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二)

羅得島戰役中郝潔雖然沒有指揮裝甲部隊突擊,可他也算比其他人對這次突擊瞭解的更多一些。薩洛尼卡這裡戰鬥不利,在一通臭罵後,郝潔很容易就想到了羅得島的戰例,既然一個小小的中校,用不足千人的部隊能擊敗並且圍殲數倍於己的敵人,現在自己手頭有更多的戰車,更多的部隊,採用同樣方法豈不是能將薩洛尼卡拿下來?

抱着這種想法,郝潔集中了白天戰鬥中倖存下來的五十輛戰車,再蒐羅了兩千精銳——裝甲汽車是沒有的,可他相信自己那些一萬五千米越野跑跟兒戲一樣的小夥子不會跟不上戰車速度——郝潔也沒了解敵人什麼地方更薄弱一些,他也顧不得偵察了,趁着夜色掩護,親自率領這支部隊摸黑向薩洛尼卡發起了“突擊”。

在戰車掩護下,郝旅長糾集起來的這支部隊大有遇神殺神,遇佛斬佛之勢。先後突破兩道同盟國陣地,向薩洛尼卡前進。可惜路途上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坑,天很黑,也看不清道路,不少戰車掉進了坑裡,短時間內無法將那些陷進去戰車拉出來,爲了趕時間,郝潔只好將這些戰車放棄,率領剩餘的繼續前進。

在第三道即設陣地前,郝潔少將的突擊終於遭到遏止,大批同盟國方頭大耳的戰車從夜幕裡彷彿幽靈一樣鑽了出來,對陸戰旅的戰車展開攻擊,同時天空突然懸掛上無數的照明彈,將夜晚照成白晝,大大小小無數的火炮阻擊着郝潔那支規模算不得有多大的部隊,同時突擊部隊剛突破的兩道陣地,又讓同盟國軍隊從兩翼包抄上去,封鎖起來。到天亮的時候,歷經千辛萬苦,兩千多精銳只有大多帶了傷的一千人在其他部隊接應下,突出重圍。在突圍部隊後面,五十輛戰車全部丟在了敵人陣地上,郝潔旅長和一千忠勇的陸戰旅將士與那些戰車一樣,在戰鬥中爲國捐軀。到最後,不甘心倒下的郝潔還是不明白,爲什麼那個不知名的陸軍中校能取得成功,而他這堂堂少將,卻必須接受殘忍的失敗。

死不瞑目的郝潔再不甘心,也無法挽回陸戰旅遭受的慘重失敗。少將旅長陣亡,這不光沉重挫傷了陸戰旅的士氣,也給由多國部隊組成的遠征軍前景,蒙上一層厚厚陰影。

對於陸戰旅的失敗,洪上將自然感到很丟面子。他只能用“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來開脫自己。對岸上的同盟國軍隊,發怒的洪上將發誓要將他們徹底消滅。可惜沒有佔領薩洛尼卡港口,老奸巨滑的英國人與法國人、希臘人拒絕在沒有設施的灘頭陣地登陸,這些國家將領認爲他們國家過來作戰的都是正規陸軍部隊,沒有陸戰隊。對於正統陸軍來說,無法運送重武器上去,登陸再多部隊,不過是增加傷亡人數而已。無奈下,洪將軍只能讓受中國人指揮的兩個日本師團登陸,投入戰鬥。一來一去,等第五師團、第六師團開始登陸,太陽早就落山了,而岸上的陸戰旅不要說擴大陣地,在同盟國軍隊積壓下,他們堅持的極爲艱苦,白天好幾次陸戰旅都陷入到崩潰邊緣,幸好海上的艦隊與天空的機羣用火力給予陸戰旅支援,極大削弱了同盟國軍隊反撲的力量,不然第五、第六師團只能在敵人槍口下搶灘登陸。

登陸後,兩個師團接替了混編陸戰旅的防務,上級命令他們向薩洛尼卡發動攻擊,爲後繼部隊掃清障礙。於是爲了“八紘一宇”,在中國顧問指揮下,日軍第五師團以大隊爲單位,一個大隊接着一個大隊投入到對同盟國的戰鬥中。

沒上岸之前,人們已經知道岸上的同盟國軍隊屬於奧匈帝國第六集團軍與保加利亞第二集團軍部分師團,當然,德國軍隊也有,不過規模不大,在這麼大規模作戰中,那點德軍部隊是起不到決定作用的。

