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

如有必要,可用直升機撒錢。

—伯南克

一個人在某一方面開銷大,就應該在另一方面有所節制。比如在吃喝上奢侈,就應在衣着上節儉;在住房上講究,就應在馬廄上節省。處處都大手大腳,將難免陷於窘境。

—弗蘭西斯·培根

追根究底,只有德國人才會認真談論“規規矩矩賺錢”。法國人講贏錢(gagnerI’argent),英國人說收割錢(toearnmoney),美國人說造錢(tomakemoney),而匈牙利人則是“我們到處找錢”。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傳統經濟學認爲,錢是沒有標籤的,錢就是錢,每一張相同面值的鈔票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管你這些錢是血汗換來的,還是刮獎刮到的,或者馬路上拾到的。真是這樣嗎?

行爲經濟學先驅理查德·泰勒(RichardThaler)提出的“心理賬戶”(MentalAccount)理論,證明了這種論斷是錯誤的。

輸了5元,還是2.62億元?

據說,愛因斯坦在研究過輪盤賭後講了一句話:“輪盤想要贏錢,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搶。”不過呢,這裡有一個“行運一條龍”,差一點就贏了輪盤賭的故事,我們通過它來繼續談心理賬戶問題。

一對新人來到賭城拉斯韋加斯度蜜月。剛到酒店安頓好,夫婦倆便踏進賭場尋找刺激。

在那裡,他們迷上了輪盤賭。三天後,他們把身上的1000美元賭本輸了個精光。

當夜,新郎躺在牀上輾轉難眠。突然,他發現梳妝檯上有個東西在閃閃發光。他湊上前去,發現是留作紀念的一個5美元籌碼。

奇怪的是,新郎此時腦海中不斷出現“17”這個數字,他覺得這是上天給的啓示。於是,他披上睡袍,趿拉着拖鞋就到樓下去找輪盤賭檯。

他把5美元籌碼押在“17”這個數字上。果然,小球就落在了“17”上,他得到了175美元。繼而他又把贏來的錢全部壓在了“17”上,結果又贏了,這回莊家賠了6125美元。

真是邪了門了,新郎官一直這樣賭下去,贏回了750萬美元。

這時,賭場不幹了,經理把他請到辦公室說,如果再開出“17”,賭場就賠不起了。

財星高照的新郎官怎肯罷手?

於是新郎兌換了錢以後,“打的”直奔市區一家財力更雄厚的賭場。

自然,輪盤臺上的小球居然又落在“17”上,莊家爲此賠了2.62億美元。新郎樂昏了頭,乾脆來了一場空前的豪賭,把這筆巨資又都壓在了“17”上。

結果小球停得偏了一點,開出了“18”。

一輩子做夢都想不到的鉅額財富,就這樣被他轉瞬間輸得精光。新郎官已經身無分文了,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回了酒店。

他一進房間,新娘就問:“你到哪裡去了?”

“去賭輪盤。”

“手氣怎麼樣?”

“還好,只輸了5美元。”

試問,這位新郎是輸了5美元,還是2.62億美元?

蕉鹿自欺

中國古代的典籍《列子》中,就有一則類似的故事。

有個鄭國人在野外砍柴,忽見一隻受傷的鹿跑過來。這人乘機趕上去,一扁擔將它打死了。他怕獵人追來發現,就把死鹿藏在一個窪坑裡,在上面覆了一些蕉麻,藏好以後,就若無其事地繼續砍柴。天快黑了,並沒有什麼人來,他很高興,就準備把死鹿連同砍得的柴一塊挑回去。可是,這時他忘了藏死鹿的地方,只記得那上面覆蓋着蕉麻,找來找去,到底沒有找到。最後他想:“恐怕我根本沒有打到過什麼鹿,也根本沒有把它藏在什麼蕉麻下面,一定是我做了這麼一個夢罷了!”

在日常的經濟生活中,糊里糊塗,自己欺騙自己的事情一點也不新鮮。元代詩人洪希文慨嘆:“得非愛惑聰,戲我如蕉鹿。”

“心理賬戶”常常導致一種最錯誤的理財行爲—有時會把某些錢看得不值錢,視爲“外財”。

新郎自以爲是輸了5美元,不過是“蕉鹿自欺”罷了。

新郎把賭博的本錢放在一個心理賬戶,把從賭場贏來的錢放在另一個心理賬戶,其實這些錢都是他的。那位新郎輸掉的不是5美元,而是2.62億美元!

