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今日陳靜

對於張既的言論,文昭思量許久,亦是感覺非常有道理。

羌人經過幾次屠戮、兵敗,能戰之士也只有不到八萬。而現在的涼州,精選的關中兵,以及原本的涼州軍,加起來亦有八萬之衆。

這八萬兵馬,還沒有加上各地的郡兵,只是單純的正規軍。

文昭之所以在此地,駐紮瞭如此多的兵馬,不僅是爲了在涼州練兵、屯田,以及預防羌人復起。

若是日後文昭領兵攻打益州,也可以從此地,迅速領兵殺入漢中。

也許有人覺得,直接在漢中練兵,豈不會更加方便。

然而,漢中之地雖然富饒,卻並不是訓練精兵的地方;更何況,假如在漢中大張旗鼓的練兵,劉璋、劉表必定會心存忌憚。

若兩人聯合在一起,恐怕就會爲文昭奪取益州,帶來天大的麻煩。正是考慮到了這些,文昭纔在涼州駐紮了將近十萬兵馬。

別看羌人與關中軍的兵力相當,可是羌人的戰鬥力卻是非常低下,根本無法與關中兵相提並論。

縱然這些關中兵,有許多都是新徵召不久的士卒,可是他們再加上甲冑、武器精良的優勢,哪怕正面作戰,也不見得就會輸給羌人。

可以說,只要陳靜不率領大軍不長途奔襲,孤軍深入荒漠,根本沒有畏懼羌人的道理。

及至最後,張既還說道:“雖然涼州兵鋒強盛,可也不能讓涼州諸將有小覷羌人之心,主公不妨提點一下馬騰兵敗之事,好讓涼州諸將心懷警惕。”

文昭深以爲然,這才寫了一封書信交給陳靜,讓他自己判斷是否出征,而且不能輕敵大意。

卻說涼州諸將,瞭解到了文昭的意圖之後,紛紛將目光放在了陳靜身上。

雖然有些人,對於陳靜這個空降的涼州刺史,非常不以爲然。

有些人認爲,陳靜若不是仗着與陳旭的親戚關係,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一州刺史的高位。

饒是如此,他們也不敢真的在陳靜面前說什麼。遇到這等大事的時候,還是要讓陳靜拿主意。

因爲很多人都見識過,陳靜冷酷的手段,以及他睚眥必報的性格。

以前有不少人不知道進退,在陳靜面前風言風語。

陳靜當時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可是過不了多久,那些人的腦袋,就會被懸掛在城牆上。

若是嚴重的,甚至連他們家人都會遭致牽連。

直到此時,衆人才知道陳靜乃是一個面帶微笑的毒蛇,敢於惹他的人,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

