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瘟疫風波

時間飛速流逝,轉眼已經到了公元206年夏季,也就是建安十一年。

這一年又發生了不少事情,陳政帶領司馬懿等人,前往巴蜀之地擔任益州刺史之位,田豐卻是回到了蒲阪。

涼州在張既的治理下,也變得繁榮起來,張既與其餘異族之間的交流,也變得十分密切。

幷州乃是陳旭起家之地,又有陳宮等人駐守,發展自然也是欣欣向榮。

除此之外,陳旭之女嫁給了關中大將徐賢,徐賢這個草根出身之人,也成爲了關中新貴。

大將軍府內,陳旭眉頭緊緊皺在一起,臉色比較難看。

當他再次打開了一卷文書,臉上這才露出了一絲笑意,暗暗想道:“阿政果真不負我望,有孝直、仲達、子喬相助,益州如今固若金湯。”

益州之地,並沒有因爲田豐的離開而發生混亂,經過將近一年的適應期,陳政終於在益州站穩了跟腳。

“總體來說,我治下的四州之地,這些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可是今歲關中卻是陰雨不斷,屢次爆發洪水。”

陳旭雖然頒佈了一系列措施,對於百姓十分優待,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十分完善。

可是面臨天災,仍舊顯得有些無力。

自從夏季到來以後,黃河中上游經常下雨,不少河提都被洪水沖垮,百姓、家畜也死傷不少。

也有許多遭受水災的百姓,成爲了無家可歸的難民。

這對於正在飛速發展的關中而言,絕對是個不小的打擊。

“主公,主公,大事不好了。”

陳旭正思索着事情,忽然看到陳羣急匆匆跑了進來,臉上滿是驚慌之色。

陳旭見狀,急忙起身問道:“兄長,發生了什麼事情?”

陳羣急忙將手中文書交給了陳旭,說道:“黃河數次決堤,不少百姓以及家畜身死,由於現在正值夏季,屍體腐爛很快,居然爆發了瘟疫。”

“什麼?”

陳旭心中駭然,急忙將書信中內容看了一遍,臉色不由變得有些發白。

在這個時代,發生瘟疫可比洪水更加可怕,稍有不慎都會屍橫遍野,千里無雞鳴。

而且古人比較迷信,一旦境內發生瘟疫,人們就會認爲是統治者無德,這才使得上蒼震怒,以致降下懲罰。

陳旭雙拳緊握,憤怒的說道:“我不是早就傳下命令,要將百姓以及家畜屍體處理好麼,爲何還會發生瘟疫?”

陳羣苦笑道:“死於洪水之中的人太多了,官府又要救濟百姓,又要治理水患,縱然再分出精力處理屍體,恐怕也會力有不逮。”

“而且許多屍體藏在淤泥、河道之中,想要將其全部打撈焚燬,何其難也。”

“依照現在炎熱的天氣,僅僅需要三五天時間,屍體就會腐爛,引發瘟疫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陳旭心中十分焦急,也顧不上其他,就讓典韋將華佗找來,並且讓軍士開始召集太學醫學分院的學員,準備治理瘟疫。

沒過多久,鶴髮童顏的華佗便飄然而來,陳旭急忙迎了上去,說道:“先生,東垣發生瘟疫,此事還需先生出手相助。”

華佗聞言亦是大驚,詳細詢問一番之後,就要連夜趕到東垣。

醫者父母心,華佗身爲內一代神醫,自然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他也深知瘟疫的可怕,這才如此着急。

陳旭急忙攔住華佗,道:“瘟疫絕非小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隨後,陳旭就將後世治理瘟疫的一些方法,告知給了華佗,希望能對華佗有用。

由於陳旭並未醫學出身,只知道要大量製造口罩隔絕病毒,要將水燒沸以後再喝,才能避免病菌通過水源傳染。

還要將那些得了瘟疫之人隔絕,不能再讓瘟疫規模擴大。不僅如此,所有失去生機的屍體,一律要就地焚燬。

對於那些糞便之類的東西,也要集結在一起,好生處理。

難民們聚集地,不許隨地吐痰,不許亂扔垃圾,要勤洗澡,講究衛生……

與華佗整整討論了半天時間,華佗雖然對陳旭的很多理論似懂非懂,卻也感覺這些東西很有用處。

將自己對待瘟疫的經驗,與陳旭說出來的東西相結合,華佗把這些東西,都詳細整理了出來。

而此時,太學醫學分院的導師以及學員,還有一支軍隊已經集結完畢,華佗沒有絲毫停歇,就往瘟疫爆發區域趕去。

至於軍隊的領頭人,正是出身太學軍事分院的小貓。依照小貓與郭淮的關係,他本來應該和陳政一同前往益州。

然而,小貓年齡畢竟有些偏大,最終還是留在了關中。

太學醫學分院的學員,與小貓都是太學生,讓小貓統領軍隊配合這些人行動,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臨走之前,陳旭再三叮囑小貓,讓他一定要將瘟疫區域隔絕,任何人不得出入爆發瘟疫的城池。

洪水之後往往伴隨着瘟疫,在這個時代,絕對不是偶然,陳旭以前對於此事雖然重視,終究還是差了一籌。

這場瘟疫的爆發,卻給陳旭敲醒了警鐘,他不敢再有絲毫大意。

送走小貓與華佗等人以後,陳旭就頒佈了一系列政策,用以防備瘟疫的爆發。

他一方面派遣軍隊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建造人工湖,用以治理洪水;另一方面又大肆宣傳預防瘟疫的措施,讓所有百姓都能自覺遵守一些臨時法律。

