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抉擇

涼州安定郡,關中新徵的五十萬大軍聚集在此地,爲這個荒涼的郡國平添了許多生氣。

爲了統領這五十萬大軍,鍾繇、陳靜帶領李樂、韓暹,一同維持着大軍的秩序。

這些人本來還只是一些剛剛徵召,尚未經過訓練的新兵。聽說要上戰場以後,很多人都有些惴惴不安。

這一日,軍中將校大多都被召集了起來,前往主帥營帳議事。

這場會議開了許久,將校們才臉色複雜的回到了各自隊伍,開始告知士卒們今日會議內容。

一個屯長召集了麾下士卒,對他們說道:“你們被主公召來當兵,是否心中懷有怨恨?”

士卒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卻沒有一人率先開口說話。只不過從少數人的表情中,屯長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見到了那些人的表現,屯長頓時勃然大怒。

他上前將一個滿臉不忿的男子踹翻在地,大聲罵道:“若非主公爲我等遮風擋雨,你們又怎能在家鄉安居樂業?”

“現在主公需要你們了,你們心中卻都有些不樂意,忘了現在的生活是誰給的了麼?”

“沒有主公,你們可能早就被餓死,被殺死,家中的妻女被糟蹋殆盡了!”

最後一句話,屯長几乎是吼出來的,那個被屯長踹翻在地的男子,本來還一臉不忿。聽到屯長的話以後,頓時羞愧的低下了腦袋。

屯長沒有理會那人,反而繼續說道:“大道理俺不懂,俺只知道現在是亂世,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

“我們若是不爲主公效力,待其他人攻破城池,俺們還能擁有現在的生活麼?”

一百新兵聽到這番話,頓時低下了自己的腦袋。

在亂世中當兵並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家鄉遭受戰禍而導致家破人亡,更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屯長掃視了衆人一眼,鄙夷的說道:“我曉得你們的心思,不就是怕上戰場丟掉性命麼?”

新兵們聽到屯長的話,許多人頓時臉色漲得通紅,一羣有血性的年輕人頓時叫道:“大家都是兩個肩膀扛個腦袋,戰場廝殺誰怕誰?俺們不怕!”

聽到那些年輕人的話,屯長臉上露出了玩味笑容,說道:“現在說不怕,上了戰場千萬不要嚇尿了褲子!”

那些喊話的年輕人頓時大怒,就要出言反駁,卻被屯長粗暴的打斷:“怕不怕死不是嘴巴上面說了算,現在主公要徵調精銳部隊爲他南征北戰,不怕死想要建功立業的就報名!”

“我事先講明白,這次完全是自願,怕死的不要參加。那些不報名的人,也不會受到歧視,反而會被留在涼州各郡縣屯田。”

“甚至於,如果你們不想與家人分開,還可以將他們接過來定居。沿途的路費還會有官府報銷,假如你們家人能夠完全捨棄家中基業,在這裡還會分配到雙倍田地。”

“那些被你們拋棄的基業,官府也會以市場價格回收。”

屯長的話,無疑在新兵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些被徵發過來的青壯,有許多人都是新婚燕爾,或者是上有老下有小,捨不得家中親人。

他們被徵發成爲士卒以後,都擔心日後上戰場回不去了,根本沒有想過這次只是屯田而不用上陣廝殺。

更爲重要的是,居然還能將家人接過來在本地紮根。這對於士卒們而言,亦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大漢戰亂已經有了許多年,很多百姓都背井離鄉。哪怕後來關中局勢安定下來以後,也很少有人回到自己的家裡。

