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

滿溪春自離開大酉山已十餘年,心中無日不思念惦記着桃源派,後來適逢被莫問津和吳處邊相救,並囑其回大酉山,這是她盼望已久的事情。一直以來,她內心愧疚,自感無顏回大酉山,才獨居芙蓉洞;此時釋了心結,便迫不及待趕回去。釣魚城解圍後,大敵退回漠北,援川諸人各回東西,滿溪春和繼先辭別,急衝衝回山趕着見她日思夜想的桃源洞。

一汪清溪從林中潺潺流出,叮叮咚咚唱着清脆的小曲在林蔭和巖叢中時隱時現。順着小溪向上走,一座高大的垂直山壁橫立眼前,小溪流出的地方,有一洞口被青藤和雜木半隱着,只見洞口的山壁右側刻着三個大字:桃源洞,這便是桃源派的門庭——大酉山桃花源。

山洞外側有一方寬闊的小平地,此乃桃源派弟子平時練劍之處。此時,正有十幾位素衣女子在此習劍,中有一人着裝素雅,不施粉黛,身段輕盈,手握長劍指導衆人練習,宛若飄飄仙子,正是何開顏。

她正向衆人道:“師妹們,大家一定要好好練劍,師父和三師叔正閉關參研劍陣,等她們一出關,咱們就可以去明月門報仇雪恨了。”

衆人道:“是,二師姐!”

“開顏?!”忽然,一聲呼喚從後面傳來,衆人紛紛回頭去看,這一看不打緊,衆人大驚失色。

何開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怔了半天,仔細辨認後,激動地跑上前,眼中閃爍着晶瑩的淚珠,字字頓挫道:“四——師——叔?真的是你嗎,四師叔?”

衆人一擁而上,忙湊上來向滿溪春叩首,無不激動道:“參見四師叔!沒想到你還......”

滿溪春一見衆人,感到個個無比親切,忙不迭扶起衆人,高興的連連道:“好!好!好!都起來,起來吧!還能再回大酉山見到你們真是高興。”

衆人道:“我們無日不思念四師叔。”

何開顏道:“我們一直以爲四師叔已經......已經......”

“以爲我死了是不是?”滿溪春見她不敢開口,便問道。

何開眼點頭道:“嗯!都是明月門的狗賊們把咱們害得這麼慘。”然後又欣慰道:“不過總算老天有眼,讓四師叔大難不死。”

滿溪春道:“桃源派的大仇未報,我豈會輕易死去?”

衆人道:“四師叔回來真好,咱們可以早點報仇了。”

滿溪春問道:“開顏,你師父和三師叔呢?”

何開顏道:“她們正在伏羲洞閉關參研劍陣呢,已經閉關四十七日了,後天出關。走!四師叔,咱們進山吧。”

滿溪春道:“好,先進去,等她們出關再一起商討報仇之事。”

於是衆人跟隨着滿溪春進了洞。

從洞口進去,先入眼簾的便是一潭池水,池水由山泉彙集而成,小池周邊臥有幾間屋舍。從池水向四周看去,乃是一片開闊平野,叢竹茂盛,稻浪翻滾,碩果滿枝,時有鳥鳴聲聲;再向遠處看去,四周皆是懸崖峭壁,山障入雲,並無半條出路,只見靠近北面山壁的一側崖下聳着一排木屋,又有一道木廊回合屋後,再往後,便是一道小山棧通向半山崖壁上的小洞口。

何開顏對滿溪春道:“四師叔,咱們先去大廳歇會,你趕了這麼久的路,一定累了。我讓師姐去洞中通報師父和三師叔。”

滿溪春問道:“怎麼不見清源?”

