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勢力

韓舒失笑:這個話,也就鄭氏敢說。

她說:“那是個沒用的女人,攏不住人。如今是貪她新鮮,再多得幾日,自然就厭了。你回去與她說,再不必擔心的。”她知道她與羋氏的關係,她想。她依附她,她是她的爪牙,或者說,倀。

她聽過“爲虎作倀”這個詞。

她有時候會很羨慕鄭笑薇。她也想過,她這樣的家世,怎麼會進大將軍府爲妾。或者每個人都有一些不爲人知。

後來兄長來看她,不知怎的也提到蘭陵公主。他說法又不一樣。他說:“她跟大將軍也有些年頭了。”又說:“不管她進不進門,你不要惹她就對了。”這個話也可笑,她都不進門,兩下里不相見,她怎麼惹得到她。

蘭陵公主一直沒有進門,她漸漸地便忘了這件事。

大將軍府裡姬妾衆多,沒孩子的想着殺出一條血路,終身有靠。她已經有了孩兒,她的孩兒聰明伶俐,不用她多費心思,周城也很喜歡他。她兄長能幹。如果說有缺憾,大概是他不太來看她了。

那並不是說他對她沒有眷顧,每季衣裳、首飾,時令蔬果,夏日冰,冬日炭,她都和羋氏一樣,是頭一份。只是他有了新歡,來過夜的時候少。大抵世間夫妻都是如此,何況她還只是個妾。

她如今一心一意,就盼着浣兒長大。他有嫡子,大位輪不到他,但是封個好點的王爵,娶門好的親事,還是有希望的。

日子過得飛快,周浣仰慕長兄,與周澈走得極近。

周澈膽子極大,有時候胡作非爲到了她都爲他捏一把汗——她怕她的浣兒被他連累。周城對女人還好,對兒子沒什麼耐心,有幾次周澈被打得可憐,連他麾下幕僚都看不下去求情。周浣也捱過幾頓狠的。這小子皮實,挨完打照樣活蹦亂跳,倒是她這個做孃的心疼得幾夜不能閤眼。

她有時候也隱隱生出過別的念頭,這個念頭在有一年裡差點成了真。

周澈和鄭笑薇的關係被她發現是一個偶然。她覺得心在腔子裡砰砰砰跳得厲害。周澈纔多大,鄭氏哪裡來的膽子!這要是被羋氏發現了——她知道羋氏定然還不知道這個:羋氏早管不了她這個長子——但即便是如此,如果她發現了,她會有辦法制止,比如說,讓鄭笑薇死得不明不白。

但是如果發現的是周城——

這件事她做得非常完美,全無痕跡。沒有人知道她在其中做了什麼。周城震怒,差點把周澈打死——左右拼死攔住了他。

他說他要廢了周澈。

那是她距離那個夢想最近的時候,他問她:“如果我讓浣兒繼承我的王位——”

她沒有作聲。

她知道這時候不需要她作聲。她需要讓他覺得,這是他自個兒的決斷。並非受她左右。最後他的謀臣阻止了他,理由十分奇葩:如果要廢了世子,就須得廢了羋氏,要廢了羋氏,那麼置皇后於何地?

——周城與羋氏的長女早年進宮爲後。

那之後,便再沒有機會了。

浣兒漸漸長大,他的父親封他爲平原郡公,訂了趙郡李氏,有了自己的府邸,來往人士漸漸多了。

有一年……在韓舒的記憶裡,那一年與之前、之後的任何一年都沒有區別。但是她偏生就記住了,大概是那一年之後,他忽然老得非常之快。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怎麼回府,就住在東柏堂裡。

她這時候信了,大概他對蘭陵公主,是真的非常之寵愛。雖然他並沒有讓她進門。她唯一來過大將軍府的那次,也是做客。她記得她穿的狐裘,亮晶晶的毛一根一根豎着。穿的白衣,戴的銀釵,腕上的釧兒是玉,水色極好。人都說她爲父兄守孝。然而這時候已經過去了六七年。

她不如鄭笑薇美。

她讓她想起初冬時候的雪,單薄,她像不是這個世間的人。她的眼睛是冷的。

她有時候想,如果沒有鄭笑薇那件事,羋氏會不會沒有那麼忌憚蘭陵公主?周澈的差點被廢,讓從來都對自己的地位很篤定的羋氏有了危機感。他們都說,蘭陵公主纔是最得大將軍寵愛的。

一個鄭笑薇都能差點廢了周澈,那如果蘭陵公主出手呢?