徐永晉沒和奧匈帝國與保加利亞軍隊打過交道,不過他在土耳其與德軍精銳部隊交戰過,按照徐永晉估計,如果沒有飛機、戰車、大炮,光步兵交手,中德之間應該平分秋色,三十八團面對一般德軍表現會稍微好些,不過德軍若是面對中國的乙種部隊,叫苦的就是中國人了。

在搭乘運輸艦到巴爾幹來的路上,從古莊幹郎(在俄國戰線上,古莊少佐與同盟國各國軍隊都交過手)口中,徐永晉聽到這奧匈軍隊與保加利亞軍隊根本無法和德軍相提並論,他們連俄國人都打不過——如果簡單的說打不過俄國人,徐永晉倒並不會小瞧這支和俄國人交戰的軍隊,在學校裡徐永晉瞭解到漠北戰爭中,雖然俄國最後失敗,可那是因爲漫長的補給線對俄軍根本是場災難,若是中國跑到俄國歐洲部分去作戰,結局不會比漠北的俄軍好到哪裡去。一句話,俄軍還是很能打仗的軍隊,那些俄國人簡直天生就是戰士,敗給俄軍算不得多羞恥的事情——每次日軍發起發起突擊,那些奧地利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亞人都會放下武器,丟棄陣地,跟風一樣逃之夭夭。

知道面前的敵人是這樣的軍隊,徐永晉很懷疑陸戰旅爲什麼打了一天兩夜還無法佔領薩洛尼卡,要知道,陸戰旅可是自吹爲全軍精銳,雖然有些老太婆賣瓜的味道,不管怎麼說也應該有點戰鬥力,至少要比日軍更厲害。

日軍一登陸,徐永晉抱着解惑的心態去看第五師團對同盟國軍的進攻。他要看看到底是古莊幹郎吹噓自己太過了,還是除了德軍,其他同盟國軍真的,沒什麼用場。可觀看結果讓徐永晉當時汗顏不已——保加利亞第二集團軍只阻擋了日軍第五師團一個下午,當第五師團第九旅團第十一聯隊以一個大隊趁夜發起肉彈攻擊:在迫擊炮簡單的炮火準備後,一千多日軍士兵光着膀子,提着手榴彈、炸藥包、地雷、迫擊炮彈、汽油瓶……總之一切可以找到的爆炸物、燃燒物,發出受傷的野獸瀕死時巨大的嚎叫,漫山遍野向保加利亞軍隊衝上去。只要能幸運地進入保加利亞軍陣地,他們就對陣地上的保加利亞軍進行自殺式攻擊。打開一個小缺口,更多的日軍士兵通過這個缺口向兩邊和縱深猛撲,不到一個小時,原來還堅不可摧的保軍第二集團軍陣地在日軍一個大隊的肉彈攻擊下,土崩瓦解了。絕大多數陣地不是在經過激戰後,保軍力竭被迫放棄,而是那些保加利亞人在看到日軍瘋狂的樣子後,嚇得一槍未放,丟棄陣地跟兔子一樣向自己國家方向亡命奔逃。那些保加利亞人生怕跑的慢了,給日本人糾纏住,到時候日本人拉響手榴彈,他是肯定死了,自己也沒活的機會。

讓中國混編陸戰旅流了太多血的保軍陣地,居然讓一千多日本人一衝而過,除了炸死的,保加利亞人不是逃跑了,就是嚇懷了,實在跑不動,乾脆放下武器高舉雙手期待日本人能給他們符合日內瓦公約的待遇。

保加利亞人的崩潰讓後面觀戰的中國將領很沒有面子。兵強馬壯的混編陸戰旅損失了一個旅長,傷亡超過百分之三十,基本打殘了,可最後只佔領了很小的一塊海灘。而日本人半天工夫就打開突破口,一比較,好象日本人把中國人給比了下去,這讓自認爲自己是亞洲領頭人的中國將領們面上無光。幸好郝潔戰死了,不然上級非要給他幾雙繡花鞋穿穿不可。

不光高級將領們不高興,連徐永晉這樣的在日軍中擔當顧問的中國軍人也不高興,按照軍人道德,他們都竭力反對發動肉彈攻擊,認爲在機槍和火炮面前,這簡直是找死。可事實卻出乎大家意料,抱了決死之心的日本人雖然損失略微大了點,卻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把中國軍隊都比了下去,這次戰鬥過後,這些顧問在日軍中的地位就顯得十分尷尬了。

“第五師團大捷!”

