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屠城

臨邛城下,戰鼓之聲響徹天地,旌旗飛揚舞長空。

此時最前面的陳旭,已經脫掉了以前的那副黑衣黑甲,換成了與之顏色相反的戰甲。

不僅如此,關中將領的戰袍也都換成了白色,可是由於時間太過倉促,士卒們根本來不及更換白袍。

故此,絕大多數關中軍,仍舊穿着標準的漢軍紅色衣甲。

陳旭騎在戰馬上,沒有了往常的意氣風發,身上反而有一種掩飾不住的疲憊與憂傷。

昨天晚上,當他得知田豐掛印而走的消息之後,急忙調遣三軍前去搜尋。

可是無論如何,陳旭也沒有辦法找到田豐蹤跡。

雖然有些氣惱田豐說話太過剛直,絲毫不給自己留面子,可是陳旭也知道田豐並無壞心。

田豐乃是第一個投奔陳旭的謀士。

十幾年過去了,陳旭幾乎已經習慣有田豐陪伴在身旁,也習慣了田豐吹鬍子瞪眼的樣子。

雖然有時候會惱怒,甚至會有些反感,可是陳旭始終將其視爲左膀右臂。

可事到如今,田豐卻心灰意冷的走了,走得非常徹底。

“元皓,真的就此離我而去了麼?”

在陳旭看來,田豐之所以會走,也許並不單單是因爲昨天發生的事情。

其實自從陳旭大勢已成之後,他對於田豐的依賴也就漸漸變少,有時候甚至刻意躲着田豐,

這也是爲什麼,一向穩重田豐,當時會與甘寧設下那等驚險計策,直接偷襲廣漢郡了。

其中固然有想要爲陳旭攻取益州,減少時間的意思,更多卻是因爲,田豐想要找到存在感。

“也許元皓早就感受到,我有些忽略他了吧。”

念及於此,陳旭忽然感到非常難過,以及一種深深的愧疚。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善納忠言,聽見那些刺耳的勸諫,還能保持平靜。

轟隆的戰鼓聲在耳邊迴盪,陳旭卻好似根本沒有聽見一般。

想起了陳靜之死,想起了田豐的離開,陳旭心中暴虐的情緒,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

三通鼓完畢,看着不遠處的臨邛縣城,陳旭親自縱馬上前。

他嘶啞着嗓子喝道:“給你們半個時辰,若不開城納降,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由於嗓子沙啞的緣故,陳旭聲音並不算洪亮,可是身後的關中諸將聞言,卻感受到了一陣濃烈的殺意。

城中守軍好似早就料到如此,也並不以爲意,只是讓士卒們死守城池。

在城中守軍看來,關中軍幾乎每到一處都會這麼說話,可是城破之日只要投降,幾乎都能保住性命。

打仗前放狠話嘛,也是人之常情罷了。

喊完話以後,陳旭就調轉馬頭回歸本陣,而後騎在戰馬上閉目養神,關中軍也開始休整。

臨邛守將看着外面的關中大軍,感受到了一陣龐大的壓力,可是想到自己家眷,也只能咬緊牙關,徵發百姓前來幫忙守城。

不得不說,劉璋在城中百姓之中的名聲極好,百姓得到臨邛守將的召喚以後,紛紛爬到城牆上面。

還有不少百姓更是自告奮勇,沒有被臨邛守將強行徵召,就主動幫忙搬運守城物資。

半個時辰轉瞬即逝,一直閉目不語的陳旭忽然睜開了眼睛,揚起了手中長槍,眼中血色光芒一閃而逝。

“攻城!”

隨着陳旭一聲令下,早已準備妥當的關中軍,頓時吶喊着殺了過去。

“咚咚咚!”

激昂的戰鼓聲在天際迴盪,士卒們的喊殺聲幾乎衝破雲霄。

這場慘烈的攻城戰,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之時,關中軍才緩緩退去,城上城下也都沾滿了鮮血。

正當城中守將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又有一波關中軍殺奔而來,密密麻麻的火把幾乎照亮了黑夜。

與以往不一樣,陳旭讓士卒們分成兩撥,不分晝夜猛攻城池。

箭矢飛舞,血肉噴濺,喊聲如雷。

這場高強度的攻城戰,整整持續了兩日,臨邛守將就感覺自己有些支撐不住了。

城中守軍本來就不多,百姓們雖然不少,可這些人終究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戰鬥力極其低下。

面臨關中軍晝夜不停的猛攻,臨邛守將兩天兩夜都沒有閤眼,眼球之中佈滿了血絲。

“關中軍攻勢太猛,這樣下去要不了兩日,城池就會被攻克,我們還是獻城投降吧。”

一員副將看着城外,那些接連不斷衝擊城牆的關中軍,感覺心中有些發寒。

成都、江原兩座城池失陷,守將全都被殺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副將對於關中軍早就產生了畏懼心理。

他也害怕城破以後,自己會被關中軍所殺,故此纔會勸說主將投降。

因爲他知道,臨邛根本沒有辦法擋住關中軍,既然城池早晚都會被攻破,又何必要賠上自己性命呢?

