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神兵天降

當初的逢紀,被袁譚帶入了關中,乃是袁譚爲了擴充門面。

然而,聯軍人才彙集,將星璀璨,哪怕是許攸也很少有表現的時候。

至於逢紀,在聯軍之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更是沒有絲毫存在感,袁譚索性直接讓逢紀回到了冀州。

雖說斥候偵查到情報後表示,雁門郡方向乃是幷州軍在虛張聲勢,只不過逢紀仍舊感覺心中有些不安。

逢紀在屋內來回走動着,過了許久才自言自語道:“莫非關中戰局有變?”

逢紀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他擔憂袁譚安危,奈何相隔太遠,對於關中詳細戰局並不瞭解。

“先生,先生,大事不好了!”

就在此時,袁將闖了進來,面帶驚恐之色,大聲吼道。

逢紀急忙上前,問道:“可是主公兵敗?”

袁將先是一愣,繼而用力搖了搖頭,說道:“主公並無大礙,只不過關中騎兵殺入了幽州腹地,一路燒殺搶奪,兵鋒直指幽州首府薊縣!”

逢紀聞言驚駭莫名,喝道:“絕不可能,我領兵駐守班氏,並沒有放走一個幷州士卒進入幽州境內!”

袁將說道:“這支騎兵不是從代郡殺入幽州,而是從塞外直接繞過長城,而後殺入漁陽郡,又從漁陽郡殺入廣陽郡。”

逢紀聞言,仍舊不可置信的搖着腦袋,說道:“現在剛剛開春沒有多久,若是這支騎兵想要從塞外繞到漁陽郡,去歲冬天就已經開撥。”

“塞外天氣如此寒冷,他們又怎麼可能活下去?”

袁將也是疑惑不解的說道:“此事末將並不知曉,只不過跟據斥候來報,這支騎兵的確是從塞外殺來。”

逢紀雖然覺得不可能,然而事實擺在眼前,他也只能接受,繼續問道:“這支騎兵有多少兵馬,又是何人統帥?”

袁將答道:“騎兵約有兩萬之衆,這支軍隊的統帥卻是一個無名小卒,據說名叫鄧艾,今年剛剛及冠。”

逢紀臉上驚愕之色越加濃烈,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語:“不曾想,陳文昭居然敢任用一位剛剛及冠的少年,率領騎兵在寒冬穿越塞外。”

這種事情,莫說逢紀不敢置信,恐怕就連諸葛亮等人,聽到此事也會有如此反應吧。

畢竟,塞外本就乃是苦寒之地,在冬天更加難以行軍,隨時都會面臨寒冷與死亡,也很有可能會迷路。

哪怕是那些關中名將,也不見得敢這麼行事,更不用說是一個剛剛及冠,而且毫無領兵經驗的少年了。

袁將好似想到了什麼,說道:“對了,除了鄧艾以外,還有兩員副將分別是湯陳、趙煌。”

逢紀聽了這兩人名字,思量許久才恍然大悟。

“我就說麼,區區一個毛頭小子,如何能夠在冬天橫渡塞外,繞道幽州腹地。”

“想那趙煌、湯陳二人,一文一武,雖然不是名聲赫赫的名將,卻也跟隨趙雲征戰沙場幾十年來,曾經更是塞外馬賊,對於塞外地形非常瞭解。”

“若吾所料不差,此次關中騎兵能夠在寒冬通過塞外,全賴此二人之功!”

事實上,逢紀的猜測的確屬實,如果沒有趙煌、湯陳,鄧艾絕對沒有可能領兵通過塞外。

饒是如此,關中騎兵一路行來,三萬兵馬也傷亡將近萬人。

這損失的一萬騎兵,有的是在途中與鮮卑部落廝殺陣亡,有的卻是耐不住嚴寒被凍死,也有的是掉隊以後失蹤。

僅僅是一路之上,就損失了一萬騎兵,這種傷亡不可謂不慘重。

須知,騎兵的建造十分困難,關中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擁有一萬騎兵。

這三萬騎兵,也是陳旭讓人在涼州悄悄組建,爲此消耗了很多人力物力,以至於沒有餘力征召太多其他軍隊。

數年心血,僅僅因爲一次遠行就傷亡了三分之一,這種傷亡絕對駭人聽聞。

“趙雲有沒有隨行?”