這樣的新聞在第一時間傳遍世界,中國和英國報紙上只是一句話帶過,中國認爲這次勝利的取得是在遠征軍總司令中國的洪葵元上將指揮下才取得的,而英國報紙更偏重於英國艦隊給予的海上支援。在遠征巴爾幹的軍隊中,中國的混編陸戰旅被打殘後,一時沒有更多地面部隊可以投入戰鬥,而英國卻利用日軍打開的橋頭堡,讓兩個殖民地師與他所掌握的日軍近衛師團和第一師團上了岸——爲了證明自己陸軍還是有戰鬥力,很能打仗的,英軍也不強調必須要通過薩洛尼卡港口才登陸了。

第五師團打了勝仗的消息,經過冷處理後,在中國和英國連一個小微漣都沒起來。

和中國與英國比起來。日本國內就大不一樣了。

這是日軍在參加大戰後取得的第一個有影響力的勝利(中國和英國報紙都刊登了日軍勝利的消息,雖然並不長,一句話就帶了過去,但這已經足夠了)!在俄國戰線上,無能的俄軍指揮部造成了前線屢戰屢敗的結局,連帶着由遠東各國軍隊組成的特別集團軍也沒打過一個像樣的勝仗,現在,一個日軍師團擊潰了三個保加利亞師,多麼偉大的勝利啊!

當天晚上,日本全國到處都是提燈遊行慶祝的民衆,《讀賣新聞》組織的慶祝會足有上萬人蔘加,高呼勝利的吶喊將《讀賣新聞》編輯部窗戶上的玻璃都震落了地(上了第二天的花邊新聞:說明當時氣氛是多麼熱烈,而且“碎碎”平安,兆頭很好)。趁着這個勝仗,日本國內掀起了母送子去參軍,妻送夫上前線的感人場景。

一名日軍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學員,馬上就要出征了,出征前父母主持他與心愛的未婚妻完婚,在新婚之夜,妻子爲了讓丈夫不帶任何負擔奔赴戰場,竟然在丈夫睡着後,留下一份遺書,微笑着割腕自殺,而他的丈夫第二天面對自殺的妻子,看了那份遺書,咬着嘴脣,一句話沒說,背上行囊奔赴廣島(廣島是日本集結部隊開赴海外戰場的地方)。這件事情被新聞界報道後,在日本國內又掀起了一股更加狂熱的從軍熱潮——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是除了他們自己,其他人都無法理解的。

在這股參軍浪潮中,日本輕而易舉地又建立了八個師團,那些剛剛放下鋤頭、扳手、鋼筆的農民、工人、學生,一船一船拉到海參崴,在那裡領取中國支援他們的武器,又乘坐火車到俄國西部,去給天皇爭取更大榮耀——用不着訓練,蘭加扎湖的勝利,證明只要發起肉彈攻擊,日本人可以用自己的鮮血,讓一切敵人心驚膽戰,望風而逃的。而抱着炸藥包向敵人陣地衝,這隻要膽量就成,根本用不着更多訓練。

一股民族自豪感在日本人胸膛裡激盪着——他們的鄰居中國和高麗就顯得有些尷尬了,中國和高麗可從來沒想到日本人的意志力具有這麼大的戰鬥力,不過日軍取得勝利的方法,兩國無論如何也不好意思讓自己的軍隊也學習學習——狂熱的軍隊抱着必死的決心邁出國內,國內工人每天工作十六到二十個小時(沒有節假日)支援戰爭,農村裡的農婦,學校裡的女學生浩浩蕩蕩進入慰安所,去當慰安婦撫慰士兵心靈,幫天皇撈取外匯好將戰爭進行到底。以前無數次戰爭已經證明了,只要取得戰爭勝利,戰敗國是要給戰勝國天價賠償,這麼大規模的戰爭,賠償也是一般人想也不敢想象的。所有日本人都相信,日本必然會取得戰爭勝利,而這個勝利會讓他們從貧窮落後走向富裕。