何開顏道:“回四師叔,師父和三師叔閉關時,囑她守候洞口,每日飲食只准她一人去送,除非有緊急事情,所有弟子都不能登崖。四師叔看!那不是師姐嗎?”何開顏指着半山崖上的小洞口,遠遠地看到洞口邊站着一人。

滿溪春望了望洞口道:“不必打擾她們,既然我已經回來,也不急着等他們兩日。”然後向衆人道:“大家都各自去吧,讓你們師姐陪着我就行了,有事我再喊你們。”

衆人告退。

二人進了屋,何開顏給滿溪春斟茶,滿溪春雖一路奔波身體疲乏,但回到大酉山,見到舊日情形,心頭的喜悅早已將疲乏衝散,精神振奮起來。她也不坐下,只是圍繞着屋內細看,對着些物件一一撫摸,嘆聲連連。

何開顏見此狀,放下茶杯靠近,見滿溪春手中拿着一把桃木雕劍雙淚直流,輕輕道:“師父說這把劍是師祖當年爲四師叔做的,這麼多年來一直放在這裡,師父從不讓人亂碰它。”

滿溪春止住淚,嘆道:“我們四姐妹中,師父和大師姐最疼我,可是我卻辜負了她們的心。”

何開顏勸道:“四師叔不用難過,咱們早晚會爲她們報仇的。”

滿溪春搖搖頭,“你不懂。”

何開顏沒理解滿溪春的意思,安慰道:“四師叔一路勞頓,還是不要太傷神。”

滿溪春坐下來,伏案問道:“開顏,你師父有沒有向你們提過劍經的事?”

何開顏奇道:“什麼劍經?沒聽說過。”

滿溪春略略安心道:“哦!沒什麼。”

心裡暗自念道:“莫非二師姐並不曾怪罪我?終是我想多了。”

何開顏見滿溪春出神,問道:“四師叔,你想什麼呢?”

滿溪春輕輕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開顏,你先出去吧,我一個人靜靜。”

何開顏道:“是,四師叔有事就喊我,弟子告退。”

何開顏走後,滿溪春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滿溪春不知發生何事,推開門查看,只見桃源派諸弟子紛紛向通往崖洞的山棧兩側集合,滿溪春心想:“今日二位師姐出關,她們必是前來迎接,我回山已經兩日,終於可以見到師姐了。”便也走出來。

何開顏迎面喜道:“四師叔,今天師父和三師叔出關,她們要是見到四師叔一定會很高興的。”

滿溪春笑道:“我也很想他們。二位師姐這一出關,武功必有大進。”

正說話間,崖上奚清源傳來一聲號令:“恭候二位師尊出關!”

衆人刷一聲沿路相對列齊,躬身迎候。四周氣氛彷彿一下子凝滯下來。

這時,莫問津和吳處邊從崖洞飄然踏出,容光煥發。

奚清源迎上前道:“恭迎二位師尊!”

莫問津目光平視,目光中透出無限自信,傲然之色一眼可辨,問道:“清源,我們閉關的這些日子可有要事?”

奚清源喜道:“回師父,前日四師叔回山了。”

吳處邊驚喜道:“二師姐,看來四師妹還是心繫桃源派的。”

莫問津也喜道:“趕緊下去,只怕四師妹早已等急了。”

三人輕踩嬌步走下崖來,放佛三朵輕盈霞雲移下。

衆人見莫問津和吳處邊下來,紛紛道:“恭迎師尊!”

滿溪春垂立在山路中間,忙向二人叩首,“見過二師姐三師姐!”

吳處邊上前一把扶起,“四師妹既已回來就不必多禮。”

莫問津也道:“我們師姐妹間原應像當年一樣,不必如此生分。”

滿溪春道:“是,二位師姐。”

“走,咱們回屋說話。”莫問津拉住滿溪春的手,不住問候,又回頭向奚清源囑道:“清源,你和開顏帶幾個師妹去準備一桌上好的飯菜。”

奚清源機靈道:“弟子立即就去,今日師父和三師叔出關武功大增,又和四師叔重逢,雙重喜慶,是該好好慶賀。”

吳處邊笑道:“就你鬼靈精,趕緊去吧!”

奚清源喜道:“是!開顏,你和她們幾個一起跟我來。”

滿溪春三人進了屋,莫問津道:“四師妹能回山我們太高興了,想必合州之圍已經解了吧?”

