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陰謀(二)

德國,慕尼黑,數個軍官齊坐一堂正在爭吵着。

“如今德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難道我們就要繼續等下去坐以待斃嗎?”其中一個軍官如此道:“還是說你們認爲我們德國能夠在如今局面下還能夠保持不敗?”

此話一出,就是讓其他幾個軍官們都是齊齊停下了爭吵,一個個臉色都變得不太好看,其中一人道:“如今我們德國還有千萬大軍,未必就不能保持目前的戰局和盟軍談判!取得一個體面的停戰條件!”

“難道你們認爲如今希特勒會答應和談嗎?只希特勒一天還在領導德國,那麼我們一天就不可能獲得真正停戰談判的機會!”方纔說話的那個軍官繼續道:“如今之計,只有消除希特勒在個德國的最大敵人,由軍方直接掌控德國權力,才能夠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和中國以及美國談判,取得和平!”

打了這麼多年仗,如果說在二戰剛爆發的那幾年裡德國軍方還對勝利充滿希望的話,但是隨着戰爭的持續,德軍的高層將領們已經是對勝利越來越不抱有希望,如今整個德國即將面臨崩潰,那些心懷整個德國的部分將領們已經是開始考慮其他方式來結束掉這場已經讓數以百萬計德國年輕人死亡的戰爭。

而想要結束戰爭,得先把希特勒才除掉才行!

這並不是說希特勒頑固的想要繼續進行戰爭,而是其他國家對希特勒實在是好感欠缺,這希特勒在其他國家的人看來,純粹就是一瘋子,做事從來不考慮後果的。這說打世界大戰就打了,要是還讓希特勒繼續領導德國,陳敬雲都得天天顧忌着希特勒會不會再一次發瘋單挑全球。

而且德國的納粹黨對於其他國家和民族來說也是個嚴重的威脅,其納粹黨以及希特勒本人強烈的對外擴張意願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容忍的。

別說是英法蘇等國無法容忍,就連陳敬雲也是無法容忍的。

這個世界上,有一箇中國社會黨就夠了,不再需要第二個擁有強烈民族主義傾向的黨派,同樣的這個世界有陳敬雲這麼一個獨裁瘋子也就夠了,不需要再來一個希特勒。

雖然說德國的納粹黨實際上學的還是中國社會黨,而在獨裁方面希特勒也算是陳敬雲的後輩學生,但是陳敬雲還是不希望他們繼續存在下去。

基於希特勒以及納粹黨的特性,不管是英美蘇還是說中國,都不能容忍他們繼續存在的。

因爲德國要想結束戰爭,前提就是納粹黨和希特勒不存在了,纔有可能實現和其他國家進行停戰談判。

而這裡頭,自然也少不了中國軍情處的存在!

“我已經和中國人聯絡過了,他們已經向我承諾,一旦軍方掌控德國權力,那麼中國就會堅定的站在我們這一邊,以和英美蘇進行停戰的談判!”

在德國,同樣有着中國軍情處的特工人員在活動着,在這場世界大戰裡,各國間諜都是廣泛活動,而各國間諜裡頭,中國軍情處可謂是鼎鼎有名的,各國甚至也是專門成立了類似機構以負責專門的對外間諜事務,比如蘇俄的國家安全部,美國CIA的前身戰略情報局都是在二戰中相繼成立並廣泛活躍在世界的各國角落。不過說起專業和規模,還是以中國的軍事情報處爲最,這成立在中國內戰時期的情報機構在過去的數十年來廣泛活躍在世界各國裡收集軍事、經濟、科技、人文等各種情報,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直接僱員超過一萬名,而間接僱員則是超過十萬名之多,幾乎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看見中國軍情處特工的身影。

在德國,同樣少不了大名鼎鼎的軍情處特工存在,而這一次,在國內的授意下,在德國的特工人員開始接觸部分擁有反戰傾向並對中國有好感的部分德國高層,開始探討在德國進行軍事兵變的可能性。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措,自然是和中國的整體世界戰略有關!

