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無力迴天(5)

濟爾哈朗感覺到了麻木。

事態越來越不利了,最壞的結局漸漸浮現出來。

壞消息接踵而至,濟爾哈朗簡直應付不過來了,子時得知了蓋州城被江寧營大軍包圍了,雖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的江寧營軍士,但城池被完全包圍,沒有數萬大軍,根本不可能做到,連雲島也被江寧營佔領,不到丑時,濟爾哈朗得知多鐸率領的大軍,被江寧營包圍了,廝殺進行了好幾個時辰,多鐸率領的大軍,損失慘重。

濟爾哈朗的心越來越涼,有一點他完全肯定了,那就是明軍的進攻重點,絕不是遼東,而是海州,皇太極的判斷出現了重大的失誤,這個失誤,已經開始造成慘重的損失了。

皇太極做出來這樣的分析,得益於范文程蒐集到的情報,遼東的唐海泰與康泰,濟爾哈朗是知道的,這個時候想起來,濟爾哈朗打了一個冷顫,難道說唐海泰是大明朝廷專門安排的,就是讓范文程上當的,或者說唐海泰早就暴露了,蘇天成遲遲不動手,就是專門讓范文程上當的。

這一刻,濟爾哈朗感覺到了眩暈,這個蘇天成,究竟是什麼材料做成的,能夠忽悠范文程和皇太極,讓整個大清國都上當了。

濟爾哈朗已經收起了僥倖的心思,開始做最壞的打算了,既然明軍進攻的重點在海州,那就說明,蘇天成一定是親自指揮海州這邊的進攻的,蘇天成足智多謀。突如其來的襲擊蓋州,遭遇了多鐸的先頭部隊之後。能夠順勢改變戰術佈置,還能夠迷惑多鐸,包圍了多鐸率領的大軍,難道就不能夠包圍前去增援的三萬多將士嗎,要是出現了那樣的情況,那是皇太極和大清國無法承受的,那也預示着大清國與明軍的決戰,將在蓋州完全展開。

濟爾哈朗無法歇息了。他安排親兵,兵分兩路,一路前往遼陽,求助於豪格,懇請鑲黃旗和正藍旗的將士做好一切的準備,隨時準備增援蓋州,一路前往瀋陽。將這裡的情況,原原本本的稟報給皇太極,到了這個時候,濟爾哈朗不敢隱瞞情況了。

佈置完這一切,濟爾哈朗通知鑲藍旗所有的軍官,還有漢八旗鑲藍旗的所有軍官。告訴他們,做好準備,增援蓋州。

這一下壓上去的接近八萬大軍,一切的目的,都是爲了能夠救援多鐸和增援多鐸的大軍。佈置的過程之中,濟爾哈朗不斷的乞求上蒼。千萬不要出現意外。

天亮了,血紅的太陽露出頭了,一點都不刺眼。

清晨是非常涼爽的,可惜蓋州附近,沒有誰能夠享受這樣的涼爽。

首先發起進攻的,是洪承疇率領的大軍,隆隆的炮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這是決戰的炮聲,洪承疇已經下達了命令,今日必須要擊潰後金韃子,江寧營所有的軍官,都要衝在最前面,就連總指揮洪承疇,都要帶着大軍衝鋒了。

多鐸同樣做好了準備,儘管說一夜沒有接到什麼消息,可派出去通報消息的斥候,都沒有回來,這說明消息已經傳出去了,相信濟爾哈朗做好了增援的部署了。多鐸不斷給軍官打氣,要求大家奮力廝殺,堅持下來,至少堅持一天的時間,等到增援大軍的來臨。

其實多鐸的內心,也在打鼓,他也猜想,這場戰鬥,恐怕是蘇天成親自指揮的,既然想着圍剿自己率領的大軍,那就有可能再次設伏,阻擊前來救援的大軍,可情況已經是這樣了,多鐸沒有了任何的退路,唯有拼力廝殺了。

火炮沒有造成很大的傷亡,軍士迅速的散開,經過了一夜的調整,他們總算是喘了一口氣,平日裡的那些訓練,也發揮作用了,特別是如何的避開火炮的攻擊。

江寧營軍士再次發動攻擊的時候,昨日的那一幕出現了,箭雨和燧發槍的子彈交集,朝着雙方撲面而去,這個過程中,雙方都有傷亡,但後金軍士的傷亡,明顯要大很多,畢竟燧發槍的威力,遠遠強於弓箭。

雙方的騎兵開始衝鋒,巨大的撞擊聲出現了。

多鐸驚恐的發現,江寧營的衝鋒,來勢異常的兇猛,相比較昨日,有着明顯的不同了,雙方剛剛交手,自己率領的大軍,氣勢立刻被壓制住了。

這個時候,多鐸顧不上什麼了,他很清楚,江寧營恐怕是想着,在自己的援軍到來之前,就徹底擊垮大軍的,自己若是還在後面指揮,恐怕廝殺的機會都沒有了。

多鐸大吼一聲,躍馬朝着戰場上衝過去,身邊的親兵,也跟着衝鋒了。。。

蘇天成異常的沉着,斥候接連不斷的來稟報消息,到了卯時,增援的後金韃子,距離防禦的陣地,不足二十里了,最多還有半個時辰,先頭部隊就該到這裡了。

所有將士都做好了準備,靜靜的等候蘇天成的命令。

蘇天成一直沒有離開中軍帳,這樣的戰鬥,他不需要上陣去廝殺,也不能夠這麼做,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刻,主帥是不能夠輕易涉險的,要是主帥出現了什麼閃失,那將是最爲沉重的打擊,剿滅後金韃子的戰鬥,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事情,還需要協調遼東和大同的邊軍,包括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軍士,這些事情,都需要蘇天成來部署。