通過無線電聯絡,前方與後方的距離不再遙遠。日本國內的事情通過無線電,當天就能傳到萬里之外的巴爾幹。中國人和英國人對日本國內發生了什麼可以不感興趣,日本人卻是萬萬忽視不得的——他們還要每天面對東方,向他們的天皇表達一下崇敬之心呢!——反過來,國內高漲的擁軍熱情,讓巴爾幹半島的日軍將士一個個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飛到柏林,去把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威廉皇帝抓起來,拉到京都好好展覽一番。

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日軍第五師團從蘭加扎湖方向,向薩洛尼卡市發起了進攻。薩洛尼卡方向有奧匈帝國第六集團軍三個滿員師的兵力面向蘭加扎湖方向展開防線,按照遠征軍參謀部預計,要想打開通道,至少要集中四到五個師的兵力,才能辦到。可剛取得勝利的奧保鞏大將,卻認爲只要日本軍人發起肉彈攻擊,第五師團一個師團就能拿下薩洛尼卡。蘭加扎湖戰鬥讓中國顧問有些丟了面子,雖然這些人現在還在日軍各部隊擔任顧問,可他們卻“只顧不問”,成了擺設了。日軍強大的戰鬥力讓其他副司令聲音小了很多,奧保鞏既然敢打包票,大家心裡縱然十二萬分懷疑,也只能姑罔聽之,就讓奧保鞏試試,等日軍碰了壁,再糾集大部隊對薩洛尼卡發起總攻。

事實再次讓總部那些喜歡高談闊論的將軍們眼鏡碎了一地。還是在夜裡,還是和上次一樣的肉彈攻擊,還是沒有到天亮,同盟國戰線就崩潰,日軍成了戰場上的勝利者。不一樣的是上次擊潰一個師,嚇跑兩個師,這次日軍以一個聯隊爲代價,將三個奧匈師趕的到處亂竄,陣地就像夏天烈日下的積雪,迅速消融了。天亮後,日軍第五師團跟着潰退的奧匈軍隊進入薩洛尼卡城郊,在薩洛尼卡城郊,第五師團又擊潰了匆匆趕過來,以密集隊形向第五師團發起反衝擊的德軍一個團(那個德軍步兵團在日本刺刀面前,只抵抗了半個小時,就支撐不住,不得不向城區撤退回去)。極短的時間內,連續取得勝利,日軍第五師團打出了顯赫軍威。

擊敗奧匈軍隊與增援上來的德軍部隊,第五師團趁勢衝進了薩洛尼卡,當天黑的時候,他們佔領了半個城區,並且幾乎衝到港口,而這也是第五師團最輝煌的時刻。

還在第五師團向薩洛尼卡城區發起進攻時,跟在第五師團後面想要撿便宜的英國加拿大師就遭遇奧匈第六集團軍兩個師從側翼的反擊,光想跟着日軍衝進城裡,宣佈自己是戰鬥勝利者的英國人,在奧匈軍隊反擊下促不及防,很快就被奧匈軍隊打回了出發陣地。等加拿大師回過神來,再向敵人發起進攻,面前的敵人卻突然頑強起來,不再像夜裡那麼不堪一擊了,不光士兵頑強,連同盟國的炮火也極爲猛烈,海上協約國海軍炮火根本無法將同盟國炮兵壓制住。

大家還抱着只要第五師團佔領薩洛尼卡(按照第五師團這些日子表現來看,佔領薩洛尼卡並非不可能),幾個師在薩洛尼卡港口一登陸,蘭加扎湖附近的奧匈軍隊自然會撤退。四月二十七日,英國進攻奧匈陣地失利,不過在戰鬥中發現面前敵人有原本應該在俄國南方戰線的德軍第二集團軍部分部隊。同日,日軍第五師團對薩洛尼卡港口發起的攻擊以失敗告終,日軍損失了六百多人。四月二十八日,英軍糾集兩個加拿大師,在自由法國部分兵力配合下,向同盟國軍發起的攻勢再次以失敗告終。同日第五師團步兵二十一旅團二十一聯隊第三大隊衝到距離港口只有八百米的距離(這也是第五師團距離港口最近距離),卻在同盟國反擊下,倒退回出發陣地,第五師團的小原傳中將向正在海上的遠征軍總部發電,說是從俘虜所在部隊番號來看,他們面前的敵人居然來自同盟國五個師,在強大敵人面前,第五師團暫時無法繼續前進。

