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決心

這是一份《東京日日新聞》的未署名社論,題目叫做“論東京近日之怪現狀”,內容卻是斥責山縣有朋政府的,說首相剛上臺時聲稱國家獨立自衛之道,在於守衛主權線和保護及擴張利益線,衆所周知,大日本帝國的利益線在清國和朝鮮,但是很奇怪的是,山縣內閣對於清國來的大臣翁某以及該國皇帝極不禮貌的申斥,卻受之泰然,何其奇哉怪也?奇怪之事之二,乃是東京街頭突然多出許多女工來,這充分說明了大日本帝國的國土已經承載不了大和民族的人口,這是必然的結果,必然的結果必然有必然的結論:大和民族需要擴張殖民!殖民!

其下的一則新聞是天皇任命小松宮彰仁親王爲大都督,掌握全國陸軍,新聞說果敢進取的小松親王將會讓軍隊教訓教訓懦弱的政府官員們,應該如何面對傲慢的清國。

雖說這只是新聞,但誰知道這不是日本政府的授意,從而獲得輿論的支持呢!

我一巴掌將報紙拍在桌上,狠狠地擰了一下,報紙嘩的一聲裂了開來,我擡起手來,看着被油墨弄黑的掌心,心裡恨恨的發狠:你要殖民?哼!中華民族比你更需要生存空間!

臨去奉天之前,又再接見了在京的幾位方面大員,和碩醇親王載灃和世鐸,李鴻章三人在我不在的時候,共同掌理大事,委世鐸坐蠹兒,李鴻章和載灃贊襄,另外我又有密旨給了奕忻,京中若有大事,他是要出來鎮一鎮的。又有密旨

世鐸坐了蠹兒,龍旗軍當然不會留在北京,榮祿繼續負責研究院那邊洋人的供應等等。所以,龍旗軍萬餘人,由聶士誠統軍,隨皇帝北上。

特別又再見了一次容閎,再給他打了一針強心針,重點就是不管局勢如何,國家再苦,一不會窮了教育,二不會窮了軍事。教育地位還在軍事之前,讓他儘快按照既定方針把教育鋪下去,組織留洋的要儘快送出去,美國歐洲都可以,各地辦的綜合教學的學校要在今年內鋪到縣一級,以各地原有的學政校舍修葺一下,做好明年開學的準備。

爲什麼是明年呢?在這裡要做個解釋,因爲今年是殿試年,鄉試,會試,殿試這三級國家取士大考,三年一輪。而殿試年格外重要,因爲是要出狀元的,各方唸書的人也是都在關注着這麼個東西,加之今年要整修校舍,整頓學制,招募教師特別是西學教師,也有一堆瑣事要進行。

當然也有旨意加急發給袁世凱和劉步蟾,讓他們加意防備日本人,做好準備,不要出了事情手忙腳亂。

到了二月初五的時候,皇帝的祭祖法駕在龍旗軍,前鋒營,驍騎營,健銳營這皇帝親衛四營的護駕下,一路浩浩蕩蕩出了北京,經承德府,朝陽府,新民府,直至盛京祭祖。途間北方的戰報如雪片般飛來,俄軍的集結正在進行,幸而遠東鐵路尚未完成,到了二月二十我到達盛京故宮的時候,據伊克堂阿的奏報,在海蘭泡集結的俄軍哥薩克已經達到了兩萬人之多,裝備與我軍相仿,同時內興安嶺那邊的臚濱府和呼倫廳也有急報傳來,俄軍在尼布楚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前鋒兵力直達額爾古訥河邊,兵鋒所至,大批當地獵戶牧民已經紛紛向南遷徙,府治廳治已經無力彈壓。

丁汝昌那邊的摺子遲了好幾天纔到,對面的楚庫伯興俄國軍隊,已經完成了動員,兵力在六千到八千人上下,丁已經命令右左旗,右左末旗等蒙古部落小心防範,而丁的一萬餘人步軍及騎兵也相應的向北運動,做好迎敵準備,在恰克圖之南的色愣格河和鄂爾坤河一線佈防。

接連而來的前線局勢讓我有些吃驚,俄國人真的已經下定了戰爭的決心?事實上俄國人對中國人也沒什麼心理優勢,康熙年間不勝,而最近這幾十年來,也沒正兒八經的跟中國人打過硬仗,都是趁着英法欺負人的時候,在旁邊撿撿油水而已。他就那麼有把握?

伊犁府那邊不知道情況怎樣,國土太遼闊了,消息從伊犁傳到我這估計已經快四月份了吧。暫時也管不了那一頭,但願長庚這傢伙是好樣的。

儘管我心裡也不是就有必勝的把握,但是依舊按照原定計劃,笑眯眯的在故宮接見遼東各地的重要民政長官,聽取各地的民政狀況,自從咸豐十年部份開放禁關令以來,遼東的人口逐漸有增加,到了今年的時候已經有一百四十餘萬人了。這地方物產豐盈,一兩個世紀沒有開發,土地早就肥沃的不成樣子,關內的沒有土地的漢人一到遼東,就有土地種子拿,生活比起在關內的時候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既然我身在遼東,京中一時也沒什麼大事,於是加緊做了戰前準備,下了旨意給李秉衡和兵部世鐸,即刻準備支援遼東,同時海軍也要做好準備。

外交上的事情,由於載瀅不知道我與他父親之間的秘密,最近生出許多怨憤來,我便讓李鴻章把外交上的事情做好,一是向俄國人抗議,二是向英國人請求支援,可以向他許諾將來打下海參崴之後,可以將海參崴作聯合艦隊的母港。以上事情一一照辦。