斥候再次進入中軍帳,稟報後金韃子救援的先頭部隊,距離這裡不足五里地了。

蘇天成微微點頭,命令傳令兵,要求狄懷祥做好發生火炮的準備了,炮兵營衛指揮使秦睿,跟隨洪承疇作戰,蘇天成帶領的部分炮兵營將士,暫時歸秦睿指揮。

傳令兵手裡舉起了紅旗,這是進攻開始的命令。

狄懷祥看見了紅旗,下達了開炮的命令。

隆隆的炮聲再次響起來了,炮彈呼嘯着朝着後金韃子飛去。

衝鋒的後金韃子,其實已經發現了前面的埋伏,可李國翰下達的命令,是衝過去,不要停留,最好是衝散江寧營的防禦部署。

李國翰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了,他知道多鐸率領的大軍,被江寧營包圍了,處於晚萬分危急之中,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衝過江寧營防禦的陣地,讓兩股大軍會合,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強戰鬥力,抵抗江寧營的攻擊。

先頭部隊一共有五千人,全部都是精銳的騎兵,衝鋒陷陣非騎兵莫屬,李國翰相信,五千將士,一定是能夠衝破江寧營的防禦陣地的。

李國翰有着自身的判斷,江寧營既然要圍殲多鐸率領的大軍,那一定是講精銳的軍士悉數集中了,留下來防禦的軍士一定是不多的,只要衝破了防線,與多鐸率領的大軍會合了,江寧營想要剿滅這樣的一股大軍,恐怕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再說了,海州的濟爾哈朗,絕不會坐視不理的,畢竟還有滿八旗和漢八旗的將士,駐紮在海州、蓋州和耀州等地。

先頭部隊用最快的速度,朝着前面衝去,火炮的威力的確很大,但只要將士用最快的速度前進,就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火炮的威力,傷亡就能夠減少到最低。

朝前衝鋒的先頭部隊的軍士,很快發現情況不對了,一些戰馬高高躍起,因爲前方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戰壕,這些戰壕彎彎曲曲,阻攔了戰馬的步伐。

這是非常致命的,前方衝鋒的軍士,迫不得已的停下來,後面的還在全速的衝鋒,隊伍很快開始分區域的集中起來了,想要掉頭都做不到了,因爲後面還在衝鋒。

這個時候,火炮的威力開始體現出來了,一發發的炮彈,朝着人馬集中的地方落下去,每一發炮彈的爆炸,都會掀起一片片的血雨。

先頭部隊的騎兵,絕大部分都是多鐸的手下,也就是鑲白旗之中的騎兵,他們知道旗主被江寧營包圍了,處於危險之中,所以也是拼盡全力衝鋒的,希望能夠與旗主會合,能夠保護旗主,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他們是玩命的衝鋒。

這些騎兵,是非常老道的,長年參與征伐,發現情況不對之後,那些騎兵的軍官,開始拍馬越過溝壕,繼續朝着前面衝鋒,因爲軍官很清楚,要是被堵在小片的區域裡面,那就是死路一條,沒有後退的空間,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朝着前面衝擊。

後面的騎兵,也跟隨着朝前面衝去,有些戰馬,沒有能夠躍過溝壕,失落掉下溝壕,戰馬發出了悲鳴聲,慘叫聲也出現了,但這些聲音,大都被隆隆的炮火聲音遮蓋了。

僥倖衝過戰壕的騎兵,萬萬想不到,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悲慘的命運,這些騎兵,習慣性的拿起了弓箭,準備發射,馬上發射弓箭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所具備的,這也是滿八旗騎兵的驕傲,可惜他們的這種驕傲,根本就沒有發揮的餘地了。

燧發槍開始發射了,鋪天蓋地的子彈飛過來,密集的程度,令衝鋒的後金韃子和戰馬,根本就沒有躲避的地方,戰馬悲鳴着倒下,馬上的軍士慘叫着在地上打滾,很快就不在動彈。

這樣的情形,嚴重影響到了後面的騎兵,如此白白的送死,饒是鐵人也承受不住。

第108章 恩榮宴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771章 海戰(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225章 贖身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83章 定局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04章 隱患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57章 算計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014章 誤判?(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44章 想不到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13章 誤判?(2)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00章 殿試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34章 聖旨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90章 近憂第391章 慘敗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51章 崩潰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822章 準備(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91章 稱帝(3)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42章 人市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28章 上任
第108章 恩榮宴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771章 海戰(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225章 贖身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83章 定局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04章 隱患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57章 算計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014章 誤判?(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444章 想不到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13章 誤判?(2)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00章 殿試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34章 聖旨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90章 近憂第391章 慘敗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251章 崩潰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822章 準備(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191章 稱帝(3)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42章 人市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28章 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