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

燒煤的蒸汽機火車頭冒着滾滾的濃煙,拉動着身後的十餘節車廂高速疾馳着越過了大片大片的山丘原野。

這輛火車專列自然就是陳敬雲的專列,專列上除了他的私人車廂,還有數節豪華車廂供隨同陳敬雲巡視出行的一羣軍政要員居住,另外還有專用的會議車廂、用餐車廂。除了陳敬雲家人以及隨行的權貴外,還有隨行的大批護衛。

坐在會議室裡,陳敬雲和李連陽一邊喝茶一邊談話,李連陽也是當年最早跟着陳敬雲起家的人了,當年他可是老二營裡的四名隊官之一,而後又是升任營長、團長等一步一步隨着陳敬雲的崛起而崛起,要是沒有這種資格,他李連陽又怎麼能夠緊隨左玉剛等人後被晉升爲上將,並進入到國家軍事委員會當中呢。

“現在日本人雖然在朝鮮的兵力也恢復到了五個師團以上的兵力,不過日`本人的路上威脅依舊不足爲慮。當年的入朝作戰我軍殲滅了日軍至少十萬人以上,現在日`本陸軍到現在也沒能恢復元氣,這派遣到朝鮮的五個師團雖然兵力不少了,但是戰力有限!”李連陽在中日戰爭之中擔任第八軍的軍長,乃是中日戰爭時期的五個中將軍長之一。

當年的中日戰爭中,他的第八軍可是絕對的主力,入朝部隊的數十萬部隊裡第八軍佔據了半數,雖然說風頭沒有裝甲集羣那麼耀眼,但是不管是突破鴨綠江,還是突破清川江又或者是最後的平壤戰役,第八軍可一直都是擔任着主攻任務,如果沒有第八軍龐大的兵力壓上去,單單靠一個裝甲集羣可沒有能力殲滅十餘萬日軍。

說其戰功後,李連陽自認爲要比當年進攻旅順的第三軍軍長樑訓勤強多了,不過中日戰爭結束後的第一次晉升上將時,左玉剛和樑訓勤都名列其中,但是他李連陽卻是沒有。這讓他當時還是很不服氣的,不過陳敬雲也沒偏心,在1925年國會緩解的時候,陳敬雲再一次毫無懸念的當選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後,他就是調了李連陽進入了國家軍事委員會擔任委員,如此李連陽也就順理成章的晉升爲上將了。

wωw ▲тt kān ▲c o

中國的國家軍事委員會乃是統管,以前的時候都是各部總長兼任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中央委員,不但有着上將,還有着中將。但是在1920年換屆時,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中央委員就只剩下清一色的上將了。等到了1925年後,國家軍事委員會裡的中央委員們依舊清一色的上將,也就是中國的九名現役上將,這些上將裡除了馬成擔任參謀部總長和李繼民擔任中國駐俄司令外,其他的七名上將包括沈綱、李連陽在內都是沒有擔任其他兼職了。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正式職務就是“國家軍事委員會委員”,而這個和日`本的元帥府也不同,日`本的元帥府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但是中國的這些軍事委員們大多還是會指導一些具體的軍方事務,雖然沒有正式的任命,但是他們都會注重某一方面的工作,比如左玉剛注重的是裝甲部隊,而李連陽注重的是東北以及朝鮮方面的工作。

按照陳敬雲的想法,之所以把這些上將們一股腦集中到國家軍事委員會裡,自然就是不希望他們在和平時期繼續呆在野戰部隊裡發揮出龐大的影響力的,等真的有戰爭爆發時,到時候陳敬雲纔會成立集團軍、戰區等高更級別的指揮機構,然後任命這些上將擔任司令。至於和平時期嘛,這些軍方大佬們還是老老實實在陳敬雲身邊呆着吧,省的陳敬雲天天擔心那些在邊陲之地率領重兵的軍方大佬叛變。

這次出來進行全國範圍的巡視,陳敬雲可是帶了不少人出來,不過由於陳敬雲的形成時間跨度太大,而那些大佬們也不可能全部都陪着陳敬雲一路慢慢走,所以都是一段時間一個,最開始的時候是左玉剛,然後在山東的時候就是海軍的程璧光,現在到了河北地區就是輪到了李連陽了。