滿溪春道:“繼先助王堅將軍打死了蒙哥,蒙古軍全部退出劍南。”

吳處邊大讚,“看來朝廷也並非全是無用之材。”

滿溪春悲嘆道:“那又能如何?終究逃不出奸臣的排擠。”

莫問津長嘆一聲,“朝廷的事我們還是少插手,太過在意只能徒增煩惱,忠臣良將尚且不能左右其事,我們又能若何?咱們先報大仇纔是要緊。”

滿溪春點點頭。

“四師妹,上次在玉印山你執意不肯回來,說對不起我們,當時我就感到其中必有隱情,只是那時情急,我沒有多問。我想你既然一直活着,卻躲着我們獨居芙蓉洞十來年不肯回山,定有爲難之處,到底是怎麼回事?”莫問津思慮道。

吳處邊也追問道:“是啊,師妹,你爲什麼一直不回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滿溪春欲語凝噎,似有膽怯,“師姐,我......我......”

吳處邊安慰道:“儘管說,不必擔心。”

滿溪春平復了下心情,謹慎道:“二師姐,你們這些日子在洞裡閉關練劍,可有收穫?”

吳處邊催促道:“還是先說說你的事。”

莫問津止住道:“三師妹休要急躁,聽四師妹慢慢說。”然後回道:“此次閉關非同以往,我與你三師姐本打算到洞中觀摩洞裡刻畫的劍陣圖,本以爲此舉定能練成桃花飛雲劍陣,可是......”

“可是你們的劍法根本駕馭不了圖上的陣法,雖然習得一些招數,卻也發揮不了太大的威力。”滿溪春接住話道。

莫問津驚道:“你怎麼知道?”

滿溪春道:“當年師父在世時,參研多年尚不得其中真諦,我們的武功全是師父所教,怎能練成?”

吳處邊連連點頭,“師妹說的對,師父都練不成,我們的武功比師父差得遠,又怎麼連得成?”

莫問津沉思片刻,“我想並不盡然,或許師父有領悟不到的地方恰好被我們領悟到了呢,總之,桃花飛雲劍陣是我們桃源派的傳世神功,若是連我們桃源派的人都練不成,豈非笑談?只要我們詳加研磨,定能練成。”

滿溪春搖搖道:“二師姐錯了,洞中刻畫的只是招式,若要練成劍陣,等閒劍法是不行的,須得用雲水劍和醉春劍才行,而且必須要有《繁花經》做參照。”

莫問津和吳處邊聽她這麼一說,無不驚疑,“師妹如何知道這麼多?”

滿溪春道:“不瞞二位師姐,當日咱們師姐妹四人中,師父最疼我,因此他把許多事情都告訴我了。還記得師父在世時曾經連續數次參加九華山的經論會嗎?咱們桃源派與佛家並無交往,師父卻去參加經論會,你們不覺得很蹊蹺嗎?”

吳處邊抱怨道:“是啊,師父最疼你,每次去九華山都帶着你,從來不帶我。”

莫問津細細一想,奇道:“莫非劍陣與九華派有關係?”

滿溪春點頭道:“正是,《繁花經》就藏在九華派。”

吳處邊和莫問津不敢相信,“什麼?藏在九華派?這究竟是怎麼個緣故?”

滿溪春搖搖頭,“我也不知道。”繼而又道:“二位師姐,咱們桃源派與明月門爲什麼是仇敵?”

吳處邊道:“他們設計陷害我們,害死師父,當然是仇敵。”

滿溪春道:“那之前呢?要知道師父在世時咱們兩派就是世仇了。”

吳處邊想當然地道:“那還用說,他們偷了我們的《曲江流觴圖》。”

滿溪春這才道:“我們總是找明月門討要此圖,可卻沒有人知道圖中秘密是什麼。”

莫問津恍然大悟,道:“莫非練劍陣的劍法在此圖中?”

滿溪春搖頭道:“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我想應該是這樣,師父沒跟我提過此事。”

莫問津忽然又道:“師妹,既然你知道《繁花經》,那你見過嗎?”

滿溪春面色一下子悽婉許多,心中念道:師父當年得了《繁花經》副本,曾讓我保管,那日成都榕樹林大戰時,我被火炮打成重傷,昏死過去,醒來後迷了路,經書不知什麼時候丟失了,後來被一戶好心人收留養傷,自感犯了大錯,病癒後才無顏回大酉山,現在怎能說出實情?便隱瞞道:“沒見過。”

莫問津心見他神思不定,便想:師父當年有意將掌門人傳給滿師妹,可能她老人家已將《繁花經》交給滿師妹保管。本欲不再追問,但又一想如今桃源派凋零不振,若是能三人聯手,豈不比一人練要好,便道:“四師妹,我們三人的功力都不是上乘的,若是師妹能把《繁花經》拿出來,咱們三個一起練豈不更好?也能早日爲師父報仇。”

