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

國民軍擴編計劃中,第十一師和之前組建的第八師和第九師一樣,都是屬於新編練的部隊,除了少數骨幹和中高層軍官是從幾個主力部隊抽調外,其他不管是新兵還是基層軍官都是全新的,士兵是直接從新兵營補充而來,而大多數的基層軍官則是直接從福州軍校畢業生任命。不過爲了保持部隊的戰鬥力,對於營級以上軍官參謀部還是表示了略微保守的意見,認爲之前第八師和第九師的編練過程中,由於沒有補充太多的骨幹軍官,甚至連營長這樣的中層軍官都是新近提拔的新人,導致部隊訓練時間太長,遲遲不能發揮戰鬥力。要知道,第八師和第九師可是前後編練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成軍,而這個時間顯然是國民軍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第十一師的編練過程中,基本上連長以上的軍官都是採取從各個部隊中抽調而來,這一次抽調不但從第一師、第二師這些主力野戰師抽調,甚至還從警衛師抽調了一部分軍官。如此一來,第十一師的組建將會快速很多,短時間內成軍後就會應用到將來可能爆發的戰事當中。

不管是陳敬雲自己還是國民軍的上下將領們,都已經斷定下一場戰爭很快就會到來,而且還是會和北洋軍打。這個預測並不是他們的憑空想象,而是根據現實發展的態勢來預測的。北洋軍的善後大借款已經成功,錢款雖然不可能短時間內全部拿到,但是袁世凱已經拿到了第一部分。

而這些錢能夠用在那裡是人都會想得清楚,軍事情報處已經探知,北京的財政部已經連續給下屬的各部隊撥付了部分軍費,讓已經長時間沒有得到軍費的北洋軍各師大大的緩了口氣,雖然北洋軍各師都有着自己的小金庫,在各轄區內多多少少會搜刮錢財,但是中央有錢給的話顯然是更好的,能夠極大的緩解北洋軍各師的軍費壓力。

得到充足軍費補充後,北洋軍各師,尤其是津浦線的各師已經開始整頓操練,從蘇南前線調回徐州休整的曹錕第三師歷盡多時休整後,也是已經恢復了建制,目前正在加緊訓練當中,滁州的第二混成旅也是同樣如此。蘇南戰事後,袁世凱並沒有減少在津浦線上的兵力,儘管第三師已經撤回徐州休整,第二混成旅也在滁州,但是這兩支部隊任舊隨時可以南下江北支援。倒是清江浦的張勳第八師悽慘一些,蘇南一戰,讓第八師幾乎全軍覆沒,包括張勳等高級軍官在內,一共只回來了千人不到,雖然袁世凱和馮國璋雙雙承諾會支持第八師重建,但是北洋軍軍費那麼緊張,這個承諾最後也不了了之,前後不過是給了幾十萬元而已。雖然張勳下了大力氣在清江浦搜刮錢財,但是單憑那一地的搜刮要完成第八師的重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花費可不是幾十萬的事情,而是幾百萬的事情。所以到現在,張勳的第八師也不過是重新編練了一個旅的新兵,而且也沒有什麼像樣的炮兵,只有一個營的57毫米漢陽造山炮而已。

但是總體上而言,津浦線上的北洋軍兵力並沒有減弱太少,原先從第一師抽調的第二旅袁世凱已經正式升格爲第二混成旅,原先第一師欠缺的一旅兵力則是重新另外編練。

北洋軍如此大規模的整軍操練自然是被國民軍看在眼裡,國民軍的軍事情報處幾乎天天都盯着這些北洋軍部隊的動向,而從軍事情報處回報上來的情況來看,北洋軍已經從蘇南戰事中恢復了過來,並且已經在準備着下一場戰爭。

“第十一師要堪用的話,至少也得四個月以後,在這之前只能是在福建繼續訓練,擔任福建防務!”作戰司司長陳儀在參謀部會議中,邁動着他的瘸腿走到大幅的軍事地圖面前:“不過蘇南防務緊張,我們在蘇南和浙江地區雖然已經有了六個師,不過第六師要面對安徽和江西方面,是絕對不能抽調的。剩下的第一軍第一師、第四師和第二軍的第二師、第七師加上一個第五師不過五個師的部隊,這些部隊要在長江擋住北洋軍不難,但是如果要渡江北上進攻的話,那麼兵力就顯得單薄的!”

教育司司長蔣方震卻道:“只要後勤能夠供應的過來,五個師發起渡江戰役後,足以在江北佔據優勢,不過和陳兄說的一樣,竟然要繼續沿着津浦線北上的話,這個兵力還是略微單薄了些!”

