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

甘魚口,這裡已經是被壽王軍佈置了重兵,桓羽亦是親自坐鎮,因爲自從前日開始,每逢一日便是有一道郢都的詔令傳來,勒令壽王桓羽返回郢都。

“羋負熊紀調動不了,就來勒令某了麼?”桓羽冷笑,言語之中多有幾分自嘲的意思。

麻樑亦是看着桓羽,說道:“壽王,郢都連發三道詔令,這是公子羋雲想要和壽王徹底撕破臉面麼?”

“公子羋雲沒有這麼大的魄力……”桓羽搖了搖頭,最後還是看向了郢都的方向,頗爲忌諱的說道:“看來是那老東西欲要對某等出手了!”

隨即桓羽便是小心告誡道:“三道詔令已經是那老東西的耐心底限了,恐怕明日來的就不是詔令了,麻樑,甘魚口乃是水陸重關,自是不必擔心,郢都若是出兵,乃是從柘城方向而來,吩咐佔累焦化兩人,公子引兵五千,駐紮在內方山兩側,此乃是柘王軍出兵的必經之道,爲甘魚口之屏障!”

麻樑聽聞了柘王軍的名號,亦是神色變了變,不過還是拱了拱手遵從道:“喏。”

是日,壽王軍佔累、焦化兩部各五千人馬,進駐內方山,內方山乃是荊門南端,長沙北境門戶,柘城在此南端不足三十里處,而郢都則是在柘城的西南不足百里處,此處乃是長沙北境最後一塊有地利之勢的區域。

當初柘王軍屈新所部敗軍走的便是內方山返回柘城。

隔日,坐鎮甘魚口的壽王便是聽到傳回來的消息,言明柘王軍前部已經是駐紮在內方山南部,有意與壽王軍佔累、焦化兩部爭奪內方山地利的態勢,而柘王軍的先鋒將軍,正是昔日柘王麾下的第一號猛將屈谷。

聽到屈谷的名號,桓羽亦是稍稍正色,隨即似乎是爲了安撫士氣,亦是笑着說道:“沒有想到,當年並肩而戰的柘王軍屈谷部,如今亦是將劍鋒指向了某壽王軍啊!”

隨即壽王軍亦是傳令,令軍中士卒造投石車,以備柘王軍屈谷部的攻城,似乎即便是壽王桓羽,在聽聞屈谷的名號絲毫不遜色於柘王屈衍本人,屈谷作爲先鋒部,讓壽王桓羽亦是擺出來嚴陣以待的姿勢。

又是一日,佔累派人來報,說是柘王親自前來內方山,邀見壽王桓羽。

桓羽得知,自是猶豫了一番,不過想來和柘王屈衍的淵源,亦是答應了下來。

柘王屈衍單騎來內方山,說是單騎,實際上柘王屈衍也是攜帶了步行的隨從,這些人是用來專心照顧柘王的那匹坐騎的,這坐騎並非是馬匹,而是來自荊地極南之地,被當地人稱之爲【象】!

柘王屈衍坐在小山坡之上,似乎是絲毫不畏懼對面上萬壽王軍士卒的騰騰殺氣,見到壽王軍之中,終於是有了動靜,坐在大石頭上的柘王屈衍,亦是站起來了身子,對着前來的壽王桓羽亦是拱了拱手笑道:“壽王,多年不見,別來無恙啊……”

柘王屈衍雖是能征善戰,但亦是有着與武將極爲不符的性格,即是不爭不搶,這亦是柘王在荊國左右逢源的原因所在,柘王屈衍乃是信奉黃老學派的無爲而治。

壽王桓羽見到了柘王屈衍,亦是有一些訝然之色,仔細打量了柘王屈衍,似乎是與舊時的模樣不一樣,花費了許久時間纔是認了出來,道:“柘王這些年真是好福氣啊!”

當年柘王屈衍乃是一員猛將,身高八尺,虎背熊腰,使得一雙長戈,常常身先士卒英勇作戰,亦是一員難得的驍勇之將,但是如今出現在壽王桓羽的面前,卻是一位膀肥腰圓的粗壯身影,雖是在寬鬆的衣袍之下,亦是難以掩飾住這位柘王已經是嚴重發福了。

柘王屈衍自然是知曉壽王桓羽指的是什麼,當下亦是笑着招了招手,道:“某不過是單騎來的,隨行的不過是一些奴隸罷了,壽王如此鄭重其事,是認爲某今日便會發兵害你麼?”

