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

“沒想到我陸榮廷也有今天,哈哈!”陸榮廷直接把電文遞給手下看:“你們看,不但前些陳敬雲親自發來電報招攬我,現在甚至連大總統都發來電報招攬我!這種事情當初我們還窩在廣西的時候那裡會遇得到啊!”

如果說廣州事發之後,得到最大好處的是誰,那麼肯定是陸榮廷無疑了,桂軍不但收復了梧州,甚至一路順着珠江東進,掌控了粵西大片地區,完成了桂軍第一次大規模的擴張。

陸榮廷手下的頭號謀將譚浩明道:“這大總統倒是捨得,一張口就是一個廣東都督!”

陸榮廷笑道:“這個廣東都督的稱號可不是那麼好拿的,之前龍濟光也想要拿,但是你看看現在龍濟光成了什麼模樣,依照我看頂多也就是十來天的功夫的活頭了。這廣州可是北洋和國民軍相爭的地頭,我們貿然插進去可是很容易就惹得一身騷!別的不說了,單單一個國民軍第三師就夠我們喝一壺的了!”

譚浩明嘆氣道:“這種大好機會難道就這麼放過?都督,現在陳敬雲之所以這麼強勢,手底下養着那麼多的軍隊,完全是因爲他打下了浙江,手中掌控了浙江這個財賦大省,如果我們桂軍也能夠徹底拿下廣東的話,憑藉我們兩廣的財力物力,未必就弱於閩浙和雲貴!”

陸榮廷聽到譚浩明這麼說,心裡頭也是生出了各種心思,不過他很快搖頭:“這事還得以後再說,我們我們還的先和陳敬雲合作,先把龍濟光給收拾了再說。至於廣東都督一事,我們以後從長計議!”

人都是有私心的,陸榮廷心裡頭何嘗又不是和陳敬雲一樣有着那種野心,既然他陳敬雲能夠憑着手中閩浙兩省左右國內局勢,憑什麼他陸榮廷就不能手掌兩廣爭霸天下呢?

現在神州混亂不堪,九州神器到底會落入誰手還說不定呢,誰又能保證我陸榮廷沒這個機會呢。

當然了,心中有野心是一回事,但是具體怎麼做也是一回事。如果說桂軍現在就和國民軍翻臉的話,那麼最後悔的肯定是陸榮廷,而最高興的就是袁世凱。所以陸榮廷必須找一個方法,一個儘量避免和國民軍產生衝突的同時又能掌控廣東的方法。

可是陳敬雲能夠把廣東讓給他嘛!答案是否定的,廣東對於國民軍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有着認知的,不但有軍事上的重要地位,更加重要的是廣東乃是中國的財賦大省,往年的財政收入都是和江蘇並排的,這一年來雖然廣東因爲兵亂而收入大大降低,但是同時江蘇那邊也好不到那裡去,但即便是這樣,這廣東還是和江蘇以及浙江一起成爲了中國諸省當中財政收入的前三,只是民國元年的這會缺乏有效的統計數據,這三者的具體財政收入以及排名就很難統計計算了。

不管怎麼說,這廣東的重要性都是讓陳敬雲無法忽視的,如果說之前讓胡漢民或者陳炯明掌控的話陳敬雲還可以接受,那是因爲當初這兩人忙着內鬥,根本無法利用廣東的財力來威脅到國民軍的安全,但是如果換成了其他人掌控廣東,比如龍濟光,又或者是陸榮廷的話,那麼就不是陳敬雲所能接受的了。

他可不想在自己的身邊出現另外一個國民軍或者滇軍這樣的龐大軍事勢力來。

當然了,現在的陳敬雲還不知道袁世凱已經和陸榮廷偷偷摸摸的開始往來呢,他現在是一門心思關注着浙北以及廣州那邊,只是這些軍政大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快速確定下來的,浙北那邊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根據各種局勢而進行相應的動作,而廣東方面,沈綱在得到了俞若飛的增援之後,已經展開了相應的戰術,目前正面戰場上已經開始交戰,不過一時半會也還沒有消息傳來,陳敬雲只能耐着性子等着。

心裡頭雖然想着廣東和浙北那邊的事情,不過陳敬雲手頭上的事情可是很多,也不全部都是軍事方面的,還有民政生活事務等着他來說。

十月四號,陳敬雲這一天很難得的沒有軍事方面的事務要處理,不過卻也沒閒着,根據秘書處擬定的行程,今天他陳敬雲得去出席一個開幕式。

這個舉辦開幕式的公司乃是東南鋼鐵公司,也就是前段時間陳敬雲和美國達成的一系列合作協議當中的一部分。按照陳敬雲和美國人簽訂的援助條約,其中的一千五百萬美元是陳敬雲自由運用,然後有一千五百萬美元必須用於購買美國的工業產品或者技術轉讓等等。所以當時陳敬雲除了購買了兩個團的75毫米火炮和一個營的105毫米火炮外,把剩下一千多萬美元全部用來購買各種機器設備和技術等等,其中就包括了一個建立鋼鐵廠的項目。

