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國策

到我進殿的時候,李鴻章曾國荃劉銘傳這幫湘軍起家的老朋友,正在互相回想當年,都有些老淚縱橫了。有的說起當年某某攻克安慶,某某克天京,某某跟法國人如何如何之類的話,唏噓感慨不已。

“皇上駕到!諸王公大臣跪迎!”,隨着寇連才一聲喊聲,原本有些吵吵嚷嚷的大殿頓時鴉雀無聲,王公大臣跪了一地,因爲奕忻已被我“趕回”家中致休,所以以禮親王世鐸爲首,世鐸帶領衆人高呼:“奴才等恭請聖安!”

我哈哈笑着,擡手示意他們起來道:“朕躬安,衆卿平身吧。能用酒的,都把酒杯拿起來,你們都是封疆大吏,朕一向多有倚重,遠來辛苦,朕敬你們一杯!”

衆人飲畢,各有幾人進些頌揚之詞,我都一一微笑受了。各省督撫報上各自省份的狀況,好在老天有眼,並無大的災害發生,而且前世讀史時也曾注意過,老天的確有所庇佑,原先經常肆虐中國北方的黃河,在光緒朝都沒有大的災害。

張之洞提出聯合東南數省聯合去歐洲招商,特別是軍火工業,奏請我給予一兩年的免稅政策,我卻在想這事情倒是好事,稅收是小事,關鍵是他要能爲我們培養出一批熟練的產業工人來,而且大規模的引進工業,對於工業化進展,以及礦產業的發展都是大有裨益。何樂而不爲?

最關鍵的是,歐洲現在局勢不穩,有遠見的企業主,都會張大眼睛去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來擴大自己的利益生產線,美國是一個選擇,印度是一個選擇,中國,也是一個選擇。中國的整體人工素質趕不上前兩個,我們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優勢來。於是點了點頭回應道:“嗯,張之洞這條說得好,朕尚未進膳而先聞良策,快哉啊!你們可先覓人考察歐洲產業狀況,再回頭看看自己的狀況,咱們的弱處自不必說,但是優處也不是沒有,要總結出來,比如人工是不是較西洋爲低?礦產,運輸,習知力是否較印度,美國爲優?這些優點缺點,都要總結出來,缺點是給自己看的,慢慢改進,優點是給別人看的,誘其而來嘛。至於免稅,朕的意思,收稅不是主要的,引進企業,帶動產業纔是最主要的。若是實在咱們比起美國印度來沒有競爭力,咱們便是免上十年二十年的稅又如何?重要的是咱大清學到東西了,日後也能自己造。”

這番話說得張之洞很是得意,一掃原先那種頹態,他私下裡是暗自與李鴻章較着勁的,現在李鴻章內閣樞機,權傾朝野,他雖然也是微有貢獻,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與李鴻章相比,而今天在全國的統治核心官員面前受到皇帝表彰,又有這一大篇的點評,如何能不心潮澎湃?當即叩地謝恩道:“吾皇聖明,臣於南洋經略多年,深感我大清民智未開,猶少熟識西學之人,方今西學東漸,幸而聖心燭照,早有全然之計,臣等爲吾皇慶,爲大清幸!”

我搖手笑着止住他的馬屁,還沒說話,突然一個蒼老的聲音蹦了出來,將我要說的話活生生打斷,讓我猶如吃了一蒼蠅般難受。擡眼看去,卻是工部滿尚書懷塔布,此人年歲也就五十來歲,不過卻生就一副老嗓子,滿面油光的,一望而知是剛剛與人爭執過,瞄了瞄他身邊,乃是睿親王仁壽,榮祿,伊克堂阿,長庚等幾個滿族大員。

“皇上!如今但重西學,難道都不要老祖宗的規矩了嗎?祖宗成法不可變,奴才忝爲工部堂倌,國家大臣,不敢不諫!”,懷塔布氣勢雄雄的走到張之洞身邊一同站立,怒目向張之洞看了一眼,啐了一口站定。