沒等蘭陵公主出手,羋氏先出了手。她不知道她有沒有想過瞞住周城,但是最終他知道了。她兄長說她的這位夫君是個念舊的人。這句話沒有錯。他念她的舊,自然也會念別人的舊。

事情就這麼過去了,他又納了新人。是那位蘭陵公主的侄女。他們都說她長得像她。她倒不覺得。她沒那麼冷,也沒那位的傲氣。是個活潑的美人兒。像纔出殼的雞崽子,嘰嘰喳喳地討人歡喜。

後來她也出了事。這次她就不知道是誰下的手了。總之不是她。誰會下手去對付這麼個沒有威脅的小人物呢。但或者就只是,他常年不在府中,甚至不在洛陽,光養着這麼一大羣鶯鶯燕燕,怎麼會不出事。

就像上次他把周澈打得半死,卻沒有動鄭氏一樣——她後來甚至還給他生了兒子——這次他打死了周琛,卻只將錦瑟逐出府了事。過去很久之後她聽說她再嫁了,嫁的盧生。那自然比在大將軍府做個不受寵的妾要強上百倍。

Www● тTkan● ℃o

那時候她們都以爲他會再進一步,兄長也這麼說。他出徵頻繁。兄長說,他是想收了長安再說。

他沒等到這個再說。他死了。

最後出征那次之前,已經是有些病象了。戰事一直不是太順利。他和羋氏的關係又緩和了些。大概是他自己也知道他快要死了。她從來沒有想過他會死這麼早。他看起來是那樣無堅不摧的一個人。

柔然——對於邊鎮上長大的孩子來說,那是個可怕的詞,可怕,因爲近在咫尺。雖然後來她離開了邊鎮,她已經在洛陽生活了很多年,但是這個詞一直都存在於她的生活裡。洛陽與長安之爭,雙方都是全力以赴,爲了不至於邊境起火,雙雙與柔然結好,柔然斡旋其間,大肆得利。

長安嫁了一個宗室女給柔然,柔然還了一個公主過去;長安那位天子原本有妻伏氏,爲了迎娶柔然公主,伏後遜居別宮,因公主不安,又出家爲尼;過兩年,柔然藉口廢后對西用兵,天子逼廢后自盡。

那時候柔然公主已經有孕在身,卻突然死了。有人說是廢后冤魂作祟。

周城這纔派人去柔然遊說柔然可汗,說元明炬與慕容泰害死了你的女兒,你還要與他們結盟嗎?又將常山王的女兒嫁給他的長子。柔然嫁了可汗的孫女叱地蓮給周城的第九子,自此,洛陽東邊再無戰事。

這個局面一直維持到叱地蓮病死。這個可憐的小姑娘,五歲遠嫁,十歲死在異國他鄉。

周城再派人去柔然提親,這時候他的嫡子中只有第十二子沒有訂親了。柔然可汗卻回話說:“何不周王自娶之?”

周城:……

整個大將軍府都是懵的。

他與羋氏結髮,已經二十餘年,他自己也年過不惑,柔然公主才堪堪及笄——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羋氏怎麼辦?