滿溪春急道:“師姐,我真沒有。”

莫問津心思一向縝密,她知道若師父不死,掌門人之位必是滿溪春所坐,心想自己危難之中暫居此位,旁人雖無異議,但滿溪春如今回來了,她能無心奪權嗎?因此便猜想是滿溪春故意藏了起來,於是道:“四師妹,按師父的意思,這掌門人的位子原本就該你坐,若是你以桃源派爲重肯將劍經拿出來一起練,師姐情願立即讓位與你。”

三人說話時,奚清源正走到門外,剛要敲門喊三人用餐,卻聽得莫問津這一言,驚得忙推開門,神色慌張喊道:“師父,你要把掌門人的位子讓給四師叔?”然後又向滿溪春賭氣抱怨道:“四師叔,你怎麼能一回來就搶師父的掌門人之位呢?要是沒有師父,咱們桃源派怕是早已經不存在了。”

滿溪春忙向莫問津跪下,辯解道:“師姐,你怎麼會這麼想?我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真不知道劍經。”

莫問津忙上前扶起滿溪春,連連道歉:“師妹休要怪罪,是師姐錯了。”

滿溪春心有餘悸道:“若是我回山不利於桃源派團結,我寧願立即離去。”

莫問津急道:“師妹若是離山,師姐寧願去死。”

奚清源此時方知三人之間只是誤會,意識到自己剛纔的魯莽之言,便也向滿溪春道歉:“四師叔,都是我多嘴,你千萬不要離山,你就留下來吧。”

滿溪春心想若再言離去,反倒沒了意思,於是道:“好,我不離山,但二師姐以後也不準再提讓位之辭。”

莫問津道:“好,就照師妹說的辦。”

奚清源這才喜道:“師父,二位師叔,請用餐吧!”

衆人邊說邊出門。

奚清源走在三人後面,自言自語道:“奚清源呀奚清源,你什麼時候能不這麼毛躁?真該死!真該死!”

吳處邊悄悄聽到,回頭看她一眼,心中竊笑。

奚清源將宴席擺在了水潭一旁的叢竹下面,十分清涼。莫問津和吳處邊讓滿溪春坐下,又讓奚清源和何開顏陪坐,道:“四師妹重回桃源派,以後咱們師姐妹三人要同心協力,光大本派。”

滿溪春道:“二師姐說得對,這才能對得起師父。”

莫問津道:“來,咱們吃飯,四師妹好久沒有嚐到大酉山的飯味了,師姐專門讓人做了幾樣你愛吃的菜,快嚐嚐吧。”

滿溪春感動不已,夾起菜淚珠盈眶。飯過半晌,滿溪春問道:“《繁花經》已經丟失,不知二位師姐對練劍陣之事有何打算?”

莫問津心生愁緒,爲難道:“哎!我能有什麼好辦法呢?”

滿溪春忽然道:“記得上次你們去巫山找高師叔和楊師叔,不知可否見到他們?”

莫問津道:“見到了,就是二位師叔指點我們到洞中練劍的。”

吳處邊沮喪道:“可是他們並不知道練劍陣這麼麻煩,我們閉關這麼久也沒參透。”

滿溪春想了想道:“我有一個法子或許可行。”

莫問津奇道:“什麼法子?快快說來。”

吳處邊也道:“四師妹向來最聰明,趕緊說吧。”

wωw✿ ttκǎ n✿ ¢ 〇

滿溪春道:“既然《繁花經》原本藏在九華派,咱們何不再去九華派討來?”

莫問津道:“當年師父和九華派頗有交往,但她去了數趟也才討來一本手抄副本,如今九華派會買我們的賬嗎?”

滿溪春勸道:“試試總比不試要好,說不定慧通方丈念及當年交情就給了我們。”

吳處邊也道:“是啊是啊,可以試試。”

莫問津覺得眼下只能如此,便道:“誰去合適呢?四師妹剛回山,不好再長途跋涉,而我身爲掌門,不宜離山太久。”

吳處邊斜眼瞅着莫問津,嘴裡嘟噥道:“那二師姐的意思是讓我去了?我不去,去九華派那麼遠,要累死人的;而且他們全是一幫和尚,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們交涉,要去你們去,反正我不去。”

滿溪春不禁失笑,“三師姐呀!哎!”