“放肆!”,我沉下臉來喝道:“有你這樣說話的奴才嗎?跪下!虧你還自稱國家大臣呢!”,懷塔布身子一個激靈,腿一軟跪了下來認罪道:“奴才該死,奴才一時氣憤……”

“你就跪着聽訓吧!”,我冷笑一聲道:“朕明白告訴你,朕就是要用西學興國,張之洞講得好嘛,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中學端正人心,西學革除陳蔽,不然何以國強?何以御外侮!祖宗成法!?祖宗成法朕變不得?百年之後朕不是祖宗?懷塔布你太放肆了!是誰攛掇你出來大放厥詞的?”

我這一頓訓斥,殿中更是無人敢出聲,也沒人敢出來相勸,懷塔布更是匍匐在地,連大氣也不敢出,我很滿意這種效果,掃視了殿內諸位大員的臉孔,嘆了口氣道:“今兒個好好的日子,叫你這潑皮掃了興,懷塔布你擡起頭來看着朕!”

懷塔布擡起頭來茫然看着我。

“你口口聲聲祖宗成法,朕問你,你現在還能不能用滿語寫策論?滿朝滿員,還有幾個人敢拍着胸脯說自己精通滿語的?這叫什麼?祖宗成法在哪啊?!”

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侍衛去摘了他的頂子,拖他下去吧,在家待旨,世鐸記他君前失儀,交部議處!”

早有兩個侍衛摘了他的紅頂子,架起了懷塔布拖出殿去。

我緩和了臉色,殿內氣氛一時還沒恢復,我舉起酒杯微笑着道:“今兒個好日子,朕本意也不想責罰於誰,來,與朕飲一杯,不要爲個渾人壞了大家的興致。”

這一餐吃到了戌時接近亥時,氣氛在我的調動下也緩和起來,這其中要算張之洞最爲得意,因爲整晚就他得到了皇帝的褒獎,與身邊幾個督撫談笑風生,我也特意注意了榮祿,倒也沒什麼異狀,不時與幾個王爺吃酒。

快結束的時候,我示意撤席,太監們將食桌撤了之後,我站起身來,衆人也紛紛跟着站了起來,我拍了拍手,命人擡出我早已準備好的屏風,第一折上寫的四個大字,乃是“明定國是”。

“諸位國家肱股,朕將你們自各省招來,便是爲了這四個大字,明定國是。自道光爺年間西人寇邊以來,我大清屢蒙欺侮,至今凡五十餘載矣。朕登極以來,無日不在思量強國之道,是以纔有渾人目無皇憲,妄言朕不重祖宗成法之舉。”,說着,我頓了一頓,擡手示意太監拉開第一簾,是秦漢晉唐宋等清以前的歷朝歷代的名稱。

“自祖龍以來,我中華已歷數朝,我大清祖自肅慎,自入主華夏以來,雖初有弊政,然近世以來,力求滿漢一體,俱爲中華,朕之所願,祖宗乃炎黃二帝。”,此時殿中漸起議論,我擡手止住道:“祖宗祖宗,我們均爲炎黃子孫,此共識也,是以朕常思之,自祖龍以來,凡秦漢唐宋元明,至我大清,朕推秦漢爲我中華第一帝國,推唐宋爲中華第二帝國;前明及我大清,爲第三帝國也。凡我炎黃子孫,均爲帝國子民,帝國積弱,匹夫均有其責以興國強邦,況我爲帝爲士大夫者?朕一心強國,物議再大,也變不了朕的決心!”,說完,看着殿下諸臣。(滿族人包括以前鮮卑人,沒有不認自己是炎黃子孫的,這是共識。順治帝入關不久便即祭祀炎帝,雖說有政治上的因素,但是也是信仰的表現。祖龍,乃秦始皇。)

良久,衆臣工一體下跪磕頭,山呼萬歲。

我點了點頭讓他們起來道:“要強國,怎麼辦?中學但端正人心,不能御外侮。那麼就只有拿西學來用,西人的奇技淫巧,難道祖宗們就沒用過?本朝康熙爺年間,就有西洋人效力,軍中也有用金雞納霜爲將士診病的。這些東西,你們讀書多,也未必不知道。只是不願承認罷了。”

我壓了壓手,讓衆人都坐下,自己踱步到了屏風之前道:“有人要問,皇上您要引西學以強國興邦,怎麼辦呢?朕要說,難辦——”,示意太監拉開屏風一面道:“難辦也要辦!便從這個開始辦——教育!”

