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戰略選擇

陳敬雲在福州遭到刺殺這事雖然經過了嚴密封鎖,但是當時那麼多人在,而且還是在公開場合,這消息根本就瞞不住,經過一個下午和一夜的流傳,第二天裡很多人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甚至不但福州內,其他地方也是相繼得知了這個消息,國民軍的那些駐紮外地的將領們紛紛發來電報詢問相關事項。

畢竟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人們多少也在猜測陳敬雲到底有沒有死,有沒有受傷,而國民軍的那一大羣將領們更是憂心忡忡。

爲了安定這些人的心,陳敬雲親自指示一一覆電,告訴那些將領們:我陳敬雲還沒死,別想着什麼後路,甚至爭奪繼承人位置的事情。

由於事情已經傳揚了出來,國民軍方面對此事也不能不表態。畢竟這事和之前的那些未遂刺殺不一樣,以前的那些刺客大多是連陳敬雲的面都沒見着就已經被抓,頂多算是圖謀,但是根本就沒有實行,國民軍也就沒大張旗鼓。而這一次卻是真的刺殺了,如果陳敬雲不對此發表點什麼看法的話,就顯得太不正常了。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國民軍就發出通電,通報了刺殺一事,並且說:“那些陰謀破壞國內和平的人最終會被消滅,偉大的陳敬雲將會帶領偉大國社黨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國家。但是在通電裡國民軍並沒有指出是誰策劃了這一次的謀殺,甚至連北洋,北方政府的相關詞彙都沒有提及,只是說國民軍不會對這一次的刺殺善罷甘休,國民軍將會用冬日嚴寒般的手段消滅一切敵人。

這一封通電發出後,整個中國都被驚動了,清末民初那些年雖然暗殺的活動稱出不窮,但是涉及到陳敬雲這樣高位的人卻是沒有幾例,而幾乎每一次有着極大影響力的政治人物被刺殺都會引發一場政治風暴,比如之前的陶成章被刺殺,直接引發了同盟會的奔潰,導致光復會和孫文黃興等人徹底決裂,從而倒向了立憲派,成爲進步黨的主要力量在國會上和宋教仁的國民黨爭相。

而這一次,陳敬雲的被刺同樣也會引發一場風暴,雖然陳敬雲沒死,甚至都沒怎麼受傷,但是這掩蓋不了風暴即將到來的事實。再加上原本津浦線上國民軍和北洋軍就已經進行軍事對持,人們都在猜想着,這次刺殺估計和北洋軍有着聯繫,陳敬雲死了還好,但是現在陳敬雲卻是沒死,那麼下一場的蘇南戰爭估計就會全面爆發了。

人們都在猜測的時候,北京傳來一個更震驚的消息,袁世凱的車隊被炸彈伏擊,當場死傷多人,就連袁世凱據說都受了傷。

這事發生後,整個中國大地的電波都在傳遞着同一個消息:袁世凱被刺!

四月三號陳敬雲剛剛被刺,而四月四號袁世凱也被刺殺,這兩件事竟然是緊接着而來,這就讓人們不得不疑惑了:“中國到底是怎麼了?”

陳敬雲初時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愣,調查局可是一直都有着刺殺袁世凱的計劃,不過他親自吩咐陳彩進行的刺殺應該沒那麼快發生啊,要準備妥當的話至少也十天半個月以後,怎麼可能那麼巧。

把陳彩叫了過來後一問,才知道陳彩是爲了報復北洋方面對陳敬雲的刺殺而提前行動。

瞭解事情的前後後,陳敬雲卻是沉思來了起來,刺殺這事實際上沒什麼,關鍵是要怎麼去看待這一件事。剛纔陳彩已經向他報告,此次無風行動已經失敗,參與行動的數名成員當場死了兩人,剩下的幾個都逃了,雖然炸死炸傷了袁世凱身邊的多人,但是卻沒能成功殺死袁世凱聽聞他只是受了輕傷而已。

這緊接而來的兩次刺殺都有着極大的巧合性,兩者的發生不過間隔一天而已,而且都成功的突破了外圍的防禦,差一點都成功,但是都沒能成功。

如果按照事情自身的慣性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就是國民軍和北洋軍繼續進行罵戰,然後越罵越厲害,最後成功引發國民軍和北洋軍的戰爭。

陳敬雲在書房裡,和往常思考的時候一樣,手指在桌面上開始敲擊着,書房內響起了一陣陣有節奏的敲擊聲。

半天后他才把陳彩重新叫了進來:“準備好證據,然後發動相關輿論,把勢造出來!”

陳彩道:“放心,北洋那邊的證據很多,我這就去準備!”

不過陳敬雲卻是搖頭道:“不是北洋那邊,是革命黨人那邊!”

陳彩聽罷一愣:“少爺,這是?”

“不用管那麼多,把這次的事倒在孫文他們頭上,嗯,把北京那邊的事情也栽到他們頭上去!”陳敬雲此時站了起來:“他們革命黨人本來就是靠暗殺起家的,這一次他們爲了爭奪中央權力,同時對我和袁世凱下手也不是不可能的!”

陳彩聽到陳敬雲如此說,雖然他現在還不理解陳敬云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依舊點頭道:“少爺放心,調查局這邊馬上就去準備相關的人證物證!”