莫問津略感爲難,看了眼滿溪春,道:“只有讓二位師妹留山,我親自去九華派了。”

滿溪春勸阻道:“二師姐不宜去,還是讓我去吧。”

何開顏見三位師尊遇了難事,一心想替他們分擔,便毛遂自薦,“師父,要不讓我去吧?”

莫問津聽後,十分欣慰,但她年輕識淺,怕當不好這個差使,便婉言道:“開顏有此心意,師父很高興,只是此差事非同一般,你若前去,慧通方丈未必認得你,豈肯信你之言?”

何開顏想想有理,不再言了。

滿溪春道:“二師姐,不如讓我和開顏兩個一起去,我們順道從巫山叫上二位師叔,他們和九華派交往很深,想必慧通方丈會給他們面子的。”

還沒等莫問津開口,吳處邊就高興道:“我看這樣再好不過了。”

莫問津只好道:“那好吧,就有勞四師妹跑一趟。”

滿溪春笑道:“都是咱們桃源派的事嘛。”

莫問津微笑點頭,然後道:“見了師叔要把詳情告訴他們。”又囑咐何開顏:“路上照顧好你四師叔。”

“師父放心吧!”何開顏答道。

滿溪春道:“事不宜遲,我們收拾收拾明日就上路。”

次日,滿溪春和何開顏離開大酉山,直奔巫山而去,請出楊辯才和高長達,四人一同前往九華山拜求《繁花經》。楊辯才和高長達見到滿溪春甚是驚喜,滿溪春把事情經過詳詳細細給他們講述一遍,二人這才知道滿溪春這麼多年來受了不少苦,又是感嘆又是欣慰。他們四人向九華山風塵僕僕趕去,雖說顛簸勞累,倒也有說有笑。滿溪春路上受了風寒,又多日趕路,身體吃不消,楊辯才眼看前方到了鄂州,打算讓滿溪春在城中休息一兩日。

天色近昏,四人找了一家客棧歇腳,楊辯才讓何開顏到藥鋪給滿溪春抓點藥。何開顏一路詢問找到了一家叫做惠濟堂的藥鋪,便將滿溪春病情給大夫講明,喊大夫開了一劑藥方,到大堂抓藥。

抓好藥後,正要掏錢,忽聽得旁邊一人喊道:“夥計,給我包幾貼治傷的藥膏。”

何開顏聽出聲音十分熟悉,猛地一驚,向一旁閃開幾步,看到此人正是林秋風。

林秋風也不由地一驚,然後笑道:“真是冤家路窄呀!原來是桃源派的何姑娘,不知何姑娘是給誰拿藥?”

何開顏有些膽怯,神色略微慌張,手不自然的抖了下。

林秋風湊上前,調侃道:“何姑娘怕什麼?莫非是見到我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動情了?”

何開顏自感被羞辱,甚是氣惱,本來覺得自己武功難比他,不如抽身躲開爲好,誰知被他公然調戲,舊仇加新辱,怎能忍下?便怒氣衝衝指着他道:“你?哼!無恥之徒。”

林秋風本意無心爲難她,只是恰巧碰到,性格使然,隨便一嬉,被她這一罵,反倒覺得無趣,只好尷尬道:“何姑娘何必動氣?我是要爲你付賬呢。”說着便從懷中掏出銀子遞上櫃臺。

藥店的夥計不知深淺,伸手便接了。何開顏哪裡肯願意?從夥計手中一把奪過銀子扔到門口,“呸!哪個要你來付賬,也不照照鏡子看看,一條蒙古的走狗也配?誰知道這髒銀是從哪裡偷來搶來的。”

何開顏扔了銀子說完話後,覺得自己做的很過癮,露出一絲得意的表情。

林秋風頗爲氣憤,但卻不願與他糾纏,似乎想趕快了結此事,於是也不去追究,回頭大喊一聲:“我的藥抓好了沒?”然後啪嗒一聲把劍砸在櫃檯上,對着夥計道:“磨磨蹭蹭地,再不快點抓藥我砍了你。”

