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尊嚴之戰(4)

江寧營擁有的火炮,已經得到最大程度的改進了。

設立在萊州的兵工廠,規模早就擴大了,兵工廠和造船廠一樣,成爲了聚寶盆,生產出來的兵器和火炮,很多都是賣出去了,而且供不應求,對於這樣的情形,朝廷裡面有人反對,認爲兵器賣出去了,特別是火炮賣出去了,恐怕會損害到朝廷的利益,他日若是有人拿着這些兵器和火炮來進攻,肯定是有損失的。

不過這些話都是不清楚情況的官吏說出來的,五大丞相以及都督府、兵部是不會說這些話的,因爲他們很清楚,真正的最新火炮,是絕對不會交易的,也就是那些性能落後一些火炮、燧發槍等等,纔會進行交易的。

有了錢財的支撐,火器的研發事宜,可謂是突飛猛進,遼東江寧營擁有的火炮,是被全面改進的紅衣大炮,可以連續發射十發炮彈,而不用擔心炸膛的事宜,炮膛的口徑做出來了很大的改變,炮彈隨着做出來改進,用具體的實例來說,就算是京城那樣堅固的城牆,也能夠被最新型的火炮在一個時辰之內的時間,炸出來巨大的豁口,甚至是毀滅掉一部分的城牆。

皇上曾經說了,火炮是戰爭之神,誰擁有了強悍的火炮,誰就能夠決定戰爭的進程了,這樣的道理,衆人都是信服的。

燧發槍的射程可以達到一百米,殺傷力達到了五十米,也就是說,在五十米的距離,燧發槍就可以取人性命了,這是很恐怖的。騎兵和步卒在燧發槍的面前衝鋒,也就等於是送死了,根本不可能突破密集的子彈。

江寧營的訓練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前主要是訓練個人的拼殺能力,但後來慢慢轉移到燧發槍的使用方面。考校軍士個人的能力,主要是看對燧發槍的掌握程度,命中率是不是高,是不是能夠擊中異動的目標等等,炮兵營成爲了最爲重要的軍隊,得到了空前的增強。

相對來說。騎兵的作用不再是最爲主要的,就算是在野外的戰鬥,那種完全依靠騎兵進攻的理念,也慢慢出現改變了,當然,騎兵的訓練也是很關鍵的。這主要是在氣勢方面,能夠徹底的壓倒對手。

江寧營將士的軍服,也徹底做了改變,擯棄了長袍,不管是將軍還是普通軍士,軍服都是衣服和褲子分離的,稍顯肥大。便於活動。

這也預示着戰鬥的情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往那種駕着雲梯攻城的戰術,早就被拋棄了,攻城拔寨一律以火炮開始,炸燬城牆之後,手持燧發槍的軍士開始進攻,至於說城牆上面的軍士,基本是不敢露頭的,稍不小心就被槍法奇準的軍士擊中了。

但是有一點江寧營是一直都堅持的。那就是嚴格的軍規,這麼多年過去了,江寧營的軍規越來越細緻,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的,特別是在培養軍士的榮譽感方面。是傾注了心血的,軍士必須有榮譽感,必須要維護軍隊的利益,個人利益絕對服從集體的利益。

江寧營的這種改變,不一定被所有人接受,畢竟出現這種改變的,僅僅是大晉朝廷所擁有的軍隊,包括藩屬國的軍隊,都是以騎兵爲主的。

滿八旗、漢八旗和蒙八旗的軍隊,沒有太多的改變,依舊是以騎兵爲主,注重個人的素質,特別是在騎射方面,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這也符合絕大部分的認識,認爲軍士個人的素質是最爲重要的,只有軍士的能力上來了,軍隊的整體素質纔會上去。

可惜皇上不是這樣的認識,皇上看重的是軍規和軍人的榮譽,某次授課的時候,皇上提出來了一個見解,就算是本性懦弱的人,加入到軍隊之中,只要有這嚴格的軍規,有這足夠的榮譽感,這個懦弱的人一樣可以成爲勇敢的軍士。

這樣的觀點,不一定被所有人接受,絕大部分還是認爲,軍士的素質是必須的。

江寧營此次的征伐,就是最好的證明了。

經過大規模改造之後的江寧營,煥然一新,馬上就要面對依舊保持以前作風的後金韃子,面對強悍的滿八旗騎兵了,廝殺的後果如何,將直接決定江寧營今後訓練的計劃。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六月初五,皇上來到了遼東。

進入山海關的時候,盧象升、閻應元、祖大壽和祖大樂等人,列隊在山海關等候,皇上御駕親征,對於衆多將士的震撼和鼓勵是巨大的,也更加令衆多的將士意識到了,剿滅後金韃子是皇上異常看重的事情,也是皇上必須要達到的目的。

