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欲取益州

稷下酒肆與稷下晨報的出現,在蒲阪城中引起了不小風波,許多外地士子亦或是紛紛慕名而來。

特別是稷下晨報,更是成爲了如今蒲阪最爲熱門的東西。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買得到稷下晨報,先不說十錢一份的價格並不非常便宜,單單說稷下晨報有限的發行量,也不可能滿足市場需求。

饒是如此,京城仍舊集中了各種各樣的人才,上到名士大儒,下到販夫走卒,幾乎都前往稷下酒肆發表言論。

一時間,關中學術氛圍越加濃烈。

而陳旭本人,也成功利用這件事情,慢慢轉移了士人們的注意力,並且開始操縱輿論。

固然有些人在稷下酒肆論戰臺上,抨擊過文昭的暴政,卻也很快被其他學子的口水所淹沒。

關中經過幾個月動盪不安之後,再次變得穩定了下來,自從孔融被殺,學員血濺大將軍府,楊彪被罷官免職之後,朝中很少有人再敢提議天子親政之事。

隨後程昱等人,屢次三番請求文昭封公,卻都被拒絕了。

文昭認爲現在天下未定,諸侯並起,就此稱公定然會遭致其餘諸侯聲討,得不償失。

衆人眼見勸說不動,最後只得作罷。

然而從此以後,整個關中所有軍政大權,卻都被文昭完全掌控。

文昭雖然仍舊善待天子,可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劉協已經成爲了一個真正的傀儡,天子亦是無奈至極,卻敢怒不敢言。

時光飛速流走,轉眼就到了建安六年的秋季。

這段時間裡,河內郡與河南尹這兩個郡城之內的百姓,再次被遷徙了一部分到達河東郡。

整個關中幾個地方也有兵馬調動,其中駐守散關的郝昭被調到了箕關,陳青被調往函谷關,各率三千兵馬駐守關隘。

至於現在的散關,卻被甘寧帶着關中水軍,以及一萬精銳部隊駐守。

張遼攻打幽州受挫以後,文昭不但沒有斥責他,反而讓其領兵駐守雁門郡,防備袁紹來犯。至於陳虎,卻被召回了蒲阪。

卻說秋收過後,文昭召集麾下文武議事,田豐出班奏道:“益州乃天府之國,其主劉璋卻十分闇弱,並非守城之輩,此天賜益州於明公也。”

“如今糧草充足,士卒們士氣高漲,正是南征益州最佳時機。明公何不盡起大軍,奪取巴蜀之地,以爲王霸之資?”

田豐話音一落,其餘幾個謀士紛紛稱是,關中諸將亦是各個請戰。

陳旭早有滅蜀之心,對於這個天府之國更是垂涎已久。當初劉備能夠以一州之地,而天下三分得其一,可見益州有多麼富庶。

益州所有人口加在一起將近七百萬,除去被文昭佔領的漢中之地,劉璋治下百姓數量也有將近六百萬。

亂世之中人口才是最爲重要的資源,哪怕僅僅是爲了益州龐大的人口基數,文昭都願意傾盡全力一戰。

更何況,如今天下諸侯之中,也只有劉璋最爲軟弱,容易對付。文昭想要再次擴充自己實力,南征益州也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只要能夠打下益州,文昭實力至少可以膨脹一半;那個時候,縱然天下諸侯一起起兵伐陳,文昭都有信心能夠一戰。

故此,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攻打益州都是勢在必行。

文昭見衆人全都支持南征,當即豪氣頓生,說道:“既然如此,就遣人書寫討伐檄文,徵調大軍,剋日起兵攻打益州!”

諸將轟然應喏,呂布更是奮然說道:“某願請爲先鋒,必斬劉璋之頭!”

趙雲等人亦是紛紛請戰,哪怕典韋也毫不例外。

攻伐益州,這可是一件大事,先鋒大將必定能夠撈到很大的功勞。

故此,哪怕恬靜儒趙雲,穩重如典韋都坐不住了。

此時的典韋,也完全忘記了自己身爲文昭親兵統領的事情。

每個男人都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典韋自然也毫不例外,雖然他身爲文昭親兵統領以來,根本沒有絲毫怨言。

可是在這場宏偉的戰爭中,他也想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看到諸將個個爭先,文昭心中大悅,撫掌笑道:“關中有你們這等虎士,何愁大事不成?然而此次南征先鋒將領,吾心中早有計較,爾等無需再爭。”

“此次攻打益州,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諸位又何須擔憂不能撈着功勞?”