逢紀知道,趙煌、湯陳二人乃是趙雲副將,兩人幾乎和趙雲形影不離,逢紀現在就害怕,趙雲也殺入了幽州腹地。

袁將卻是搖了搖頭,道:“趙雲一直在長安城內,否則他若是消失這麼長時間,主公又豈會不傳來信息。”

“這一次關中騎兵的統帥,就是那個剛剛及冠的鄧艾。”

逢紀聞言,悄悄送了一口氣,而後暗自思量:“雖說關中騎兵出其不意突襲幽州腹地,奈何這次統兵之人並非上將,能力有限。”

“那趙煌、湯陳二人,雖然久經沙場許多年,立下了汗馬功勞,比起那些名將究竟還是差上一些。”

“如此一來,這兩萬騎兵的威脅,就會減小很多。”

想到這裡,再聯想雁門郡方向的幷州軍一直虛張聲勢,逢紀當即恍然大悟。

“原來是爲了吸引我的注意力,好讓這支騎兵不被發現。”

想到這裡,逢紀當即冷哼幾聲,下達命令道:“傳我軍令,留下一千士卒防守班氏,無論如何不可出城。”

“其餘兵馬跟隨於我,前去消滅那支騎兵!”

在逢紀看來,兩萬騎兵戰鬥力雖然強悍,可他們想要在幽州境內作亂,還是要差上一籌。

須知,騎兵不善攻城,而且每個城池之內都有郡兵,就連民夫也能被徵召起來守城。

若是堅壁清野,死守城池不與爲戰,這支深入幽州腹地的騎兵,很快就會因爲缺糧而被逼入絕境。

這一次,逢紀也想要剿滅這兩萬關中騎兵,立下一個大大的功勞。

薊縣城下,旌旗飄揚。

鄧艾一身黑衣黑甲,經過長途行軍,臉上的青澀之氣也消散了許多。

“阿艾,薊縣城郭高大,如何才能將城池攻破?”

趙煌看着身前的高大城牆,再回頭看了看拳頭面帶疲憊之色的士卒,臉上不由露出了一屢憂色。

鄧艾轉頭看了趙煌一眼,笑着說道:“爲何要攻下薊縣?”

趙煌聞言愕然,不解的問道:“既然阿艾不是爲了攻下薊縣,爲何殺入漁陽郡以後,就馬不停蹄奔襲而來?”

大軍穿越塞外,抵達漁陽郡以後本就人困馬乏,再加上沿途死傷慘重,不少士卒當時都想要停下來休整一番。

只不過鄧艾卻力排衆議,馬不停蹄繞過長城,而後直接殺奔廣陽郡,兵鋒直指幽州首府薊縣。

第28章 返鄉第813章 婚事(上)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74章 滿腚傷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80章 謀兵權第67章 人頭滾滾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37章 借貸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37章 衝突第794章 三策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81章 往事第389章 殺貴妃第9章 毀田第254章 詐死第75章 輕視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72章 華雄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6章 折辱第486章 授課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328章 龜兒子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8章 典韋第2章 救人第497章 衝突第923章 對策第8章 典韋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84章 旭之志第976章 曲有誤第791章 入敵營第8章 典韋第659章 誣陷第789章 屠城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53章 王延中箭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737章 餘波第811章 滅族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542章 子午谷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11章 歸心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276章 名士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79章 釋放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59章 昏迷第395章 困境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30章 縱第188章 依附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823章 下馬威第325章 敗逃第580章 抉擇第500章 新法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55章 逼宮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63章 心憂
第28章 返鄉第813章 婚事(上)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74章 滿腚傷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80章 謀兵權第67章 人頭滾滾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37章 借貸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37章 衝突第794章 三策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2章 不允盜請第281章 往事第389章 殺貴妃第9章 毀田第254章 詐死第75章 輕視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72章 華雄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6章 折辱第486章 授課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328章 龜兒子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8章 典韋第2章 救人第497章 衝突第923章 對策第8章 典韋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84章 旭之志第976章 曲有誤第791章 入敵營第8章 典韋第659章 誣陷第789章 屠城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53章 王延中箭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737章 餘波第811章 滅族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542章 子午谷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11章 歸心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276章 名士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79章 釋放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59章 昏迷第395章 困境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30章 縱第188章 依附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823章 下馬威第325章 敗逃第580章 抉擇第500章 新法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55章 逼宮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63章 心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