四月二十九日,英國還沒發起進攻,就進入防禦:同盟國六個師的兵力向英軍與法軍發起猛烈的進攻,英國人和薩洛尼卡方向第五師團最後一道聯繫被同盟國軍隊切斷,除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第二十二聯隊大部分兵力外,薩洛尼卡城裡的第五師團第九旅團的十一、十二聯隊,第二十一旅團的二十一聯隊、騎兵第五聯隊、野炮第五聯隊全部;輜重兵第五聯隊大部兵力;第二十一旅團第二十二聯隊部分兵力陷入重圍中。四月二十九日,薩洛尼卡城裡的第五師團向港口方向發起了肉彈攻擊,可除了收穫八百多傷亡外,第五師團一無所得。而同盟國在阻截了日軍第五師團進攻後,以兩個師的兵力向第五師團發起攻擊,到了天黑時刻,第五師團在同盟國攻擊下只能停止進攻,就地展開防禦,這也是第五師團在巴爾幹半島第一次轉入防禦。

四月三十日,在沉重壓力下,英軍再也支撐不住了,於是在打着鍛鍊日軍的幌子下,加拿大師從敵前撤退,由日軍近衛師團接替兩個加拿大師防線。英國人撤出前沿,後方的遠征軍英國副司令一再念叨着一旦局勢稍微穩定些,等第五師團佔領了薩洛尼卡港口後,兩個加拿大師從港口登陸“給予邪惡的同盟國最沉重打擊”。至於登陸了,再轉移到軍艦上是否合適,英國人好象並沒怎麼考慮。

面對同盟國六個師兵力壓力,剛上來的近衛師團表現並不比英軍加拿大師強到哪裡去,近衛師團發起了一輪又一輪肉彈攻擊,可他們卻不得不與薩洛尼卡越來越遠。最後在第六師團增援上來後,近衛師團纔算勉強將防線穩定下來,這時防線已經從薩洛尼卡城外,一路倒退回蘭加扎湖湖畔了。

就在四月三十日,薩洛尼卡城內的日軍第五師團糾集了三個大隊兵力再次嘗試進攻港口(日軍高級將領頭腦中根本沒有打回蘭加扎湖的概念,他們只會一直向前衝,按照日本人思維,哪怕撤退一步,都是皇軍的失敗。承受了太多失敗,第五師團好不容易爲日本軍人爭得了一點榮譽,他們是決不希望將這些榮譽統統埋葬掉),可進攻發起才一個小時就宣佈失敗了——三個大隊面前出現了德軍第二集團軍一個師的兵力,在德軍反衝鋒下,兵力處在劣勢的日軍不得不撤退回去。與此同時,同盟國五個師的兵力從各方面向第五師團壓了上去,第五師團最後進攻港口的希望徹底破滅了,現在它只能在同盟國軍隊圍攻下,苦苦支撐,遠征軍總部第一次從第五師團師團部裡,聽到需要增援(不是救援,不過第五師團能發出這樣電報,增援與救援,兩者間實在沒什麼區別了)的電報。

四月三十日,在第五師團苦苦支撐的這一天,又發生了後來震驚世界的一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嚴重事件。這一天在日軍第五師團佔領區出現大量便衣隊向第五師團士兵打冷槍。日軍挨冷槍,後果很嚴重。報復心理極強的日軍在死傷幾名士兵後,對佔領區內所有十三歲以上,七十歲以下居民亮出了刺刀。按照第五師團給總部的報告,在佔領區內這些人不管男女老少,通通都是敵軍便衣,只有殺光這些人,才能解除第五師團內部麻煩。

事實上第五師團並沒有嚴格按照十三到七十歲,選擇處決對象,這只是第五師團對總部的報告而已。按照薩洛尼卡市政廳統計數據,從四月三十日開始,七天內,紅了眼的第五師團屠殺了佔領區三萬居民,戰後在第五師團佔領區內只發現倖存者十八人……

這就是同盟國大肆宣揚協約國暴行的薩洛尼卡大屠殺,日軍第五師團的所作所爲在協約國內上層引起一片譁然。不過日本人一再辯解當時第五師團佔領區內沒有平民,只有藏起武器,時刻準備戰鬥的軍人與武裝分子,日內瓦公約並不保護武裝分子的人身安全,他們也無權享受戰俘待遇,消滅這些武裝分子是完全合乎國際法的行爲,而且根據統計,當時第五師團佔領區並沒有三萬人,戰前這裡只有三千人,因爲戰爭,大批平民逃難撤離了薩洛尼卡,因此就算有誤殺,也不可能有三萬之多,既然同盟國說死了三萬人,請同盟國拿出證據:證明這些被屠殺人的姓名、年齡、職業,什麼時間,死在什麼地方,誰殺了他們,用什麼殺的,目擊證人是誰,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證人說的是真話,而沒有信口開河……要是拿不出來,這隻能證明同盟國對愛好和平的日本進行了卑鄙的污衊。