如今的中國表面看起來很風光,但實際上是處於一種非常危險的境地!在二戰中,中國幾乎是和英國、美國以及蘇俄都有着嚴重的衝突,從英美兩國手中搶奪太平洋和東南亞殖民地,把軍隊開進歐洲,這些舉動都和美國產生了嚴重的利益衝突,以至於讓中美兩國在1944年末的時候一度處於爆發全面戰爭的邊緣。

至於蘇俄就更不用說了,從俄國內戰開始,蘇俄就是中國的死敵,不管是地緣政治的因素還是意識形態的衝突,都是讓兩國成爲了天生的敵人,而1941年中國出手侵佔了俄羅斯共和國以及逼迫蘇俄割讓了大片中亞以及西伯利亞領土,更是讓兩國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那麼中蘇之間的軍事對抗肯定會是非常嚴重的,而加上中國在太平洋以及中東方向還得和英美對抗,這樣一來對於中國來說壓力太過龐大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中國需要一個歐洲地區的盟友,這個盟友不能太弱不然無法牽制英美蘇三國給中國減輕壓力,但是也不能太強,兩國的盟友關係必修以中國爲主。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這個盟友得是一個理智盟友,不會說一言不合就和全世界開戰。

戰後和平纔是主旋律,陳敬雲可不像找上一個隨時都會給自己惹麻煩的盟友。

而綜合以上諸多考慮,那麼就會發現,一個戰後的德國是非常符合中國的利益需求的。這個德國不能有希特勒這樣的瘋子,不能有納粹黨這種有着強烈對外擴張意向的黨派。同時也不能太弱,必須保持一定的工業軍事實力。

有了以上需求的時候,陳敬雲自然就不會讓德國徹底一敗塗地,要真是把德國徹底瓜分了,那麼接下來中國所需要面對的就是英美蘇三國的龐大壓力了。爲了避免以後發生這種情況,陳敬雲必須早早做準備。

而陳敬雲的這種心思和德國的大量反戰高層心思一拍即合,現在德國人要的就是一個體面的停戰,而不是說英美蘇等國說的無條件投降,如果說中國能夠支持德國保持戰後獨立地位的話,那麼他們不介意把希特勒的人頭送給陳敬雲當禮物的。

那些反戰軍官們密謀很快就是有了結果,當盟軍登陸了意大利,聯軍踏入了南斯拉夫之後,針對希特勒的刺殺也就提上了正式日程並且很快有了結果。

五月五號,一名德軍上校闖進了希特勒所在的地堡裡,試圖用炸彈炸死希特勒,但是很不幸的是沒能成功,希特勒本人只是受了輕傷而已。

這一結果讓大量有心人大感失望,而當希特勒受到了刺殺的時候,世界的另外一端,陳敬雲也是遭到了人生中的第N次刺殺!

五月八號那天,當陳敬雲前往南京輕兵工廠視察之極,遭到了來自阻擊手的刺殺,狙擊手埋伏在車隊停車時八百米以外的高樓,並使用了一把德國製造的K98式步槍,配備了高倍數的瞄準鏡,槍手非常專業,第一槍就是打在了距離陳敬雲不過二十公分的身邊的一個貼身護衛身上,要知道當時可是距離八百米開外啊,狙擊手的第一槍就是差點命中目標,而第二槍更是直奔陳敬雲而去,而這個時候陳敬雲的身前已經有兩名貼身護衛充當了人肉盾牌,第二槍的子彈擊中了其中一名護衛隊員,而緊接着陳敬雲就是被一名貼身隊員直接背起,在一堆護衛的保護中快速上了防彈專車,緊接着車隊緊急駛離了該地區。