當然,陳靜也並非單純的公報私仇,他所殺的那些人,背景也不是多麼乾淨。可以說,現在的許多官吏,乾淨的人根本沒有幾個。

只不過有時候是官府不想查,有時候是苦於沒有證據,才讓這些人逍遙法外。

可是陳靜卻從來不會按照常理出牌,只要他認定這個人有問題,沒有證據也沒關係,栽贓陷害是他的拿手好戲。

若是論起行軍打仗,陳靜算不得什麼,可要是論起詭詐以及玩手段,整個關中也沒有多少人比他強。

十二歲那年,陳靜就敢摸李家寡婦的屁股,而後嫁禍給同行的少年,讓其有苦說不出。

十七歲那年那年,陳靜就謀劃讓文昭燒燬村中田地,而後嫁禍給張其一家,再讓文昭殺人揚名,好成爲一方豪俠,擺脫黔首的身份。

也正是因爲陳靜的謀劃,文昭才能夠結識橋宇父子,並且最終得到橋玄的賞識,而學到了一身本領。

可以說,如果沒有陳靜這個族弟,文昭也不會走上這條爭霸的道路,更不會擁有現在的這種地位。

了不起,他也只是在一方諸侯帳下,討口飯吃罷了。

陳靜本來就是一個陰柔之人,笑裡藏刀,與程昱、李儒、賈詡交往的多了,他更是將這種性格發揮到了極致。

只不過由於陳靜一直隱藏在幕後,故此許多人不知曉他的才能罷了。

擔任涼州刺史以來,陳靜通過拉攏分化,栽贓嫁禍,刺殺打壓,迅速掌控了整個涼州的軍政大權。

縱然馬玩等人心有不滿,卻也不敢在陳靜面前表露出來。

更何況,陳靜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關中之主陳旭,這個強勢的男子。

若是他們敢暗中對付陳靜,沒有人會懷疑,文昭的怒火將會燒便整個涼州,伏屍遍地,血流盈野。

這段時間,陳靜雖然牢牢掌控了涼州的軍政大權,卻也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威望不以服衆。

這些人名義上雖然聽從自己調遣,可是心裡面,這些驕兵悍將,卻仍舊對他不以爲然。

畢竟,軍中強者爲尊,哪怕手腕再高,陰謀詭計再厲害,也不會得到士卒們的擁戴。

陳靜也知道,這些年來雖然文昭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可是他陳靜,卻經常隱於後方,名聲不顯。

涼州諸將之中有好幾位,以前都是雄踞一方的諸侯,看不起他陳靜也在情理之中。

故此,陳靜一直也想要立下赫赫戰功,讓自己擁有與地位相匹配的名聲。

以前他總覺得,有兄長文昭在臺面之上,自己隱於後面就可以了。然而他來到涼州之前,文昭與他的一番談話,才讓陳靜知道自己想錯了。

隨着陳氏勢力的擴張,隨着地盤越來越大,文昭就必須更多的挖掘宗族子弟,讓他們在各個地方擔任要職。

特別是陳虎與陳靜,早晚也會成爲領兵駐守一方的大將。

在這一方面,陳虎雖然魯莽,領軍駐守一方卻要遠遠強過陳靜,這個只知道背後使絆子的傢伙。

那一次交談過後,也讓陳靜猛然驚醒,曉得自己未來,也要在明面上有着顯赫的名聲才行。

只有這樣,當自家兄長需要他駐守一方的時候,陳靜才能夠穩住局面。

而這一次閻行意欲投降關中,就是陳靜立下天下功勞,揚名立萬的大好時機,他絕對不願意輕易放棄。

深深吸了一口氣,陳靜將目光放在了鍾繇身上,懇切的說道:“不知對於此事,先生有何高見”

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16章 天子崩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328章 龜兒子第626章 建言第39章 王延之謀第727章 始末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308章 換糧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331章 賭約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0章 缺糧第933章 狙擊戰第472章 劫營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92章 比試第281章 往事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270章 交鋒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2章 賊兵來犯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76章 文昭論戰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53章 反攻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89章 必敗論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789章 屠城第390章 清洗第108章 破敵第678章 斥徐晃第276章 名士第316章 赴長安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601章 魯肅(下)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333章 投效第535章 仲達第580章 抉擇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46章 再議黃巾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866章 孫權第216章 內亂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278章 相見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26章 誘敵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339章 船毀第489章 糾結第485章 家事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746章 離別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636章 無奈
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16章 天子崩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328章 龜兒子第626章 建言第39章 王延之謀第727章 始末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308章 換糧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331章 賭約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0章 缺糧第933章 狙擊戰第472章 劫營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92章 比試第281章 往事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91章 包辦婚姻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270章 交鋒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2章 賊兵來犯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76章 文昭論戰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753章 反攻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89章 必敗論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789章 屠城第390章 清洗第108章 破敵第678章 斥徐晃第276章 名士第316章 赴長安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601章 魯肅(下)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333章 投效第535章 仲達第580章 抉擇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46章 再議黃巾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866章 孫權第216章 內亂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278章 相見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26章 誘敵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339章 船毀第489章 糾結第485章 家事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746章 離別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636章 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