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嬴行建言

半個時辰之後,林玧琰帶着荊翊、紀武與淳于啓一行四人前來到了五兄公子行的府上。

當初新建宛城之後,這公子行便是尋到了一個極大的宅院,無其它的安排,乃是這五兄看似十數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但是實則卻是掌握着大秦唯一的一座驛站,隨着秦國的富強,大量的外地豪俠前來大秦闖蕩,但是大秦義棧始終是大秦權勢超然的義俠組織。

其他人只是小打小鬧罷了,有的義俠組織的頭目豪俠僅僅是大秦義棧的外圍成員而已,這塊被大秦官府有意無意忽視的灰色領域,林玧琰的這位五兄方纔是真正一言九鼎的人物。

即便是那三晉之地被國相韓悝招爲府中門客的褚莊,在連雀首都是俯首聽命的五公子行的面前,都是需要保持最爲基本的尊重!

進了五兄的宅邸之中,林玧琰見到了迎面走來一道身影前來引路,正是五兄身邊的那位【朱雀】,這朱雀言道:“公子琰殿下,行殿下已經是等候多時了。”

如是轉了兩三道長廊之後,見到了一座偏門,只是這偏門之前,那朱雀回過頭來,停住了腳步說道:“行殿下欲要與殿下說些機要之事,恐怕殿下這身邊的宗衛並不能夠帶進去!”

林玧琰倒是面色一滯,旋即恢復正常,這五兄豈會是不知曉宗衛對諸公子來說意味着什麼,這個時候卻是阻止宗衛隨身前往,定然不是這五兄擔心宗衛會泄密,大半是五兄不願意將接下來談論的言語被第三耳知道罷了!

那荊翊等宗衛卻是聽聞朱雀這般說,亦是稍稍皺起來眉頭,若是說這宛城最爲魚龍混雜之地,非是這公子行的府邸莫屬,畢竟整個大秦最頂尖的幾位豪俠,基本都是寄居在公子行殿下的府邸之上作爲門客隨時待命的。

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卻是要自己這些護衛自家殿下週身安危的宗衛阻擋在門外,豈有這般的事情,荊翊看向了自家殿下的時候,紀武已經是完全炸毛了,當下是對朱雀喝道:“俺們怎麼能離開殿下的周身!”

紀武響如銅鐘一般的聲音,亦是讓周圍涌出來了不少的身影,這些皆是公子行府中所養的門客,其中大半短衣勁袖,其中不少人的身後還是彆着一把短刃。

朱雀當下是對衆人喝道:“這位乃是殿下的貴客,無須如此!”

如此一說,這集聚在周圍的豪俠方纔是退了下去,那朱雀這纔是看回了紀武,稍稍呵斥道:“在我家殿下的府邸之中,若是讓公子琰殿下出了什麼意外,豈是用你擔責的!”

言語落下,朱雀方纔是將視線看回了林玧琰:“我家殿下體力不支,不便出門來迎接琰殿下,若是公子琰不欲入內門,自可離開。”

“這倒不必……”林玧琰短短的時間之內似乎是想透了其中的關鍵之處,當下擺了擺手,讓荊翊紀武與淳于啓等宗衛停留在內門之外,又是對朱雀回道:“想來朱雀姑娘也是知曉宗衛職責所在,還請勿要見怪……請姑娘帶路吧,我也是有些時候沒有見到五兄了!”

朱雀聞言,只是神色淡淡的點了點頭,便是將林玧琰引入了內門,如此再走兩三個長廊,並無見到其他的人跡,轉入了一座水湖的亭子之中,林玧琰便是見到了那位控制大秦義棧的幕後人物,自己的五兄嬴行。

比如數年之前初次見到五兄的面色憔悴慘敗,如今的後者臉色倒是好了不少,面色之上也是多了一些紅潤的血色,見到了林玧琰,嬴行也是將座椅轉了過來,言道:“六弟,老秦之戰爲兄在宛城聽聞之後,亦是極爲振奮啊!”

朱雀指引林玧琰落坐下,這是一方石桌,石桌之上還是擺着兩個茶盞,那五兄見狀,亦是笑道:“早已經是爲六弟備下了茶水,現如今應該是涼了,朱雀,你去換一杯茶水來!”

“喏!”朱雀應聲之後便是端走了那杯茶水離開了。

林玧琰這個時候方纔是開口問道:“不知此番五兄尋來我入府究竟是所爲何事,要知曉回來宛城,我可是連母親還未拜見過呢!”

“六弟還有心力去見姜夫人?”嬴行佯裝驚訝的神色,眼間卻是若有若無的狡黠意味,看着林玧琰頓了頓,方纔是開口說道:“我還以爲趕回來宛城的六弟就像是熱鍋之上的螞蟻,着急忙慌的團團轉呢!”