整個過程裡五秒鐘都不到!武官侍從室的安保人員就已經是啓動了緊急保護程序,迅速把陳敬雲帶走了。

槍手沒能打中陳敬雲,也是趕緊扔槍逃命,調查局的特工們雖然在僅僅一分鐘後就是趕到了該地,但是依舊沒能抓住槍手。

和往常陳敬雲被刺殺的時候一樣,陳敬雲再一次大發雷霆!這一次差點又是把命給丟掉了,如何讓陳敬雲不生氣。

不過被刺殺的次數多了,也就讓陳敬雲可以用平常心對待,雖然表面上很惱怒,但是內心裡卻是沒有太大感覺。

當一個獨裁者,而且還是執政數十年還準備把位置傳給兒子的獨裁者,就要做好被刺殺的覺悟,畢竟這世界你又不是你自己的,也不會總圍着你轉不是,別人總會反抗的。

當陳敬雲被遭到了刺殺之後,陳彩是開始馬不停蹄的開始調查,而在當天,涉案的大量相關人員就已經是被調查局帶走並接受相關調查,包括隨行人員,負責視察計劃的官員等等。

這些還只是可以理解的動作,但是讓人們不理解的是,次日軍方的陸軍中將藍庭清被調查局帶走了,緊接着政府裡監察部次長也是被帶走了……

而這兩個消息傳出來後,讓人們大爲驚訝,難道說這一次刺殺是來自軍政內部?而更多人則是憂心忡忡,生怕陳敬雲和往常以往大動干戈,幾乎每一次這種事情發生,都會掀起一場血腥大清洗。

他們猜的並沒有錯,以陳敬雲有仇必報外加喜歡借勢生事的性格,遭到了刺殺後就是再一次和往常一樣展開了大規模清洗。

既然反對的人還有,那就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反對的人還沒殺完!

當大清洗這種事情做多了,做熟了,心裡的負擔也就沒有了,如今的陳敬雲可以和沒事人一樣吩咐陳彩:“這一次不要怕影響大不好控制,該抓的就抓!對於反對黨`國的叛國分子,是絕不能姑息的!”

陳彩和往常一樣沒有說太多話,只是道:“少爺放心,我必然會給他們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

陳彩出去了後,陳敬雲重新坐下,手指又是習慣性的敲擊起了桌面,嘴裡自言自語着:“這一次過後,礙眼的人又能夠少一批,不過要想讓華元順利接班,怕還是得再打壓幾批!”

人們只知道陳敬雲又一次藉機進行大清洗,但是很少人能夠猜到,陳敬雲不但要清洗反對自己的人,更是要清洗反對陳華雲上位的人!人們只是以爲陳敬雲遭到了刺殺心裡很生氣要清洗,但是身爲一個政治人物,做任務事情都是有着背後的考慮的,遭到刺殺只是一個藉口。陳敬雲這一輩子遭到的刺殺多了去,次數都數都數不清,要是真爲遭到刺殺而生氣,早把自己給氣死了。

雖然距離陳華雲上位還有好多年,但是這種事情是需要提前多年佈局的,總不是說陳敬雲說讓位給陳華雲下面的那些人就會乖乖的說好,這裡頭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不斷培養陳華雲自身的能力和威望,同時也需要不斷的消滅那些反對陳華雲的人。

身爲一個軍事獨裁者,陳敬雲做事的方法是簡單而有效的,把反對的人殺光了自然也就沒有人反對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殺的人越多,就越是爆發了他的軍閥獨裁者本質,反對他的人就更加多,數十年來,反對陳敬雲的人從來就沒有因爲過陳敬雲隔幾年就來一次的大清洗少上多少。

如此的陳敬雲,實際上也就是個和希特勒差不多的瘋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的中國,也和二戰中的德國差不多!

兩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希特勒敗了,陳敬雲贏了!

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8章 英國領事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8章 山東亂第456章 北巡(一)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
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8章 英國領事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8章 山東亂第456章 北巡(一)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