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歐根親王(一)

當歐洲戰爭爆發後,北非裡夫山區各部落在首領阿卜杜勒·克里姆領導下建立了裡夫共和國,1913年,認爲裡夫地區屬於自己的西班牙鑑於歐洲各國正在激戰中,原來七手八腳要干涉摩洛哥的那些國家,彼此之間鬥了個你死我活,國家存亡關頭,誰還有那份閒心管北非?如此千載難逢大好機會,要是不抓住實在對不起列祖列宗,於是西班牙出兵一萬,渡過地中海,進入摩洛哥要“將阿卜杜勒·克里姆建立起來的非法組織扼殺在搖籃中”,恢復西班牙對裡夫地區的控制。

阿方索13世想法很好,機會也抓的不錯,可他沒想到,阿卜杜勒·克里姆率領的那些土著部落並非他想象中的烏合之衆,一萬西班牙軍隊進入北非大地,就好象一勺水澆進沙漠裡,沒什麼效果。想要擴大在摩洛哥投入力量規模,可與裡夫山區隔海相望的是英國控制的直布羅陀,將更多兵力投送到北非去,只能繞遠路走其他路線,時間耗費長不說,金錢消耗也不是個小數字。

西班牙軍隊在和裡夫山區阿卜杜勒·克里姆領導的游擊隊作戰中失利,正在舉棋不定時,還沒正式定下增援,一直垂涎裡夫地區重要戰略地位的英國人搶先動了手,派出從法國逃回英國島嶼的三萬英國陸軍,登陸到裡夫山區“幫助”西班牙剿滅叛匪。反正法國投降後,德國並沒有奪取制海權,派軍隊攻打英侖三島,回了國的英國陸軍在國內也無所事事,又不能實施費舍爾曾經計劃的波羅地海登陸計劃(風險實在太高,在法國投降後,這個計劃基本等於送死),於是更加睿智的丘吉爾又制訂了北非行動計劃,讓那些在國內曬太陽的陸軍弟兄去北非活動一下筋骨。

阿卜杜勒·克里姆建立的裡夫共和國在與西班牙的戰鬥中,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可爲了勝利,他們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在英國的三萬精銳陸軍圍剿下,裡夫共和國再也堅持不了多久了,到1915年6月,裡夫共和國終於被埋葬在炮火下。

“邪惡的”裡夫共和國終於回到文明世界懷抱,這很讓西班牙人歡欣鼓舞,但是這個興奮卻轉瞬而逝,先是化作期待,再是無奈,最後終於變成了憤怒。英國人說過,他們是幫助西班牙消滅叛匪的,可西班牙人盼了老半天盼來的是什麼?土匪是剿清了,可他們等到的卻是裡夫地區升起了米字旗,在裡夫地區殘存的西班牙軍隊讓英國人“禮送”出境。按照英國人最新說辭,爲了保護英國在地中海的利益,爲了防止這塊西班牙領土被邪惡的同盟國侵佔,他們不過是暫時借用裡夫地區,直到戰爭結束。在這段時間內,主權是西班牙的,治權卻要屬於偉大的大英帝國。西班牙想徹底收復裡夫地區,他們還得耐心等待。

英國人此舉自然是有他們的苦衷。地球上所有政治家都知道西班牙國王阿方索13世同情奧匈帝國和德國(阿方索13世的母親是奧地利人,而德皇曾經授予阿方索12世國王駐紮在斯特拉斯堡德國槍騎兵榮譽團長稱號),雖然因爲西班牙國內自由派力量牽制,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並沒有加入同盟國與協約國作戰。但誰又能保證西班牙的中立會一直維持下去?爲了保證直布羅陀海峽的絕對安全,英國人自然不能輕易將戰略地位極爲重要的裡夫地區交給西班牙了。這裡,是英國用來跟西班牙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

英國人歷來自高自傲,作爲日不落帝國,只要牽扯上大英帝國利益,他是從來不知道退讓兩字怎麼說的,連盟友中國要“借用”下亞歷山大軍港,作爲幫助英國作戰的中國海軍艦艇補給場所,英國人都會爲了大英帝國利益斷然拒絕,現在又怎麼可能將直布羅陀對面的裡夫地區交給不是盟友的西班牙?萬一西班牙將裡夫地區賣給德國或者意大利,英國在北非的利益還有直布羅陀的安全豈不受到極大威脅?