李連陽因爲早年長時間駐紮東北地區,隨後又是擔任第八軍軍長入朝作戰,所以乃是中國陸軍中對東北防務較爲了解的高級將領了。

雖然中國目前還沒有和後世裡一樣劃分軍區,但是卻是有戰區的劃分,只不過和平時期這些戰區只是一個代號,並不設常設的指揮機構以及相關的戰區司令而已,而且戰區的範圍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最具體的例子就是中日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區以及鄂木斯克戰區。中日戰爭時期,東北戰區包括東北三省、遼東半島、從俄國手中收回的新東省,即中俄瑗琿條約以及北京條約裡被沙俄強佔的中國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括庫頁島北部。

當年俄羅斯臨時政府爲了獲取中國方面的支持,可是開出了極大的條件的,雙方簽訂的中俄南京條約中,約定廢除沙俄時代和中國簽訂的一切條約,並簽訂中俄南京條約代替,新約中規定雙方的東北部邊界約定以外興安嶺到海、北屬於俄羅斯共和國,南屬於中國,西側以額爾古納河爲界,東南屬於中國,西北屬於俄羅斯共和國。雙方東部邊界的劃分就是尼布楚條約的情況。

而中部蒙古方向的邊界則是源照恰克圖條約制定,而新疆西部的則是廢除伊犁條約等條約,中俄邊界以1860年前雙方邊界爲準,以巴爾喀什湖爲界。

大體上當今中國和俄羅斯共和國的邊界是按照:東部以尼布楚條約爲準,簡單說就是外興安嶺以南地區歸屬中國,以北歸屬俄國。中部是以恰克圖條約爲準,以貝爾加湖南部爲界,西部以1860年前邊界爲準,以巴爾喀什湖爲基準。

而實際上當年俄羅斯臨時政府和中國簽訂中俄南京條約的時候,這新疆以西的地區還在蘇俄手中呢,中國可是派出了部隊和蘇俄部隊好好的在哈薩克地區打了幾仗後才收回了這一地區。而再往西部走,就是俄羅斯共和國控制區,那裡已經是屬於前線的軍事對持地區了。

而這一部分區域則是屬於鄂木斯克戰區,實際上這也可以稱之爲俄國戰區了,因爲這一地區都是屬於中國駐俄部隊的防區,包括了鄂木斯克、哈薩克地區。

另外中國的戰區只是陸軍自身的劃分,對空軍和海軍並沒有管轄權,空軍自身有自身的一套區域花費,海軍更是有着自身的戰略。中國的三軍獨立還是很徹底的,哪怕是當年的中國陸軍東北戰區司令沈綱也沒有辦法直接調動空軍駐東北以及駐山東的空軍部隊,都是和空軍協商了後讓空軍配合陸軍作戰的。

除了東北戰區和鄂木斯克戰區外,中國就沒有在其他地方設過戰區了。而即便是這兩個戰區也是臨時性的,戰爭一結束就被撤銷了。中國駐國內外的部隊是以軍爲單位由國家軍事委員會直轄,哪怕是駐俄部隊也是由國家軍事委員會直轄的,中國駐俄部隊總司令是一個職位,可沒有中國駐俄司令部這個機構,之所以有這個職位,職位爲了讓有一個軍銜足夠高的將領去和俄國人打交道,實行雙方的一些聯合部署作戰,但是李繼民這個駐俄司令可是沒有直接指揮全部駐俄部隊的權力,就跟1923年的時候,一樣,李繼民這個駐俄司令可沒有直接指揮鄂木斯克方面的作戰,而是由當地軍級指揮部直接指揮的,而更上一級的指揮結構就是國家軍事委員會了。

李連陽對東北防區的事情是比較瞭解的,要不然也不會是他在陳敬雲巡視東北的時候陪同而來了。

這說了幾句後李連陽卻是發現陳敬雲的興致不高,果然和他想的一樣,陳敬雲沒有多久就是擺了擺手道:“今天就到這吧,朝鮮那邊的事情我們明天再說!”