“新郎行運一條龍”的故事,只是諸多賭場傳說中的一個,但不少美國人相信是真實的。現代賭場的風險控制非常完善,這種事件已經不會再發生了。箇中原因,我們在下一章分析。

“莊家的錢”效應

拋開財富來路的道德因素不談,老實掙的錢也好,天降橫財也罷,都是你的錢,在你買東西的時候,效用是完全一樣的。

新郎當天晚上是用5美元賭本起家的,所以覺得無論怎麼輸,最多也就輸5美元。

基於這種心態,在他運氣好時贏的錢,彷彿都不是真錢,至少不是他的錢。在賭場裡,他覺得這是在玩別人的錢。泰勒稱之爲“莊家的錢”(housemoney)效應,即便輸了也不當回事。如果新郎明白“心理賬戶”原理,他就會明白,那些錢其實都是他的。贏來的錢,與辛苦賺來的錢完全一樣。在他“打車”的時候,出租車司機絕不會問他車資是血汗換來的,還是賭場撞大運贏的。

很遺憾,這位新郎和其他平庸的賭徒一樣,覺得這些錢與其他收入大不一樣,所以也就毫不在乎、一擲萬金,不能見好就收。那晚的豪氣足以令他在以後的日子裡更加追悔莫及吧。

威廉·江恩講過股票大炒家利文摩爾的故事。江恩說,利文摩爾是位誠信之士,他雖然屢屢破產,但只要恢復元氣,一定還債。

機敏的利文摩爾逃過了1929年股市大崩盤。當時他僱用40名“統計員”作爲助手,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對下跌和上漲的股票家數進行計算。在他們廣泛選取的1002只股票中,有614只同一時期下跌,只有338只上漲,儘管工業指數成分股漲勢喜人,利文摩爾已預感到大勢不妙,立即撤退。

但是,利文摩爾最大的弱點在於:他除了學習如何賺錢之外,什麼都不學。他從不學習保存資金的方法。他貪婪,野心勃勃,所以當他賺了一大筆錢以後,就不再穩妥地進行交易。他試圖讓市場跟着他的意願走,而不是等待市場自然地轉勢。

這也是所有最終失敗的大炒家的通病,當他們賺到大錢後,就忘卻了遇事小心謹慎的成功之道,變得過度交易,沒考慮意外的出現,忘乎所以,最後市場經常只有他一個買家,其他都是賣家。

利文摩爾在1934年再次破產後又賺了錢,最後在徹底破產的狀態下自殺了。

你有幾個錢袋?

在賭城拉斯維加斯,流行一句口訣:“永遠不要把左口袋裡的錢輸光了。”

職業賭徒常用的風險控制手法是:把重要的錢和不重要的錢,分別放在不同的口袋。比如把本錢放在右口袋,右手是負責支出的;把贏回來的錢放在左口袋裡,左手是負責收入的。這樣當右口袋一文不剩時,左口袋多少還能剩一點。

在電影《幸運牌手》裡,“左口袋”不僅指重要的賭資,更是指一些更爲重要的事物,比如親情、愛情。

左口袋的錢和右口袋的錢,一樣嗎?對於一個絕對理性的人來說,是沒有分別的。但是,一個正常人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

行爲經濟學的重要先驅理查德·泰勒教授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賬戶,一個是經濟學賬戶,一個是心理賬戶。在經濟學賬戶裡,每一塊錢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絕對量相同,而在心理賬戶裡,人往往會對不同來源、不同時間的收入採取不同的態度。”

經典電影《畢業生》的主演達斯汀·霍夫曼,在未成名前,經濟上經常捉襟見肘。

一次,有朋友來看望他,發現霍夫曼正在向房東借一筆錢。但是,當朋友來到霍夫曼的廚房時,發現桌上擺着幾個罐子,每個裡面都裝滿了鈔票。其中一個罐子上寫着“出借”,另一個寫着“公共設施”等。朋友很好奇,霍夫曼的罈子裡有這麼多錢,他爲什麼要去借錢呢?這時,霍夫曼指着一個寫着“食品”的罐子給朋友看—裡面空空如也。

你有劃分“心理賬戶”的傾向嗎?

心理賬戶現象是如此自然而然,以至於我們無法察覺。不妨作一作下面這個測試,請閣下儘可能如實作答,以期認清自我。

假定你花300元,買了一張演唱會的門票,到了會場門口,卻發現門票丟了。你會再花300元買票進場嗎?

假定你打算到了會場門前再買票,買票前卻發現丟了300元,不過你身上還有足夠的現鈔。你會不會照樣買票?

