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

大河乃是自數千年前,便是陪伴着中原諸夏子民成長起來的河流,天下諸侯列國在大河兩岸依勢修建的城邑不在少數,其中多是利用大河的水險。

魏國佔據了就是大河的要害之處,無論是河西亦或者是如今魏國都邑的大梁,皆是將大河的水險利用到了極致。

汾陰乃是汾水和大河交匯的東南地區,這裡因爲是有着大河和汾水的交互流匯,讓此地成了一道天然的分界線,沒有魏國的船隻,胡人踏不過來,胡人的戰馬亦是踏不過來。

在魏國還是晉魏氏的時候,便是憑藉着汾水與大河這兩道天險河流,抵禦外敵,開闢了出了以安邑爲中心的河西糧地,奠定了魏國稱霸中原的基石。

但是如今在汾陰駐紮的河西軍主將龍谷卻是心急如焚,因爲前幾日他忽然是接到了消息,說是老秦已經是出兵奪取了安邑,龍谷作爲主將,亦是傾向於和消息乃是老秦故意散佈的謠言。

畢竟,龍谷已經是將老秦的二十萬主力軍盡數擋在了大河以西,這個時候,後方安邑卻是出現了問題,亦是讓龍谷不能輕易的相信,是故,龍谷派遣了兵馬前去打探此事。

一來一回,途中耗費的時間不在少數,但最終還是打聽到了準確的消息,魏國安邑已經是落到了老秦的控制之中,最爲關鍵的還不在此處,那魏國讓中原諸侯列國極爲忌憚不已的魏武卒,居然是敗在了老秦人的手中!

這怎麼可能!

但凡只要是魏人,對於魏武卒便是有了一種盲目的信任,這種信任乃是建立在魏武卒戰無不勝的戰績之上,如今這魏武卒居然是敗在了老秦人的手中。

雖然是覺得不能夠相信,但是龍谷卻是不得不相信,畢竟若是安邑被老秦人佔據,便是意味着自己麾下這二十萬大軍的糧草輜重盡數被老秦斬斷,雖說是汾陰亦是有着大量的儲糧,但二十萬士卒以及從軍的數量,每日消耗的糧食想想便是覺得恐怖!

當下,龍谷便是招來了魏將晉鄙、魏錯等軍中大將,便這消息告知了衆位,且是言明此事乃是涉及到河西軍的存亡大計,絕不可向着軍中其他人透露。

那魏錯正是安邑之內姬姓魏氏的族內子弟,且是主脈子弟,得聞此消息亦是又驚又怒道:“老秦已經是奪下了安邑,豈不是意味着某等家族親友皆是被其所擄掠?!”

龍谷點了點頭:“安邑之內雖然是不敢肯定,但是安邑四周的衛關已經是換了老秦的旗幟,據說老秦人乃是詐稱某河西軍大敗,安邑之內民心渙散,而且也是看着城外老秦鑄成的京觀被嚇唬住了,故此方纔是對老秦獻城投降了!”

將軍晉鄙亦是言道:“汾陰本來是一座堅城,本以爲能夠在此抵禦住老秦的攻伐,等到大魏援軍的到來,只需要在中山戰場抽調出來部分兵力,這河西危局便是解開了,如今汾陰西北有大河與汾水阻擋,南部老秦分兵奪取陰晉,現如今安邑已經是淪陷了,某等已然是成了孤軍了!”

龍谷聞言,當下是厲聲道:“將軍這意思,難道是說,欲要降了那老秦人麼!”

晉鄙當下是搖了搖頭,作爲軍中的大將,晉鄙不懼戰爭,但卻是顧及到了局勢,言道:“眼下這大局,河西軍斷然是不能夠固守大河沿岸,必須是要分兵阻擋陰晉、安邑方向突襲而來的老秦軍隊。”

“善!”龍谷點了點頭,眼下這晉鄙所言,的確是可行之計。

而另一邊的魏錯卻是言道:“那就是這般固守着?遲早是有一日,安邑、陰晉的老秦軍隊便是會揮軍殺來,到時候,即便是某等想要瞞住,恐怕也是難以瞞住了!”

