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大戰將起

自從杭州戰事後,國民軍就已經在實際上控制了浙江,當時爲了避人耳目,避免輿論的指責和袁世凱的猜忌,陳敬雲並沒有採取徹底非控制方式掌控浙江,而是採取了迂迴的方式。

首先是軍事和財政,這兩點是陳敬雲的底線是不能容忍退讓的,所以後來再一次成立的浙江軍政府中儘管有着軍務部這樣的軍事部門,但是並沒有成立浙軍之類的部隊,甚至連軍政府的衛隊都是國民軍安排的。除了正規野戰部隊外,守備地方的守備團也是歸屬國民軍司令部負責,可以說陳敬雲是徹底把軍權掌控在手中。

而財務方面,陳敬雲也是通過和蔣尊簋私下定下的協議派遣了大批的福建財務部的人員進駐浙江,並派去了莊楠擔任浙江財務部次長,並實際上負責了浙江的財務工作,以此爲基礎進行了大規模的稅制改革,其中也和當初福建進行稅制改革一樣遇到了不少阻力,不過在國民軍的刺刀和子彈的支持下,浙江方面的稅制改革還算是很順利的。

這裡就的說一說陳敬雲和安華林制定的稅制改革了,這個稅制改革的核心是將稅收權力從地方政府中收攏到中央,也就是財務部手中,下屬地方政府不得過問稅收事務。財政集中是中央集權的一大標誌,清末時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爲什麼矛盾會這麼大,甚至會弄出東南互保這種荒唐事來,就是因爲清廷鎮壓髮匪之時,把財政權力下放地方政府,造成後期的地方政府實力龐大以至於威脅中央,纔會在有着一箇中央政府的同時還出現了北洋體系這種怪胎。

陳敬雲主張的稅制改革過程中,肯定會觸犯了衆多人的利益,比如地方官員,比如原有的稅吏等等,不過對於這些人的反對陳敬雲的應對手段向來是很簡單,那就是殺,一個反對殺一個,兩個反對殺兩個,一百個反對殺一百個。

中國缺科學家,缺文學家,缺技術工人,但是惟獨不缺官員,陳敬雲殺了一個,後面就有一百個排着隊來當官。

在涉及到普通百姓的具體稅制方面,改動的卻是不大,做所的無非就是把一些重複的,作用不大的稅收項目刪除,或者合併,然後增設稅種等等,這個基本上就是一個整個的過程,並沒有涉及到減稅啊上面的,相反的,閩浙兩省下的民衆現在的稅收壓力比前清時期要略微重一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國民軍要擴軍,福州兵工廠要擴大產量,日夜不停的開工,海量的軍費需要支付,這些都是需要大量金錢的,雖然有一部分來至於貸款,但是相當一部分則是來之於稅收。

不過閩浙兩省的民衆相對比其他省份的民衆而言,過的卻是要好很多,至少現在陳敬雲沒把稅收直接收到民國十幾年之後,下轄的民衆生活雖然稱不上人人小康不愁吃穿,但是至少沒出現大規模饑荒之類的事情,民衆們還可以保持着最低限度的低水平生活。

年中的時候福建省內多個地方發生洪澇,軍政府還特別拿出了數十萬元來進行救災,陳敬雲還特地舉行了一個慈善酒會,讓那些富豪們進行捐款。

綜合而論,那就是閩浙兩省的民衆還活的下去。

和蔣尊簋的談話並沒有進行多久,說的也都是一些瑣事,其中還說了關於在杭州建立東南大學的事情,蔣尊簋說浙江軍政府是大力支持建立東南大學的,甚至已經在杭州郊區選擇了一大片官方的荒地作爲校區所在地。

第二天一大早,陳敬雲就是帶着一大羣人前往第七師的駐地視察,這次來他可就是打着視察的名頭來的,總不能來了後就躲在司令部裡和一大羣將軍們計算着該怎麼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必要的公開露面是非常重要的。

這次視察,他甚至帶了記者隨行,準備讓報紙上宣揚自己的視察等,這樣的舉動很重要的一點向閩浙兩省的各個階層表示,他陳敬雲是決心,有能力守護閩浙兩省的安寧,而另外一個嘛,那就是來鼓勵國民軍的士氣。

現在國民軍上下的壓力很大,普通小兵或者還沒什麼覺悟,但是軍官們,尤其是中高級軍官們普遍存在着憂心忡忡的態度,大多數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保持了一種悲觀態度,這種情況可不是陳敬雲希望看到的。

如果情況不是那麼嚴重,他又何必來杭州一趟呢!