諸將聞言這才罷休,只是呂布心中多少還有些不滿,卻也沒有表露出來。

奪取益州之事,文昭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佈局。

不管是在漢中留下來的五萬精銳關中兵,還是任命徐晃爲漢中太守、閻圃爲郡丞、董昭爲長史,這都是文昭在爲攻打益州做準備。

這一次充當先鋒的將領,亦是非徐晃、甘寧兩人莫屬。

呂布與諸將也並非愚笨之人,雖然早已猜到了這個結局,仍舊忍不住爭取了一番。

特別是呂布,雖然在文昭的調和下,他與甘寧之間關係已經緩和了一些,可是終究不可能握手言歡。

知曉甘寧會成爲先鋒之一的時候,呂布心中這纔有些不滿。

南征益州之事敲定,文昭就開始調兵遣將,一面表奏天子,一天讓人寫出討伐劉璋的檄文。

當天子以及朝中大臣,得知文昭意欲攻打益州的時候,全都臉色大變。

益州牧劉璋可不是其他,乃是正宗漢室宗親,現在陳旭無故起兵攻打劉璋,多少讓天子以及百官難以接受。

可是面對空前強勢,已經走向權臣之路的文昭,縱然天子以及百官心有不滿,卻也不得不屈服於他的淫威之下。

討伐檄文乃是田豐所寫,其中歷數劉璋之父劉焉罪狀,稱其早有反心;劉璋本人更是每年剋扣天子供物,意欲圖謀不軌。

這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更何況劉焉當初的確意欲圖謀不愧,甚至命人造了乘輿車重千餘,想要稱帝。只不過沒多久以後,他就病死了。

故此,文昭歷數劉璋父子罪行,倒也並非空穴來風。

就在文昭整軍完畢,正要南下的時候,忽然有漢中急報傳來,文昭打開書信觀看,心中一驚,急忙召集麾下文武前來議事。

第229章 交易第948章 蘆葦蕩第928章 拜將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298章 獅虎鬥第568章 生死鬥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42章 卜己之死第467章 殺羌令第376章 奇蹟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4章 請罪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20章 徐晃第727章 始末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201章 封官第389章 殺貴妃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811章 滅族第69章 程昱第762章 迷路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67章 美人殤第949章 東風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54章 約戰第380章 謀兵權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08章 出巡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5章 張角第30章 缺糧第114章 田豐第291章 戰鼓響第982章 子殺父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185章 高順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00章 魯肅(上)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07章 勸降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87章 擇婿第534章 憂慮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766章 陰招第80章 前途堪憂第791章 入敵營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621章 設伏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27章 亂起第355章 鍾繇第156章 伏兵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64章 野心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226章 百態第110章 議事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94章 關平第212章 張揚第49章 援兵第262章 中計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1章 練兵第246章 追擊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89章 必敗論第756章 碾壓第113章 渡河第13章 火起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25章 慷慨赴死
第229章 交易第948章 蘆葦蕩第928章 拜將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298章 獅虎鬥第568章 生死鬥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42章 卜己之死第467章 殺羌令第376章 奇蹟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14章 請罪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20章 徐晃第727章 始末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201章 封官第389章 殺貴妃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811章 滅族第69章 程昱第762章 迷路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867章 美人殤第949章 東風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54章 約戰第380章 謀兵權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08章 出巡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5章 張角第30章 缺糧第114章 田豐第291章 戰鼓響第982章 子殺父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185章 高順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00章 魯肅(上)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07章 勸降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87章 擇婿第534章 憂慮第731章 雷霆一擊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766章 陰招第80章 前途堪憂第791章 入敵營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621章 設伏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27章 亂起第355章 鍾繇第156章 伏兵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64章 野心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226章 百態第110章 議事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94章 關平第212章 張揚第49章 援兵第262章 中計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31章 練兵第246章 追擊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89章 必敗論第756章 碾壓第113章 渡河第13章 火起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25章 慷慨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