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

永嘉元年,五月初五,晴,辰時四刻,火離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血旗獵獵,軍歌嘹亮,華興府三萬大軍陣容齊整,盔甲鮮明,從昨夜紮下的城北大營出發,浩浩蕩蕩行近火離城北門,在城頭倭軍的警懼注視下,施施然展開陣型。上萬明光鎧的熠熠生輝,簡直晃花了城頭倭兵們的氪金狗眼。

“唏...這等兵甲...這麼魁偉...這般有型...這才叫軍伍啊...”城頭之上,接連不斷的倒抽冷氣,伴以不無怯意的嗡嗡議論。一衆僅僅慣於羣毆的烏合蠻兵,何曾見過真正的訓練有素?又何曾見過這等宏偉有序的大場面?

猙獰的重騎,彪悍的突騎,輕盈的弓騎;厚重的重步,強健的戰步,規整的輔步,在旗號命令下,整齊劃一,一一就位。與其說他們是在列陣,不如說是在裝逼顯擺,抑或說是在給城頭倭兵震懾施壓。

驀然,有五千身披藤甲的血旗軍排衆而出,隊列整齊,呈後世閱兵會操之容,雄赳赳接近了城下,頓時引發了城頭倭兵的一片譁然:“臥槽!?這一個方陣是藤甲輔兵吧,怎生明顯矮了一截?臥槽,不會是倭北的那些爛人吧?其軍姿竟也跟其他漢軍一樣,漢軍也招倭人嗎...”

“頑抗必死,家破人亡!投降可生,一門保全!反正立功,不吝封賞!投效華夏,澤被子孫!頑抗必死,家破人亡...”齊整的口號在城下響起,伴着五千人的揮臂動作,聲浪傳遍火離城,標準的倭北口音,直撼得倭軍上下懵逼一片。

輔兵裝備卻身材矮小,城下口號震天者,正是調自對馬島的五千“革面軍”。悉數挑自底層倭人的他們,經過十餘日的整頓訓練,輔以政治教導,表現出了極佳的僕從性,抑或說是奴性。其軍容之整齊,鬥志之旺盛,乃至效忠之真心,好險沒將昨日首次視察他們的紀某人給嚇了個跟頭。

“混賬!一定是那些筑紫降兵!丟臉!爲我大倭勇士丟臉啊!還有這幫漢人,亂七八糟的花樣怎生這麼多,到底有完沒完啊!”城頭之上,重木一郎看得目眥欲裂,怒聲請命道,“將軍,卑下願帥王都精兵出戰,斬殺下方那些二五仔,以振軍威!”

“唉,下方那些倭人無非被漢人逼迫,同爲倭北兒郎,本將只怕王都衛軍不忍下手啊。”重度乙同樣面色鐵青,卻沒年輕人那麼毛糙,他橫了重木一郎一眼,轉向一應蠻兵統領道,“不知哪位統領願意走一遭,率領隼人勇士出戰,將下方叛兵驅離?”

一片無語,一應蠻兵統領皆目光躲閃,沒誰搭重度乙這一茬,你重度乙捨不得王都衛軍下去送死,別個也不傻,再說了,連倭北人自個都叛國投敵了,咱倭南蠻人還積極個什麼勁兒?

那名有點口吃的統領被重度乙盯得熬不過了,乾脆指着城下的血旗本陣道:“對,對付下面這些倭北叛兵倒,倒是無妨,只怕,只怕我等一出去,漢軍便會派,派出騎軍過來衝殺啊!”

“言之有理!漢人狡詐,昨夜用了亂心三計,如今不過故技重施,意欲再度刺激我等出城罷了,我等卻也無需受其影響,只管借城牆之利,死守火離城便是。”重度乙並不怪罪那名結巴統領,甚至隱有讚許之意,頂着兩個黑眼圈,他信誓旦旦道,“漢軍至多四五萬人馬,我等只須在此牽制漢軍幾日,大倭已然調遣精兵增援那珂,屆時自有倭北聯軍從東線攻襲筑紫,屆時漢軍顧此失彼,不攻自破!”

