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通電罵戰

五月十七號杭州城外的國民軍和浙軍第二師之間的軍事對持演化爲大規模的交火,這完全是出乎了陳敬雲的意料之外。

很多人很多事都不是一紙計劃所能夠掌控的,如果事事都按照陳敬雲自己的計劃所走的話,那麼陳敬雲也不會經常發愁了。

當杭州外的袁方把戰報通過電報發往福州後,接到電報的福州國民軍司令部的相關人員大駭之餘,絲毫不敢停留,急忙通報了馮勤參謀部,然後又是快馬派人給陳敬雲送信。由於這麼一耽誤,等這消息到達柳河巷送到陳敬雲手上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當陳敬雲看到袁方的電文後,也顧不上陪陳俞氏吃晚飯了,當即就是帶着人匆忙趕回了都督府,而後立即到達了參謀部。

這個時候,司令部內已經聚集了多個重要。

陳敬雲進去後就開口道:“現在那邊情況如何?”

陳敬雲問的有些急,事實上陳敬雲的確是有些心急了,杭州那邊的軍事部署對國民軍而言大大不利。現在只有一個第一師在,而敵人的第二師最少也是三萬人以上,這也就是說敵軍是國民軍的三倍以上,這還不包括可能出現的浙江第一師,第二十五師!這番號問題是亂了點,但是那會的番號就是這麼亂,簡單說下,朱瑞手下的第二師是南京臨時政府授予的中央陸軍番號,周承菼的第二十五師也是南京臨時政府授予的中央陸軍番號,浙江第一師是浙江軍政府自編的省軍番號,國民軍的第一師、第二師等是福建軍政府自編的省軍番號,南京臨時政府雖然裁撤了南京部隊的部隊,但是很多隻是被遣返而沒有就解散的部隊依舊保持了番號。

自己的部隊在杭州面臨着敵軍優勢兵力的打擊,這如何能不讓陳敬雲着急,除了兵力劣勢外,國民軍幾乎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打過一仗真正的戰爭,嚴重缺乏戰鬥經驗。就連光復時期也只是小打小鬧了幾場,後來頂多就是打打土匪之類,根本就沒有進行過哪怕一次正規的大規模戰爭。

看見陳敬雲臉上的急色,馮勤上前回答道:“都督放心,根據袁方發來的戰報,雖然部隊受到突襲,但是由於準備充分,目前第一師依舊戰線穩固,正在和朱瑞的第二師僵持當中!”

說着的時候,馮勤已經拿了袁方後續發來的兩封戰報。

陳敬雲接過戰報看了起來,戰報並不長,但是寥寥數句中袁方明確保證了戰線穩固,並沒有出現大規模潰敗的事情,這讓一直擔心着的陳敬雲纔算是放下心來。

可以說杭州那邊的事情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按照陳敬雲的打算,一方面是調第二師和通過海運一個警衛師加強團增援紹興方向,同時派出了林肇民爲首的指揮部團隊,然後還要調集子彈炮彈等作戰物資,同時也要把第六師北調,以便及時補充人員損失。

這一個過程按照陳敬雲自己個估計至少需要三到四天的時間。等完全了作戰準備後纔是正式開展的時刻。

而在這個時間裡,陳敬雲就利用各種通電之類的拖延時間,比如向南京和北京請求出兵的電報,陳敬雲從來就沒有奢望過南京或者北京准許他出兵,他只要這兩方不明確反對就好了。

事實上,浙江方面的事務進行到目前爲止,一直都是脫離了陳敬雲的掌控之外,陳敬雲從頭到尾都沒有佔據主動權,從朱瑞回到浙江引起浙江動盪開始,他就一直都是謹慎再謹慎,生怕浙江那邊弄出什麼事情來,然後被袁世凱等人注意上。

可是當蔣尊簋派出蔣方震來請援軍的時候,朱瑞害怕國民軍真的進入杭州城進而威脅到朱瑞第二師的生存,所以才搶先攻佔杭州,然後朱瑞和蔣尊簋兩方的爭鬥中又牽扯到了陳敬雲。因爲朱瑞攻佔杭州後所表現出來的虎視眈眈的態度讓陳敬雲大爲擔心,決定增兵杭州,決定在軍事上徹底攻佔杭州。

可是陳敬雲的舉動又是讓朱瑞大爲驚慌。

而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場到目前爲止雙方都搞不明白緣由的軍事衝突爆發,從而徹底讓雙方發生了戰爭。

而這樣的變故讓陳敬雲之前所做的安排全部化爲了泡影,眼下都不是什麼集結兵力準備攻佔浙北地區了,而是要想着怎麼才能在第二師和警衛師第一團到達之前保持住目前的態勢,不至於讓局勢徹底惡化。

陳敬雲上前看了地圖後,隨即轉身問道:“第二師的速度太慢了……”

剛想說讓第二師加快行軍的時候卻是猛然想起,自己已經成立了一個暫編第一軍指揮部,而且福州距離第二師過遠,遙控指揮距離過遠不說,而且萬一要是因爲自己的瞎指揮而出什麼問題的話,豈不是得悔死!當即就是把想要說出口的話給硬生生吞了回去,而是問道:“對此,參謀部有什麼意見?”

馮勤道:“一個小時前參謀部已經給第二師轄了催促電文,讓他們加快趕路!”

陳敬雲點了點頭:“那警衛師裡俞若飛的那個加強團呢?”