喀西尼也在二月十九那天,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送去了宣戰書,聽說當天很是囂張,說要讓傲慢的中國豬見識一下哥薩克騎兵的厲害。那邊軍機處李鴻章主事,倒也不含糊,立刻命令總理各國衙門寫斥責書,公諸於世,並且將事情同時通報了英國公使威瑪妥。

同時下達旨意給伊克堂阿,駐防軍隊每人發雙餉,吃飽喝足的供應了,隨時準備作戰。關於丁汝昌,那邊我完全信任他,他是陸軍的好手,如果對面那七八千人應付不了,那就死不足惜了。

一切預備停當,我準備用兵的意思也已經傳達到了協領參領一級。(甲喇額真,正三品,相當於武職中的副將和參將。)

到了二十二日祭祖陵,便在郊外的時候,我一掃這幾天做作出來的平靜姿態,在祭臺上發表了戰前動員。

“驍騎營前鋒營健銳營加上龍旗軍,你們!”,我頓了一頓,看着四周站立着的各營軍士。面色沉了下來,接着道:“你們都是朕的親衛,朕的禁軍,都是天家的護衛,照理來說,你們中的許多人,老家就在這遼東大地上,開國時先祖從龍入關,從此離了這片故土。朕到盛京是來祭祖來了,你們也能憑弔一下先賢。”

驍騎等各營擔負警戒的士兵聽了,都有些傷感,領兵將官領頭一跪,當下跪了嘩啦啦一大片,“叩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喊得地動山搖。

我轉身面北,一揮手中馬鞭指向北方道:“朕近日接連收到邊事不寧的奏報,說有人要吃掉我遼東,吃掉各位的故土!吃掉朕的祖陵所在!朕雖年輕德望不足,但是也絕不敢也不甘畏敵割地!”,說到這裡,壓了壓馬鞭,加重音量道:“你們願不願意交出你們的故土!把這片遼東大地交給俄國人!”

“不願意!”

“很好!”,我點了點頭,扯開了嗓子喊道:“都給朕站起來!打起精神來!跟朕去打老毛子,你們怕不怕!”

“不怕!”

我將馬鞭往人叢中扔去,看着霞光中那些口中呼喝着白氣的年輕的臉,鄭重其事的道:“好!將士不惜命,朕又何惜爵位賞賜!朕金口玉言!這一仗,朕起碼要封一個侯爵出來,想光宗耀祖的,都跟着朕去打仗!”

第三二六章戰爭與和平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九章 載灃第九章 載灃第三一五章 紅色的五月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第二三二章好消息第一四三章 御前會議第一五九章他鄉遇故知第三二三章分歧第十二章 袁世凱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三一零章不列顛的退讓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皇家研究院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一四零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二三二章 北京之冬第十三章 德公公第二三三章 起點第二八一章洗牌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八章 醇王府第八十章 大計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四十一章君臣交心第九十二章 匪患第二一二章 斡旋第九十三章 俄國人急了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一二七章 徵倭詔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一三零章 浪速號第三十五章 頑固派的反擊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十四章 合演A片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二三一章醞釀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一些資料 1901年中華帝國新行政與統治體系第七十九章 國策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三零五章 不存在的大艦隊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六二章大賞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三十九章 練新軍第一六二章大賞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二六六章契機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三四三章大戰役第一四五章 兩重天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一二九章 誘敵第二八八章瀕臨決裂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二九九章 馬恩河第三十九章 練新軍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三四章 偉大復興之祥瑞第三一九章 殲滅戰第一七一章 東海總督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九十九章 旭日旗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第三四一章不滿第十三章 德公公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一六八章旗務釐定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二七四章民意一些資料 清末與民國時期的內外蒙古分離運動分析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十八章 恩冠海內第一一八章 暹羅來客第一六四章海軍的腳步第六十四章 異動第二一五章 海戰結束第三零零章由陸轉海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
第三二六章戰爭與和平第六十九章 翁同龢第三四八章體育外交第九章 載灃第九章 載灃第三一五章 紅色的五月第二四六章明治稱藩第二三二章好消息第一四三章 御前會議第一五九章他鄉遇故知第三二三章分歧第十二章 袁世凱第三四六章外交角力第三一零章不列顛的退讓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一二五章 閔妃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皇家研究院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一四零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二三二章 北京之冬第十三章 德公公第二三三章 起點第二八一章洗牌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八章 醇王府第八十章 大計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四十一章君臣交心第九十二章 匪患第二一二章 斡旋第九十三章 俄國人急了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一二七章 徵倭詔第一四七章 出劍第一三零章 浪速號第三十五章 頑固派的反擊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十四章 合演A片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二三一章醞釀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十五章 頤和園第八十九章 國,家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一些資料 1901年中華帝國新行政與統治體系第七十九章 國策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三零五章 不存在的大艦隊第三十四章 百年大計第一六二章大賞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三十九章 練新軍第一六二章大賞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二六六章契機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三二五章期待轉機第三四三章大戰役第一四五章 兩重天第三零二章調兵遣將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一二九章 誘敵第二八八章瀕臨決裂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二九九章 馬恩河第三十九章 練新軍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三四章 偉大復興之祥瑞第三一九章 殲滅戰第一七一章 東海總督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三四七章和平時代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第一零五章 大比第九十九章 旭日旗第二九六章順境思危第三四一章不滿第十三章 德公公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一六八章旗務釐定第二十章 醇親王的一生第二七四章民意一些資料 清末與民國時期的內外蒙古分離運動分析第二四四章 項城落子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十八章 恩冠海內第一一八章 暹羅來客第一六四章海軍的腳步第六十四章 異動第二一五章 海戰結束第三零零章由陸轉海第六十一章 擒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