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換糧

直到這時,陳旭才知道爲何歷史上,田豐不討袁紹喜歡了。若不是他知道,田豐是個剛直不阿,忠心耿耿之人。恐怕陳旭的心中,亦是早已厭煩了田豐吧。

畢竟,陳旭也是一個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就有自己的想法。

親賢臣、遠小人,以及忠言逆耳的事情,每一個人都知道。然而,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

田豐的確有才能,但是長時間以來,陳旭對他言聽計從,多少會讓田豐滋生出一種傲慢的心理。

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

也許田豐的這種改變,正是由於長時間身居高位,才養成的習慣。但是陳旭作爲一個君主,卻有必要,時常敲打自己的屬下。

否則的話,屬下很有可能就會恃寵生嬌。

自從投奔陳旭以來,田豐從來沒有見過陳旭,對他如此嚴厲過。一時間,他居然有些不知所措。

州牧府中的諸多文士,看見陳旭聲色俱厲的樣子,也都是心中一凜,不敢再說話。

陳旭以往給他們的感覺,都是那種招賢納士,溫和、擅於納諫之人。但是今日看來,卻是有些顛覆了陳旭,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環顧四周,看到衆人的臉色,陳旭纔有些疲憊的說到:“我曾與橋公學習天時、地理,以往的一段時日,也察覺到了不妥,卻一直沒有找到原因。”

“直到南和向我告知,他觀察星象的結果以後,我才恍然大悟。若是不出所料,今年大漢境內必定會有乾旱,很多地方的糧食,也將顆粒無收。”

“面對可能席捲整個帝國的大旱,我希望你們能夠商議出一些策略,早作防備。縱然最後沒有發生大旱,多做點準備,也不足爲過。”

衆人聽到陳旭的話,心中這才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家主公,並沒有盲目迷信啊。

他們都聽說過,陳旭以前召來雷電、東風之事。

這種事情,也許在那些士卒們看來,果真藉助了鬼神之力。但是在這些智謀之士心中,卻是知道是怎麼回事。

由於陳旭以往的事蹟,他們對於自家主公觀看天時的本領,亦是深信不疑。

況且,正如陳旭所言,預防乾旱,本來就沒有過錯。哪怕幷州境內,最終沒有爆發乾旱,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也不應該被質疑。

夏侯蘭率先開口說道:“預防乾旱,無非是廣挖水渠,製造水車。只要做到這兩點,縱然遭逢大旱,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司馬朗卻是搖頭道:“這兩件事情,幷州一直都在做。若是果真有席捲天下的大旱,恐怕有些河水都會斷流,湖泊也會乾涸。”

“爲了積蓄水源,幷州境內應該廣挖湖泊,蓄養河水,以待不時之需。”

李儒聽見司馬朗的話,暗自點頭,他補充道:“若有大旱,必定會伴隨着饑荒,那個時候,糧價必定飛漲。”

“若是主公這時,大肆收購糧草,囤積物資。待大旱來臨之時,既可以用糧食救濟災民,也可以用來招收,其餘諸侯境內的百姓。”

“一方諸侯的實力是否強大,不僅要看他所佔據的地盤有多少,更重要的卻是治下的百姓是否足夠。”

“如今諸侯混戰,糧價一直居高不下。現在花費大量錢財購買糧草,縱然日後沒有大旱,亦可以將糧草囤積起來,用以征戰。”

田豐這個時候,已經回過神來。

雖然陳旭斥責他,使他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是田豐是個忠心耿耿之人,他不會因爲陳旭的一句斥責,就心存芥蒂。

現在衆人都在爲陳旭出謀劃策,他自然不肯區居人後:“文優所言雖然不錯,然而兩年以前,勉強安頓了數百萬的青州黃巾,以及泰山軍,早已消耗盡了幷州的錢糧。”

“雖然從前年秋天開始,幷州已經有了一些餘糧。但是那些新投幷州的百姓,卻是免稅三載。恐怕現在整個幷州境內,也沒有多少錢財用以購買糧草吧。”