重度乙所謂的亂心三計,是指昨日血旗軍誘殲重映梟所部萬人之後,爲了充分發揮城外大勝的擴散影響,緊跟着採取的攻心舉措。一是騎兵繞城奔射,用的還是遠程踏張弩,對城頭倭兵的殺傷倒不算重,可那聲勢,以及光捱打不能還手的憋屈,委實再挫倭兵士氣。

其二則是將老弱傷殘的俘虜近千人,分別放到各個城門與大營之外,不待重度乙反應過來,那些俘虜已被物傷其類的各路蠻兵接納,一應謠言也就此傳播。什麼大晉發兵十萬相助血旗軍,什麼倭北軍與北荒軍覆滅,什麼邪馬臺已然被圍,更是開出了獻城投降的賞格,以至重度乙人頭的賞格,直令倭軍內部人心相疑。

最狠的是,血旗軍半夜在城外整了一批蠻兵俘虜乃至倭人女子,鬼哭狼嚎的,盡唱些情愛與思鄉的民間小調,搞得那些戰事不利的蠻兵徹夜難眠,本就低落的軍心愈加動盪。亂心三計下來,直令重度乙一夜手忙腳亂,出戰驅逐他已萬萬不敢,只能內部整頓,爲防有變,甚至將城外東西大營的蠻兵也乾脆撤回了城內,就是做定烏龜了。

“嘿,這重度乙倒是謹慎,如此挑釁也不敢出城應戰。”指揮望臺,紀澤遙望五千倭人革面軍的精彩表演,費了半天勁才憋住報效的衝動,忙將目光轉向毫無動靜的火離城頭,故作淡定道,“看來,他是瞅準我軍兵力有限,非但想用守城戰消耗我軍兵力,還想將我軍牽制在此。怎奈他卻是忘了,我血旗軍有水、騎之利,兵力調配卻可遠較倭軍靈便。”

“哼,謹慎確是良將必備之資,然太過謹慎便是膽怯,這同樣也會折損士氣,尤其在敗績頻發之下,呵呵。”一旁的龐俊聞言不屑一笑,不無捧哏道,“只笑這些倭人早幹嘛去了,若非初時夜郎自大,而是一早便抱定國戰之決絕,集結倭南倭北大軍近十萬,合兵於一處,不給我軍分而擊之,我軍顧忌傷亡,還真不好應付。可到了如今,謹慎卻已晚了。”

有着預設的情報網絡,血旗軍對倭國中樞的總體戰略知曉得並不比重度乙少太多,尤其昨日還從一名被俘的倭軍傳令官口中,得知了倭國中樞信使傳達的大致消息,在得知自家昨日誘敵計劃未盡全功的原因之餘,也不免慶幸己方先一步下手,避免了倭南倭北聯軍合流。當然,如今即便火離城未能一舉而克,也已有了更多應對措施,至少邪馬臺王都派往那珂方國的萬名衛軍,是甭想抵達了。

“革面軍宣揚政策已有一陣了,得,換下來吧,叫親衛左曲前去挑戰,人多他們倭軍捨不得,人少再試試!”紀澤淡淡一笑,不無聊賴道,“傳令下去,軍械營準備井欄拋石機,蒼狼左曲押解昨日的五千蠻兵俘虜,去將敵方城外空營給拆了。還有,叫重騎重步都放鬆些,騎兵也歇歇馬,時間長着呢...”

火離城下,血旗軍又換上一曲親衛,好一通叫陣罵戰。可人家重度乙也不傻,對方顯然要比自家倭兵精銳上檔次,且不說不遠處有着騎兵威脅,光那一片片耀人眼花的明光鋼鎧,就叫人看着心寒,誰會放着城防便宜不用,反去公平對戰呢?

“呵呵,城內看來是做定烏龜了。好了,傳令親衛左曲退回吧。閒着也閒着,換白望山、範毅和林武三人前去挑戰鬥將。”望臺之上,紀澤不慍不火道,“昨日的萬人野戰他退縮了,今早五千人挑釁鬥陣他忍了,方纔的六百人邀戰鬥兵他也慫了,如今一對一斗將,某倒希望他重度乙依舊憋着,嘿,左右今日是要徹底打掉守軍士氣!”

