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

沈綱,這個人在現在的國民軍裡頭是屬於較爲特殊的一個人。之所以說他特殊並不是因爲他的留學陸士的經歷,也不是說他個人性格有什麼癖好,而是因爲他在國民軍體系當中的地位。

和目前國內的所有軍隊一樣,陳敬雲手下的國民軍的諸多高級將領多數都是開始時候就跟隨陳敬雲的人了,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陳敬雲的嫡系將領,尤其是老二營出身的嫡系將領最多,比如老二營的管帶馬成,督隊官林成坤,以及當時的四個隊官陳安華,莊大福,李連陽,林飛泰。這幾個人現在基本上都是師長,就連前些時候還是副師長的莊大福都讓陳敬雲預定爲新組建的第八師師長。其他的團級、營級軍官就更多了,基本上當時老二營的軍官基本都升了好幾級,就連資深一些的普通士兵也大多當上了連排級的基層軍官。

可以說,目前老二營出身的軍官佔據了國民軍的軍官中的絕大部分,而這股勢力也是陳敬雲掌控國民軍的根本所在。

除了老二營出身的人外,剩下的一批就是陳敬雲在光復福建之時主動來投或者乾脆當時投降的軍官了,比如李繼民,比如袁方,比如莊先河,徐離善等人,這一批人的數量也不少。至於當時勢力龐大的革命黨人早已經被陳敬雲壓着,除了蕭奇斌還當着副師長外,其他的沒有一個團級軍官,到目前爲止已經影響不了國民軍了。

除了這兩大派系外,然後還有一個較爲新生的團體,那就是在陳敬雲掌控福建後所招攬的軍事人才,比如沈綱,樑訓勤,郭恆思,然後還有在今年杭州戰事後投身國民軍的陳儀,蔣方震,溫濟忠,陳延甲,司徒鈞等人,這一批人現在大多數在國民軍司令部中任職,擔任各司的司長,唯一被陳敬雲下放到部隊中的只有一個沈綱。

而沈綱擔任第三師的師長後,很多明眼人幾乎就能看出來陳敬雲是打算重用這一批後面來投的軍事人才了。

陳敬雲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國民軍需要大量的高級軍官來提高部隊的素質,必須補充大量的合格軍事人才,另外嘛,他也需要扶持一個派系來平衡軍隊裡面的山頭。

陳敬雲自問沒有能力能夠杜絕軍隊裡面的山頭主義,派系爭鬥從一開始就存在,現在也有,未來也還有,只要有人在,這派系爭鬥就免不了。既然消除不了,那麼就得把這派系給弄平衡了,免的派系失衡後影響自己對部隊的掌控以及影響部隊的戰鬥力。

其實除了這些高級軍官裡頭的派系外,國民軍裡頭還存在的其他派系,比如福州軍校裡頭速成班和正式班的軍官們也相互看不對眼。

當然了,現在國民軍還處於上升階段,軍隊中的派系界限並不明顯,暫時也沒出現什麼派系之間的爭鬥,但是隨着時間的慢慢過去,問題總是會出現的,而現在陳敬雲要做的就是提前搞平衡,儘量避免問題的出現。

在國民軍這樣的體系之下,沈綱擔任第三師的師長就顯得很有特別的意義了。

不過儘管有着平衡派系的考慮,但是陳敬雲把沈綱提到第三師師長的這個位置來,也是看重了他的能力。

在杭州一戰當中,沈綱當時以作戰司司長的身份到暫編第一軍裡頭兼任副參謀長,然後在解圍13的戰鬥中,他又親自和俞若飛一起率領警衛師加強團進攻浙軍陣地,並且親自率領的一個營突破敵軍重要戰線,從而造成敵軍防線的崩潰一舉奠定杭州戰事的勝局。

這份功勞陳敬雲記着,所以等他一回來就是升任他爲少將,然後在七月份的新一輪高級軍官調整中把他放上了第三師師長的位置。

自從當中了師長後,沈綱可算是意氣風發,衆人一致認定他爲陳敬雲的心腹愛將,前途不可限量。

到了潮州後,沈綱根據前任所留下來的各種資料開始訓練第三師,同時制定各種針對廣東方面的作戰方案等等,同時也密切的關注着廣東里的各種動向。

當廣州一亂,沈綱就給陳敬雲去電,請求指示。那兩三天時間裡沈綱一方面是加緊備戰,做出隨時出發的準備,一方面也是着急的等待着福州方面的軍令。

當中秋節的第二天,沈綱所等的命令終於是來了,當天他就是率領第三師出發前往廣州。

“師座,我們已經快到惠州地界了!”一名參謀拿着地圖走過來對沈綱道。

沈綱接過軍事地圖看了看後道:“怎麼32團這麼慢?距離本部只有五十里?”