說罷他就是走出了的會議車廂,然後到了自己的車廂裡,這還沒走到呢,就聽見了前頭幾個女子說話的聲音。

陳敬雲聽見這聲音,臉色又是一沉然後也沒繼續往前走,就是這麼站在了過道上,然後看向了玻璃窗外的原野,北部的地勢開始平緩,窗口向外望去,可以看見大片大片的田野,田野裡還不時能看見正在勞作的農民,現在正是開春時節,儘管現在對於北方而言還過於寒冷,但是農民們卻是不管天氣的嚴寒,依舊勞作在田間,如此的日子一年四季莫不如此。

火車飛逝而過,陳敬雲也是看不清楚外頭的人,只見一個個人影從眼前不斷的晃過,眼中所看到的景象不斷變化着,但是陳敬雲卻是始終站着一動不動,讓旁邊跟着的燕井鄺都是好奇陳敬雲到底在看什麼。

燕井鄺早就是把自己當成了陳敬雲最親密的那幾個下屬,所以陳敬雲不再當總統之後,他也是找上了陳敬雲說自己的希望繼續跟在他身邊。對於燕井鄺這個人,陳敬雲這些年來也是用的順手,也不想身邊隨便換個人,所以就是把燕井鄺從總統府秘書處調了出來,不過也沒有調到政府的其他部門任職,調任了國社黨裡擔任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表面上是給錢翰朗當副手,但是燕井鄺卻和以前一樣照舊天天跟在陳敬雲身邊,完全就是繼續以陳敬雲的秘書自居。

每每想到這層,燕井鄺就覺得自己的選擇要比於世峰和陳衛通那幾個人要明確的多。

就當燕井鄺納悶着陳敬雲到底看什麼的時候,眼角一瞄,就是看見了車廂門口裡走過來了一個身穿淡藍色連衣裙的女子,燕井鄺看了這女子一眼後就是露出一絲不解。不過這種眉宇微皺的神色一閃而逝後就是換上了他的職業微笑,然後對着那女子道:“林小姐!”

燕井鄺這一開口,一邊看着窗外不知道想着什麼的陳敬雲也是轉過頭來,看見了這林琳後臉上的淡然神色瞬間消失,隨即換上了微笑:“林小姐你怎麼出來了,不是在和你堂姐她們打牌嗎?”

林琳看見陳敬雲望過來,擡頭對視一眼後又是迅速臉色一紅就是低下了頭:“我剛纔打輸了,現在是輪到煙嫂子打了!”

看着這女人那羞澀的臉紅,陳敬雲卻是臉色不變:“哦,你們好好玩,告訴你韻姐,我等會要和人一起用餐,晚餐的時候我就不過去!”說罷後,陳敬雲轉身就是回了會議車廂,然後坐下來後點上了一支菸。

一邊的燕井鄺不動聲色的跟在陳敬雲後頭,身爲陳敬雲的秘書,他可是知道陳敬雲現在可沒什麼安排,別說和其他人一起用餐了,連會議也是早早結束了,現在陳敬雲這個樣子,擺明了就是不想回到那車廂去嗎。

儘管他不明白陳敬云爲什麼要躲着那林琳的女子,但是燕井鄺作爲秘書卻是一直都準循着秘書的本分,當即主動開口道:“等會是讓李將軍過來用餐,還是讓洪老過來?”

陳敬雲擺擺手:“不用找別人了,就我們兩個簡單吃些吧,你也別站着了,坐着吧!,”

“那敢情好!”燕井鄺笑着見陳敬雲這模樣,他也沒有繼續拘謹,在對面坐下後是點上了一支菸!透過煙霧,燕井鄺看着陳敬雲,心裡暗思着,那林琳那丫頭到底有什麼古怪,竟然能夠讓主席連續好幾天都躲着她。

想不通啊!

第7章 林家有女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858章 秦海濤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597章 爆發(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034章 變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08章 煉油廠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
第7章 林家有女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858章 秦海濤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597章 爆發(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034章 變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08章 煉油廠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