的確,從重度乙昨日果斷縮回出城援兵,紀澤就沒指望倭軍還會出城野戰,今日血旗軍的一應動作,迄今的重點都是爲了打壓守軍士氣,包括昨晚兵臨城下後的亂心三計,紀澤便不懈於此。

深知倭人逢弱如狼,逢強似狗的秉性,紀某人對於心思不齊,且對倭國幾無歸宿感的倭南蠻兵,自不介意可勁削弱其鬥志,最好能夠挑起內亂,至不濟也要蠻兵們失去死戰之心。須知血旗軍雖有絕對把握強行攻克火離城,可城池攻防若是遇到困獸猶鬥,其損失可非血旗軍願意承受。

不一刻,血旗軍的三位技擊高手行至城下,由一干革面軍的人力喇叭對着城頭高喝道:“城上的聽了,野戰不敢戰,鬥陣不敢戰,鬥兵不敢戰,再給爾等一次公平鬥將的機會,不用戰馬,各出三人,爾等鬥將勝了,我等今日就撤兵,若是再不敢戰,那就投降算了!那個襲升斗,不是號稱倭南第一勇士嗎?那個重木一郎,不是號稱王都第一快刀嗎?有膽下來不,沒膽日後就回家吃奶去...”

城頭之上,重度乙有些躊躇,面色陰晴不定。他自也知道一味避戰必然降低士氣,怎奈漢軍厲害,他委實不願平白增添折損,而今鬥將可算唯一扳回士氣的一次機會。只是,昨日已然大敗一場,單挑若是再敗了,那就證明倭人從兵到將到軍陣,沒一樣能敵得過漢軍,那士氣就不知該跌到何等地步了?

不過,此刻已然容不得重度乙仔細思忖,那名所謂的倭南第一勇士,古襲方國的副統領襲升斗卻是一點就爆,他排衆而出,怒聲道:“次率,某要下去一戰!漢人欺人太甚,仗着兵甲犀利勝了我等,某倒是不信,單打獨鬥他們也那麼厲害?”

“將軍,某願出去一戰,看看漢賊究竟有何能耐!”有着喪弟之仇的重木一郎同樣目中噴火,慨然請命道,“將軍,與其這般被漢賊侮辱,落得全軍喪膽,不若讓我等捨命一拼,縱使不敵,轟轟烈烈戰死,也可激勵士氣啊!”

心知重木一郎言之有理,更兼士氣可鼓不可泄,重度乙心中已然認可了出戰。他掃眼城頭其他軍將,倒都個個目露讚許之色,就是一時還沒誰主動吆喝,畢竟要有三人出戰,仍缺一個呢。

這時,金魯方國的一名軍將紅着眼,驀然叫道:“將軍,還差一個,讓某去吧!我金魯兒郎昨日死得太冤,怎奈疏於陣戰,今日單打獨鬥,某正可殺個漢將,替統領與兒郎們報仇!”

重度乙一看,這廝名叫金日汰,正是昨日隨着重映梟一起出徵的一名金魯方國蠻將,夜間趁着漢軍疏漏,與二三百潰兵一般,陸續偷溜逃生回城,也算頗有勇武之人,理由更是充分。掃眼他人,並無與之搶奪出戰者,重度乙遂點頭應允。自然,他少不了對這三人的一番讚頌勉力。

壯懷激烈,倭將三人組順着繩索,一身殺氣的下了城頭,步往城外一箭之處的三名漢將,血旗軍兵則退出兩箭之地。彼此靠近,倒也沒甚廢話,語言不通卻屬主因。林武最急脾氣,提刀一指對面唯一持刀的重木一郎,重木一郎冷然點頭,二人以決戰紫禁之巔的風姿,行往一邊。

既然漢人第一個挑了對手,下面就理當由倭人挑了。金日汰搶先對襲升斗說道:“那個使棍的力大,你的狼牙棒更易對付,這個使劍的應當弱點,我使矛也算剋制,就留給我吧。”

襲升斗作爲倭南第一勇士,自視甚高,被金日汰暗捧了一把,倒也不會與其計較,僅是不屑的冷哼一聲,便大喇喇的執棒點指範毅。金日汰則提槍點指白望山,並與之一同走向另一邊,三處戰團遂成。

