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

大明政客sodu

(感謝讀者大大的支持,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拜謝諸位的月票、打賞、訂閱等,讀者大大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

“孫大人,江寧營要進行重新整編,我的考慮,重點在於發展神機營,在神機營的基礎之上,成立炮兵營。”

“大人,神機營擴充,我沒有意見,可專門成立炮兵營,好像沒有必要啊,這神機營可以擴充到兩個甚至是三個,意思也是一樣啊。”

蘇天成搖搖頭。

這種先進的理念,孫傳庭暫時不會明白,將炮兵單獨分離出來,是軍事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炮兵獨立與騎兵和步兵,成爲單獨的一個兵種,是軍事進步的必然要求,可以說,如今這個時代,炮兵的作用,大大強於騎兵和步兵的作用,就算是幾百年之後的高科技,炮兵的作用也是非同一般的。

江寧營將走出這一步,從這一刻開始,陸軍中間,第三個兵種將誕生了。

雖然說目前有神機營,但所有人,都將神機營看做步卒中間的一種,衆人認可的主要的兵種,就是騎兵和步兵,全世界都是一樣。

火器的專業化,這是必然的趨勢。

歷史上的第一支炮兵,大都認爲是明朝初年的神機營,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第一支專門炮兵的誕生,是在歐洲,誕生於英國,當然,那個時候的炮兵,威力已經非常巨大了。

中華民族的近代的屈辱史,與軍事上的裹足不前、閉關鎖國有着直接的關係。

蘇天成臉上決絕的神情,令孫傳庭有些奇怪,他根本想不到那麼遠,也不可能知道炮兵真正的作用。在他看來,能夠上陣殺敵,衝鋒在最前面,那種快意纔是真正的無敵氣勢,至於說炮兵。都是遠離敵人,不能夠面對面的廝殺,缺乏了必要的氣勢。

當然,畢懋康研發出來的開花彈,威力肯定是不一般的。

“孫大人,我考慮過了。江寧營要專門購買火炮,紅衣大炮的數量達到二十門,大將軍炮的數量達到五十門,虎蹲炮和弗朗機炮,各自達到一百門,這樣。炮兵營的火炮的數量,整體達到兩百七十門,加上原有的火炮,總體數量超過三百門了,這件事情,近期之內,就要做好。”

孫傳庭目瞪口呆。這樣的火炮數量,他聞所未聞,關鍵是購置這麼多的火炮,需要銀子,想着朝廷直接撥付火炮,不是很現實,粗略算一下,購置這麼多的火炮,需要的銀子,超過三十萬兩白銀了。要知道江寧營剛剛拿出來五十萬兩白銀,專門研發火器。

“大人,一次性的購買如此衆多的火炮,需要很多的銀兩啊。”

“銀子不是問題,關鍵是這些火炮。要馬上到位,要迅速成立炮兵營,將士要熟練操作火炮,我的考慮,三個月以內,炮兵營的將士,必須要熟練操作火炮。”

看見蘇天成不擔心銀兩的問題,孫傳庭總算是送了一口氣。

他這個江寧營衛指揮同知,實際上負責所有的事情,特別是銀兩的開支,糧草的供給,蘇天成歷來都是找到了銀兩和糧食,一併交給江寧營,具體的開支,他就要操心了。

江寧營儲存的銀兩和糧草,數量是龐大的,按說經手這麼多的銀兩和糧草,誰都是要關心一下的,可蘇天成從來都不過問,這樣的信任是很少見的。

“大人看,成立炮兵營,該如何的調整啊。”、

“親兵營、斥候營和執法營暫時不動,保持原來所有的建制,步兵營二營,改爲炮兵營,健銳營二營、前鋒營一營、二營、步兵營一營、神機營等,悉數要配備燧發槍,將士要熟練掌握燧發槍的發射技術。”

“最爲重要的是攻防技術,必須要有大規模的改變,這方面,要加緊研究,江寧營作戰的方式,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以前的攻防模式,依舊要保持,在以前的基礎上,逐步加以改進,變動需要時間,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夠着急。”

“戰馬暫停採購了,保持目前的數量就可以了,從現在開始,着重加強對步兵營和炮兵營的訓練,不要捨不得花銀子,要求軍匠大規模的研發炮彈和燧發槍,同時,也要生產一定數量的火繩槍。”

孫傳庭有些奇怪了,既然有了燧發槍,還生產火繩槍幹什麼啊,豈不是多此一舉嗎,江寧營肯定是不會使用火繩槍了。

“孫大人,江寧營這個改變的過程,也是燒銀子的過程,若是不能夠有銀子的支撐,一切都會存在問題的,生產一定數量的火繩槍,賣出去了,豈不是能夠賺取到更多的銀子,河南府的情況不同了,不能夠和江寧縣比較,短時間之內,拿不出來這麼多的銀子,我們自己也要想辦法啊。”

