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攻破廮陶

新河縣城,官兵疾行幾日以後,疲憊不堪地來到這裡。

他們發現黃巾軍如同上次那樣,對於城池只是圍而不攻,每日大聲吶喊,捕捉官兵信使、斥候。

官兵們抵達信都,尚未休息好,就聽到黃巾軍圍困新河縣城之事。

事到如今,官兵們先是從臨平奔襲到信都,又從信都奔襲到新河。長時間的急行軍,已經榨乾了官兵們所有的體力。

再加上官兵很久沒有打過勝仗,沒有繳獲到戰利品了。所以,這段時間,官兵們的軍餉都沒有了着落。

一時間,官兵士卒們怨聲載道。

在寒冷的冬天,行軍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還是像他們這樣高強度、長時間的行軍,更是如此。

若非皇甫嵩在軍中威望很高,可能已經有士卒譁變了。

皇甫嵩在營寨之中巡視着,他每到一處,滿腹牢騷的官兵就立刻閉上了嘴巴。

但是,皇甫嵩仍舊感到了深深的無奈。他知道,若是再這樣下去,莫說擊敗黃巾軍,他所帶領的這支隊伍,也將會被拖垮。

一個偏將看到愁眉不展的皇甫嵩,一咬牙,說道:“將軍,賊軍現在都是騎兵,機動能力非常強。若是我等一直這樣追趕,恐怕只會疲於奔命。”

“我等軍中尚有三千騎兵,不如先捨棄步卒,只帶領三千精銳騎兵前去追趕賊人。如此一來,賊人的速度優勢就已經喪失。以我軍騎兵之精銳,消滅賊人三千僞騎兵,必定不在話下。”

皇甫嵩聞言,沉默半晌,才幽幽答道:“你所言之事,我早已想過。然,賊人統帥曾得橋公傳授兵法,並且橋公盛讚過其人。”

“觀其用兵,如同天馬行空,不可揣度也。若是我等只以三千騎兵迎敵,兵力上將絲毫沒有佔到優勢。”

“但有失誤,悔之晚矣!”

那員偏將有些不服氣地說道:“將軍爲何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將軍比之陳賊,猶如鸞鳳比於稚雞。”

“陳賊何德何能,堪與將軍相提並論?以將軍統兵之才,縱然只帶三千騎兵,又何懼陳賊?”

“若是不如此行事,盡起三軍追捕賊人,士卒疲於奔命而不得戰功,長此以往,衆人必然心生怨恨。還請將軍三思!”

皇甫嵩聞言,也不言語,只是在心中暗暗嘆息。

忽然有斥候來報,說是黃巾軍再次進入鉅鹿郡境內,圍困鉅鹿郡首府廮陶。

皇甫嵩沉思良久,進入大帳之內,向洛陽寫了一封書信。

信中寫道:黃巾賊雖然只有三千騎兵,卻是漢室心腹大患。我有兩策,可以滅賊,還請陛下抉擇。

第一策,從其他各地再次調遣三千騎兵,與末將帳下三千騎兵匯合。以六千漢室精銳騎兵,剿滅賊人三千烏合之衆,將不在話下。

第二策,陛下可傳令冀州諸郡,遷當地豪強、富戶進入各個城池,堅壁清野。賊軍糧草不得補充,不出半月,必定不攻自破。

寫完書信以後,皇甫嵩就讓人八百里加急,星夜送往洛陽。他自己卻點齊三軍,想要前往鉅鹿郡救援廮陶。

卻不想,他的軍令傳下去以後,一直對他言聽計從的士卒,紛紛有了異議。

衆人皆說:“我等一直奔襲,疲憊不堪,如何能夠再次行軍?還請將軍垂憐,體恤我等。”

就連不少偏將、校尉亦是說道:“賊人每次圍困城池,卻是隻圍不攻。我等不妨先休整一段時間,待士卒們養精蓄銳完畢,再前往廮陶不遲。”

皇甫嵩聽着衆人話,卻無言以對。

他雖然身爲主將,但是這些士卒,都是從大漢各個地方調遣來的。以前皇甫嵩連戰連勝,再加上他體恤士卒,纔得到了士卒們的愛戴。

但是現在,官兵們來往奔襲,被折騰得怨聲載道。若是皇甫嵩再次強行命令衆人奔襲廮陶,恐怕會引起士卒譁變。

就在皇甫嵩猶疑不定的時候,一個士卒走到前面,大聲說道:“將軍,不是我等不願再次行軍,而是實在沒有力氣。”

話畢,此人脫下自己的草鞋,擡起右腳說道:“將軍請看,我等連續奔襲,腳上早已磨出了水泡。每次走路,都是奇痛無比。”

而後,他又擡起自己的雙手,說道:“如今天寒地凍,我等手上大多都長出了凍瘡,紅腫、奇癢無比。再如此下去,我等真的要支撐不住了。”

“是啊,還請將軍體恤我等!”

士卒們紛紛亮出手上的凍瘡,皇甫嵩見狀,雙目通紅。

最後,他聲音嘶啞的說道:“如此,就先在此地休整一番吧。”

說完這句話,皇甫嵩就好像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萬歲,萬歲,將軍萬歲!”

聽到要休整的消息,官兵們全都激動地大聲吶喊起來,就連那些軍中將官也不例外。

只有皇甫嵩一人,憂慮地看着廮陶的方向。

兩日後,洛陽皇宮之內,漢靈帝拿着皇甫嵩的書信,大聲咆哮着:“皇甫嵩帳下有將近三萬大漢精銳,居然對付不了三千黃巾賊。”

“還說什麼要增兵,要讓冀州各個郡縣堅壁清野,我看皇甫嵩是老糊塗了。”

漢靈帝臉色漲得通紅。以前,皇甫嵩面對數倍於己的黃巾軍,也都是勢如劈竹。

但是現在,鉅鹿境內只剩下三千黃巾賊,他卻束手束腳,被賊人牽着鼻子走。聽到這個消息,他如何不生氣?

