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頤和園

“老佛爺……”,嗚咽着的隆裕哭哭啼啼的癱倒在儲秀宮慈禧寢殿的牀頭,一雙眼睛紅腫着,不住地用手中錦帕擦拭着眼角。我假意撫慰着,一邊用眼角餘光看着慈禧。心頭簡直要樂開了花。

慈禧鐵青着臉,看不出來她在想着什麼,也不說話,自從我和隆裕一起來這裡跟她請安,隆裕說出那小太監聽房的事情以後,她就一直這副表情。

我咳嗽一聲道:“皇后,這內宮的事,就別拿出來惹老佛爺不高興了。再說那膽大包天的奴才不是打死了嘛。朕答應你,這次是殺一儆百,以後再有哪個兔崽子不長眼,朕有一個殺一個,有兩個殺一雙。朕就不信了,還能讓這幫奴才翻上了天去!”,說着一瞟慈禧,又幹咳一聲踱步到慈禧面前恭敬的說道:“親爸爸,昨兒太夜了,兒子和皇后也不想打擾親爸爸安睡,就自作主張打死了。處置的有不是的地方,還請親爸爸原宥。”

“皇帝這說的是什麼話,這種膽大妄爲的奴才,該殺就殺,我怎麼還能責怪於你呢。李蓮英!你給我滾進來!”,因爲剛剛所說的涉及皇室隱秘,所以隆裕一進來就叫李蓮英出去了,此刻慈禧一聲咆哮,早就猜到什麼事的李蓮英立刻跌跌撞撞的爬了進來,跪在地下哭喪着臉道:“老佛爺,老佛爺,奴才該死……”

“知道該死就自個上吊去,在我面前現什麼現!”,慈禧吃了個啞巴虧,一肚子邪火,又不好對着我和隆裕發,這李蓮英不吃誰吃?

“是,奴才這就去……”,李蓮英跌跌爬爬的往後退,一邊求助的看着我。

哈,正好是我做好人的時機了,我連忙作勢攔住李蓮英,對慈禧說道:“這應該不關李諳答的事情,李諳達就是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派小太監到皇后寢宮去啊。親爸爸,照兒子看,這也就是那奴才不懂事,死了也就算了嘛,犯不着爲了個忤逆的奴才傷了宮中和氣。”

我一邊說着,一邊把李蓮英扶了起來,用凌厲的眼光瞪着他,我剛剛一番話軟中帶硬,暗示我知道這事情是誰的指使,但又不明說,叫慈禧無可奈何。

李蓮英一臉苦相看着我,一邊往慈禧瞄去。這傢伙也是兩面好人,一面表示對慈禧的尊敬,她不發話不敢起來,另一方面也向我示意,這乃是慈禧的責任。

我笑了笑道:“親爸爸,您就發個話吧。您不說話,李諳達連站起來都不敢哪。”,語帶雙關,果然慈禧冷然一笑,不陰不陽的說道:“哼,李蓮英,皇帝叫你起來哪!這就起來吧!”

看得出慈禧也明白我話裡的意思,我笑了笑,向隆裕努了努嘴,隆裕會意,趕過去給慈禧順着背,說了幾句好話,我藉機岔開話題道:“今兒個翁師傅已經把修園子的款項給醇親王那發了過去。這園子也快修好了。親爸爸可有什麼懿旨?”

慈禧心思被我轉了過來,一聽到園子的事情,也正好順坡下驢道:“對了,皇帝,這幾天我常常想着清漪兩字乃是聖祖爺留下來的,咱們修得好了也就罷了。若是修不好,豈不是忤逆了祖宗?我尋思着要不給這園子改個名吧?皇帝你看有什麼好主意?”(“清漪”,以及“潤物”,乃康熙題濟南珍珠泉御筆,嗬嗬,不是南京珍珠泉。)

我笑了笑道:“一切聽憑親爸爸做主。”

慈禧道:“唉,我老啦,總想着養老的事情,頤養沖和,皇帝你看叫頤和園怎麼樣?”,我這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頤和園啊。連忙點頭道:“親爸爸取得好名字,就是這個意思,有了這麼個頤和園,親爸爸也可以頤養天年了。”,說完我不轉眼的看着她,心中一軟,如果你慈禧真地答應從此頤養天年,那也就算了吧。

慈禧也目不轉睛的看着我,毫無表情地說道:“好吧。我老咯。頤養天年,誰家個老人不圖個這個頤養天年呢。皇帝,今兒正好你在這,就給我老婆子寫個條幅吧。這園子有了御筆圓名,我也面子上有些光彩。李蓮英,還愣着幹嗎呢?去取筆墨來啊!”