英國人這種只管自己利益,不問別人死活的做法,自然很是得罪人,原來西班牙就因爲國王有些偏向同盟國,不過因爲親協約國的自由派阻撓,西班牙纔沒有加入同盟國與協約國作戰,現在英國先下手爲強,事實佔領了裡夫地區,按照英國慣例,只要他“租借”了的地方,還沒哪裡會主動吐出來的,所謂的“租借”與分離實在沒什麼區別。西班牙國內自是羣情激憤,那些自由派份子在普通西班牙人眼中,與賣國賊沒什麼兩樣,他們的言論沒了市場,在報紙鋪天蓋地聲討下,自由派人士一個個跟喪家之犬一般,或倉皇逃竄,或匆忙改變立場。

西班牙國內反英趨勢一天比一天熱烈,西班牙外交大臣讓國內燃起的大火燒的屁股都要烤着了,每天都要與英國大使會面,或提抗議,或提建議,商談如何解決裡夫地區局勢,可到了嘴裡的肉英國人又如何肯吐出來?任西班牙外交大臣把西班牙國內民憤描繪的如何可怕,英國人總之就一個觀點:裡夫是會還給西班牙的,但不是現在,至於什麼時候,還是等戰爭結束後,再好好商議……這樣的答覆自然不會讓西班牙人滿意,只會讓他們更加憤怒。

和驕傲的英國人相比,德國人就顯得友善多了。先是干涉法國,禁止法國公開的或者是暗中支持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獨立運動,接着又一再向西班牙人保證,只要西班牙投入同盟國一方,德國很樂意幫助西班牙恢復對直布羅陀、摩洛哥、菲律賓的統治,讓他們一雪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前的國恥。德國的許諾與英國人傲慢相比,自然更合西班牙人胃口。

德國的許諾、英國的傲慢、自由派的分崩離析……西班牙急速朝着親同盟國方向滑下去,國內報紙傾向性越來越明顯,協約國有識之士對西班牙立場不能不表示擔憂。英國自然也看出問題之所在,如西班牙轉向同盟國,德國陸軍大可翻越第比牛斯山脈,進入西班牙奪取直布羅陀。爲了牽制西班牙,醒悟過來的英國在與西班牙關於裡夫地區談判中,立場有了某種程度的鬆動,要不是因爲發生了某種意外,也許到了1916年,裡夫地區就要還給西班牙了。

意外發生在土耳其戰線,1915年10月,經過兩年鏖戰,土耳其在與中國遠征軍作戰中,丟失了整個美索不達米亞,而英國人又乘土耳其人在與中國遠征軍作戰中精疲力竭之時,出兵佔領了近東地區,戰場的失敗,使得土耳其政府無法再將戰爭進行下去了,於是一場軍事政變在君士坦丁堡上演,青年土耳其黨政權被推翻,新上任的政府首腦恰克馬克爲了不讓土耳其徹底淪陷,上臺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呼籲與協約國談判結束戰爭,爲了表達善意,要求前線土耳其軍隊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三週後,新上臺的土耳其政府正式宣佈退出戰爭。

土耳其的投降使得協約國取得了開戰來最大的勝利,一直以來,在和同盟國作戰中的被動局面爲止改觀,協約國上下看到了打敗同盟國,以勝利者姿態結束戰爭的曙光。那邊談判桌開始討論土耳其以什麼姿態退出戰爭,這邊與西班牙關於何時移交裡夫地區的談判自然而然進展緩慢,等土耳其那邊大事一定,英國人恢復了良好的自我感覺,語氣硬了起來,不肯將裡夫地區交出去了——誰都看出來現在戰況有利於協約國,西班牙領導人又不是瞎子,明知道加入同盟國討不了好果子吃,他們又怎麼可能爲了裡夫地區與協約國作對?

對英國人的舉動,西班牙上下雖然很是憤怒,可正如英國人所預料,同盟國剛剛在亞洲打了一場大敗仗,曾經戰勝了西班牙的中國軍隊現在已經推進到地中海海岸線上,不知什麼時候就跨過地中海,登陸歐洲作戰了。在這時候,雖然有心與英國人刀槍相向,西班牙人還是很擔憂強大的英國軍隊。德國軍隊主力部隊現在都在俄國戰線,協約國要是攻打西班牙,德國就算答應派出援軍,一時半會兒也到不了,倒黴的只能是西班牙。