騎着駿馬的蘇天成,看見前方衆多的迎接人羣之後,很是嚴肅。

大晉國創立有五年時間了,應該說老百姓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儘管說可能還是存在有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但各級的官府都是在努力的,而且朝廷的規矩是很嚴格的,禁止浪費,禁止奢靡之風,蘇天成首先從自身做起,不管到什麼地方去巡查,都不會過多的打擾地方官府,接待更是越簡單越好,要是想着上什麼名貴的菜餚,肯定是要遭受到訓斥的,皇上曾經回到山西去,結果當地知府高標準的準備,最終被直接撤銷了官職,儘管有諸多的官員求情,但最終都是沒有作用的。

蘇天成來到遼東,是指揮作戰的,這也是他期盼着有了重大變化的江寧營,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隨着熱兵器的普及,軍隊肯定需要做出來重大的改變,這是歷史的趨勢,只是朝中有些官員認識不到,依舊考慮的是冷兵器爲主的戰爭。

徹底剿滅後金韃子,也是蘇天成的夙願,這一次的戰鬥,意味着朝廷爲後代留下多少的領土,意味着前朝開創出來的領土,是不是能夠完全的收回來,只要是在大晉的領土範圍之內,不允許任何小王朝的存在,這樣的規矩,很快就要推行到草原上,還有諸多的少數民族地區,民族的政策會更加的細化,但都是通過當地的官府來執行,所謂的自治那一套的做法,在官府的威信尚未徹底確立的時候,朝廷是不會採納和推行的。

看見皇上的臉色不是很好,盧象升連忙上前了。

“臣兵部尚書、都督、遼東巡撫盧象升,拜見皇上,臣請皇上檢閱遼東駐軍。”

蘇天成已經下馬了,看着嚴肅的盧象升,臉上露出了笑容。

“盧愛卿,朕不喜熱鬧,今日你召集衆人在這裡迎接,是爲了讓朕檢閱遼東的駐軍,若不是這個原因,朕可不會客氣,不過此類行爲,今後不要出現了。”

盧象升微微鬆了一口氣,其實他也想過,皇上不喜歡鋪張,做出來這麼大的陣勢,是不是引發皇上的怒氣,好在他能夠巧妙的應對。

走到了祖大壽和祖大樂的面前,蘇天成笑着開口了。

“二位將軍在遼東這麼多年,立下了諸多的功勞,可謂是勞苦功高啊。”

祖大壽連忙回答了。

“臣不敢,遼東的穩固,都是皇上的英明,盧大人和閻大人的辛勞,臣與祖大樂不過是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協助盧大人,做好分內的事情。”

“好啊,只要上下一心,就能夠無往而不勝,這次朕到遼東來,帶來了吳三桂將軍,你們很多年沒有見面,這次並肩作戰,一定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

山海關安排了行營,按照計劃,蘇天成是需要在這裡歇息一個晚上,接着趕赴寧遠。

不過蘇天成沒有歇息,和衆多的將士一樣,騎馬朝着寧遠城而去。

山海關的駐軍不多了,絕大部分的軍士,都集中到大淩河城一帶了,考慮到關寧錦防線的重要性,朝廷調集了一萬軍士,在遼東駐軍悉數參與到征伐之後,負責駐守山海關、寧遠和錦州等地方。

其實這一次的征伐之後,關寧錦防線將成爲歷史,一旦徹底剿滅了後金韃子,剿滅了後金的政權,遼東的防禦也將出現大規模的變動,整體的防線將大規模的朝外移動,大同方向的防禦,和遼東的情況差不多。

關寧錦防線是孫承宗當年專門設立的,那個時候的後金韃子,異常的驍勇,對大明京城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爲了能夠抵禦後金韃子的進攻,故而設立了關寧錦防線,經過了事實的證明,這個決定是完全正確的,要不是依靠關寧錦發現的防禦,後金韃子早就長驅直入進入到關內了,大明朝廷恐怕也早就灰飛煙滅了。

關寧錦防線的存在,其實是對大明朝廷一種莫大的諷刺。

蘇天成這次來到遼東指揮大軍作戰,也是想着親眼看見關寧錦防線的撤銷,強盛的大晉王朝已經崛起,若是遼東還存在關寧錦防線,身爲皇上,蘇天成將感覺到臉紅。

所謂困獸猶鬥,恐怕後金的皇太極早就做好準備了,牽涉到後金的生死存亡,皇太極被逼到了絕路上面,沒有其他的選擇。

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06章 禮儀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98章 內訌(3)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92章 宿命論(1)第775章 海戰(5)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280章 變化(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504章 平衡術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3章 痛下殺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122章 熱鍋(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53章 吳三桂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118章 硬骨頭(3)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493章 宿命論(2)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96章 怪異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章 破局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0章 發榜(2)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879章 對決(1)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283章 太子第811章 詫異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49章 實話實說
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06章 禮儀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98章 內訌(3)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92章 宿命論(1)第775章 海戰(5)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280章 變化(1)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504章 平衡術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3章 痛下殺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122章 熱鍋(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53章 吳三桂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118章 硬骨頭(3)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493章 宿命論(2)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96章 怪異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2章 破局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0章 發榜(2)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879章 對決(1)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283章 太子第811章 詫異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49章 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