張讓站在漢靈帝的身後,立刻添油加醋地說道:“陛下說的正是,皇甫嵩帳下就有三千騎兵,卻不敢與賊人決戰。每日帶着兩萬五千官兵疲於奔命,不知道耗費了國家的多少錢糧,卻仍舊寸功未立。”

“以老奴之見,不如將皇甫嵩撤職查辦,另擇良將前去平叛。”

漢靈帝瞥了張讓一眼,忽然說道:“我倒是聽說,那個黃巾賊人首領,本來是濮陽義軍首領,是被你等陷害,才被迫從賊,可有此事?”

張讓聞言,渾身上下冷汗淋漓,他連忙跪在地上,說道:“陛下明鑑,這件事情真得不關老奴的事。”

漢靈帝冷哼了一聲,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他雖然荒唐,並且看似昏庸,但是小瞧他的人,都會付出代價。

能夠讓宦官、外戚、世族在朝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平衡之勢,能夠藉着十常侍的手,爲這個空虛的國庫增加收入。這個皇帝,還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他心中很明白,皇甫嵩是一代名將,若是連他都感到棘手,換成其他人前去平叛,恐怕更難勝利。

在他的江山受到威脅的時候,漢靈帝腦子非常清醒。

“咳咳咳!”漢靈帝劇烈地咳嗽了幾聲,張讓趕緊來到他的背後,輕輕拍打着靈帝的後背。

過了半晌,靈帝的咳嗽聲才停息。但是他的心中卻憂慮無比:“朕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一定要趁早平定叛亂。”

想到這裡,漢靈帝心中有些惆悵。

他身爲大漢天子,看似風光無限,但是隻有坐到這個位置上以後,才知道其中的艱辛。

那些口上說忠於大漢的百官,卻拼命爲自己的家族謀求私利。

這個帝國越來越虛弱,但是那些該死的大家族,卻越來越強盛。帝國的錢糧,都集中在了這些蛆蟲手中。

想到這裡,漢靈帝的臉色有些猙獰,他在心中暗暗咆哮着:“朕就是要做一個昏君,這樣殺起人來不需要理由!”

新河城,接到天子的聖旨,皇甫嵩臉色複雜。其實,在他上書的時候,就早已料到這個結果。但是當聖旨下來了之後,他心中仍是有些失落。

他的兩條建議,漢靈帝都沒有采納,只是催促他速速平定叛亂。

再次徵調騎兵,消耗的錢糧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大漢到了現在,真的已經虛弱到難以想象的程度。

至於下令冀州郡縣堅壁清野,更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說這樣做有些小題大做,若是果真如此行事,整個大漢明年不知會少掉多少賦稅。

那些該死的豪強、世族,他們又能找到機會,截留下來本來屬於大漢的錢糧。

皇甫嵩拿着聖旨,嘆息一聲,輕聲說道:“罷了,罷了,現在也只能調遣三千騎兵,與黃巾賊決一死戰了。”

“希望他們不要再逃跑,大漢,真的已經拖不起了。”

廮陶城內,鉅鹿郡的官吏,看着每日只是大聲吶喊,卻並不攻城的黃巾軍,心中並沒有一絲緊張的感覺。

早在黃巾軍過來之前,郡中就已經得到了消息:黃巾賊圍城,只是爲了吸引皇甫嵩前來,好讓官兵疲於奔命。

郡中官吏都以爲,黃巾軍只有三千騎兵,再加上騎兵並不擅長攻城。爲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他們絕對不會主動攻城。

就這樣,被圍住的廮陶守軍,也是越來越懈怠。

這個晚上,天色昏暗無比,廮陶的守城士卒都昏昏欲睡。

突然間,城內火光沖天而起,城門居然被人打開,黃巾軍拿着火把,殺了進來。

驟然遇此變故,廮陶城內亂成一片。郡國兵在騎兵的衝鋒下,紛紛四散而逃。而那些豪強私兵,也都護着自家的主人往城外逃去。

就這樣,廮陶居然被黃巾軍輕易攻破。

第496章 家宴第960章 登岸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71章 勸說第251章 祭奠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22章 不允盜請第528章 安置第972章 爭功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233章 斬將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114章 田豐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17章 讒言第925章 改名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71章 唐姬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135章 趙家村第246章 追擊第231章 遭遇第246章 追擊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78章 韓遂死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09章 報仇第308章 換糧第12章 太平道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0章 缺糧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638章 諸葛至第46章 再議黃巾第224章 襲城第606章 鴻門亭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779章 釋放第275章 出巡第78章 折服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755章 虎豹騎第928章 拜將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608章 盜竊案第226章 百態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71章 勸說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43章 陷陣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74章 滿腚傷第737章 餘波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823章 下馬威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65章 攻城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79章 下戰書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580章 抉擇
第496章 家宴第960章 登岸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71章 勸說第251章 祭奠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22章 不允盜請第528章 安置第972章 爭功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233章 斬將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114章 田豐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17章 讒言第925章 改名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271章 唐姬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135章 趙家村第246章 追擊第231章 遭遇第246章 追擊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78章 韓遂死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09章 報仇第308章 換糧第12章 太平道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0章 缺糧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638章 諸葛至第46章 再議黃巾第224章 襲城第606章 鴻門亭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779章 釋放第275章 出巡第78章 折服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755章 虎豹騎第928章 拜將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608章 盜竊案第226章 百態第132章 天下震動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71章 勸說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43章 陷陣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74章 滿腚傷第737章 餘波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823章 下馬威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65章 攻城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779章 下戰書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580章 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