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高層齊聚

陳氏家族因爲陳華標的婚事變的熱鬧了起來,平日裡分散在外的家族中人也是趁着這一次難得的機會齊聚一堂。

陳敬雲自己就是六個堂兄弟,目前可以說是六大支,而這六個堂兄弟各有兒女,更隨着陳氏家族的第三代陸續出生,使得偌大一個陳氏家族的嫡系人口都超過了百人之多。

這個號稱中國最具權勢的家族,幾乎掌控了中國的軍政經三屆的絕大部分權利,爲了保證家族的繁榮延續下去,陳氏家族的家族子弟也是廣泛參與國內的各項軍政經濟活動,從商的有,從政的也有,而從軍的就更多了。

陳敬雲這一代裡,陳氏家族雖然除了陳敬雲自己外,其他幾個堂兄弟都沒有參軍,但是這一代的陳氏兄弟卻是依靠當初的華夏銀行,伴隨着中國的崛起從而掌控了中國的經濟,在二十年代的陳氏兄弟手中掌控的華夏銀行,稍微有點動作就能夠引起中國經濟的大地震。進入三十年代後陳氏家族雖然逐漸退入幕後,但是利用柳河基金這個國內甚至可以說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基金,掌控着中國第一大銀行華夏銀行的多數股份,掌控着號稱中國工業之花的福樂電氣多數的股份,而其他的東南鋼鐵、太平洋航運、三石化工、華北石油等國內首屈一指的超大規模企業,柳河基金都是最大的股東。

如果說第一代陳氏家族掌控了中國經濟的話,那麼第二代,也就是陳華天、陳華俊同輩份的這一代人,卻是相當一部分都是進入了軍界,有些是隻服役了幾年就退役從商,但是除了陳敬雲的這幾個兒子外,也有不少第二代的陳氏族人成爲了職業將領,並逐步進入軍方高層當中。

比如說陳敬聲的長子陳華同,此人年紀較大,三十年代的時候就是陸軍上校了,雖然爲了避免負面影響沒有出現過快速晉升的情況,但是依舊按部就班的積累資歷向上爬,這個過程裡由於不存在絕大部分將領所遭遇的瓶頸問題,比如上校升少將這道坎,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校官都無法突破的,但是身爲陳氏家族中的一員,他確實沒有這個問題,積累了足夠的資歷後就是順利晉升,目前乃是陸軍少將銜,在陸軍裝備部的兵器總監下擔任副總監。而如今他的資歷積累的也差不多了,這一兩年就差不多可以升中將了。

此外還有陳敬安的兒子陳華卡,陳敬安雖然混的不怎麼樣,一直都不被陳敬雲看重,但是他兒子陳華卡的軍事才華卻是相當不錯,發展的比陳華同還順利一些,目前已經是少將軍銜,擔任第八十七師的師長,陸軍少將銜。

剩下一個少將則是陳敬凱的兒子陳華平,此人服役在空軍,去年的中日戰爭中擔任上海防空司令部的的副參謀長,上校銜。由於負責上海防空作戰有功,在今年年初被晉升爲空軍少將,目前擔任瀋陽防空司令部的參謀長。

至於剩下的一些,大多數還徘徊在校官和尉官級別,不提也罷。

但是隨着時間的過去,這些人終究是會成長起來的,到時候將會始終保持陳氏家族在軍方里有一定數量的高級將領。

今天陳華標大婚,他們這些人也都是從外地各自趕了回來,相對於偏廳裡陳敬雲的那四個兒子之間的嚴肅氣氛,這些人待在一起的氣氛就是輕鬆多了,因爲他們可沒有什競爭關係,乃是相互扶持的關係。

因爲言談中,說說笑笑暢談着國內外的各種軍政大事。

而除了這些陳氏族人外,更多的自然是有資格被邀請來參加婚禮的軍政大佬們,不過這些人來參加婚禮可不是爲了什麼陳華標,而是因爲陳敬雲。

很多長時間待在外地的軍政要員們都是想要趁着這個機會見一見陳敬雲,聯絡聯絡感情。

書房裡,剛從土耳其回國的宋俊鵬上將就是其中的一員,他這一次回國可不是爲了參加陳華標的婚禮來的,主要目的還是爲了見一見陳敬雲,親自向陳敬雲述職。

“現在土耳其那邊,總體來說情況還算是良好的,土耳其的部隊雖然戰力不強,不過數量多,也一定程度上分擔了我們多方面的壓力。不過現在土耳其人的野心也不小,這剛打下希臘,就要求希臘割讓不少的領土,而且在保加利亞那邊也是如此。”宋俊鵬如此道:“土耳其的野心還是太大,恐怕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在歐洲的整體佈局!”