本來這些技術合作都是福州兵工廠方面具體實行的,但是福州兵工廠經過一年多的合併和投資,下屬的部門衆多,規模已經變的極爲龐大,而且很多部門都是軍民兩用的,原有的管理體系已經是有些力不從心了,基於這種狀況陳敬雲對福州兵工廠做出了一個小規模的調整,把就是那業務關聯不大的馬尾船廠重新獨立出去,然後把飛機制造廠也獨立了出去。

而可以預見的是,等從美國購買的大批機器設備回國之後,福州兵工廠的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所以這樣的情況下,陳敬雲指示把福州兵工廠的鋼鐵廠也獨立出來,以此爲基礎用於擴建爲美國援助的大型鋼鐵廠。

不過這些部門就算是拆分了出來,但也只是管理體系上的拆分而已,其中的股份並沒有變化,馬尾船廠,福州飛機制造廠,東南鋼鐵廠都還是福州兵工廠的全資下屬企業,而這福州兵工廠目前還是保持着陳敬雲佔據30%的股份,然後政府佔據70%的股份。

不過這種狀況再不遠的將來就會發生極大的轉變,原因就是美國方面的貸款。當初簽訂協議之後陳敬雲對這筆錢用什麼途徑和方式用掉並沒有多大在意,但是陳敬海卻是不這麼認同,學金融的陳敬海一眼就看出裡面的機遇,並且說服了陳敬雲。

按照陳敬海的構思那就是陳家自己弄一個獨資銀行,然後承銷軍政府發行的光復債券,並轉賣給美國政府,基本上就是和以前的福州銀行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福州銀行乃是軍政府的全資所有的企業,而這個獨資銀行乃是陳家自家的銀行。而閩浙兩省有了陳敬雲在,這陳家的銀行要承銷光復債券的話基本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不過這樣一來就太過於明顯和複雜,加上現在還有一個福州銀行呢,總不能爲了自家生意就讓福州銀行倒下去不是,所以陳敬雲就採取了折中的方法,利用家族的主要產業,比如福鼎紡織廠,哈德門菸草公司,塔牌水泥,三石化工,福樂電氣爲資本,入股福州銀行,這還不算,陳敬海還利用着陳敬雲的名義向閩浙的富商們拆借了大批資金用以收購福州銀行,本來這福州銀行作爲一個國民軍體系下的銀行,本身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發行紙幣,起到的是一箇中央銀行的作用,但是其自身的資本並不雄厚。再陳家集合了大量資本的情況下,這福州銀行就姓陳了。

剛收購成功後,陳敬海就宣佈福州銀行改名爲華夏銀行。

事情進行到這裡,而這個不得不說是陳敬雲的私心在作怪了,其實他本來是沒什麼想法的,想着錢都拿過來了用就用了,至於怎麼用就不屬於他操心的範圍了。但是他那個之前在福鼎紡織廠做事,後來說不想從軍一心想要做生意的陳敬海說,這筆錢完全可以派上大用場,如果操作的好若干年後陳家完全能夠一舉掌控福州兵工廠下屬的諸多產業。

而陳敬海仔細一說,陳敬雲也就明白了,無非就是做的白手套狼的事情,這種商業操作的事情陳敬海說起來一套一套的,陳敬雲聽罷後覺得也還可行,反正現在陳敬雲都把軍政府都看成是自家的了,左右不過是右手左手的問題,如果能夠給家族帶來一些好處也未嘗不可。

所以這來回一折騰,這福州銀行就變成了華夏銀行,成爲了陳家的主要產業,旗下不但可以發行紙幣,製造銀元,銅元,代理軍政府的債券,以及一些銀行的傳統存款貸款業務外,還擁有了原先陳家的衆多產業,在資金鍊上更加充足。

有了這個前提以後,後續的美國援助條約當中,華夏銀行作爲唯一的合作銀行,手裡頭掌控了這一次合作的全部資金。

除了給國民軍當軍費的一千五百萬美元不能動之外,其他都是必須用來購買美國方面的機器設備的,而且軍政府自然不可能親自開展這些商務合作,所以直接把這筆錢免息貸給了華夏銀行,華夏銀行再把錢投資進入福州兵工廠,由福州兵工廠再去購買。

可以說,這筆錢就是在華夏銀行裡轉了一圈,但是就是這麼一圈過後,華夏銀行卻是通過對福州兵工廠的增資而徹底掌控了福州兵工廠。

簡單說就是,軍政府欠着美國人錢,華夏銀行欠着軍政府的錢,然後華夏銀行又用這些錢投資福州兵工廠,兵工廠用這些錢再去購買美國人的機器設備技術。

反正繞來繞去這些錢就幫着陳家徹底掌控了福州兵工廠以及其下屬的衆多企業部門。

有了這麼一遭之後,陳敬雲直接就把陳敬海提上去當了華夏銀行的行長,算是讓他管理家業的同時也讓他走入仕途。

所以講,今天陳敬雲是除了作爲政府領導人來參加東南鋼鐵廠的開幕式外,還是作爲鋼鐵廠的老闆來參加開幕式的。

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87章 上海亂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6章 孫府逸事第6章 孫府逸事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09章 衝鋒(一)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408章 煉油廠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859章 生和死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334章 上海事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502章 大會戰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760章 xb10項目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
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87章 上海亂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6章 孫府逸事第6章 孫府逸事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09章 衝鋒(一)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408章 煉油廠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859章 生和死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334章 上海事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502章 大會戰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760章 xb10項目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