽軍僅七千人,被金軍圍困,在突圍中潰散了。岳飛與王彥不和,自率部轉戰太行山區,其間曾多次襲擊金軍,生擒金將拓跋耶烏,刺死敵酋黑風大王,迫使金人暫時退卻。

李綱罷相後,東京開封府的留守宗澤就事實上成爲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澤和北方的民間自發抗金武裝建立了廣泛的聯繫,收編了號稱百萬人的大軍,積儲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糧草。澤委任王彥爲“制置兩河軍事”,王彥便派人命岳飛所部“赴榮河把隘”。岳飛和王彥難以共事,便決定率領部伍南下東京開封府,再次接受宗澤的領導。宗澤珍惜岳飛的才幹,體諒他的愛國之心,原諒了岳飛的違反軍紀(指率隊離王彥之事),留在營中聽候差遣。

十二月(1128年1月),金軍大舉南侵,進犯孟州汜水關。宗澤即派岳飛爲踏白使,讓他率領五百騎兵前往偵察。岳飛在汜水關一帶擊敗金軍,凱旋後,即被宗澤任命爲統領,不久又提升爲統制。

建炎元年冬到二年(1128年)春,金國分兵三路全軍出動,在東京開封府所屬及其毗鄰的州縣,宋金兩軍進行了劇烈的拉鋸戰。宗澤坐鎮東京留守司,雖四面受敵,仍從容地調度軍隊,部署戰鬥,使金軍無力攻下開封。正月裡,開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時張燈結綵。岳飛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縣、黑龍潭、官橋等地作戰,均表現突出,頗有戰功。一日宗澤招見岳飛並授以用兵作戰陣圖,且說:“爾勇智材藝,雖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古法,今爲偏裨尚可,他日爲大將,此非萬全計也。”飛回答:“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番話終於使宗澤點頭稱是。

建炎二年四月以後,天氣開始炎熱,金軍撤退,宗澤準備北伐。王彥的八字軍奉宗澤之命移屯滑州。五馬山的首領馬擴也攜帶信王趙榛的信前來東京留守司。宗澤和王、馬等人共同制訂了北伐的計劃。這年六月止,宗澤上陳述恢復大計的奏章達24次,但始終沒有取得高宗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澤再也支持不住,背疽發作,於七月初一含恨離世,臨終前仍然高呼:“過河!過河!過河!”

宗澤死後,杜充繼任東京留守。其人“性殘忍好殺,而短於謀略”,置宗澤生前的計劃於不顧,北伐終告夭折。

1128年(建炎二年)八月,金軍再次南侵。一次,岳飛奉命駐守竹蘆渡,用疑兵之計打敗金軍,因功轉武功郎。

1129年(建炎三年)正月,岳飛奉東京留守司的命令從守衛北宋皇陵的駐地西京河南府返回開封。杜充出於排斥異己的動機,命飛向守城將領張用、王善襲擊。時王善駐紮城東,張用駐紮城南,岳飛、桑仲、李寶諸人駐紮城西,均負有守衛京師重任。飛不願自相殘殺,婉言推辭,但杜充以軍法問斬相威脅,勒令飛出兵。飛有以往擅自脫離王彥的教訓,無法抗命,只能出戰,南薰門之戰,以八百人擊退張、王部數萬人,以功升武經大夫。杜充又派馬皋等繼續追擊張、王部,卻被打敗。王善攻打淮寧,張用不從,引軍離去,自此成爲遊寇,後終被岳飛收降。自春至夏,飛隨陳淬多次與王善作戰,王善率部東流西竄,最後降金。飛因多次戰功先後轉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

上年八月開始南侵的金軍,於是年正月又先後攻下徐州、淮陽、泗州,進襲揚州。二月初三日,南遷揚州的宋高宗得到金軍攻陷天長軍(安徽天長)的消息,驚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劉兵變被鎮壓後,高宗移駕建康。就在高宗移駕建康時,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脫離危險之實,準備離開開封,前往建康。

岳飛於六月下旬剛回軍開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飛向充苦諫:“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復取之,非捐數十萬衆不可得也。”充不聽。飛無奈,只得率軍隨之南下。開封隨後於次年二月陷落。

高宗對杜充放棄開封的舉動不加責罰,反而還命他負責長江防務,升任右相。高宗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並派使臣杜時亮向金營呈送《致元帥書》。

屈辱的書信,並未取得金人的憐憫。1129年秋,金軍又兵分多路向南進犯。完顏撻懶(漢名昌)領軍進攻淮南,完顏兀朮(漢名宗弼)則領軍直接進攻江南,直搗趙構所在的臨安(杭州),只圖一舉滅亡南宋,佔領整個宋朝領土。

十一月初,兀朮佔領長江北岸和縣。金軍沿長江北岸東進,與李成合攻烏江,離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報“督師詣採石防守”,卻深居簡出不做準備。岳飛入杜充寢閣,苦勸再三至於流涕,但也無濟於事。

聽到金軍渡江的消息後,杜充纔派都統制陳淬率岳飛、戚方等將官統兵二萬奔赴馬家渡,又派王[王燮]的一萬三千人策應。陳淬率軍力戰,飛率右軍和金國漢軍萬夫長對陣,王[王燮]卻不戰而逃,陳淬戰死,諸將皆潰,飛苦戰無援,整軍退屯建康東北的鐘山。杜充又棄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

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132章 漸入佳境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三章 仇穎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四十章 千頭萬緒(三)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一章穿越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115章 撥雲見日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四十九章 殫精竭慮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八十六章 不對稱作戰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132章 漸入佳境第100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九章 狐狸尾巴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章穿越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四十四章 千里順風耳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恥(四)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九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九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三十一章 推銷產品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三十一章 推銷產品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線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七 抱大腿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132章 漸入佳境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三章 仇穎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四十章 千頭萬緒(三)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一章穿越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115章 撥雲見日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四十九章 殫精竭慮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八十六章 不對稱作戰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132章 漸入佳境第100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九章 狐狸尾巴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一章穿越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四十四章 千里順風耳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恥(四)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九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九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三十一章 推銷產品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三十一章 推銷產品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線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七 抱大腿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