這個從警衛師抽調前往杭州支援的加強團陳敬雲讓副師長俞若飛指揮,這個主要是考慮到給俞若飛刷刷戰功,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看看這人到底有沒有本事,當然爲了保險起見他可是從警衛師裡另外抽調了幾個職業軍官,其中有兩個還是保定軍校畢業的高材生。

負責此事的交通司司長道:“根據掌握的消息,餘副師長的部隊將會在明日上午登陸紹興,隨後將奔赴戰場支援!”

這時候,參謀部有人道:“警衛師的部隊最好還是現在紹興地區休整一二,部隊通過海運之後士兵部分會有暈船,而且相關的火炮以及彈藥也需要從船上卸載。不休整而貿然趕赴戰場的話,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馮勤也是點頭道:“現在第一師那邊雖然已經和朱瑞所部發生交火,但是從袁方彙報的情況來看,第一師並目前所受到的攻擊力度並不算強。而且憑藉我軍的優勢火力,就算對方強如北洋,第一師也應該能支撐兩到三天的時間,皆是第二師也能趕到了!”

陳敬雲點點頭,對於軍事他向來是有自知之明的,對於軍事上的普通知識他是知道,但真正要陳敬雲來指揮作戰,那麼就有問題了,至少陳敬雲自己是沒信心的。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不管是作戰還是訓練,陳敬雲都善於聽從職業參謀的意見。

如此,陳敬雲最後只是給袁方去電“國民軍全軍之安危繫於汝一身,望君奮戰力敵,禦敵於陣前。”用以鼓勵士氣而已,而具體的作戰行動卻是沒有插手。

然後陳敬雲直接讓秘書處擬了一封通電,稱浙江兵變的叛軍頭目,同盟會中的敗類,人民的公敵,大軍閥朱瑞不顧浙江民衆死活,不顧革命同仁的胞誼,不顧中國統一大局於今天下午以五倍之兵力貿然進攻在浙保境安民的國民軍,並對普通浙江民衆施以殘暴統治,短短數日已有數千民衆被殘酷的殺死,充當軍糧。

這種通電就說了三點,第一點控訴朱瑞是個壞人,第二點就是說第二師是叛軍。第三個嘛就是朱瑞先打的國民軍。

一方面是博取同情,而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讓南京和北京以及南方各都督認爲國民軍是受害者,並沒有主動吞併浙北之意圖。

至於別人信不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的。

陳敬雲發通電博取同情,人家朱瑞也不傻,當天夜裡也是發表了一封通電,控訴陳敬雲這個獨裁大軍閥,縱容手下的國民軍禍害浙江民衆,幷包庇反革命分子陳儀、軍事獨裁頭子蔣尊簋、漢奸蔣方震。並且夥同這些人於今天下午襲擊了浙軍省軍,然而被浙江省軍堅決擊退。

這還不算,當天夜裡福州和杭州兩方面相繼發表通電加起來七八封之多,而且每一封都是大長篇,讓各個電報房的電報員們恨得直罵娘,有本事打你們的去,幹嘛用電報吵架啊,你們不累我還嫌累呢。

可是看在發通電那不菲的費用上,電報局可是不管下面電報員的辛苦的。要知道,這年頭髮一封通電可不是個小數目。通電嘛,不長不足以顯氣勢,不廣不足以顯威能,首先是長短,按字算錢的電報可是相當貴的,以上文的陳敬雲第一封通電舉例,字數大約千字不到,然後廣發全國各地主要報館城市等重要地區,發這一封通電大約需要一萬五千左右,這還是政府的半價,如果是私人發那就得三萬元。後續福州又連續派發了三封電報,字數是一封比一封多,一夜四封通電下來,費用高達七八萬之多,這筆錢可以買上一個中型紡織廠了。

這也是後半夜裡朱瑞沒繼續跟着陳敬雲繼續用通電展開罵戰的原因,不是不想罵了,而是罵不起了!

而這一夜,陳敬雲和朱瑞加起來一共發了7封通電,被人視爲民國電報史上空前絕後之例子。

這些通電在普通人看來就是熱鬧,而在內行人看來就是門道了。雙方這通電罵戰一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浙江和福建開戰了,準確的說是陳敬雲和朱瑞開戰了,次日裡全國各大報紙的頭條几乎都印着:閩浙大戰已起。

而各個報紙的報道幾乎都帶有主觀性質,比如北方的一些報紙就有着很明顯的嘲笑語氣:昨日同盟會爆發內戰,兩軍閥互罵軍閥

而南方的報紙就顯得沒有那麼統一的了,有些支持陳敬雲的,有些支持朱瑞的,有些則是呼籲停戰的,但是說根到底,他們也只是嘴上說說,不管是什麼評論往深了看都能發現同一個觀點:關我們屁事!

至於福建內部,卻是在軍政府的主動宣傳下,幾乎統一性的支持國民軍和陳敬雲,國社黨的黨員們甚至組織了數場遊行,呼籲社會各界捐款,購買更多的槍械大炮用以‘解放’正在遭受軍閥殘暴統治的浙江民衆!

如此罵戰進行時,林肇民也帶着暫編第一軍的司令部團隊乘高速客輪抵達紹興,隨後陳敬雲正式命令國民軍第一師、第二師、警衛師第一團歸屬暫編第一軍統轄。

第960章 低估(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461章 方大山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859章 生和死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41章 終戰令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73章 白雪紅梅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1002章 兄弟(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
第960章 低估(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461章 方大山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859章 生和死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41章 終戰令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73章 白雪紅梅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1002章 兄弟(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