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

就如同坐上了沒有翅膀的旋轉木馬,雖然能夠帶着你飛翔卻永遠不能帶着你飛遠。

含山東南的胡莊內,第五混成旅的旅長郭成東少將沒能夠和往常一樣身穿整齊的全套將官裝束,甚至連陳敬雲親自賜予的將官佩劍都沒有帶上,這不是他可以不帶,而是來到匆忙,出發的時候他的衛兵忘記把他的將官佩劍給帶上,而他又不想和那些校官尉官一樣帶着普通的短佩劍,所以乾脆就是沒有佩劍,身上就帶了一把元年式手槍。身上穿的軍服也只是和身邊那些校官、尉官一樣的軍官常服,並不是將官特有的將官常服,這樣的裝束在現今的國民軍高級將官中是極爲少見的。

國民軍這幾年發展的過程中,軍官對於着裝的的傳統已經到了近乎病態的地步,參謀部甚至下達了專門的着裝章程,要求軍官在任何時刻必須保持着裝整齊,並規定了某些正式場合和,軍官必須身穿全套的軍官禮服,包括佩劍,勳章在內,但是這些要求只限於某些正式場合,而對於日常以及作戰時期卻沒有着裝的硬性規定,但是類似的傳統已經深入這些的本能,軍官礙於作戰行動是不太可能整天穿着太整齊的,大多是穿着常服。然而郭成東這樣的少將卻是有着專門的將官常服,以便和校官以及尉官以示區別,只是郭成東沒有可以穿上,只是穿了一套普通的棕綠色國民軍軍官常服。

不過他肩章上的那顆晃眼的金星卻是時刻提醒着周圍的人們,他乃是國民軍中的數十個實權少將之一的高級將領。

郭成東出身於湖北陸軍中學,乃是第八師師長莊大福的同屆同學,辛亥年間他服役於第九鎮參加過南方聯軍對南京的進攻,然而南北和談後南京留守府的黃興養不起那麼多南方軍隊,大力裁撤軍隊後,他這個郭成東又不是嫡系革命黨人自然就被打發了出去!可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辛亥後各省都在大肆擴軍,別說他是個正兒八經的陸軍中學出身的職業軍官,就算是那些陸軍小學出來的軍官們都大把人拉攏,當初那些南方聯軍的軍官們有些是北上北洋謀職,有些是去了湖北,有些是去了湖南,也有些是去了廣西,有些是去了雲南,當然免不了還有更多的人選擇了更近一些的閩浙裡的國民軍。

郭成東當時就是選擇了投靠當年的同學莊大福,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同學深的陳敬雲信任,當時就已經是國民軍第四師的副師長了,攀起了同學交情後他就加入到了國民軍當中,並且一過來就是作戰司的二等科員,少校軍銜,不用兩個月就被調任到第一師任職營長,而後歷任團長一直爬到了第一師副師長的位置,這等晉升速度自然是和莊大福等幾個出身於湖北陸軍中學的同學們相互扶持分不開的,國民軍拿下江西和皖南後,陳敬雲進一步擴編軍隊,分別以贛軍降軍都和蘇軍降軍爲主建立了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並調第一師副師長郭成東上校爲第五混成旅旅長,同時晉升爲少將。

由此進入了國民軍高層將領體系,任職第五混成旅後,郭成東沒有絲毫鬆懈大力訓練部隊,不用兩個月的功夫就讓這支以蘇軍投降士兵爲主的第五混成旅成爲了一支勁旅。

儘管訓練成績出色,但是郭成東還是有些擔心這支部隊能不能和國民軍的其他一樣能夠發揮出來足夠的戰鬥力,畢竟組建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的時候,雖然陳敬雲以進修培訓的名義把原來的贛軍和蘇軍的軍官全部抽調一空,留下的都是普通士兵,這兩個旅的現役軍官都是從國民軍其他部隊抽調而來,普通士兵也是從投降和俘虜的衆多贛軍和蘇軍士兵裡挑選,那些年老體弱的全都剔除了出去,幾乎是用三選一的方式才選出了兩個旅的合格士兵。然而這個合格只是說體能合格而已,其他的作戰技能都要重新訓練。

這緊急訓練了兩個多月後,能不能和在新兵營裡訓練了三個月出來的新兵比郭成東自己也是沒有什麼信心的。

而帶着這樣的一支部隊郭成東一直也是極爲謹慎的,第二軍軍部安排任務的時候也是充分考慮到了第五混成旅的弱點,並沒有讓第五混成旅去打頭陣,也沒有第五混成旅去參加進攻巢湖的硬攻,而是跟在第五師後面擔任次要的任務,按照原有的計劃就算是掩護第五師的側翼而已。可是昨天空軍方面發現了唐天喜的第十師出現在武崗後,一切就開始變化了。

第二軍指揮部先是命令第五混成旅緊跟第五師後面,然後在第五師的掩護下獨自前往巢湖側後切斷巢湖北洋守軍的退路和抵擋他們的反攻。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讓郭成東就有些擔心了,但是還是按捺下心中的緊張命令部隊加速前進,可是才一天功夫不到呢,事情就又出現了變化。