屏風上工整的教育兩個大字,我回過頭來,向座下的容閎看去。容閎面上一熱,兩行淚竟然流了出來。

第二一三章 第一輪海戰第三章 隆裕第三一六章坦克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九十三章 俄國人急了第一七七章梅塞施米特的棋盤第五十四章 撤旗事件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二十二章 奕譞之死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三零三章會戰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四十九章 外交談判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二九零章連鎖反應第一九五章今日德意志!明日全世界!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二十八章 變種狼羣戰術第二六六章契機第一九八章謹慎的選擇第二八四章定謀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十七章 神機營第三四一章不滿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三零零章由陸轉海第一二零章 漸進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三二二章暗流第二三四章 偉大復興之祥瑞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八五章贏得未來的西進第一三四章 津輕海戰掃尾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五十章 聶士誠第二七四章民意寫在前面第二七五章軍備競賽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一二二章 甲午將至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十二章 袁世凱第一七九章宗藩政策第三十三章 滿漢夷華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一四零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一五九章他鄉遇故知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二九五章難以拒絕第八十七章 迂迴奇克勒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一八六章針鋒相對第一三六章 自覺第一六二章大賞第二三一章醞釀第六十八章 殺!第二九四章韜晦第一八四章巨寇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三二二章暗流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一六四章海軍的腳步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一四五章 兩重天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四十四章 謀刺事件第三二七章分贓第四章 朝會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二七二章 外交的背後第八章 醇王府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七七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第一四三章 御前會議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七七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
第二一三章 第一輪海戰第三章 隆裕第三一六章坦克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九十三章 俄國人急了第一七七章梅塞施米特的棋盤第五十四章 撤旗事件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二十二章 奕譞之死第十一章 銀行事宜第三零三章會戰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四十九章 外交談判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二九零章連鎖反應第一九五章今日德意志!明日全世界!一些資料 1908年版第二十八章 變種狼羣戰術第二六六章契機第一九八章謹慎的選擇第二八四章定謀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十七章 神機營第三四一章不滿甲午前後的英國遠東政策第六十二章 瓶頸期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三零零章由陸轉海第一二零章 漸進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三二二章暗流第二三四章 偉大復興之祥瑞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八五章贏得未來的西進第一三四章 津輕海戰掃尾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七十五章 幕末流裔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一二一章 與天海關係法第五十章 聶士誠第二七四章民意寫在前面第二七五章軍備競賽第二六二章鐵鉗行動第二七六章 地震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一二二章 甲午將至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十二章 袁世凱第一七九章宗藩政策第三十三章 滿漢夷華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一四零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一五九章他鄉遇故知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二九五章難以拒絕第八十七章 迂迴奇克勒第三一八章短兵相接第一八六章針鋒相對第一三六章 自覺第一六二章大賞第二三一章醞釀第六十八章 殺!第二九四章韜晦第一八四章巨寇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五十一章 喀喇沁王爺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九一章引爆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三二二章暗流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一六四章海軍的腳步第一五零章 黃金城(新書鏈接在內)第一零三章 代號墨菲斯托第一四五章 兩重天第一八五章陝西強改第四十四章 謀刺事件第三二七章分贓第四章 朝會第二六三章一夜的戰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二七二章 外交的背後第八章 醇王府第二二一章 兩敗俱傷第二七七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第一四三章 御前會議第一六九章恭親王遺折第三一六章坦克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七十九章 國策第二七七章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海參崴不凍論者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