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只能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裡。爲了勝利,協約國各國面對所謂的“薩洛尼卡大屠殺”選擇性失憶,就好象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什麼“大屠殺”一說,至於薩洛尼卡,他已經完全毀於戰火。“死人是不會從地下爬起來申訴的”,第五師團小原傳中將是這麼說的,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戰後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畫了一幅《薩洛尼卡》,將這場悲劇烘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當一位附庸風雅的日本軍火販子想買畢加索畫時,指着《薩洛尼卡》問畫家“這是你畫的嗎?”畢加索只是冷冷回答:“不,這是你們日本人畫的。”

薩洛尼卡市民的死活,在事關地球愛好和平的民衆面臨同盟國帶給他們空前浩劫時,顯得是那麼的渺小,那些鐵肩擔道義的協約國將領們眼睛只盯着同盟國軍隊,是不會注意到戰場還有手無寸鐵的百姓存在的。在距離薩洛尼卡並不遙遠的海面上,協約國將軍們正在爲第五師團擔憂——不是擔憂第五師團犯下了什麼反人類罪,而是擔憂強大的同盟國軍隊會將第五師團生吞活剝了。

雖然日本國力並不強盛,那麼小的幾個島嶼,又沒什麼讓世界豎大拇指的產業(妓女業是唯一例外,恐怕全世界所有國家掛牌的、地下的妓女數字加起來,也沒有日本一國出產的妓女多。只是這樣的產業是上不了檯面的),不要說一個師團的兩萬人,就是死他二十萬,兩百萬,各強國也不會爲此真心同情——沉痛狀還是要裝一下的,嘴裡面也應該說上兩句“同情”、“關切”、“深表慰問”什麼的,如果需要,鱷魚的眼淚也是需要滴落幾滴的,不過這些並非發自肺腑,地球人都知道這只是程序化過場,就如中國人一見面,互相問對方“吃了沒有”,事實上,彼此都不關心對方是飽是飢——不過不管怎麼說,日本是站在一條戰壕裡的戰友,在中國人指揮的戰役中,還從來沒有過一個師被敵人全殲的先例,英國對日本人死活不感興趣,他們卻不能不重視自己提出的巴爾幹戰局成敗,這是有關英國人面子的嚴重問題。至於法國人、希臘人,在中、英面前,他們的力量實在太小了,小的讓這兩個流亡國家的軍隊,在遠征軍中地位和日本差不多,在這支龐大的遠征軍裡,自由法國和希臘的聲音就和日本一樣,是可以完全忽略的。

日軍第五師團堅持了幾天過後,在好象從地底下冒出來,越來越多的同盟國師團打擊下,再也無法向總部彙報自己繼續進攻了,事實上第五師團早就已經轉入了防禦。到了五月份,第五師團發給總部的電報從“我部正向敵軍發起攻擊”,變成了“請總部給予兵力與火力方面的支援,配合我部將薩洛尼卡方向的敵軍趕出去”,最後成了“十萬火急!如果總部不給予我部補充兵員與彈藥損耗,哪怕是一個旅團,我們的戰線都有可能崩潰!”(在奧保鞏大將嚴厲叱責下,第五師團後面的電報修改成了“十萬火急!只要總部再給我部一個旅團兵力與必要的彈藥補給,我部就能將當面之敵擊潰!”)

從電報的變化上,就能看出第五師團在同盟國軍圍攻下,日子是如何難熬了。

中國將軍的指揮藝術是不容質疑的,薩洛尼卡是一定要攻佔的,這關乎中國和英國的面子問題,於是原本不重要的第五師團死活顯得意乎尋常地重要起來。事實證明,第五師團還是很有戰鬥力的,在聯軍派出大部隊救援前,他們以一個不滿員師團的兵力,抵擋住了三個奧匈師、兩個保加利亞師、一個德國師,總共六個師兵力的圍攻,如此強悍戰鬥力,讓聯軍總部高層將領在見到奧保鞏時,欽佩地向他豎起大拇指。