西班牙自然難以下嚥這口惡氣,只是顧忌到協約國強大的威懾力,尤其是英國海軍在大洋上的絕對優勢,歷史上,不管是獨立與英國海軍爲敵,還是拿破崙時代聯合法國共同對抗英國海軍,每一次失敗的都是西班牙,那些都是前車之鑑,雖然阿方索13世很想加入同盟國與協約國爲敵(想想看,自1704年被英國佔領的直布羅陀迴歸西班牙懷抱,西班牙南面的摩洛哥作爲領土,而不是保護地,兼併進西班牙,還有中西戰爭中丟失的菲律賓,這是多麼大的誘惑啊!),可他還是不得不擔憂萬一戰敗的後果,對國內政局,阿方索13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敢於肯定國民一定會支持他加入同盟國,這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對阿方索13世有利的機會。

阿方索13世苦尋的機會出現在俄國戰線。自從大戰爆發後,德國與協約國的戰線一直固定在里加——明斯克——佈列斯特——盧茨克——切爾諾夫策——伊茲梅爾一線,得到中國大批武器支援的俄軍雖然指揮僵化造成大批士兵無謂死亡,可北極熊的名聲畢竟不是吹出來的,德國與奧匈帝國在深入俄國腹地,抵達這一線後,雖然調動了大批軍隊,卻再也無法將俄軍與遠東聯軍擊退,至少在1915年10月前,同盟國一切想要聚殲俄軍企圖,在事實面前都化爲了泡影。

在1915年戰局中,事情發生了某種程度的轉變。德國第八、第十集團軍在三月中旬攻佔里加後極大改善了對俄戰線態勢,三月底,北線德軍第四、九、十、十二集團軍,意大利第三集團軍從維爾諾到平斯克一線對俄國重城明斯克發動猛攻;南線德軍第一、二、多瑙河集團軍在奧匈帝國第四、七集團軍,羅馬尼亞第一、二、三、北方集團軍,意大利第一、二集團軍配合下,從盧茨克、塔爾諾波爾、亞茲諾維茨卡美尼茨——波多耳斯基、切爾諾夫策、敖德薩一線對俄軍南方重城基輔發起向心攻勢,同盟國全線共動用了四百八十萬軍隊。俄軍從北往南部署的第十二、五、一、二、十、四、三、特別(由東方協約國高麗陸軍第七師、安南陸軍第二師、日本第二、三師團組成,四月初從莫斯科增援到盧茨克前線)、八、十一、七、九集團軍在德軍猛攻下損失慘重,到四月底,三百萬俄軍損失近五十萬,第三、八、特別集團軍共六十萬大軍被德軍合圍在平斯克至盧茨克一線,經過一番奮鬥,最後三個集團軍算是衝出了合圍,不過三個集團軍損失慘重,兵員減員達到三成,武器損失過半,所有的重武器(火炮、戰車)都成了德軍戰利品。第三、八、特別集團軍必須休整一段時間,補充兵員和武器後才能重新投入戰鬥。由遠東國家軍隊組成的特別集團軍在戰鬥中傷亡特別大,高層將領傷亡嚴重,日軍第三師團在突圍中,因莽撞的近乎自殺造成損失兵力超過七成,師團長上原勇作中將在突圍失敗後剖腹自殺,日軍第二師團師團長仁田原重行中將在突圍中中炮陣亡。

俄軍西線明斯克、基輔在同盟國突擊中隨時有淪陷可能,爲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俄國在請求遠東各國政府緊急援助同時,抽調高加索集團軍中四分之三兵力(十五萬)調往西線。尤其是俄國認爲更加困難的基輔方向。同時,因美索不達米亞戰局朝着對同盟國不利方向發展,德國調動部隊朝土耳其移動,事實上造成在俄羅斯前線,同盟國兵力下降。

在得到高加索集團軍增援後,俄軍負責掩護基輔方向的,由勃魯西洛夫將軍指揮的西南方面軍(第八、第十一、第七、第九集團軍組成,經歷戰鬥後,還擁有五十一萬兩千步兵與騎兵),在1915年6月發起的反攻中,擊敗了與它交戰的協約國部隊(協約國的林岑根集羣、貝姆—埃爾莫利集羣、南方集團軍和第7集團軍,一共有奧匈帝國軍隊四十四萬一千人),一直進攻到加利奇——卡盧什——科洛梅亞一線才停止了進攻,同時,俄國在北方由庫羅帕特金將軍指揮的北方方面軍(第十二、第五和第六集團軍,掩護俄國首都彼得格勒方向)與由埃維特將軍指揮得西方方面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特別集團軍,掩護莫斯科方向)發起的反攻里加戰役卻以失敗告終。在1915年戰局中,俄國的西南方面軍向西方前進了三十到六十公里,而北方方面軍與西方方面軍卻因爲戰敗,向後撤退了六十到一百公里,在南方,俄軍西南方面軍在六月攻勢形成的卡盧什突出部,正面防線有兩百公里,而他的根部只有六十公里,在這個突出部裡,集中了俄軍五十萬精銳部隊,當然,和他對敵的奧匈帝國軍隊戰鬥力實在太弱了點,而且兵員也只有四十來萬。不過在突出部北方,德國中央集團軍羣牢牢控制住了盧茨克大出部,而突出部南方,在11月,美索不達米亞戰事失利後,增援土耳其的德軍部隊又抽調回南方集團軍羣,南方集團軍羣的實力得到了極大加強。