羋氏自己來求他:“願避居別室。”

周城還在猶豫。

周澈亦勸他:“父親當以國事爲重。”

他並不太擔心。這個柔然公主縱然能竊取他母親的位置,一時半會兒也動不到他頭上來。在中原人的後宅裡,有的是法子讓她不能孕,便有孕,也有的是法子讓她生不下來。而他與羋氏這時候的態度,是很能討他父親歡心的,他知道。

柔然送了公主過來,同來還有可汗的弟弟。他就在洛陽住下了,聲稱見不到可汗外孫,他不會回柔然。

韓舒覺得那簡直像是一場鬧劇。她的夫君已經不是廿年前草原上意興揚揚的少年兒郎,他老了,有病在身,卻被逼再進了一次洞房。那之後不久,他便再度出征了。這一次,他再沒有回來。

周澈承襲了他的爵位,烝了柔然公主。

烝報婚,是柔然的習俗,子納父妾,中原人不齒。柔然公主原本是周城的正妻,那之後,她是周澈的妾,是他財產的一部分。便再不能與羋氏爭鋒。這是尊重柔然人的習俗,柔然人亦無話可說,王叔悻悻回國。

這對母子打了個翻身仗。

那幾年是混亂的。周城死後,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包括沉寂已久的燕朝宗室。周澈巡視州府,臨行,將母親與弟弟託付與父親生前器重的臣屬。這小子浪蕩無行,在某些方面,卻是很像某個人。所以她並不是不能夠明白他死的時候,浣兒驚而失色,什麼都沒想,拿起弓箭就衝了出去。

她那時候很怕他會一去不回。從前她母親總擔心她下半輩子沒有着落,兄長怕有朝一日他死在戰場上,她孤苦無依。這些都沒有發生。她進了大將軍府,有了很好的孩子,只是他沒有活那麼久。

她從前有過的念頭,隨着周澈翅膀一日比一日硬,她就沒有再想過了。她不知道有人還在想。周澈死了,周洋接替了他的位置。有一些疑竇,一直在人的心裡,沒有人敢說,更沒有人敢問。

不止是她,羋氏也不敢。有時候連四目相對都不敢。她不知道她心裡是個什麼滋味,她的次子,殺了她的長子——而從來,她的這個次子都因爲長相不佳,不得她喜歡。這個剛強了一輩子的女人,眉目裡終於有了軟弱的神色。

兄長登基,改朝換代,周浣受封上黨王。那時候周洋還很器重他,以他爲中書令。

那是她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她的浣兒躊躇滿志,接她回家。她是上黨王太妃,是府裡最尊貴的女人。再沒有人能凌駕於她之上。浣兒與李氏感情很好,那是個柔順的女人,雖然沒有她的堂姐那樣光豔照人的美貌,那也是好的。

周洋記恨他的父親被柔然逼婚,很訓了一批兵甲御駕親征。周浣亦從軍,追殺三千里,一直打到渤海之邊,朔州之北,獲兵卒十萬餘衆,經此一役,柔然仰其鼻息,因稱之爲“英雄天子”。

周浣亦在這五年斷續的征討中漸漸有了自己的勢力。

勢力是個可怕的東西,有時候她這樣想。她已經很多年沒有外出行走過,像她年輕時候那樣,所以她並不知道她的兄長與孩兒的勢力到了哪個地步。她就只知道,她是洛陽屈指可數的貴婦,所有人都捧着她。

然後,天保七年,她的兄長死在戰場上,浣兒被召回洛陽,下獄。

她有想過辦法,她去求過羋氏,她不要這個上黨王太妃的名頭了。她願意進宮服侍她。然而羋氏苦笑:“阿舒當真以爲,我這個兒子,會聽我的話嗎?”如果他聽她的話,又怎麼會殺了他的兄長?