爲了援救戰鬥力強悍的日軍第五師團,在奧保鞏懇求下,聯軍從登陸部隊中抽調出一個英國師(剛撤下來休整沒兩天,又要投入戰鬥,可想而知英國人是多麼不情願了)、自由法國一個加強團、希臘一個營、中國部分炮兵連隊、日軍第六師團,組成救援軍,去解救被圍困在薩洛尼卡城裡的日軍第五師團。至於救援軍總指揮,由英軍翁思洛-普盧默陸軍上將擔任——救援軍主力除了日軍,就是英軍一個加拿大師,作爲救援軍總指揮,派出兵力極少的中國人不好意思再在這方面和英國人爭搶一番了。

按照接受普盧默指揮的日軍將士說法,這位喝牛奶長大的英國陸軍上將是個性格粗魯的大胖子,見到打了敗仗的部下便拳腳相加,揍一頓再說。可他在指揮方面,卻沒有體現出於他極力營造的權威,相對應的能力。

普盧默的指揮能力如何,戰爭給予了最好的評價。當聯軍總部任命普盧默擔當救援軍總指揮,要求救援軍將第五師團解救出來時,這位先在蘇丹服役,參加過布爾戰爭的老兵立即表示“在最近的幾天內,有絕對的把握粉碎馬肯森(奧古斯特-馮-馬肯森,德國元帥,原先擔任波蘭德奧集團軍司令,最新情報,這位德國元帥現在就指揮巴爾幹地區的同盟國軍隊)。”普盧默的話讓聯軍總部將軍們大爲喜悅。原先還有擔憂的,在普盧默這番保證後也煙消雲散了。

戰爭當然不是看誰胸脯拍的響,勝利就屬於誰。普盧默的進攻在第三天遭受了嚴重挫折,在普盧默督促下,自由法國加強團與希臘部隊向配置了大量機槍與火炮的同盟國既設陣地進攻中,兩個團損失了六成兵力,在可以預期的時間內,他們不可能再投入戰鬥了。而普盧默上將在和聯軍總司令洪葵元上將的通話中,還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下保證:“我只是請求您趕快把戰車和大炮派來,我們非常非常需要它們,至於馬肯森這個下流胚,沒說的,我們一定盡力粉碎他,您交給我們的任務一定完成,也就是說,一定將他粉碎。我沒有更多的問題了……”

自從撤離法國後,英國陸軍只在埃及和奧斯曼土耳其的軍隊發生過規模並不大的戰爭,普盧默很熱切地希望自己能在巴爾幹打出大英帝國的威勢來。自由法國和希臘的軍隊失敗了,這沒有關係,本來這兩支軍隊就是用來試探敵人虛實的。

五月五日,自認爲了解敵人虛實的普盧默,將手頭那支加拿大師投入了戰場,向他自認爲防禦比較薄弱的保加利亞陣地發起了進攻。天亮的時候,炮彈特有的聲音打破了黎明的寧靜,上百門大炮奏響了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在一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後,當太陽升起來時,隨着軍官一聲哨響,加拿大師一個又一個連隊的士兵從戰壕裡爬了出來,排着密集的隊形,向敵人陣地發起了攻擊。

普盧默相信自己選擇的時間,時機很好,由東向西進攻的加拿大師背對着陽光,他們能清楚地看到西方陣地上的一切,而躲在戰壕裡的同盟國軍卻會被陽光耀花了眼,無法準確分辨英國人在什麼地方。可惜,英國人發動進攻後,卻發現自己一頭撞到了一堵厚重堅實的牆上,雨點般的機槍子彈貼着地皮橫掃,無數的炮彈從空中落下來,在衝鋒人羣中爆炸,一個又一個連隊全部被機槍與火炮編織成的火網吞沒,接着天空又出現了同盟國的飛機,幾十架飛機在英國人頭頂盤旋,不停地俯衝下來,幾乎貼着地面,掃射進攻部隊,而這時候應該在天上掩護進攻部隊,並且轟炸同盟國軍的中國飛機卻不知道在什麼地方。英國人只能眼睜睜看着塗了黑十字的飛機在天上橫行無阻,肆無忌憚地向自己掃射、轟炸……