這次的參謀部會議的目的和往常不一樣,蘇南戰事之前乃至進行中的時候,不管是參謀部內部還是其他中高級將領都沒有說繼續北上的念頭,或者說是不敢想,但是歷盡蘇南戰事後,哪怕說的再差國民軍也是和北洋軍打了個平手,雙方的傷亡都是差不多。而這一點卻是讓衆多的國民軍軍官看到了北伐勝利的希望,只要國民軍的戰鬥力太弱於北洋軍,那麼就有希望北伐成功。

所以很多將領們已經開始謀劃着如何北伐了,甚至參謀部裡也是進行了相關的作戰規劃,而這一次參謀部會議裡頭,討論的就是如何在下一場戰爭爆發後,國民軍該如何打,是防禦作戰還是主動出擊渡江作戰,又或者說乾脆沿着津浦線一直北上打到北京去。

袁方板着臉,身上的那身將官服和往常一眼一塵不染絲毫沒有褶皺。

“司令他雖然還沒有說過要進行北伐,但是我們不能沒有任何準備,在局勢出現變化司令下命令進軍的時候,參謀部必須拿出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來!”袁方繼續道:“按照方纔各位所說的,如果只是進行防禦作戰的話,那麼前線五個師已經足矣。但是我們的眼光要放長遠,不管是渡江作戰還是沿着津浦線北伐,這都需要完整的作戰計劃!”

陳儀這時候道:“參謀長說的不錯,時事有備無患。正如我先前所說的,蘇南五個師防禦作戰已經充分,甚至發動渡江作戰的話前期也可能佔據部分優勢,但是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乃至北上的話,就必須繼續往蘇南地區增兵!”

因作戰失利被撤職以後又被陳敬雲重新啓用爲戰略司司長的陳衛華這個時候也開口了:“要增兵的話,怕也只能是福建的這幾個師了,第十一師尚未成軍,那麼就只剩下第八師和第九師了。”

國民軍的兵力雖然已經不少,但是每個方向都要佈置兵力,不可能全部都抽調到蘇南地區去,比如部署在廣東的第三師和第十師就是不能動的,這第三軍是用來防備桂軍乃至江西、湖南方面,這三方的部隊加起來可是很多,第三軍的壓力很大,不可能繼續外調部隊。而其他的呢,國民軍的主力大多數已經在浙江和蘇南,金華的第六師不能抽調,那麼剩下只能抽調的只有部署在福建的第四軍下屬的第八師和第九師了。至於警衛師,這支部隊太過特殊,它的主要任務不是進行野戰,而是保證陳敬雲的個人安全,基本上屬於陳敬雲去那,警衛師也去那的狀態,只要陳敬雲不去前線,那麼這支部隊就不可能全師派往前線。

不過變通的方法還是有的,總務司的郭思恆道:“我看,是不是可能仿效杭州之戰和廣州之戰,從警衛師中抽調一部分,組成加強團派往前線增援呢?”

袁方道:“這倒是個方法,既然有了前例,相比司令也是會同意的!就把這個當成備選方案!至於第四軍嘛,如果屆時只是發動渡江作戰,奪取江北的話倒是不用派去。如果要進行北伐的話,那麼這個第四軍最少也要抽調一個師北上了。”

不管是防禦作戰還只是短途的迂迴渡江奪取江北,這所需要的兵力國民軍在蘇南地區的兵力已經足夠,哪怕緊張一些的話再增派一個警衛師加強團也就差不多了。但是要北伐的話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沿途數千裡,沿着鐵路北上雖然快速,但是北洋軍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勢必會在鐵路沿線層層設防,沒有優勢兵力很難打的上去,另外佔據了鐵路沿線後,不可能就這麼空着不管還得留下部分兵力留守,防止被端了後路,種種加起來,參謀部預計單靠國民軍在蘇南的五個師是不可能完成這種艱鉅任務的,勢必要繼續增兵才行。

當然了,參謀部討論的這些作戰計劃還只是參謀部內部的作戰計劃,算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不但參謀部爲了下一場可能到來的戰爭準備着各種作戰計劃,後勤部那邊更是忙得底朝天,蘇南戰事中國民軍在當地的彈藥庫存幾乎消耗一空,尤其是炮彈更是差不多打光了。戰後後勤部是忙着調運彈藥以及各種的作戰物資囤積到蘇南地區,後勤部可不用管到時候是防禦作戰還是渡江作戰又或者是北伐,因爲不管是那個計劃,都需要大量的彈藥以及各種作戰物資,而且是隻嫌少不嫌多。

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章 花巷所聞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59章 生和死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47章 復古風情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353章 王麒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02章 兄弟(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858章 秦海濤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
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章 花巷所聞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59章 生和死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47章 復古風情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353章 王麒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02章 兄弟(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858章 秦海濤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