李蓮英答應了一聲,出門而去。

這可叫我頭大了,雖然小時候摸過兩天毛筆,不過叫我正兒八經寫出幾個像樣的字來,那可真是要了我的命了。沒辦法了,只好硬着頭皮上吧。

墨香襲人,身後六隻眼睛動也不動的看着我手中的毛筆,沾墨,反反覆覆的在墨池邊上褪來褪去,筆尖微微發顫。

“寫啊……”,隆裕不耐煩了。

提起筆來,在潔白的宣紙上落筆,頤和園三個字寫得我滿頭大汗,效果卻不忍目睹,歪歪紐扭的。算了,回頭找人代筆吧。我回頭向慈禧道:“親爸爸,兒子不知怎的,右臂總提不起力來,過兩日再寫好送來行嗎?”

慈禧眉頭緊鎖,身子略略有些發顫,點頭道:“好,好……皇帝……你們都回去吧。我有些累了。”

看得出來她非常生氣,我倒也不帕她,不犯什麼大錯她也沒理由跟我搞三搞四。我便扯了扯不明所已的隆裕,對慈禧說道:“親爸爸注意身體,兒子告退了。”

起身剛要走,卻裝作剛想起來似的說道:“親爸爸,因剛毅調任神機營,江蘇巡撫出缺了,親爸爸沒什麼主意的話,兒子想讓劉坤一與曾國荃對調,這巡撫嘛,也請劉坤一兼署了,親爸爸你看怎樣?”

“我再想想……仍由剛毅兼着吧。有新的人選再跟皇帝商量。去吧。”,慈禧揮了揮手,我一愣,心裡窩火,又請了安便與隆裕回去了。心想,要是你剛剛說皇帝你看着辦吧,也許我以後會讓你安心養老。哼,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與你對着幹了!

心裡越想越憋氣,一路琢磨着如何不露聲色的幹掉這老妖婆。卻沒想到後面李蓮英趕來了。

“皇上……皇上……皇后。”,李蓮英滿頭大汗的跑到我面前跪下,我冷冷的道:“李諳達這是幹什麼呢?”,對於他,我早就有了決斷,我這正缺錢呢,要是你識相,早點投到我這邊來,說不定我會放你一馬,如果還是這樣首鼠兩端,那就別怪我光緒爺不客氣。

“回皇上話,奴才……那小太監的事情,真的不關奴才的事啊!”,我心中一笑,我當然知道不關你的事。點點頭道:“起來說話。朕心裡有數。”

“皇上……皇上知道奴才就好。”,李蓮英起身來,訥訥的站着,看看我,又看看隆裕,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片刻後便告退去了。

我心裡知道,這傢伙猶豫了。也許,能把他拉過來也說不定。

半路與皇后分手,隆裕去了鍾粹宮,而我,則前往養心殿書房。讓已經貼服於我的小德子拿來筆墨,又讓他去找翁同龢過來給我代筆。

卻不想,等了一會,來的卻是李蓮英。

李蓮英一見到我就撲通跪倒,將慈禧給賣了。我不住點頭,表示對他忠心的讚賞,隨口問了一句道:“李諳達起來吧。上次你隨手拿出一百萬來,朕問你,內帑還有多少銀子?”(內帑指內宮小金庫)

李蓮英回道:“還有九百多萬。”

“李諳達的私人身家,比這個要多吧?”,我不露聲色地問道。

“皇上明鑑!奴才哪有那麼多錢?王公大臣的饋贈,奴才倒有一些,不過也就兩三百萬。皇上嚇死奴才了。”

“噢?朕聽人說,總管內務府大臣續昌與李諳達你,都有數千萬兩身家,李諳達,這都是謠言嗎?”,我有心試探,一邊假裝寫着字,不住地將手中的紙揉成紙團捏着。

李蓮英一愣,不言語了。隨即小德子帶着翁同龢來到。我便不再問他,讓李蓮英去了。看得出李蓮英也在掙扎着。我到底要怎樣給他加一把火呢?又或者,乾脆一起辦了他?