她不死心,花了很多錢財,求了很多人,李氏進宮求過她的堂姐。她的堂姐與她說:“上黨王沒什麼不好,就是排行不是太好。”一個荒謬的預言,說亡周氏者黑衣。周洋問左右,何者爲黑,左右回答他說,漆爲黑。周浣行七。她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藉口。

很多事情,都不過是藉口。那背後是勢力的集結、涌動,不甘心。周洋曾經利用過的勢力,在他上位之後,逐漸圍在了韓狸與周浣身邊。有些人想起來,他的父親曾經說過,這孩子像我。

那是他的原罪——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歡心的孩子來說。

周浣死在次年。

周洋尤不解恨,逼迫李氏改嫁他的家奴——因爲那個人下手殺死了他的主人。

韓舒有時候覺得如果她死得早一點,未嘗不是一種福氣。但是她沒有這個福氣。就像當初她的母親擔心過的那樣,就像她的兄長擔心過的那樣,她失去了所有的依靠,最後孤苦伶仃。

羋氏讓她進宮,她便進宮。她沒有問過她爲什麼沒有死。她問過她自己。她想如果羋氏問過她,她一定不敢收留她。

她想看着周氏天下到滅亡的那一天。

她相信她是能等到的。

第441章休想第107章平妻第403章春宵第634章 路過第496章 遇襲第190章驚夢第655章 假面第14章佛前第209章喝酒第309章告饒第446章賞賜第134章辯經(一)第214章栽贓第36章十七郎第411章圍府第261章除夕(下)第222章約談第211章口諭第106章試探第199章擇妻第117章對弈(二)第667章 解釋第566章 老人第324章竹苓第45章煙花第617章 試探第435章懇求第532章 登基第476章 洛陽第126章永寧(一)第406章天算第538章 決戰第349章交易(下)第445章保重第318章我去第459章 逼宮第425章赴宴第645章 夢耶第121章審問(二)第354章親生第99章賭命第371章人心第316章定親第568章 不滿第396章喜事第112章驚豔(一)第341章瘋了第18章往事第443章追兵第671章 興風第377章城破第524章 夜幕第89章同行第608章 驚馬第483章 遊絲第560章 遇見第412章天使第225章情願第216章謀劃第173章夢醒第635章 留人第540章 打掃第634章 路過第160章密旨第649章 冬生第390章催婚第306章誤會(下)第494章 黑屋第263章吹笛第519章 花匠第620章 作戲第133章落霞(二)第90章我詐第194章撞見第603章 壽宴第543章 蛛絲第88章變天第572章 嫌棄第357章母子第44章拒婚第353章審問第377章城破第587章 次日第180章部曲第535章 威脅第29章文淵閣第97章贈禮第257章成全第556章 進城第18章往事第337章出城(上)第356章修羅第356章修羅第468章 面熟第285章審問第237章獵虎第6章遇險第597章 仙子第163章禮成
第441章休想第107章平妻第403章春宵第634章 路過第496章 遇襲第190章驚夢第655章 假面第14章佛前第209章喝酒第309章告饒第446章賞賜第134章辯經(一)第214章栽贓第36章十七郎第411章圍府第261章除夕(下)第222章約談第211章口諭第106章試探第199章擇妻第117章對弈(二)第667章 解釋第566章 老人第324章竹苓第45章煙花第617章 試探第435章懇求第532章 登基第476章 洛陽第126章永寧(一)第406章天算第538章 決戰第349章交易(下)第445章保重第318章我去第459章 逼宮第425章赴宴第645章 夢耶第121章審問(二)第354章親生第99章賭命第371章人心第316章定親第568章 不滿第396章喜事第112章驚豔(一)第341章瘋了第18章往事第443章追兵第671章 興風第377章城破第524章 夜幕第89章同行第608章 驚馬第483章 遊絲第560章 遇見第412章天使第225章情願第216章謀劃第173章夢醒第635章 留人第540章 打掃第634章 路過第160章密旨第649章 冬生第390章催婚第306章誤會(下)第494章 黑屋第263章吹笛第519章 花匠第620章 作戲第133章落霞(二)第90章我詐第194章撞見第603章 壽宴第543章 蛛絲第88章變天第572章 嫌棄第357章母子第44章拒婚第353章審問第377章城破第587章 次日第180章部曲第535章 威脅第29章文淵閣第97章贈禮第257章成全第556章 進城第18章往事第337章出城(上)第356章修羅第356章修羅第468章 面熟第285章審問第237章獵虎第6章遇險第597章 仙子第163章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