第五師的前進步伐讓一股千餘人的北洋軍在含山抵擋了一天之久,第五師的前進受阻之後已經不能確保第五師能夠及時攻佔仙蹤地區並掩護第五混成旅西進了。所以郭成東又接到了第二軍指揮部的另外一個命令,命令他們即可向西出發,繞過含山和仙蹤地區,直接翻過大片的丘陵山林地區抵達巢湖側後。

接到這個命令讓郭成東面色大爲變化,這翻山越嶺數十里抵達敵軍側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不要說怎麼保障本部在山林地形的後勤供應,就算是不考慮後勤問題這第五旅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翻過這片山嶺抵達巢湖側後的。

巢湖前線的第八師和第九師已經是按照第二軍指揮部的命令放緩了對巢湖的進攻,避免攻勢太急讓巢湖守軍主動退卻。

這一仗,馬成要的可不是攻佔巢湖那麼簡單,他還想要把巢湖內近兩萬守軍一股腦的滅了,根據空中偵查和第八師以及第九師的前線交戰來看,已經陸續發現了敵軍北洋軍第三師獨立旅、第五旅的番號,另外還有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番號。不過這些番號這麼多,巢湖裡肯定也是不能集中全部以上番號所屬的部隊,要知道這些番號記起來的話總兵就會達到三萬五千餘了,要是巢湖內的北洋守軍有這樣的兵力,前線的第八師和第九師也就不會打的那麼順利了。按照第二軍指揮部的估計,巢湖內的守軍原有兩萬五千人左右,歷盡數天的激城內守軍能夠剩下兩萬就不錯了。第二軍指揮部估計的這個兵力人數其實也不算準確。

巢湖內的北洋軍原本就有一個獨立旅和一個安徽省陸軍第三師,這裡的兵力就將近一萬六千人了,歷盡數天戰鬥後,獨立旅和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兵力損失不小,加起來的兵力損失已經超過兩千餘人,然後巢湖求援之後合肥方面緊急派出了吳佩孚率領了第五旅一團以及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一個旅前來增援,但是現在抵達巢湖的增援兵力不過一千餘人,後面的六千多主力部隊還在後頭趕路呢。此時此刻,巢湖內的守軍總兵力不過一萬五千人左右,其中只有五千人左右纔是北洋軍主力部隊,剩下的近萬人都是安徽省陸軍地方部隊。

所以說,第二軍實際上是錯誤的高估了此時巢湖內北洋守軍的兵力。

不管巢湖內守軍是一萬多還是兩萬多,但是第二軍想要圍殲這股北洋軍的想法卻是極爲明確,這是爲了日後進攻合肥時能夠更加順利快速,要不然第九師和第八師兩個師聯合在一起進攻,絕不會是現在這樣僵持不下的狀態,哪怕是強攻會遭受一定的損失,但是也應該能夠拿下來。

郭成東很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雖然心中有些擔心,也是害怕無法完成任務,但是軍令難違,他當即就是傳令部隊即刻向西進軍。

這一路西進,沿途都是丘陵山自然是無法快速行軍的,好在第五混成旅搭配的重武器不管是重機槍還是山炮或者是迫擊炮,都是可以拆借後用馬匹、騾子、甚至驢子進行馱運。也就是所謂的馱馬制。當初陳敬雲組建各混成旅的時候就是指望他們進行山地作戰的,至於平原的作戰自然有配屬野炮的正規師擔任。

翻山越嶺這種事情第二軍裡頭也只有第五混成旅可以全軍投入進去,而哪怕是換成了同樣是馱馬制的第五師和第八師都有一部分兵力無法隨軍前進,因爲這兩個正規師雖然名義上是馱馬制,但是炮兵團裡同樣有着一個七十五毫米野炮營,這個野炮營的七十五毫米野炮可是需要多批馬匹拉着前行,根本就無法在山區裡進行快速機動,第五師如果要翻山越嶺的話,這個炮兵營以及輜重、工程營的大部分輜重都是無法隨軍一起前進的。這也是國民軍並沒有在江西以及湖南地區投入正規師,而是投入了四個混成旅和一個裝備着六十毫米速射山炮第十師的根本原因。蘇南的北洋軍壓力大是一方面,而重武器裝備不適合在山地地形快速機動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這並不是說重型師在這些山地地區無法打仗了,只是說這些重型師更適合在平原地形發揮更大的戰鬥力,而硬要用在山區的話,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並不會比一個輕裝的馱馬制部隊更強,從而造成典型的浪費行爲。

郭成東下令後,第五混成旅很快就調轉方向,隨即向西部丘陵山區地帶進發!

而同一時間裡,巢湖以北三十公里之外,吳佩孚率領的六千餘人部隊正在急速趕往巢湖當中!

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864章 慘烈(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024章 忍讓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53章 王麒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3章 臨近生變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207章 空襲(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261章 煙華夜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461章 方大山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98章 陰謀(二)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024章 忍讓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
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864章 慘烈(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024章 忍讓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53章 王麒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3章 臨近生變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207章 空襲(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261章 煙華夜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461章 方大山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98章 陰謀(二)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024章 忍讓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