孫傳庭看着蘇天成,好半天沒有開口說話,他根本想不到,蘇天成還能夠想到做生意的事情,而且是做火器生意。

崇禎八年十一月三十日。

這個日子,註定要被記載入歷史,這一天,江寧營轄下的炮兵營,正式成立了,這是大明朝第一支專門的炮兵,也是全世界第一支專門的炮兵。

炮兵營的營指揮,由畢懋康直接兼任,副指揮由熊子健兼任。

兩千名將士,整齊的站立,他們以前是步卒,這次改變身份,成爲炮兵營的一員,引發了衆多羨慕的眼神,開花彈的威力,江寧營的絕大部分將士,都清楚了,可以想象,這支剛剛成立的炮兵營,在未來的征戰中,將發揮巨大的威力。

從炮兵營軍官的配置,就可以看出來,江寧營對炮兵營是非常重視的,畢懋康是衛指揮同知,熊子健是衛指揮僉事,分別兼任炮兵營營指揮和副指揮,這樣的規格,絕無僅有。

蘇天成親自給畢懋康授旗。

“諸位兄弟,江寧營所轄的炮兵營,從今日起,正式成立了,你們要記住,這是一個新的兵種,從今日開始,江寧營除了騎兵、步卒和神機營,誕生了獨立的炮兵營,以前慣常認爲的三大營,變爲了四大營。”

“畢大人研發出來的開花彈,大家都見識了威力,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日後征戰的過程中,炮兵營的威力,是你們所不能夠想象的,炮兵營可以直接決定一次戰役的勝敗,所以說,炮兵營對於江寧營來說,至關重要。”

“接下來,健銳營二營、前鋒營一營、二營、步兵營一營、神機營等,都要配備燧發槍,我們的訓練科目,多出來了不少。”

“炮兵營要熟練掌握各門火炮的性能,最大限度發揮火炮的作用,不管是對敵野戰,還是攻城拔寨,炮兵營都要發揮最爲重要的作用。”

“配備燧發槍的諸營,要掌握燧發槍的性能,能夠熟練的發射,給予敵人最大限度的殺傷。”

“當然,最爲重要的,還是大家的基本素質,我們不能夠過於的依靠火器,和敵人面對面廝殺的時候,還是要徹底壓倒對手,展現江寧營的驍勇。”

“馬上就是春節了,有不少將士的家人,都到河南府來了,你們可能想着,春節期間,是不是和家人好好過節,可能要對不起你們了,這個春節,江寧營不會放假,所有兄弟,都要刻苦訓練,軍匠也一樣,晝夜加班,研製出來更多的開花彈和燧發槍。”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流寇正在陝西和山西肆掠,後金胡虎視眈眈,這都是我們江寧營面臨的對手,我們要刻苦訓練,日後徹底打垮他們。”

“我還是那個認識,江寧營是無敵於天下的,兄弟們是最強悍的。”

蘇天成說話的時間不長,也沒有多少囉嗦的話語,說的都是很實在的,江寧營的將士,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講話,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不喜歡虛無縹緲的東西。

宋思軍已經開始爲江寧營採購火炮。

說起來有些好笑,江寧營不能夠直截了當的去採購火炮,一方面是價格的原因,通過官方的正式渠道採購火炮,要多出來不少的銀子,每一關都有吃回扣的官員,這是江寧營無法干涉的,通過宋思軍,直接購買火炮,價格便宜很多。比如說紅衣大炮,官方的標價的2600兩銀子,宋思軍去採購,不超過2000兩白銀。

另外一個方面,也是不想過於的炫耀,畢竟這是大明第一支專門的炮兵營,這個時代,真正認爲炮兵在某些時候,作用甚至超過騎兵和步兵的認識,基本是沒有市場的,歷史的沿革,一直都是冷兵器作爲主宰。

江寧營內部,蘇天成、孫傳庭和畢懋康三人,知道這個情況。

江寧營的軍匠,暫時還不能夠製造出來火炮,重點還是在生產燧發槍,火炮的生產技術,畢懋康是瞭解的,但生產的工序較爲複雜,就算是現在開始生產,短時間不可能滿足炮兵營的需要。

基於這樣的原因,對外採購火炮,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裝備炮兵營,開始全方位的訓練,讓炮兵營的將士,逐步熟悉火炮操作的要領。

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13章 誤判?(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15章 誤判?(4)第148章 辯解第703章 遠見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495章 宿命論(4)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04章 隱患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994章 整合(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882章 對決(4)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764章 開埠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106章 自作孽(2)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52章 北平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65章 劉鐵漢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86章 行動(3)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579 天降神兵(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92章 稱帝(4)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
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13章 誤判?(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015章 誤判?(4)第148章 辯解第703章 遠見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495章 宿命論(4)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704章 隱患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994章 整合(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882章 對決(4)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764章 開埠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1106章 自作孽(2)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52章 北平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65章 劉鐵漢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86章 行動(3)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579 天降神兵(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192章 稱帝(4)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