“柘王行事向來是光明磊落!”壽王桓羽笑了笑,隨即招了招手,讓追隨自己的士卒退下去,以及埋伏在內方山之中的壽王軍士卒亦是退下。

如此,柘王纔是再次坐下來,似乎是身體太過肥胖,動輒便是氣喘吁吁,見到這種樣子的柘王,壽王桓羽亦是暗自裡鬆了一口氣。

“此次前往郢都見到了天公,他亦是似你這般驚訝,這麼多年沒有見到某,某已經是提不動刀戈了,如今上坐騎亦是需要數十名奴隸幫襯着……想起當年一路攻打楚國的時候,真的是老了啊!”柘王一聲感嘆,嘆盡了往日崢嶸歲月,隨即又是看向了壽王桓羽,說道:“桓羽,某等已經是不再是當初追隨天公時候了,一路跟着的弟兄……郢都一戰後還剩下幾個?到頭來才發現爭得搶得不過是一場空,何必呢?”

壽王哂笑:“柘王這是在爲那老東西作說客麼?”

“說客?”柘王笑着擺了擺手,隨即從懷中取出來一塊似乎是白石的東西,略微晶瑩,放到了嘴裡咀嚼了兩下,纔是說道:“十年不動兵了,如今想動也是動不了了,只能憑藉一張昔日舊友的臉皮來向壽王討一個承諾。”

“無論如何,壽王都應該是某荊國的壽王,日後楚國與吳國、秦國結盟,荊國的北境還是希望壽王能夠真正地擔起來北柱國的身份!”

“北柱國?”桓羽笑了笑,道:“柘王莫非是記錯了,那老東西想要定下的北柱國,可絕非是某,而是那羋權啊!”

屈衍擺了擺手:“羋權……當年一介貪腐的糧草官而已,當年天公封四柱國的時候,某不受,推舉的乃是你,只是當時天公觀你面相有傲骨,恐日後難以遏制住你,故此纔是設置了北王羋權牽制,這些年你做的都尚可,唯獨去歲與秦人交戰……”

屈衍不想繼續說下去,擺了擺手,說道:“你若是願意做荊國的北柱國,某便是保舉你,即便是天公不應允,待某死後,便是將柘城給你,你亦是知曉柘城的富庶,到時候你便是當之無愧的北柱國,如何?”

聞言,壽王桓羽眼神之中有濃濃的驚異之色,若是其他人,他自然是不信的,但是唯獨柘王的承諾,桓羽卻是不得不信,思索片刻,壽王桓羽終是開口說道:“柘王,你看的比誰都要透徹,但是唯獨只有你,不爭不搶,某不知你究竟是想要什麼?”

柘王站起來,緩緩走到那匹坐騎象的身邊,纔是回過頭來對壽王桓羽道:“只是不想某等一生可以拿得出手的念想……就此落空了,僅此而已……”

第七百八十章 吳越落幕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齊請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二十三章 諸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國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悝請儲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二十三章 諸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略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二百一十七章 “貴客”第九十六章 拉攏北王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騫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協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盤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慶功儀式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韓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一百九十八章 壽王退兵第五十五章 古華容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二百六十四章 詐兵之謀(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責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八百二十章 慶柯刺燕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一百六十九章 韓悝入府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國熊紀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態度第八章 天下大勢第八百二十章 慶柯刺燕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軍第八十三章 秦軍出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談(上)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糧食交易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獲而歸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歸羋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齊請談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六百一十九章 進軍安邑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章 郢都後事第七百九十章 燕破東胡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懼
第七百八十章 吳越落幕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三百三十四章 縱橫之術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齊請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二十三章 諸事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國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悝請儲第四百一十一章 抵止北岸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營密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二十三章 諸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略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二百一十七章 “貴客”第九十六章 拉攏北王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嬴騫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協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盤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慶功儀式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韓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約之盟第一百九十八章 壽王退兵第五十五章 古華容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擴大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四十四章 八月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三百九十章 捷報至楚第五百七十八章 終是被獲第二百六十四章 詐兵之謀(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趙歸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嬴珏責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八百二十章 慶柯刺燕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一百六十九章 韓悝入府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國熊紀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態度第八章 天下大勢第八百二十章 慶柯刺燕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軍第八十三章 秦軍出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談(上)第六十二章 土龍面目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二十六章 搶灘登陸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七十章 應城血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糧食交易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將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獲而歸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歸羋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決斷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齊請談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六百一十九章 進軍安邑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使王畿第三百八十四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章 郢都後事第七百九十章 燕破東胡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