晚上從第七師駐地回來,秘書處那邊卻是說收到了孫文的電報,接過來一看,電文並不長,孫文說是他準備來杭州見他一面,商談目前的國內局勢。

電文雖然簡短,但是陳敬雲卻依舊從中看出來了孫文的調停含義。

“他要來調停?這倒是個有意思的想法!”陳敬雲有些不太理解孫文了,據他所知這個孫文就是一個純粹的革命理想主義者,對於目前的狀況應該不滿的纔是,對於袁世凱也是反對的纔是。如果自己和袁世凱爆發戰爭的話,陳敬雲估計這孫文應該是站在自己這一方來,到時候自己應該是可以和黃興以及江西的李鈞烈並肩作戰的。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人嘛,總是會變的,因爲不同的環境和情況總是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他孫文和黃興等人是不滿袁世凱不假,心裡也想着陳敬雲和袁世凱打一架,最後雙方打的兩敗俱傷,然後他孫文就來個二次革命,一舉奠定中國之真正共和。

可是現在袁世凱和陳敬雲要是發生衝突的話,那麼就得經過中間的黃興啊!不管是北洋要南下還是國民軍要北上,盤踞在南京的黃興都是障礙。

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軍事統帥都不可能在自己大舉進軍的時候在後方,而且還是重要補給線的旁邊留下一支數萬軍隊的不確定力量。所以講,北洋軍要南下的話,先打的不會是陳敬雲,而是黃興。

這事情聽起來有些搞笑,不是現實比想象的有時候更搞笑,就算再高明的小說家也無法想象描繪出現實裡的種種荒唐。

所以黃興和孫文是不希望北洋軍南下的,不希望現在北洋軍就和陳敬雲爆發大規模衝突的。

放下電報後,陳敬雲想着,來就來吧,假如能夠平息戰爭的話也許是個好事,畢竟自己也還沒有準備好,到時候打起來自己也沒有把握就能夠勝利,現在能夠拖的話先拖一拖,等自己徹底整合了東南三省後,有了東南三省的財力支持繼續大規模擴軍也是可能的,到那時候,國民軍就徹底有了和北洋軍爭霸天下的資本,而現在,還弱了些。

“司令,馮總長求見!”剛放下電報,秘書處的餘峰卻是走了進來。

陳敬雲略微皺眉:“這麼晚來了他還有事?”

他和馮勤今天一個白天都在一起去視察第七師的駐地呢,怎麼突然有事白天不說,非要等到大晚上。不過既然馮勤在這個時候還來求見,那麼應該是有緊急的事情了,當即道:“讓他進來吧!”

沒多久,就可以聽見馮勤急促的腳步聲慢慢傳來,很快,馮勤就是走了進來:“司令!”

陳敬雲道:“這麼晚了,什麼事讓你這麼慌張!”

陳敬雲明顯可以看見馮勤的呼吸有些急促,應該是來的時候走的很急。

馮勤上前道:“情報處剛從北京傳來的情報!”說罷,他就是遞上了一份報告,陳敬雲接過一看,上面的話語不多,只有數句:“據悉,北洋軍第五師已經到達安徽滁州,第八師一部已經接近鎮江,另一部已經到達南通附近。另山東之北洋第三師已經連夜南下,途中並未在徐州停靠,極有可能直接前往安徽滁州。”

陳敬雲看到這情報後,嘴裡喃喃着:“看來他袁世凱是要來玩真的了!”

事實上,北洋軍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做作戰準備了,國民軍拿下廣州的時候,馮國璋就已經命令第五師和第八師南下,如果不是袁世凱要馮國璋謹慎一些,說不準這會已經開始進攻南京了,袁世凱要馮國璋謹慎一些,所以馮國璋乾脆就讓第五師在滁州等一等,等第三師來了再說。陳敬雲在福州動身前往杭州的時候,袁世凱是正式命令馮國璋採取行動。第三師沿着津浦線前往滁州,然後第八師也分別前往鎮江和南通方向。

北洋軍的大規模調動大體上是瞞不過外人的,但是外人只是知道北洋軍動了,但是要去那裡,有什麼計劃卻是一無所知的。國民軍下屬的軍事情報處花費了大力氣才從北京的陸軍部那邊把消息給打聽了出來,一得到消息後就是傳回了國民軍司令部。

之前陳敬雲也得到消息說北洋軍有大規模的調動,但是對於他們的具體行動卻是不太清楚的,直到現今纔是真正的了北洋軍這三個師的具體動向。

沉思了一會後道:“把地圖拿過來!”

很快,陳敬雲就站在地圖前,然後陷入了沉思。

根據馮國璋的這番調動來看,很明顯北洋軍是把南京作爲了前期的主要作戰目標,第五師和第三師加在一起就是將近三萬兵力,這兩個師可是北洋的主力部隊,不管是第三師還是第五師都是不能小看的,現今這兩個師直撲南京的話,南京裡的黃興能擋住才見鬼了。

然後還有在鎮江和南通方向的第八師,那個張勳也不是窩囊廢,當初在南京以劣勢兵力阻擋了南方聯軍那麼多天,儘管當時有那麼不利,但是他依舊在給南方聯軍重大殺傷後全身而退,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這人的軍事指揮才能並不是浪得虛名的。

“黃興現在的部隊是怎麼佈置的?”陳敬雲擡頭問馮勤。

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6章 孫府逸事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76章 不孝子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998章 陰謀(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775章 演講第139章 7月調整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054章 戰損(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57章 長樂號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775章 演講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章 密議(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760章 xb10項目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
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6章 孫府逸事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76章 不孝子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998章 陰謀(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775章 演講第139章 7月調整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054章 戰損(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157章 長樂號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775章 演講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9章 密議(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760章 xb10項目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