話畢,田豐將目光放在了張裕身上。

張裕乃是幷州的簿曹從事,主管錢糧簿書,對於幷州詳細的錢財,他自然非常清楚。

感受到了田豐的目光,雖然張裕心中仍舊有些不快,好在他也是一個識大體之人,就開始向衆人彙報,幷州的錢糧狀況。

“幷州錢糧雖有盈餘,卻也難以大量購買糧食。更何況,幷州境內的豪門大族,家中存量本就不多。主公前番爲了安頓幾百萬百姓,已經向他們借貸了很多糧食。”

“雖然後來,主公用錢財補齊借貸的糧食,那些豪門家中的糧草,卻仍舊沒有增加很多。”

“如今諸侯混戰,各方勢力對於糧食的需求,都是非常之大。想要跨境購買糧食,亦是困難無比。”

聽到這裡,州牧府中的衆人,也都面面相覷。

過了半晌,田豐纔再次開口道:“我有一計,可以爲幷州籌得無數糧草,只看主公舍不捨得!”

話畢,田豐將目光放在了陳旭身上。

陳旭聞言,大喜過望,急忙問道:“元皓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田豐捋了捋鬍鬚,侃侃而談:“荊州地處南方,水網密佈,糧食盈倉。然而南方不產馬,如今諸侯並起,北方諸侯對於戰馬的控制,更是十分嚴格。”

“幷州乃是產馬之地,主公兩次北擊鮮卑,亦是得到了大量的馬匹。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幷州戰馬更多。”

“再加上匈奴臣服幷州,他們部落之中的戰馬,亦是多不勝數。若是主公願意用戰馬,向荊州換取糧草,缺乏戰馬的劉景升,必定會欣然應諾。”

司馬朗聞言,卻是急忙出聲反駁:“主公不可!荊州本就是一個富庶之地,水軍強大。若是再得到戰馬,使得劉景升組建騎兵。”

“幷州日後再想謀奪荊州,恐非易事!”

田豐搖頭說道:“若是果真如同主公所言,整個天下都會爆發大旱。現在不盡早籌備糧草,日後幷州能否支撐下去都很難說,又何談攻打荊州?”

說到這裡,他冷笑着說道:“更何況,縱然荊州擁有戰馬,若無強將精兵,又有何用?”

陳旭這才恍然大悟,說道:“如此,就依元皓所言,以戰馬換糧草!”

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957章 鬥陣(下)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85章 張角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05章 約戰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61章 救人第580章 抉擇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67章 人頭滾滾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88章 矛盾論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211章 歸心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524章 簡雍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05章 軒轅關第674章 秦宓死第558章 張鬆第451章 馬玩第525章 名利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308章 換糧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62章 陷陣第231章 遭遇第80章 前途堪憂第477章 反目第1004章 病危第814章 婚事(下)第28章 返鄉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378章 殺眭固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21章 相邀第145章 回馬槍第885章 內亂第317章 謀關中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472章 劫營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181章 追殺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331章 賭約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320章 破公孫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10章 獻城第268章 棺木第316章 赴長安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49章 說客第727章 始末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5章 皇甫嵩第247章 反攻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617章 讒言第405章 軒轅關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507章 求助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955章 鬥陣(上)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957章 鬥陣(下)第3章 阿虎之勇第325章 敗逃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925章 改名第609章 刁難第61章 救人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31章 賭約第80章 前途堪憂
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957章 鬥陣(下)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85章 張角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05章 約戰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61章 救人第580章 抉擇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67章 人頭滾滾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88章 矛盾論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211章 歸心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524章 簡雍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05章 軒轅關第674章 秦宓死第558章 張鬆第451章 馬玩第525章 名利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308章 換糧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62章 陷陣第231章 遭遇第80章 前途堪憂第477章 反目第1004章 病危第814章 婚事(下)第28章 返鄉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378章 殺眭固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21章 相邀第145章 回馬槍第885章 內亂第317章 謀關中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472章 劫營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181章 追殺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331章 賭約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320章 破公孫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10章 獻城第268章 棺木第316章 赴長安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449章 說客第727章 始末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95章 皇甫嵩第247章 反攻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617章 讒言第405章 軒轅關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507章 求助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955章 鬥陣(上)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957章 鬥陣(下)第3章 阿虎之勇第325章 敗逃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925章 改名第609章 刁難第61章 救人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31章 賭約第80章 前途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