彼此之間都是明白人,嬴行這個時候將林玧琰招過來所爲何事,兩者皆是心知肚明,當下林玧琰回道:“如五兄所言,我也是期年不在宛城之中,至於那些流言蜚語的確是有所耳聞,不過我要不要選擇相信,還亟待確認……”

嬴行言道:“六弟,爲兄在大秦耳目不少,得到的消息總歸是要比六弟靈敏一些,四兄此番回來的動靜的確是不小啊,單單是魏王的支持和那些嬴姓部落的老氏族,此事……便是容不得忽視啊!”

說到這裡,嬴行便是壓低了聲音,靠近了林玧琰徑直說道:“若是說四兄此次歸來宛城,沒有懷揣什麼心思……我定然是不信的,但我生於斯長於斯,知曉如今的大秦能夠昌盛與六弟干係甚大,無論如何,五兄是站在六弟這邊的。”

“今日五兄要我過來,就是說這些的?”

嬴行笑了笑回道:“若真的是僅僅思念六弟,豈會是這般急,畢竟後日便是朝議了,有些姿態該擺出來了……”

林玧琰卻是道:“但我似乎是記得當年五兄對於四兄在魏國作爲質子亦是十分……”

“此一時彼一時……此番四兄回到宛城打的是什麼心思,對大秦有什麼危害,爲兄心如明鏡。”

“四兄自己會不知曉麼?”

聽着六弟的這句回話,嬴行擡起頭來,看着前者,久久不言,許久之後方纔是回道:“作爲魏王的一把刀子,四兄應該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林玧琰方纔說道:“既然如此,若是身爲大秦的公子,爲了自己的利益願意犧牲大秦的利益,這般的四兄我是不認的,這般的公子大秦也是不認的,現如今我非是在擔心四兄危及到我作爲儲君的位置,而是若是四兄一旦擺出來了僭越的舉動,作爲大秦的儲君,我必定是在大秦朝堂之上點出來罪狀,按照新法或是斬首或是放逐……此處已經是容不得君父來做主了!”

“這……”自始至終,嬴行皆是沒有想到從六弟口中說出來的是這個,仔細一想恐怕這些事六弟是做得出來的,歸根究底,除了掌握了民心與軍心的優勢之外,六弟的儲君身份已經是佔據了大義名分!

嬴行笑着點了點頭,又是說道:“弒殺兄弟終究是污名,然則大秦基業爲重,若是六弟現在就有防患於未然的心思……爲兄可派遣大秦最擅長刺殺的豪俠,必能夠爲六弟肅清掉威脅……六弟可有心動!”

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騎射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責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六百九十四章 破玄襄陣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長公主嬴珏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六百二十二章 震驚老秦(三)第六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歸秦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吳越第五百六十章 趕回宛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五百三十八章 吳國危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韓悝手筆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六百二十九章 桐鄉慘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觸第三百八十九章 進軍鄢城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九十四章 真正用意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戰!第六十章 柘王之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九十六章 拉攏北王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戰(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觸第三百章 君臣談心第七十六章 決戰(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宛城諸事第六百七十章 黃雀謀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上)第二百章 勸降敵俘第八百一十七章 長平慘勝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四十六章 上報田稅(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秦魏對峙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七百二十章 迅猛反擊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宮藍圖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國事第一百九十章 荊奴貿易第三十二章 進宮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動態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簡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長平慘勝第四百零二章 鄢城後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息攻防第七百八十一章 範離別越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三十二章 進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屠刀第五十三章 攻陷隨都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九十八章 衆說紛紜(上)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三百一十章 趙氏趙庸
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動潁川(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騎射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責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六百九十四章 破玄襄陣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長公主嬴珏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達隨都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三百零四章 柘城之“富”第六百二十二章 震驚老秦(三)第六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歸秦第五百六十一章 姻親之好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吳越第五百六十章 趕回宛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五百三十八章 吳國危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韓悝手筆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六百二十九章 桐鄉慘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觸第三百八十九章 進軍鄢城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隴東落幕第九十四章 真正用意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十五章 韓鄭邊境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戰!第六十章 柘王之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九十六章 拉攏北王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戰(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觸第三百章 君臣談心第七十六章 決戰(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二十二章 上林苑之制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宛城諸事第六百七十章 黃雀謀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趕赴北境(上)第二百章 勸降敵俘第八百一十七章 長平慘勝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軍沂邑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四十六章 上報田稅(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軍第七百四十二章 秦魏對峙第五百七十三章 內宮晚宴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八十五章 惱怒的壽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賞賜第七百二十章 迅猛反擊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一百三十四章 送別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宮藍圖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國事第一百九十章 荊奴貿易第三十二章 進宮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動態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簡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三百七十章 再回宛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長平慘勝第四百零二章 鄢城後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息攻防第七百八十一章 範離別越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三十二章 進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三百八十三章 隸人行伍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關變化第一百三十三章 屠刀第五十三章 攻陷隨都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九十八章 衆說紛紜(上)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三百一十章 趙氏趙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