多數人在第一種情況下,可能掉頭而去;在第二種情況下卻捨得再掏腰包。

雖然兩者其實都是損失300元,而且必須再花300元才能享受預期的娛樂。可是,大多數人碰到這兩種情況,反應似乎不太一樣。他們覺得在第一種情況下,等於是買兩張票,每次花300元,總共花掉600元。即使是看到了心儀的明星,花這麼多錢也似乎不值得。但是,掉了300元現金,再花300元買票,在大多數人看來是兩碼事,可以算是兩筆賬。

細究起來,這兩個態度其實是自相矛盾的。

這種依情況不同,用迥然不同的方式看待兩個基本上相同的損失,正是劃分“心理賬戶”典型的例子。

以下這些跡象可能顯示你有劃分“心理賬戶”的問題:

☆銀行已存款,但也有信用卡循環債務。

☆覺得自己並沒有亂花錢,卻老是存不了錢。

☆不會亂用積蓄,可是一有意外之財就花個痛快。

☆用信用卡花錢購物,似乎比用現金更大方。

你會給錢貼“標籤”嗎?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會給錢貼上不同的“標籤”:血汗錢、辛苦錢、救命錢、意外之財、飛來橫財、黑錢、大錢、零花錢等。不同的錢,人們會賦予它們不同的價值。

心理賬戶:人們會根據錢的來路、存儲的方式或支付方式的不同,無意識地將金錢加以歸類、編碼,並賦予不同的價值,進行管理。

中國有句諺語:“人無外財不富。”外財,是意外之財。從字面上已經反映出,人們不自覺地運用了“心理賬戶”,把錢分爲理所應得的“內財”和天外飛來的“外財”。

“飛機撒錢”可以刺激消費嗎?

花費率(spendingrate),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花費率是指拿到手裡的錢所花掉的比例。例如,拿到2000元分紅,花掉了700元,花費率就是35%。

很多人會覺得,花費率不會超過100%,也就是每獲得一元錢,最多就只能花掉一元錢,其實不然。

中秋節,阿福所在的城市要給市民“發紅包”—每位市民補貼1000元。雖然阿福平時不缺這1000元,但還是挺高興的。等假期結束時,阿福發現自己花的錢足足有3000元!

原來,阿福拿到“紅包”後,出手比平時闊綽了很多。他因爲這筆意外之財,到餐廳或商場花錢都很大方,因爲他心理上有恃無恐,老覺得有這1000元做後盾。他不僅把這筆補貼當作可以任意支配的意外之財,而且這種“樂觀的不謹慎”,使他不知不覺地挪用其他賬戶,把原來另有用途的錢也花掉了2000元。

一筆小額的意外之財,反而可能讓人破費更多,這是耐人尋味的現象。

爲救美國經濟於水深火熱,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有句名言:“如有必要,可用直升機撒錢。”

對這句話,各人理解不同,用心理賬戶的原理來看,“飛機撒錢”也許真的能刺激消費,提振經濟。

大錢小花,小錢大花

大約40年前,以色列銀行的經濟學家邁克爾·蘭茲博格(MichaelLandsberger)研究了二戰後以色列人在收到德國政府的戰爭賠款後的消費問題。

研究對象是一羣以色列人,他們都收到了一筆來自聯邦德國的賠款。這筆撫卹金是用來賠償納粹暴行的,但對於獲得賠償者而言還是相當意外的。

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17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2)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21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1)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0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1)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17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21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1)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2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23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
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12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1)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17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2)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21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1)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28章 九重幻象—認知與決策偏差(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2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0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1)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24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2)第17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16章 時間折扣—今天的100元大於明天的100元(1)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1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5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2)第21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1)第22章 小數法則—樣本大小與統計結論(2)第2章 損失厭惡—丟失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8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1)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6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1)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25章 理性原罪—多重選擇下的衝突第7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2)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第15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6章 禁臠效應—奢侈品與炫耀性消費(1)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14章 樂觀偏見—自信、自負與拖延(1)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27章 滿意指數—快樂與滿足的最大化(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11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2)第3章 風險悖論—謹慎和大膽,只是一體兩面第4章 參照效應—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1)第19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2)第20章 均值迴歸—可媲美萬有引力的一個發現第23章 正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妙用與濫用(1)第9章 心智分賬—掙到的100元大於白撿的100元(2)第13章 錨定理論—隨意卻有效的參照暗示(2)第18章 窺測天機—風險探索簡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