臨邛守將卻是臉色一變,抓着副將的衣領喝道:“我家眷都在犛牛,若是開城投降,他們卻該如何?”

副將道:“使君下達的命令,乃是要將軍守城十日方能保住家眷性命。可是依照眼下局勢,將軍真以爲能夠擋住關中軍十日麼?”

臨邛守將聞言一窒,臉色變了幾次,說道:“縱然不能守住十日,我若以死殉城,想必主公也不會爲難我的家眷。”

副將跌足頓首,道:“將軍,你爲何看不清局勢呢?”

“縱然家眷真能因爲將軍之死保全,可是關中軍卻早晚都能拿下整個益州,就算使君此時不殺汝之家眷,卻難保大將軍日後不會動手。”

“將軍若是投降,有此獻城之功,必會得到大將軍器重。”

“妻子沒了可以再娶,兒女沒了可以再生,自己性命沒了可就什麼都沒有了。”

邛崍守將臉色變了幾次,可以看出他心中無比掙扎。

“轟隆!”

忽然之間,一塊大石頭砸了過來,堪堪砸在兩人身旁,差點把二人嚇得魂飛魄散。

大石頭強大的衝擊力,使這段本就破爛城牆,變得更加殘破了。

副將臉上焦急之色越加濃重,喝道:“將軍此時若是不降,待城破之日縱然想要投降,也來不及了。”

臨邛守將聽着城外的喊殺聲,感受着空氣中瀰漫的血腥味,猛一咬牙說道:“如此,那就開城納降吧。”

說完這句話,臨邛守將渾身力氣都好似被抽乾了一般。至於他本人,更是一屁股癱坐在地上,雙目無神。

副將聞言大喜,毛遂自薦道:“某願出城,與大將軍商議投誠事宜。”

副將打的可是好主意,如果自己能夠最先出城納降,想必也會更加得到陳旭青睞。

……

臨邛城下,陳旭宛若一個鐵塔般坐在戰馬之上,眼神死死盯住前方的城池,其中卻是少了些許靈動。

“踏踏踏!”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只見呂布提着一人,大步往這邊走了過來。

那人一身益州將領鎧甲,雖然身材比較壯碩,可在呂布手中卻是毫無還手之力。

“此人自稱乃是臨邛縣城副將,想要面見主公,某懷疑這廝意欲圖謀不軌,就親自將他抓了過來。”

副將被呂布狠狠扔在地上,身上沾滿了灰塵,急忙喊道:“末將乃是準備獻城投降,絕對不是圖謀不軌,還請大將軍明鑑!”

陳旭將目光放在副將身上,居高臨下的睥睨那人。

副將被陳旭的眼神所懾,根本不敢擡頭直視,噼裡啪啦就把自己此行目的交代出來。

說完以後,副將微微擡起了頭,忐忑不安的看了陳旭一眼。

沉默許久,就在副將感覺自己背後冷汗淋漓的時候,忽然聽到了一道聲音:“既然想要投降,就拿出誠意吧。”

這句話,就好似天籟之音一般,讓副將懸起來的心,放回了肚子裡面。

他忙不迭的點頭說道:“末將這就返回城中,叫人將城門打開,還請大將軍讓人暫緩攻城。”

陳旭微微點了點頭,‘嗯’了一聲,連正眼都不瞧副將一眼。

副將得到肯定答覆,也根本沒有膽量向陳旭要官,就慌忙往城內趕去。

沒過多久,臨邛城門大開,臨邛守將以及副將,全都捧着印綬出城納降。

陳旭率領大軍來到兩人面前,示意呂布率衆接管城門,然後就細細打量着他們。

“噗嗤!”

過了一陣,陳旭手中長槍忽然閃過一道光芒,直接刺進了臨邛守將的心臟。

“噗嗤!”

長槍猛然被陳旭拔了出來,槍芒再閃,迅速掠過了副將的喉嚨,只留下兩具死不瞑目的屍體。

“噗通!”

兩具屍體幾乎同時撲倒在地,濺起了一片灰塵。

“屠城!”

陳旭沒有再看兩人,對於他們手中的印綬更是不屑一顧,帶血的槍尖遙指臨邛縣城,厲聲吼道。

“殺!”

而此時,已經佔據城門的呂布,亦是率領麾下士卒,將手無寸鐵的益州軍無情斬殺。

兩員臨邛守將一心想要投降,爲了表示誠意,甚至讓士卒們都丟掉了武器。

如此一來,面臨呂布的屠戮,這些人更是毫無反抗之力。

“殺!”