德軍參謀總部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戰機,集中主力部隊,於1915年12月底在南方,發起了基輔戰役,百萬德軍與奧匈帝國、意大利軍隊從卡盧什突出部兩翼發起攻擊,在上千輛戰車突擊下(戰役進行才三天,千輛戰車只有三十輛還能開動,其他戰車全讓惡劣的俄羅斯天氣凍成了大地上的戰爭藝術品),首先突破了在年初戰鬥中,戰鬥力受到極大削弱的俄軍第八集團軍,俄軍西方方面軍增援上來的第三集團軍也因此前戰鬥損失過大,他們的增援毫無效果。同盟國強而有力的突擊下,俄軍防線出現了崩潰,可這時候俄軍最高統帥部卻下令“不得放棄基輔”,一直到西南方面軍被合圍,俄軍最高統帥部才下令允許他們撤退,可這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到1916年2月底,戰事已經明朗化,足足有四十五萬俄軍陷入同盟國包圍圈中,這次德軍的包圍圈不再像盧茨克那樣是紙糊的了,包圍圈中的俄軍數次發起突圍行動,卻在同盟國軍打擊下,一切的突圍企圖最後都化爲泡影,3月初,包圍圈中俄軍殘部在勃魯西洛夫將軍率領下,放下武器投降,三十萬俄軍士兵走進同盟國戰俘營。俄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以機械製造著稱、商業和輕工業中心城市基輔,落入了同盟國之手,更可怕的是,戰爭原已破壞了俄國脆弱的農業,而基輔的陷落,表明俄國失去了最重要的糧倉,以後俄國只能通過從國外進口糧食來維持戰爭了。

當聽到同盟國在基輔打了大勝仗,消滅俄軍五十萬,打開了俄國南方大門,英國在裡夫地區立場上再次出現了鬆動,可這時候阿方索13世已經不再猶豫,他等到了期盼以久的重要消息,在西班牙人看來,基輔的淪陷標誌着俄國紙老虎分崩離析的開始,同盟國取得最後的勝利是一定了的,這時候聯想到裡夫地區,聯想到菲律賓,聯想到1704年英國佔領的直布羅陀,聯想到同樣曾是協約國一員的法國,曾經一再鼓動加泰羅尼亞地區搞什麼獨立……西班牙全國上下一片求戰聲,大家當然盼望加入同盟國去分果子去。

1916年3月12日,星期天。

自從大戰爆發後,一直保持中立的西班牙藉口英國巡洋艦在西班牙領海上(這個概念很模糊,總之是在靠近西班牙的海域裡)粗暴違反國際法進行臨檢,將西班牙輪船上的德國乘客綁架到英國軍艦上,爲此西班牙向英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英國必須賠禮道歉(附帶的還有裡夫地區問題),在英國人還沒最後決定是否賠禮道歉,並且對裡夫地區歸屬再進行談判時,迫不及待的西班牙藉口時間已到,而英國卻沒有給予讓西班牙人滿意的答覆,爲此,西班牙正式向英國宣戰,加入同盟國行列,要與“邪惡的協約國”鬥爭到底。

對協約國來說,爲了爭取西班牙站在自己戰壕裡,協約國在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後(英國除外,目光短淺的英國人從來都是由着自己性子來,絕不考慮別人感受),西班牙還是加入了同盟國,這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自從裡夫地區讓英國“暫時借用”後,西班牙的自由派在國內就失去了市場,沒有什麼勢力還能夠阻止西班牙朝同盟國靠攏了。