證據這東西,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以調查局的能力而言,僞造各種證據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陳彩出去了後,陳敬雲轉身看向牆上的那副中國地圖,自從蘇南戰事後他一直都是頂着地圖在看,試圖爲國民軍的下一步發展找到戰略方向。他先是期待着國會選舉引發國民黨和北洋的矛盾,甚至期待着宋教仁和歷史上一樣被刺殺,然後國民黨和北洋軍開始大打來一場二次革命,然後他陳敬雲就能夠見機行事,不管是到時候聯合國民黨北伐還是趁機拿下江西都有着很大的選擇餘地。

但眼看着國會選舉鬧到現在進步黨已經組建完畢,看樣子袁世凱是打算在國會裡和宋教仁的國民黨鬥一鬥,接着善後大借款的簽訂也沒有引發全國性的討伐,倒是國民軍自己和北洋軍的矛盾越來越公開化,戰爭的味道越來越濃。而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對國民軍而言是很不利的,如果不拉攏南方各省單憑國民軍自己對抗錢糧充足的北洋軍是很吃力的事情,一個搞不好那些南方軍閥就會倒向袁世凱那邊去。

既然老天沒有給他其他機會,那麼他就自己創造一個機會,這一次的刺殺雖然和國民黨沒什麼事,但是他陳敬雲硬是要把孫文他們扯上的話,誰敢說這事不是孫文那麼人乾的。至於袁世凱那邊,陳敬雲倒是要看看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個梟雄了。

當夜,陳敬雲召集袁方等參謀部的人員,問及混成旅組建示意,袁方道:“現在三個混成旅已經完成初步整編,再有一段時間的磨合就能夠發揮出完整戰鬥力了!”

陳敬雲道:“你們幾個計劃計劃,儘快弄出一個進攻江西和安徽的方案來!

聽到陳敬雲竟然說要打江西,袁方和陳儀幾個都被弄愣了,國民軍裡頭很多人都想要拿下江西,以改變現在國民軍沿海一字線的佈局,奪取江西后調整軍力部署,屆時不但可以隨時向內陸地區進兵,而且可以極大的擴展國民軍的戰略空間,至少國民軍就不用繼續在福建乃至金華等地球部署重兵用來防備革命黨人,也不用擔心自己和北洋軍打着的時候,國民黨的軍隊突然給國民軍來個攔腰而斷。

可是江西一直被李鈞烈所控制,乃是革命黨人的地盤,國民軍要貿然開打的話理由可不好找,一個弄不好就會讓南方那些軍閥們聯合起來對抗北洋軍。

所以一直都沒能成行,而現在陳敬雲突然說要制定進攻江西和安徽的計劃,這可不是小事。

“司令?這貿然出兵的話,怕是?”袁方有些擔心,想國民軍在蘇南正在和北洋軍進行軍事對持呢,隨時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這個時候不太適合出兵江西和安徽啊!

陳敬雲卻道:“你們參謀部只要把計劃弄出來,把作戰的相關事務做好就行,其他事情就不用多操心了!”

進攻江西與否不單純是軍事問題,重點是政治問題,而軍人嘛,按照自己的指令做好就可以,其他的政治事務就不要摻和太多了。

袁方聽到陳敬雲如此說,也是不好繼續說話,雖然心中有些擔心,但是他也知道陳敬雲今天說出這話來應該不是腦袋發熱的結果,國民軍一步一步發展壯大到現在這個程度,陳敬雲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許不是每個決定都是英明偉大的,也不可能全都是正確的,但是不管是什麼決定陳敬雲都是經過反覆思考而選擇。

這個時候,袁方也只能道:“對於進攻江西和安徽,參謀部以前也制定過相關的計劃,軍事情報處也蒐集了相關的情報資料!根據軍事情報處的分析,進攻江西的話阻力不會太多,我軍出兵兩個師足以擊敗李鈞烈的那些部隊!不過安徽方面就是複雜了一些,主要是因爲津浦線上的北洋軍,我們要拿下安徽的話,他們不可能無動於衷,極有可能出兵,屆時我們就可能出於兩線作戰的困局了!”

陳敬雲道:“那就讓南京和鎮江那邊守着,有海軍封鎖長江,難道還怕他們飛過來不成!哪怕是兩線作戰,也要把江西給我拿下來,至於安徽那邊,你們參謀部再計劃計劃,拿出一個方案給我!”

江西和安徽問題從來就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以前不是陳敬雲打不下,而是沒借口或者說不敢打,怕貿然動手引起其他軍閥的聯合反抗,現在有了自己被刺殺的理由,這南方軍閥也就不能對自己出兵江西說三道四了。

藉口,有時候人們明明知道那是假的,但也是必須需要的。

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58章 秦海濤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4章 殺人奪權第46章 丫頭換裝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29章 ‘抗菌素’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210章 衝鋒(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859章 生和死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37章 渡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56章 北巡(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2章 左將軍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
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58章 秦海濤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4章 殺人奪權第46章 丫頭換裝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29章 ‘抗菌素’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210章 衝鋒(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859章 生和死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37章 渡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56章 北巡(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2章 左將軍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