對於大河河畔的官吏,陳旭更是嚴格要求,讓他們務必能夠避免洪水爆發,避免發生瘟疫。

若有辦事不當者,都會受到嚴懲。

隨着一道道命令從蒲阪傳達下去,整個關中又開始沸騰了起來。

關中震動,蒲阪亦是充斥着各種流言蜚語。

……

街道之上,一身黑衣的陳沫四處漫步,眉頭卻是緊緊皺在了一起。

此時的陳沫已經十八歲了,經歷過陳靜之死以及涼州之戰,陳沫明顯有些早熟。

對於自己這個侄兒,陳旭亦是十分器重,讓他幫助李儒負責關中情報,就連死士的培養,也都是陳沫與李儒共同負責。

“隨我去見先生。”

對着身後親衛喊了一句,陳沫就急急忙忙往李儒府邸趕去,沒過多久,衆人就來到了李儒府內。

“阿沫,你來了。”

李儒與陳沫之間的關係,亦是十分密切,見陳沫過來,李儒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見過先生。”

陳沫小時候,接受過關中幾大謀士的教導,李儒也算得上是他恩師。

對於這個性格狠辣陰沉,卻又才能非凡的謀士,陳沫亦是十分敬重,不敢有絲毫怠慢。

“走,走,到屋裡聊。”

李儒拉着陳沫的右手,就往屋內趕去,一邊走還一邊說道:“我正準備派人尋你,不曾想阿沫居然自己過來了。”

進入屋內,兩人坐定以後,李儒當即正色問道:“阿沫此次前來,所爲何事?”

陳沫亦是臉色一正,道:“因爲東垣瘟疫的爆發,城中有了不少流言蜚語,都說伯父不仁,這才導致上蒼震怒,降下懲罰。”

“我覺得此事頗有蹊蹺,而且不能放縱這種流言繼續傳播,這才前來面見先生。”

李儒臉色也有些不好看,道:“我也正在調查此事,如今已近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陳沫心中一喜,急忙問道:“可是有人暗中散播流言?”

李儒點頭道:“的確如此,看來天子還是不甘充當傀儡啊。”

陳沫聞言臉色一沉,眼中出現了一絲殺意,暗暗想道:“真是不知死活。”

陳旭殺死馬超,搜到了一封出自天子之手的密信,陳沫也曾觀看過,故此對於天子極度不滿。

只是礙於天子身份,他心中雖然殺機凜然,卻也沒有絲毫辦法。可是劉協沉寂四年,又開始興風作浪,卻是惹怒了陳沫。

李儒看着殺氣騰騰的陳沫,捋了捋鬍鬚,道:“陛下以爲自己做的隱秘,卻不知道這些年,我已經將密探安插到了他的身旁。”

“陛下不甘寂寞再次出手,其實未嘗不是自持身份,以爲我們不能奈他何。”

說到這裡,李儒不由搖了搖頭。

陳沫聞言更怒,喝道:“伯父如今佔據四州之地,根基深厚,實力強勁,陛下如此不知好歹,就不怕伯父學那董卓嗎?”

李儒聞言卻是心中暗喜,表面仍舊不動聲色,說道:“前番陛下與馬孟起勾結,導致陳靜將軍身死。”

“主公雖然心中憤怒,可是礙於陛下身份,再加上益州、涼州初定,尚且沒有將這兩州之地徹底掌控,這才隱忍不發。”

“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年,涼州再無禍患,益州更是固若金湯,主公再無後顧之憂,又何必再遷就陛下?”

李儒說這話的時候,臉上仍舊帶着笑意,卻讓陳沫感覺心中有些發寒。

看到陳沫的表情,李儒卻是笑了一下,道:“依照主公如今戰功,區區大將軍之位,如何能夠彰顯主公之地位?”

“這場瘟疫爆發,也許就是主公更進一步的契機。只不過,此次還需阿沫相助,方能成就大事。”

(凌晨先發兩章,這是第一更,今天會爆發,希望大家支持訂閱,)

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82章 子殺父第650章 九錫第11章 訛詐第766章 陰招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345章 面聖第325章 敗逃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88章 追擊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231章 遭遇第379章 圖謀第244章 碰撞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3章 王延中箭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744章 糾結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17章 讒言第5章 臥虎嶺第387章 圍殺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603章 孫尚香第32章 賊兵來犯第247章 反攻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9章 毀田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272章 少年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223章 安頓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208章 絕路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44章 一病不起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57章 驚變第172章 放風箏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885章 內亂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310章 馬騰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1章 欲擒故縱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06章 擒張遼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90章 中意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43章 黃巾退兵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333章 投效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305章 謀劃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405章 軒轅關第960章 登岸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949章 東風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13章 火起第791章 入敵營第504章 判刑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399章 密信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09章 刁難第466章 六郡叛亂
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82章 子殺父第650章 九錫第11章 訛詐第766章 陰招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345章 面聖第325章 敗逃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688章 追擊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231章 遭遇第379章 圖謀第244章 碰撞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3章 王延中箭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744章 糾結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17章 讒言第5章 臥虎嶺第387章 圍殺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603章 孫尚香第32章 賊兵來犯第247章 反攻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9章 毀田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272章 少年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223章 安頓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208章 絕路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44章 一病不起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57章 驚變第172章 放風箏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885章 內亂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310章 馬騰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1章 欲擒故縱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206章 擒張遼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90章 中意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43章 黃巾退兵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333章 投效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305章 謀劃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405章 軒轅關第960章 登岸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949章 東風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13章 火起第791章 入敵營第504章 判刑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399章 密信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609章 刁難第466章 六郡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