對西班牙的參戰,協約國各國首腦、軍隊高官、政界要人在表示強烈憤慨同時(認爲西班牙的本質是狼貪鼠竊 、狼子野心、狼心狗行,和德國、奧匈帝國是狼狽爲奸,西班牙國王阿方索13世是狼眼鼠眉……諸如此類不含褒義的名詞),又對地中海門戶——直布羅陀——感到萬分擔憂,任誰也不能忽視直布羅陀對控制地中海的重要性,戰爭爆發後,同盟國雖然想佔領直布羅陀,扼制住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喉嚨,可海軍不佔優勢,陸地又隔着西班牙,同盟國只能望直布羅陀興嘆了。現在西班牙加入了同盟國,同盟國自然可以出動他們所佔優勢的陸軍,從陸地進攻直布羅陀要塞,就直布羅陀那裡英國守軍而言,想要抵擋住從西班牙過來的同盟國,希望極爲渺茫,或許最好的做法,就是將直布羅陀守軍撤退到海峽對面的裡夫地區,在海軍幫助下,隔着海峽與同盟國對峙。可狹小的海峽是否能抵擋住同盟國軍隊跨海作戰,這可很難說。

對英國人來說,守直布羅陀,結果可能是直布羅陀守軍全軍覆沒,戰爭爆發後,英國還沒取得什麼象樣勝利,再加上一個直布羅陀慘敗,相信國民士氣會下降到最低點。可要是不經一戰,就捨棄直布羅陀,這又是對英國具有優良傳統的軍隊榮譽的玷污,何況就是從直布羅陀撤退,那也是需要時間的,而英國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英國人當然不會讓守還是撤這樣問題所難倒,自從佔領裡夫地區後,雖然對西班牙參加同盟國,英國大不以爲然,可他們還是做了一些準備的。歷史上同樣的場面並非沒有出現過,十九世紀初,法國拿破崙就曾經佔領了西班牙,而英國的迴應是打了場半島戰爭,最終將法軍從半島趕了出去。這次英國人又要重溫舊夢了。

西班牙加入同盟國第二天,在葡萄牙的英軍就對葡、西邊界的西班牙哨所進行了攻擊,用戰爭來表明自己鋼鐵般的立場。很快,邊境上小規模衝突在一天後,發展成大規模的戰鬥,一個星期後,葡、西邊界的戰鬥已經擴大爲戰役了,不光西班牙和英軍、葡軍作戰,連支援西班牙的德軍也參與進來。雙方在邊界線上大打出手——反正戰爭不是在英國本土打的,葡萄牙丟失多少土地,死了多少百姓,英國人是不會關心的,萬一運氣不錯,打敗了同盟國,佔領了西班牙,那就是英國軍隊的榮耀了。不管是勝是敗,最起碼,葡萄牙這裡打的熱火朝天,直布羅陀那邊的壓力就會輕了不少,是增強防禦,還是撤離直布羅陀,大可從長慢慢計議。

不過和西班牙戰事一開,英軍在直布羅陀要塞,陸軍沒增加多少,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駐在馬耳他的“不倦”號戰列巡洋艦與“愛丁堡公爵”、“勇士”號裝甲巡洋艦馬上增援過來,與法國戰敗後,就到了直布羅陀的“柏勒羅豐”號戰列艦會合。

至於法國投降後,從海峽艦隊抽調到塞浦路斯的第七戰列艦分艦隊,英國人藉口由於德國在開戰後逃竄到君士坦丁堡的“戈本”號戰艦,在土耳其投降後,又逃到特里布鬆,現在愛琴海同盟國已經沒有象樣的海軍力量,用不着將第七戰列艦分艦隊奢侈地部署在塞浦路斯,中國遠征軍地中海艦隊在這裡的存在,已經足夠了,爲此,英軍將第七戰列艦分艦隊調到了直布羅陀對面的裡夫地區,和在直布羅陀的軍艦成犄角之勢,扼制住地中海門戶。有了優勢海洋力量,不管是打是撤,英國人心裡就感覺穩妥多了。

“報告。”

“門沒關,進來吧。”

王林斌拎着電報推開門走了進去。艦長室裡燈光昏暗,歐陽鐔上校正俯身在桌子上,拿了個放大鏡像模像樣研究着偌大的海圖。

“首長,迪化號來電,請首長於11:30之前,到達迪化號上參加作戰會議。”

“知道了。”歐陽鐔擡起頭看了眼站在門口的王林斌,低下頭繼續看他的地圖。

王林斌轉身想走人,見歐陽鐔還沉浸在地圖世界中,想了下,覺得還是提醒首長比較好:“首長,現在時間已經不早,要是再不趕快過去,到時候會遲到的,您是否……”王林斌把“否”字拖的很長,好讓上校有足夠的時間想象後果。

歐陽鐔直起身瞟了眼座鐘:“還有一小時十五分鐘,時間足夠了。通知值星官准備汽艇,我們十一點出發好了。”

“是!”王林斌轉身剛想走,歐陽鐔又叫住了他:“等一下,去的時候,順便幫我到廚房看看有什麼吃的。”

“首長您還沒吃早飯?”