當即一個參謀就是回答道:“邱團長的32團由於繞行沙灣鎮,但是預備通行的一座石橋前日突然倒塌,導致32團的行軍受阻,相關的後勤輜重無法運送過河。以至於需要搭建臨時的橋後才能通過,這麼一來就耽誤了一天時間。”

沈綱聽到這裡,眉宇一皺,但是也沒說什麼,直接點了點頭道:“給32團去令,讓他們加速趕路,必須按時到達預定地區!”

沈綱對於32的行動緩慢有些不滿,不過遇上這種天災人禍他也沒發火的理由,第三師在潮州待了將近一年,除了對潮州本地的地形等了如指掌外,也向整個廣東地區派出了大量的測繪人員用以測繪軍事地圖,而有了這些詳細的作戰地圖後第三師才能從容的安排各種戰術。然而現今遇上這種事,也讓沈綱有些鬱悶。

當第三師向廣州方向進軍的時候,廣州城裡卻是依舊亂哄哄的,自從城內的廣東第一師和第二師發生兵亂後,然後亂兵們幾乎是失去了建制,到處都是三三兩兩的散兵們遊蕩者,城內時不時就能響起槍聲,孩子的哭聲和女子的哭喊聲也偶爾會從某個民居里傳出來,有些這是哭着哭着就是突然傳出幾聲槍聲,然後屋內就是陷入了安靜,但不用一會功夫就能看見一個或兩個有着更是的士兵們一邊笑着一邊往外走,手裡除了槍支外往往還帶着各種各樣的財物,甚至女人的肚兜褻衣等貼身東西。

其中一棟民居里等三個亂兵們走了後,屋內才慢慢傳來幾絲聲響,一個男人從牀地上爬了出來,渾身顫抖着,然後對屋內的一片狼藉完全無視而是看向了地上的一大灘血跡,血跡並不是一個人的,而是兩個人,一大一小,小的是一個三歲小兒,小小的身子上有着兩個槍口,此時早已沒了聲息,大的是一個身無半片布片遮體的女子,身上有着大片的紅瘀,下身也是一片狼藉,而更觸目驚心的是胸口處的一個大大的槍口,女子這會並沒死透,那眼珠子看着正在牀底下爬出來的丈夫,然後眼一翻就是斷了氣,翻白的眼珠子裡似乎在哭泣,似乎在吶喊……

丈夫彷佛癡呆了一樣看着地上的母子,然後沒哭沒喊,就這麼坐在地上,身上還微微顫抖着,半響後他在屋內轉了圈,把牀單一圈後就扔上了房樑。秋風從一邊的窗戶吹了進來,搖晃着房樑上的屍體,然後再從屋子的另外一邊的窗戶出去,此時,秋風已帶上了絲絲的血腥味。

這一次的廣州城內的動亂比起去年的十餘萬民軍羈留廣州城內的時候更加嚴重,也更加讓人觸目驚心。去年雖然有着十餘萬民軍爲非作歹,但是因爲有着一旁龍濟光的部隊看着,民軍雖然有着燒殺劫掠的事情發生,但是總體上廣州城還保持着一個脆弱的穩定。然而現今廣州城內的兩萬多士兵全部譁變,從保境安民的軍隊一下子就變成了燒殺劫掠的土匪流氓,而起還是全副武裝的土匪流氓。

兩萬多的亂兵,偏偏廣州城內又沒有得力的軍隊可以威脅到他們,所以這兩萬多的亂兵那叫一個肆無忌憚。當時胡漢民爲了掌控事態,試圖用五百餘人的憲兵營和集中了三四百人的警察用以維持秩序收復亂兵,然後每一天功夫就被打亂了,兩天不到,連憲兵營的士兵們和警察都是加入了亂兵的行列。

非但如此,亂兵的行爲也激發了更多的流氓土匪作亂,很快城內的兩萬多亂兵就變成了好幾萬的流民一起作亂。

此時的廣州城已經徹底陷入混亂,到處都是暴徒,整個廣州的秩序陷入崩潰,大戶人家的護院們都是拿着槍謹慎的看家護院,而普通老百姓們只能瑟瑟發抖的躲在家裡,企圖亂兵門不要找上自己家來,也有一些有血性的男人會拿起槍或者菜刀守衛家門,亂兵門偶有不慎甚至會被早有準備的百姓殺死。

面對廣州城內的亂局,胡漢民和陳炯明幾乎是急破了頭,同時也是心裡後悔着當時怎麼就那麼傻,竟然主動挑事,陳炯明更是後悔當初組建廣東第一師和第二師的時候留用了太多的土匪民軍,早知道有今日,當初他就會堅決的把民軍全部遣散,重新招收農家弟子當兵。可是現在後悔已經無用。

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619章 桃花情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64章 慘烈(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3章 收攏軍心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39章 7月調整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775章 演講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91章 趙臨東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48章 山東亂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61章 低估(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034章 變化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90章 戰爭再起
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619章 桃花情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64章 慘烈(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3章 收攏軍心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39章 7月調整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775章 演講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91章 趙臨東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48章 山東亂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61章 低估(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034章 變化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90章 戰爭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