“鐺!”一聲金鐵交鳴響徹全場,卻是範毅與襲升斗最先接火,二人各自後退一步,論氣力居然旗鼓相當。繼這二人大開大合的開始打鐵之後,另兩戰團的雙方也殺到一處。

不過,相較範毅與襲升斗的蠻力對撞,左右兩處戰團倒是頗顯剛柔相剋。一邊是重木一郎仗着刀快,不斷的削扎掛撩,就是不與刀沉力猛的林武硬碰硬,頗一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之勢。而另一邊則恰好顛倒,卻是換了漢人一方的白望山仗着身法靈活,繞着橫抽豎扎的金日汰轉圈遊鬥。

一時間,三處戰團寒光霍霍,銳嘯不絕,引得城上城下助威連連。然而,沒人注意的是,東側戰團,就在遊鬥之際,軍情頭子白望山藉着錯身,突然操着勉強過關的倭語,低聲對金日汰道:“你部在哪裡駐防?城中士氣如何?能夠拉人反正嗎?”

“臥槽,你丫有種就別光是躲閃!”金日汰怒吼一聲,長矛橫掃了一個空,繼而低聲回道,“不行,兵卒雖已沒了戰心,可其他軍將尚無投誠神態,我只能掌控本方國留在城中的一千麾下,營區在東南城區,還有,重度乙那廝好似有點懷疑我的逃生過程,設有眼線盯着我部兵馬...”

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四百九十二回 錯亂之戰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三十八回 強敵突至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五百三十一回 博支搶親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六百九十九回 鄴城軍議第九回 義憤出手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十六回 怒斃胡蠻第六百三十八回 圈套落空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三百九十七回 立衙籌備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七百四十回 割發代首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九回 義憤出手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七十七回 功虧一簣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二百七十三回 劍指淮中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五百七十三回 魚與熊掌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四十回 步步坑敵第五百二十五回 雨夜不眠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六百六十五回 城門阻擊第十二回 月夜潛行第二百七十回 保障佃制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五百九十九回 永嘉四年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二百二十八回 李臻父子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二百一十二回 西越呂梁第七百一十三回 高陽封城第三百六十八回 整兵換血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四百二十一回 瀛東規劃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煙起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五百四十八回 移民紛沓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
第六十三回 信命孰重第四百九十二回 錯亂之戰第二十八回 畫餅思甜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七百四十一回 東晉來犯第六十七回 山雨欲來第一卷 烽火連三月 第一回 豕突狼奔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三十八回 強敵突至第四百二十四回 封田聯營第三百零四回 兵發州胡第四十七回 趙家有女第三百二十六回 書院之力第二十二回 身東擊西第五百三十一回 博支搶親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六百九十九回 鄴城軍議第九回 義憤出手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六百八十二回 招撫劉琨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十六回 怒斃胡蠻第六百三十八回 圈套落空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三百九十七回 立衙籌備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二百三十八回 再掠陳氏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二百七十二回 太行移民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一百一十回 勇奪寨門第四百零一回 韓人勞工第六百三十九回 踏馬連營第七百四十回 割發代首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九回 義憤出手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一百三十五回 別部水軍第七十七回 功虧一簣第五百二十七回 倭都告破第七百九十六回 坐地分贓第七百八十一回 勢如破竹第五百六十三回 李臻之死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六百六十三回 火器逞威第二百七十三回 劍指淮中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五百七十三回 魚與熊掌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四十回 步步坑敵第五百二十五回 雨夜不眠第六百四十七回 華王建國第四百九十一回 機關算盡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六百六十五回 城門阻擊第十二回 月夜潛行第二百七十回 保障佃制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五百九十九回 永嘉四年第一百九十九回 定計撤手第二百二十八回 李臻父子第一百九十一回 兵出太行第二百一十二回 西越呂梁第七百一十三回 高陽封城第三百六十八回 整兵換血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四百六十回 各逞謀算第六百五十回 美洲作物第七百六十三回 雨夜突圍第四百二十一回 瀛東規劃第七百一十六回 北塞煙起第七百二十三回 誨人不倦第六百二十四回 步騎之戰第五百四十八回 移民紛沓第五百六十五回 坐待截胡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四百六十四回 軍械逞威第五百二十二回 尚喜夜戰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