歐陽鐔悶聲道:“沒工夫,快去吧。”說着揮了揮手,低頭繼續看他的地圖。

※※※

滿載一萬八千噸的迪化號快速裝甲巡洋艦破浪前進,在迪化號後面,庫倫號快速裝甲巡洋艦、肇慶號輕巡洋艦、黃島號輕巡洋艦、海星號驅逐艦、海雲號驅逐艦迭次跟隨。庫倫號、肇慶號、黃島號上次就跟隨迪化號參加了炮擊薩洛尼卡的戰鬥,這次因爲任務需要,除了巡洋艦分艦隊四艘巡洋艦全部出動外,又將配屬分艦隊的兩艘一千五百噸的海星號、海雲號驅逐艦帶了出來。

“各位,想必大家都清楚此次我們艦隊出海目的。”

飄着海軍少將旗的迪化號快速裝甲巡洋艦的艦長室裡煙霧裊繞,分艦隊司令員章騫少將叼着粗短雪茄,掃視了眼下面正襟危坐在兩排的幾名艦長。

歐陽鐔微探出身,點了下頭,代表所有艦長說道:“自然明白,爲了吸引奧匈海軍與意大利海軍主力艦隊注意,方便我主力艦隊順利實施‘成功計劃’,我們分艦隊纔到亞得里亞海與愛奧尼亞海之間的奧特朗托海峽佯動。”

歐陽鐔所說的“(鄭)成功計劃”是海軍在西班牙加入同盟國,向協約國宣戰前就制訂的。所謂“成功計劃”,是爲了打通與俄國的地中海航線,阻斷奧匈帝國黑海、愛琴海艦隊與地中海之間聯繫,動用地中海主力艦隊,掩護運輸艦運載海軍陸戰隊進攻意大利佔據的羅得島。

說起羅得島一般人未必有什麼太深印象,不過要是提到古代七大奇蹟,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和金字塔、大燈塔、宙斯神像、空中花園齊名的太陽神巨像,而七大奇蹟之一的太陽神巨像就坐落在羅得島。羅得島不光和七大奇蹟有關係,它同時還是世界上第一部海洋法的誕生地,它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演講術學校,培養出了一些十分偉大的學生,如凱撒、迦圖,古羅馬最偉大的哲學家盧克萊修。

自然,遠征軍將海軍陸戰隊在地中海第一仗選擇在羅得島,並不因爲這裡有過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也不是想要到這裡憑弔一下最早的海洋法出生地,或者紀念那些古羅馬名人,之所以選擇羅得島,那是因爲羅得島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羅得島是南斯波拉提羣島中最大島嶼,在古代就以中介貿易聞名於世,十六世紀,羅得島被土耳其人佔領,後來在意土戰爭中,和克基拉島(科孚島)一起被意大利人佔領,一直到現在。作爲南斯波拉提羣島最大並且最南端島嶼,羅得島與卡爾帕託斯島、克里特島一起,是愛琴海通往地中海其他地方得門戶。克里特島現在被英國人佔領,英國艦隊封鎖了克里特島與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之間得基西拉海峽、安迪基提臘海峽,克里特島與卡爾帕託斯島之間得卡索斯海峽,同盟國的海軍軍艦,只能通過羅得島與卡爾帕託斯島之間的卡爾帕託斯海峽來往於地中海和愛琴海之間,佔領了羅得島,自然將最後一扇門關閉起來,方便了協約國艦隊將同盟國地中海艦隊各個擊破。

至於將登陸羅得島的計劃取名爲成功計劃,而不是其他別的什麼,那完全是因爲地中海艦隊參謀部作戰參謀科長丁偉中校想起將荷蘭從臺灣驅趕出去的明朝將領鄭成功,所以才取名成功計劃,同時還有取“馬到成功”的意思。

羅得島的重要性不光協約國明白(在中國地中海艦隊成立之前,英國人曾經試探性攻擊過羅得島,不過島上駐軍粉碎了英國艦隊企圖),同盟國更是明白。意大利是因爲羅得島是它的領土,任何國家,在領土問題上從來都十分敏感,至於奧匈帝國,他關注羅得島是因爲羅得島與卡爾帕託斯島之間的卡爾帕託斯海峽。卡爾帕託斯海峽是奧匈帝國溝通黑海、愛琴海與地中海其他地方唯一通道,羅得島在同盟國手中,同盟國(主要是奧匈艦隊)在地中海的艦隊就不會被分割開,丟失了羅得島,自然也就是失去了卡爾帕託斯海峽,在強大的協約國艦隊面前,任何想要從協約國控制水域通過的企圖都是極端危險的,丟失了羅得島,或許,只有潛艇才能略微安全點通過卡爾帕託斯海峽。