這些被徵召的士卒,絕大多數都是其他州郡涌入文昭治下的流民,雖然現在已經安家立業了,然而對於當地的歸屬感,卻並不怎麼強烈。

當然,若是文昭直接下令,讓百姓們遷徙到涼州,哪怕這些人對於新家沒有歸屬感,也肯定不太願意。

現在的情形卻不一樣,這些人被徵爲兵卒之後,心裡一直都有些惴惴不安。現在猛然得知,自己不僅不用上戰場,還能將家人接過來居住。

最爲重要的是,家人過來的路費官府全部報銷,就連家中的家產也能公正的賣給官府,這種待遇已經很好了。

而且他們這次戍邊屯田,不是三兩年的事情,需要十年之久。十年的時間太長了,若是沒有親人陪伴在身邊,的確十分難熬。

是以,得知這個消息以後,許多人都忍不住歡呼了起來。

這次軍屯雖然屬於軍事行動,然而農閒時分除了簡單的操練以外,他們還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並且打理官府在涼州給他們新分發的田地。

這樣算起來,生活倒也並不算十分艱辛。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讓自己家人遷徙過來,有一小部分人卻是默不作聲。

將衆人的表現默默記在心裡,屯長忽然大吼一聲,說道:“俺前面就說過了,只有不想參軍,不想成爲真正的精銳之師,不想成爲主公手中利刃的人,才選擇這條路。”

“有理想,想要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的真漢子,就拿起你們的武器,站在我左邊吧!”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要敢於拼搏,你們終究都會在這個亂世之中,獲得以往想都不敢想象的地位、財富!”

說到這裡,屯長目光灼灼的盯着衆人,用頗具誘惑的語氣說道:“你們的未來,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是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勞碌一生,還是敢於賭上性命,博出一個輝煌的未來,都在於你們今日的選擇!”

屯長的一番話,使得現場變得鴉雀無聲。

過了許久,纔有熱血的青年大聲喝道:“爲了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爲了成爲主公手中的利刃,幹了!”

話畢,他毫不猶豫的走向了屯長的左邊。

心懷熱血的人不在少數,妄圖改變人生的士卒亦有許多。況且關中精銳士卒的待遇的確很好,哪怕受傷退役也能成爲一個小地主。

隨着那人的行動,越來越多士卒往屯長左邊涌了過去。沒過多久,原地居然只剩下了一半的士卒。

屯長看到這幅情形,臉上當即綻放除了燦爛的笑容。

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637章 衝突第100章 議事第507章 求助第797章 入涼州第487章 臨江仙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79章 再次掌兵第621章 設伏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328章 龜兒子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467章 殺羌令第55章 假借天命第1章 魂入漢末第387章 圍殺第373章 王承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799章 陳沫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776章 解惑第94章 策馬北上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11章 訛詐第188章 依附第337章 絕路第34章 劫營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69章 程昱第638章 諸葛至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89章 必敗論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756章 碾壓第487章 臨江仙第235章 鮑信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77章 驚變第608章 盜竊案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6章 末路第989章 刺客第623章 逃命第524章 簡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578章 獻第821章 諸葛亮第534章 憂慮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134章 褚燕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510章 切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45章 面聖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449章 說客第247章 反攻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42章 子午谷第655章 鬧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267章 捷報第925章 改名第892章 陷陣營第267章 不可敵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379章 圖謀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107章 身亡?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366章 內亂第957章 鬥陣(下)第274章 安心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86章 甦醒第1008章 去世第722章 流血漂櫓
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637章 衝突第100章 議事第507章 求助第797章 入涼州第487章 臨江仙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79章 再次掌兵第621章 設伏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328章 龜兒子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467章 殺羌令第55章 假借天命第1章 魂入漢末第387章 圍殺第373章 王承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799章 陳沫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776章 解惑第94章 策馬北上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11章 訛詐第188章 依附第337章 絕路第34章 劫營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69章 程昱第638章 諸葛至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89章 必敗論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756章 碾壓第487章 臨江仙第235章 鮑信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77章 驚變第608章 盜竊案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6章 末路第989章 刺客第623章 逃命第524章 簡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578章 獻第821章 諸葛亮第534章 憂慮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134章 褚燕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510章 切磋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45章 面聖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449章 說客第247章 反攻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542章 子午谷第655章 鬧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267章 捷報第925章 改名第892章 陷陣營第267章 不可敵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379章 圖謀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107章 身亡?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366章 內亂第957章 鬥陣(下)第274章 安心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86章 甦醒第1008章 去世第722章 流血漂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