龍谷亦是皺起來了眉頭,知曉這魏錯的意思,乃是河西軍盡數撤軍,回兵收復安邑,但是龍谷卻是不敢輕易答應,畢竟這放了老秦人進了大河以東,等於是打開了自家的大門,放了一羣豺狼虎豹歸來。

見到龍谷有所意動,魏錯站了起來,對龍谷言道:“安邑乃是魏國的故都,在大梁看來,魏國河西可失,然則魏國安邑卻是斷然不能失去,日後大梁追責的時候,安邑首當其衝!”

魏錯又是看着晉鄙說道:“河西之地與大梁來說無關緊要,雖是產糧大郡,然則魏國失去了河西,還有鄴城這等產糧大地,但是安邑卻是魏國的臉面,姬姓魏氏的先祖的埋骨之地,爾等的先人亦是埋在安邑周圍,焉能夠不回援!”

“故此,某主張放棄河西其他地方,主力回兵安邑!”

龍谷動容,權衡了一陣,終是被魏錯說動,故而看着晉鄙言道:“日後待援軍逄涓或者櫟陽任意一支兵馬回援河西,這河西的失地便是遲早迴歸到大魏的手中,即便是大梁要追責某等,頂多削去將職,然則河西軍亦是不能羣龍無首,某等亦是可以代掌原職!”

“然而,大梁的確是不能夠容忍,安邑的淪陷!”

龍谷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晉鄙亦是不能夠忽視龍谷的意思,然則晉鄙好好的想了想方纔是言道:“公等所說,的確是不無道理,然則,河西的大好河山,某實在是不願意輕易拱手讓給老秦人!”

“故而,某願意領本部兩萬河西軍和所轄四萬從軍扼守住汾陰,龍谷將軍與魏錯將軍可攜帶其餘人馬,盡數回援河西!”

“此言當真?”魏錯問道。

晉鄙鄭重的點了點頭應道。

魏錯當下是朝着晉鄙拜道:“晉鄙將軍高義,此番回援安邑,某的確是有着私心所在,但亦是最爲正確的選擇,將軍若是不能守住汾陰,便是可以撤回安邑,日後失土之責,某與將軍一同承擔!”

晉鄙扶住了魏錯,言道:“皆是爲大魏效勞,不必如此。”

如是,龍谷方纔是得以安心下令,令晉鄙率領六萬人馬駐守河西,自己則是與魏錯的十數萬兵馬回援安邑!

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崢嶸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蹤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六百三十五章 險惡謀劃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三十八章 吳國危局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戰(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憤然離開第四百三十六章 範宣勸諫第七百五十四章 抵達洛邑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七十六章 決戰(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驚老秦(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勢態終止?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四百零二章 鄢城後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八十三章 秦軍出動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十四章 羽林軍第四百零五章 費無極歸來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五百六十三章 舉發真相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八百一十章 韓楚序幕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責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際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肆煉鹽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壯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又是戰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現刺殺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終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七百九十四章 彈指十年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戰於長平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六百零三章 東出大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來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七百八十章 吳越落幕第五百六十章 趕回宛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
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崢嶸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蹤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六百三十五章 險惡謀劃第五百一十章 洛邑在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六十五章 商議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三十八章 吳國危局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對問(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戰(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憤然離開第四百三十六章 範宣勸諫第七百五十四章 抵達洛邑第六百四十五章 宣後開口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圍荊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三十四章 印刷成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七十六章 決戰(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驚老秦(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勢態終止?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四百零二章 鄢城後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八十三章 秦軍出動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汜水關破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二十四章 羽林軍第四百零五章 費無極歸來第七百零一章 衡山冬日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動向第五百六十三章 舉發真相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賢試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二百三十三章 攬事用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封公大典(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趙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七百四十五章 韓國豪族第八百一十章 韓楚序幕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責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際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肆煉鹽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九十二章 秣兵厲馬(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辭別回鄉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三百四十五章 納商入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壯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又是戰起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相申不亥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窗事發第八百一十五章 趙庭君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驚現刺殺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六百零七章 重賞勇夫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終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五百八十五章 張宜辭別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來援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七百九十四章 彈指十年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八百一十六章 戰於長平第八百二十二章 破薊並燕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六百零三章 東出大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營(中)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來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隴東之戰(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五十六章 火燒烏林第七百八十章 吳越落幕第五百六十章 趕回宛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