戰爭爆發後,當佔領了希臘,同盟國曾經考慮在連接巴爾幹半島與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科林斯地峽挖一條運河出來,通過佩特雷灣、科林斯灣、科林斯運河、薩羅尼克灣,將愛奧尼亞海與愛琴海連接起來,如果科林斯運河挖成,奧匈帝國將不用顧忌克里特島、羅得島控制的愛琴海與地中海各航線,他們可以自由進出愛琴海了,而且距離還節省了不少,只是這個運河並非那麼好挖,雖然有佩裡安德修德石路可以作爲運河參考,可要想挖一條足以讓奧匈帝國現有的無畏艦通過的運河,恐怕到戰爭結束,這條運河都沒有挖成。等挖好運河奧匈帝國才能讓海軍軍艦自由來往於愛琴海與愛奧尼亞海,那可真得等到黃花菜也涼了。

既然明白這點,對羅得島的防禦力量,同盟國給予了太多關注,意大利與奧匈帝國艦隊總是在羅得島附近遊蕩,如羅得島受到攻擊,同盟國地中海艦隊將很快給予支援。

靠遠征軍地中海艦隊主力解決或者至少在登陸時頂住同盟國艦隊並非不可能,只是這樣一來,就要爆發大規模海戰,而在中國沒有集中所有戰列艦,就和敵人來一次主力決戰,這顯然不屬於明智做法。爲了執行成功計劃,海軍原本與英國進行了溝通,希望英國在遠征軍攻擊羅得島時,能出動第七戰列艦艦隊,阻斷羅得島與外界聯繫,制止同盟國海軍艦隊對羅得島的支援。

當時英國人答應的很乾脆,可沒想到西班牙剛宣佈加入同盟國,英國人馬上找了個藉口,調第七戰列艦艦隊跑到直布羅陀對面的裡夫地區,去守地中海與大西洋的門戶了。在協約國絕對優勢的海上力量面前,只有鬼才相信同盟國會派海軍軍艦從大西洋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攻擊直布羅陀,而英國人就相信這個。英國人突然開溜,把萬事具備,準備馬上實施“成功計劃”的中國遠征軍地中海艦隊晾到半空中,上上不得,下下不來。對於英國人的背信棄義,遠征軍上下自然給予了極爲嚴厲的指責。各部隊準備了那麼長時間,說放棄,這也未免太令人沮喪了,英國人臨時不幹了,遠征軍地中海艦隊參謀部只能尋找其他辦法,解決沒有英國艦隊幫助而出現的各種困難。

聽完副司令關於這次任務的解釋,章騫將軍點了點頭,身子朝後一靠,將嘴裡的雪茄取出來,手撐在桌面上,滿意地說道:“不錯,我們艦隊的任務就是在奧特朗托海峽活動,吸引奧匈帝國與意大利注意力,掩護我海軍主力順利登陸羅得島。在這幾天活動中,我們攔截了三艘屬於同盟國的貨輪,在轉移了海員後,打開通海閥,鑿沉了貨輪。我們對一艘中立國國籍貨輪進行了臨檢,在做了完全符合國際法關於海上臨檢制度的規定後,在這艘中立國貨輪上,我們發現了大批運往敵國的違禁貨物,對這種直接爲交戰國服務的船隻,我們當然有權在將海員轉移後,擊沉他們。”黃島號輕巡洋艦艦長白嗣閿中校聽章騫將軍理直氣壯說着擊沉中立國船隻,在下面不由低下頭偷着哧哧一笑,章騫的眼睛很尖,馬上看出下面艦長對自己的不敬,唬下臉道:“白艦長,說說看,有什麼事情讓你覺得這麼好笑?”