災難性的進攻只維持了兩個小時。半天過後,曾經兵強馬壯的加拿大師不復存在,其中一個擁有十四名軍官,四百八十七名士兵的步兵營,不過耗費了同盟國軍一分鐘的時間就傷亡了十二名軍官,四百三十九名士兵。唯一讓人欣慰的是這個步兵營倒下的官兵,都是頭朝前方,在衝鋒時被擊中,沒有一個是在逃跑中,讓人射中了後脊樑。

被英國軍隊慘重傷亡搞的心臟病發作的普盧默陸軍上將,在搶救過來後,第一時間給配合加拿大師作戰的中國海航部隊發去電報,強烈抗議海航在戰爭期間的瀆職行爲。按照普盧默理解,同盟國之所以能以如此密集的火力打擊英國軍隊,這完全是因爲中國飛機沒有遵守事先約定,第一時間出現在戰場上空。至於中國的海航部隊,當然不肯爲普盧默的戰敗背上黑鍋,海航辯解當時洋麪氣候不適合航母起飛降落飛機,在天氣好轉之前,海航擁有的飛機不能按照事先約定給普盧默提供幫助,而這個消息已經在戰鬥打響前,通過電報傳遞給總部了。

第41章 封狼居胥(二)潛流序章第32章 國泰民安(三)第46章 熙熙攘攘(一)第十章 第33章 新婚之夜第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第四十七章 金戈鐵馬上架通知第48章 雲山千疊(三)第五章 強烈推薦兩部架空大作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一第36章 成功計劃(一)第35章 歐根親王(二)第十二章 第3章 三第十六章 第二章 第四十二章 諜變引子意外一第6章 一第48章 雲山千疊(一)第十八章 第26章 功虧一簣第七十章 第22章 和平時間第二十六章 第六十八章 第30章 家的感覺(三)第45章 西西里島(三)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六章 第11章 在史家村第28章 上第十章 第18章 收買洋人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24章 用人失誤第20章 兄弟再會第十八章 第2章 四第四十三章 第35章 歐根親王(一)第5章 一第四十九章 第29章 拉塔基亞(二)第6章 大帳之內第十五章 第3章 三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45章 西西里島(三)第45章 西西里島(三)第5章 四第2章 三第二十一章 第六章 第六章 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一第三十四章 第九章 第46章 熙熙攘攘(一)第2章 五第八章 諜變第一部分恐懼二第三十八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五第九章 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二第十六章 第45章 西西里島(三)強烈推薦兩部架空大作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四第二十三章 第六十一章 第二十六章 第37章 北上途中第3章 四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二第三十四章 第二十九章 第36章 成功計劃(三)第53章 空谷清音第1章 一第35章 誘敵深入第5章 二第33章 新婚之夜第33章 空中霸王(三)第22章 和平時間潛流序章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3章 三第7章 洪塘整編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七第32章 國泰民安(一)第二十六章
第41章 封狼居胥(二)潛流序章第32章 國泰民安(三)第46章 熙熙攘攘(一)第十章 第33章 新婚之夜第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第四十七章 金戈鐵馬上架通知第48章 雲山千疊(三)第五章 強烈推薦兩部架空大作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一第36章 成功計劃(一)第35章 歐根親王(二)第十二章 第3章 三第十六章 第二章 第四十二章 諜變引子意外一第6章 一第48章 雲山千疊(一)第十八章 第26章 功虧一簣第七十章 第22章 和平時間第二十六章 第六十八章 第30章 家的感覺(三)第45章 西西里島(三)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六章 第11章 在史家村第28章 上第十章 第18章 收買洋人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24章 用人失誤第20章 兄弟再會第十八章 第2章 四第四十三章 第35章 歐根親王(一)第5章 一第四十九章 第29章 拉塔基亞(二)第6章 大帳之內第十五章 第3章 三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45章 西西里島(三)第45章 西西里島(三)第5章 四第2章 三第二十一章 第六章 第六章 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一第三十四章 第九章 第46章 熙熙攘攘(一)第2章 五第八章 諜變第一部分恐懼二第三十八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五第九章 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二第十六章 第45章 西西里島(三)強烈推薦兩部架空大作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四第二十三章 第六十一章 第二十六章 第37章 北上途中第3章 四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二第三十四章 第二十九章 第36章 成功計劃(三)第53章 空谷清音第1章 一第35章 誘敵深入第5章 二第33章 新婚之夜第33章 空中霸王(三)第22章 和平時間潛流序章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3章 三第7章 洪塘整編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七第32章 國泰民安(一)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