雖然對於屠城的命令感到詫異,可是軍人只知道服從命令,士卒們蜂擁衝入城中,掀起了一場大屠殺。

這一次,陳旭下達的是‘雞犬不留’,所以城中不管是男女老幼,都被屠戮殆盡。

不少世家大族的族長,此時都已經慌了神,很多人都要求面見陳旭,好表明忠心。

然而陳旭對於這些人,卻是不屑一顧,下達了屠殺的命令。

這些世家大族全是牆頭草,前番成都之內的幾個大族,在城破之日沒有被殺,迫於壓力就寫了書信,替陳旭攬其餘大族。

可是許多家族卻是態度曖昧,完全是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架勢。

假如臨邛之內的大族,真的有心投降,與關中軍裡應外合之下,恐怕要不了一日就可以攻破城池。

可是,他們卻沒有作爲內應。

隨着死去的人越來越多,死者身上流出來的鮮血彙集一起,在城內低窪的小溝之中,居然形成了一條條血河。

樹葉飄落在血河上面,不停往前面遊走。

“主公!”

這一次,陳旭不僅殺了主動投降的兩員將領,並且還將城內百姓屠戮一空,完全一反常態。

有人對於這種瘋狂的舉動,感到十分不解,忍不住想要開口詢問。

陳旭卻是不在意的說道:“兵臨城下之際我已經說過,半個時辰之內不開城納降,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今日,我不過是在履行諾言罷了。那些無辜死去的亡魂,要怪就怪臨邛守將吧。”

沒有理會瞠目結舌的衆人,陳旭帶着典韋以及黑甲衛,漫步於充滿血腥味的城中,好像閒庭信步。

臨邛三個城門都被關中軍封鎖,只留下了南門可供百姓逃命。

屠城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若是封鎖四門,屠城將起不到一點作用,陳旭就是要讓逃出去的百姓,將這裡發生的事情傳出去。

陳旭要告訴其餘城池的守軍:你可以選擇頑抗或者投降,然而我卻可以選擇殘暴或者仁慈。

如果說這是一個亂世,那麼此時的陳旭,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氛圍。

對待自己人,要如同春風拂面一般,讓人感到舒服;對待敵人,要像屠夫的利刃一般,讓敵人覺得恐懼。

四周濃烈的血腥味,傳入陳旭鼻子之中,他心中暴虐的情緒忽然平復了許多。

舉目望去,到處都是一臉驚恐的死屍,所有人臉上都帶着不可置信的神色。

也許在臨死之前他們還疑惑着,以前一直對百姓秋毫無犯的關中軍,爲何今日居然會不分青紅皁白,肆意屠殺平民。

臨邛城內,喊殺聲以及百姓們死前的叫聲越來越弱,預示着這場屠城,已經將要結束。

忽然之間,陳旭感覺心中有些沉重。

“名留青史亦或是遺臭萬年,我都不會在乎了,我只在乎那些值得我在乎的人。”

寒風吹起了陳旭後背的白袍,上面似乎映照出了陳靜的臉龐。

“阿靜你等着,待拿下益州之後,我就會去爲你報仇。”

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91章 包辦婚姻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620章 追與逃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365章 攻城第210章 獻城第242章 出塞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47章 韓遂第188章 依附第558章 張鬆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663章 遊行法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26章 易首邀酬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8章 典韋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405章 軒轅關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771章 捉鄧賢第1004章 病危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747章 快來了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90章 清洗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4章 策馬北上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5章 買糧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96章 輓歌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44章 一病不起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101章 詭異第90章 中意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89章 疑惑第87章 擇婿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472章 劫營第389章 殺貴妃第611章 三問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214章 苦衷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659章 誣陷第390章 清洗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91章 張郃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09章 報仇第525章 兩封信第505章 求情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267章 不可敵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350章 怒第299章 大婚第15章 買糧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325章 敗逃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771章 擒張任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52章 暗鬥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304章 曹嵩第245章 大捷第132章 天下震動
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91章 包辦婚姻第22章 不允盜請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620章 追與逃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365章 攻城第210章 獻城第242章 出塞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47章 韓遂第188章 依附第558章 張鬆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663章 遊行法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26章 易首邀酬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8章 典韋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405章 軒轅關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771章 捉鄧賢第1004章 病危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747章 快來了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90章 清洗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4章 策馬北上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5章 買糧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696章 輓歌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44章 一病不起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101章 詭異第90章 中意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289章 疑惑第87章 擇婿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472章 劫營第389章 殺貴妃第611章 三問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214章 苦衷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659章 誣陷第390章 清洗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591章 張郃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09章 報仇第525章 兩封信第505章 求情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267章 不可敵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350章 怒第299章 大婚第15章 買糧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325章 敗逃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771章 擒張任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52章 暗鬥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304章 曹嵩第245章 大捷第132章 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