白嗣閿連忙收住笑容,站起來以標準的站姿側着臉看着章騫說道:“司令員,下屬並不覺得什麼事情很好笑。不過我一直有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首長——鐵、銅、鋁、煤炭、石油、糧食……作爲禁止輸入敵國的違禁物品,這毫無疑問,可那艘中立國輪船上裝運的咖啡什麼時候也是違禁物品了?下屬查遍了所有目錄,都沒看到有關咖啡也是違禁物品的相關條文。用這個作爲藉口,擊沉運輸貨物的中立國輪船,很難讓人心服。”

章騫轉着頭看了眼下面那些艦長,伸手擺了擺,讓白嗣閿坐下,扳着臉解釋道:“誰說咖啡不是戰略物資?咖啡可以提神,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咖啡對西方人而言,如同茶葉對我們中國人,白艦長,讓你連續一年沒茶好喝,你會開心嗎?沒收咖啡,這是對敵國民心精神上的打擊!明白了嗎白艦長?”說着章騫瞥了眼坐下來的白嗣閿。

白嗣閿急忙點頭,一本正經說道:“明白了,首長,要是我沒理解錯誤的話,只要裝運到敵國物資的船隻,它執行的都是運送違禁物品任務,我們有權將之拿捕、俘獲或者直接擊沉。不知屬下理解是否有誤?”

“正確,就是如此。”

“司令,要是投訴我們違反國際法怎麼辦?”

章騫還沒說話,歐陽鐔冷笑一聲:“投訴?誰會投訴?國際法只是用來限制那些弱國的,強國只有制訂國際法權利,沒有執行國際法義務。要知道,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只要我們取得戰爭勝利,一切作爲都是正義的,都是符合國際慣例或者值得同情並且肯定的,相反,你就是遵守了國際法,只要戰敗,也沒人同情你,還會找出各種理由說你是非正義的,是違反國際法準則的。”

第十八章 第十章 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44章 封侯萬里(四)第四十一章 第1章 六異時空間諜的鏈接第十四章 第十一章 第47章 最高利益(二)第十七章 第42章 一鞭直渡(二)第40章 青天斷雲(一)第十八章 第五十六章 第1章 五第1章 五第二十九章 第五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五四十四章 原結尾第三章 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11章 在史家村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6章 一第1章 回到清朝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一章 第三章 第三十二章 第八章 第六十二章 第十九章 第三章 第28章 下第六十三章 第2章 五第39章 錦襜突騎(二)第三章 第38章 小試徵西(二)第3章 三第35章 歐根親王(三)第44章 封侯萬里(四)第33章 新婚之夜第40章 青天斷雲(一)第八章 第6章 二第34章 首次入閩第5章 危機來臨第48章 雲山千疊(一)第四十八章 第32章 國泰民安(二)第2章 三第四十三章 第十二章 第28章 上第33章 空中霸王(一)第39章 錦襜突騎(三)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五十九章 諜影第三部分打擊九第1章 三第32章 國泰民安(三)第3章 四第二十五章 第5章 危機來臨第1章 六第六章 第38章 小試徵西(二)第44章 封侯萬里(二)第十五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5章 危機來臨諜影第二部分混亂八第七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二)第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2章 三第4章 三第二十二章 第1章 四第六十四章 第32章 國泰民安(三)第一章 一個電影文學劇本節選羽觴雜想錄第三十八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30章 美國之旅第四章
第十八章 第十章 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44章 封侯萬里(四)第四十一章 第1章 六異時空間諜的鏈接第十四章 第十一章 第47章 最高利益(二)第十七章 第42章 一鞭直渡(二)第40章 青天斷雲(一)第十八章 第五十六章 第1章 五第1章 五第二十九章 第五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五四十四章 原結尾第三章 第41章 封狼居胥(一)第11章 在史家村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6章 一第1章 回到清朝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一章 第三章 第三十二章 第八章 第六十二章 第十九章 第三章 第28章 下第六十三章 第2章 五第39章 錦襜突騎(二)第三章 第38章 小試徵西(二)第3章 三第35章 歐根親王(三)第44章 封侯萬里(四)第33章 新婚之夜第40章 青天斷雲(一)第八章 第6章 二第34章 首次入閩第5章 危機來臨第48章 雲山千疊(一)第四十八章 第32章 國泰民安(二)第2章 三第四十三章 第十二章 第28章 上第33章 空中霸王(一)第39章 錦襜突騎(三)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五十九章 諜影第三部分打擊九第1章 三第32章 國泰民安(三)第3章 四第二十五章 第5章 危機來臨第1章 六第六章 第38章 小試徵西(二)第44章 封侯萬里(二)第十五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5章 危機來臨諜影第二部分混亂八第七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二)第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2章 三第4章 三第二十二章 第1章 四第六十四章 第32章 國泰民安(三)第一章 一個電影文學劇本節選羽觴雜想錄第三十八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30章 美國之旅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