新人新書,請大家投張把票給俺行嗎?俺躲在冰箱裡裸體跪求……*_*

第二三二章好消息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二九一章引爆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一一七章 一五計劃第七十二章 外交骨牌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二六一章尊嚴與榮耀第二五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一九章 反擊進行時第一七八章安南亂第一七九章宗藩政策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一七零章朝鮮監國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一七四章政變第一六八章旗務釐定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三二三章分歧第三三五章網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二九三章宣戰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七十二章 外交骨牌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第一零二章 外交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長崎事件始末及其影響第三零九章軍事外交調整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一三八章 長崎攻防戰(一)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三四九章共治時代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二五零章地方官制第七十四章 彼時東瀛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二八四章定謀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第六十五章 逆流第八十九章 國,家一些資料 關於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問題第四十四章 謀刺事件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三一零章不列顛的退讓第十七章 神機營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八十二章 決心第二四八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第三二九章傾斜的天平第七十二章 外交骨牌第一七二章東亞病夫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二八一章洗牌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三一七章緬甸戰役第三二七章分贓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三三七章變端第一九七章提爾皮茨和施利芬的修改計劃第三零一章赫爾戈蘭灣的驕傲第二二七章 載灃的圖謀第二零七章 肅殺之秋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三零一章赫爾戈蘭灣的驕傲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二六九章 爭霸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一七六章軍情局出擊第二零七章 肅殺之秋第一一二章 遠東股份公司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三一九章 殲滅戰
第二三二章好消息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二九一章引爆第六十七章 總理衙門前的對峙第九十一章 平息內憂第二六四章乾清宮會議第一一七章 一五計劃第七十二章 外交骨牌第二五六章 與時間賽跑第一五七章中日馬關敦睦條約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有關歷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第二六一章尊嚴與榮耀第二五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章 東鄉平八郎第二一九章 反擊進行時第一七八章安南亂第一七九章宗藩政策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三三零章新局面第一七零章朝鮮監國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三零六章大海戰的初場第一七四章政變第一六八章旗務釐定第二零三章三處地方的晚餐第二七三章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三二三章分歧第三三五章網第三三六章 和平十天第二九三章宣戰第七十六章 對日新思維第五章 一團亂麻第七十二章 外交骨牌第一五二章舍卻危脆身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二六七章排華事件第一零二章 外交第三四二章 中東烽煙起第三十六章 偶遇張謇長崎事件始末及其影響第三零九章軍事外交調整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一三八章 長崎攻防戰(一)第二四七章綢繆新世紀第三四九章共治時代第一四八章 墨菲斯托小組第二三六章 用兵之策第二五零章地方官制第七十四章 彼時東瀛第三零七章 帝國的清晨第四十七章 總稅務司赫德第二八四章定謀第三十八章 百廢待興第六十五章 逆流第八十九章 國,家一些資料 關於主角的身份和民族等問題第四十四章 謀刺事件第五十六章 劉步蟾第一五八章北方的澳大利亞第二零零章借勢第三一零章不列顛的退讓第十七章 神機營第二一一章 世界大戰的陰影第一一零章 世界第八十二章 決心第二四八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第三二九章傾斜的天平第七十二章 外交骨牌第一七二章東亞病夫第五十三章 後勤專家第一二三章 中華民族第二八一章洗牌第三一三章革命的年代第二零八章上帝拋棄你們第三一七章緬甸戰役第三二七章分贓第十六章 啞巴虧第三三七章變端第一九七章提爾皮茨和施利芬的修改計劃第三零一章赫爾戈蘭灣的驕傲第二二七章 載灃的圖謀第二零七章 肅殺之秋第一一六章 秘密立國第一八八章治國之難第三四五章國際新秩序第七章 帝黨小太監第三零一章赫爾戈蘭灣的驕傲第三十一章 珍妃薦人第一二四章 日本的抉折第二六九章 爭霸第一一三章 清流第二八六章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第二四二章德皇遇襲案第一七六章軍情局出擊第二零七章 肅殺之秋第一一二章 遠東股份公司第一九一章東海新氣象第三一九章 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