陳敬雲聽罷點點頭道:“土耳其有野心不用奇怪,要是沒有野心他們也不會和我們聯手了,不就是爲了利益嘛,領土的割讓雖然可以退步一二,但是要有的分寸,不能太過影響巴爾幹半島的局勢!”

當初中國爲了拉攏土耳其,可是承諾了不少東西的,其中就有支持土耳其獲得希臘以及保加利亞的部分領土的條件,如今土耳其就是想要伸手獲得這些利益了。不過陳敬雲並不會因爲說土耳其的野心就反對,他不怕土耳其沒有野心,就怕他們膽子不夠大,不然的話憑什麼讓土耳其和中國站在一起,一起對抗英美蘇諸國,人家又不是傻蛋,你不給足了利益憑什麼人家給你賣命。

要知道參戰多月,進攻巴爾幹半島的聯軍中,雖然中國部隊傷亡沒有多少,但是土耳其陸軍的傷亡卻不小,這都死傷五六萬人了,人家付出就那麼大的代價,自然是想要獲得回報的!

“這些事情,我會吩咐外交部那邊妥善處理,你就不用擔心了的,如今你的任務很重,歐洲那邊的局勢事關我國今後數十年的戰略安全,決不能有任何的閃失!”陳敬雲如此道:“第九集團軍那邊雖然兵力不是少了,但是面對歐洲的負責局勢怕還是有所不足,今後陸軍方面會和土耳其以及伊朗等盟國進行聯絡,讓他們派遣更多的部隊進入歐洲,承擔起身爲盟友該有的責任,而這些部隊都是你在管理,所以平日裡你也得多多注意!”

宋俊鵬自然是連聲稱是:“職部明白!”

宋俊鵬在歐洲那邊,擔任的不僅僅是中國遠征軍的總司令,而是整個聯軍歐洲遠征軍的司令,不但要指揮中國的第九集團軍,同樣也肩負着指揮土耳其兩大集團軍,伊朗以及泰國、朝鮮等盟國派遣的少量部隊。從職務性質來說,相當於中國在去年設立的兩大戰區司令。

而爲了讓宋俊鵬更好的指揮部隊,陳敬雲已經有打算把他的軍銜繼續升一步,晉升爲陸軍元帥。

這個打算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年初宋俊鵬去歐洲之前就知道,只要自己沒有讓陳敬雲失望,那麼在戰爭期間或者戰後,一個元帥軍銜就是到手了。

如今宋俊鵬在歐洲指揮作戰多月,指揮聯軍順利攻克了希臘、保加利亞,以及順利攻佔南斯拉夫的南部以及羅馬尼亞的西部地區。從戰功來說不算差了,所以陳敬雲也是想了想,然後道:“這一次回來你過兩天再走,我讓他們準備一個儀式,給你升個元帥!”

雖然心中早有這個心理準備,但是聽到陳敬雲親口對他這麼說,心中還是忍不住的變的極爲激動。

“主席厚愛,俊鵬無以爲報!”宋俊鵬那臉上的喜色是毫無掩飾的展現出來,身爲一個將令,這輩子他最大的夢想就是獲得代表一名將令最高的榮譽,成爲最高級別的元帥。

從軍一輩子的宋俊鵬從內戰時期就追隨陳敬雲征戰國內外,參加過國內統一戰爭,中德青島戰役、第一次中日戰爭、第二次中日戰爭,俄羅斯戰爭,在1939年的時候就是被晉升爲上將。今年更是被數個軍方大佬聯合推薦爲聯軍司令一職,從而爲他鋪平了登頂元帥的道路。

陳敬雲笑了笑,看着這個年紀比自己還大了六歲的宋俊鵬,面帶微笑道:“只要你把歐洲給拿下來,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了。也就不負國民對你的期望了!“

“主席放心,俊鵬一定排除萬難,爲國家和民族獻上一個歐洲大禮!”宋俊鵬是毫不猶豫的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陳敬雲點頭:“歐洲那邊的具體作戰你是自有分寸的,不過大方向上,還要多和陳儀、沈綱他們商討!”

宋俊鵬自然是點頭稱是。

他宋俊鵬如今雖然是在外頭的領軍大將了,而且也要升元帥了,但是在資歷上來說,他還是差了沈綱和陳儀等人一大截,宋俊鵬在陸軍中,乃是屬於第二梯隊的將領,而陳儀和沈綱等人則是屬於第一梯隊的將領,箇中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具體的差距那裡體現出來了呢?那就是如今的宋俊鵬只能負責一個方向的戰事,但是沈綱和陳儀等人少數幾個卻是負責整個中國的戰略走向,這裡頭的差別還是相當大的。

隨後宋俊鵬又是和陳敬雲說了二十多分鐘的話後纔是出來,這剛出來呢滿臉喜色的他就是被同樣在外頭等候陳敬雲召見的部分軍政要員們看見了。

“宋兄,看你這表情,怕是那事要成了?”謝嚴走了過來笑呵呵的問着。

宋俊鵬知道這事也不是什麼秘密,自己要升元帥的消息從年初就開始傳了,在軍方高層將領裡頭也不是什麼秘密了,今天不是是被陳敬雲正式確定下來了而已。所以也就是點了點頭:“受主席擡愛,過兩日就要舉行儀式了!”

“那感情好,我們這些人裡頭,你可是頭一個升元帥的啊,不行,你得請客,我們幾個老兄弟得好好喝幾杯!”謝嚴笑呵呵的說着,但是言語中卻是透露出一絲羨慕和極度的味道。

謝嚴和宋俊鵬一樣,也是個老將了,從內戰時期一路走到現在,今年也是六十五歲了,但是和宋俊鵬頻繁有機會指揮作戰不一樣,他謝嚴在二戰中就是沒有指揮過一場戰役了,俄羅斯戰爭裡沒有他,去年的中日戰爭也沒有他,這一次的歐洲戰爭同樣沒有他,這沒有戰功談何晉升啊,加上他的年紀也比較啊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輩子怕是沒有希望再進一步升元帥了。這對他而言,多少是個大大的遺憾!

“要的,晚上我們幾個擺一桌,不醉不歸!”宋俊鵬心情好,這說着的時候想起謝嚴的長子謝查南也在自己手下服役,當即也就是道:“對了,你家小子前些時候在希臘打的不錯,聽說主席都是親口誇獎了呢!”

謝嚴自己再進一步雖然沒有希望了,不過他可是生了個好兒子,那就是謝查南,當初在武漢軍校畢業的時候就是名列前三,同期都還是尉官的時候,他就是校官了,當他的那些同學還掙扎在校官的時候,他都已經是在少將的位置上待了好多年,而今年他不過四十來歲而已,如果不是年齡太輕,以他的資歷早升中將了。

這謝查南可是中國陸軍裡被公認的後起之秀,在陸軍內部可是和李玉挺等少數幾個人被重點栽培的天之驕子。

聽到別人誇讚自己的兒子,那謝嚴也是滿臉笑容,心中剛纔的那絲羨慕嫉妒早就消失了,我自己是比不上你宋俊鵬了,但是比兒子,你可比我差遠了……

宋俊鵬也有一個兒子在陸軍裡,但他那個兒子根本就沒有繼承宋俊鵬的軍事才華,武漢軍校畢業竟然只名列步兵科二百八十名,要知道那一屆步兵科一共才三百人啊!服役後也是沒有明顯的大器晚成跡象,混了十來年如今四十來歲了也不過是個中校,這輩子估計是跨不過少將那道檻了。

而謝嚴自問,自己的長子謝查南在戰後升箇中將是妥妥的,再熬十多年就是一個上將到手了,只要自己命長一些再多活十來年,到時候謝家可就是雙上將家族,整個中國裡都是獨一份!

有人歡喜有人愁,而一旁看着宋俊鵬和謝嚴歡聲笑談的鮑剛毅心情卻是不那麼好!

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57章 北巡(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027章 政治體系
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57章 北巡(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027章 政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