夥計嚇得趕緊去抓藥。

滿溪春掏出一塊碎銀扔到櫃檯上,衝着屋裡夥計道:“這裡是大宋的地盤,你用不着害怕一條蒙古狗。”說完,瀟灑出門。

這一句話當真氣壞了林秋風,他哪裡肯再忍,抓起櫃檯上的劍向後一頂,劍柄擊中何開顏後背,何開顏一腳跌倒在門外。

這一跤摔得也巧,迎頭栽在街上走來的一個年輕公子懷中,手中的藥灑了一地,那年輕人不防,被嚇了一跳,連忙扶起何開顏,“姑娘沒事吧?”又伸手去撿藥,站起身擡頭一看,僵住了,“林秋風?你們居然還在鄂州?”

林秋風一看,此人正是杜長春,不覺更來火,迎上來便道:“原來是你小子?李繼先呢?”

杜長春道:“怎麼?昨天還沒被教訓夠?”

看到林秋風手中拿着藥,猜出端倪,笑道“呵!這是給王向天拿的藥吧?對了,你可得多拿點,說不定改天還能用得到,哈哈哈哈!”

何開顏已然聽出杜長春是李繼先的朋友,又知自己的師叔滿溪春和李繼先是好友,心中便覺得杜長春是自己人了。

林秋風被杜長春奚落一番,大怒,抽劍刺來,“小子,竟敢在我面前放肆?找死!”

杜長春與他對接十來招便招架不住,何開顏拔劍過來幫忙,雖然二對一,但他們依然不是林秋風的對手,只片刻功夫,兩人都被打倒在地,身受重傷。

林秋風不依不饒,不肯放過二人,杜長春欲與其硬拼,何開顏見勢不妙,知道不是林秋風的對手,只好逃爲上策,拉着杜長春從圍觀的人羣裡鑽出去,林秋風隨意追了一程,便任其逃去了。

杜長春和何開顏落魄逃命,一時情急亂竄,竟不知走到哪街哪巷,杜長春本來功夫一般,非要逞強,被林秋風打得遍身是傷。

何開顏見他負傷不輕,便扶着他找了個空地坐下休息。“多謝公子剛纔捨命相救,小女子不勝感激。”

杜長春微笑道:“姑娘客氣了。”

何開顏謝過他後,想湊近他坐下問問傷情,忽又覺此處無人,一男一女相近而坐不太合適,身子彎下一半又起身坐到對面稍遠點的地方,關切道:“公子身上的傷要緊嗎?”

杜長春搖搖頭,“沒事。”忽見何開顏衣裝,驚道:“姑娘是桃源派的吧?”

何開顏微微點頭道:“嗯。剛纔聽公子與林秋風所談,公子認識李繼先?”

杜長春面色得意道:“何止認識?還是好朋友。”

何開顏喜道:“這麼說李大俠現在也在鄂州?”

杜長春道:“對。”轉而又疑惑道:“姑娘怎麼一個人來鄂州?”

何開顏道:“本派有要事。二位師叔祖和四師叔也來了。”

杜長春喜道:“原來滿女俠也來了,大家又能相見了。他們現在在哪裡?”

“東門客棧。”

“我們就住在隔壁街,這麼巧!對了!敢問姑娘芳名。”

何開顏嬌羞回道:“何開顏。”

杜長春一聽,不禁吟道:“春風已滿小竹院,碧桃何日開芳顏。姑娘的名字真美。”說完又看了何開顏一下,這一看竟讓他怦然心動,忘情道:“姑娘好美!人如其名。”

何開顏自小在大酉山長大,平日裡都是與師姐妹打鬧,何曾與男子近距離談論過?一時間與杜長春私處,已經很緊張,又聽他這麼誇自己,心裡彷彿亂鼓一般,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公……子……過獎了。”

“不不不,一點都不過獎,姑娘確實是出水芙蓉,美若天仙。”杜長春越說越激動,恨不得把世間最美的讚詞一口氣都說出來,或許他真的被何開顏打動了。

何開顏見他有些失態,便起身道:“公子,我們還是回去吧,我師叔還等着我呢。”

杜長春見她欲走,也撐起身子站起來,“我送姑娘回去。”剛踏出一步,就有些顫顫巍巍。

何開顏趕緊扶住他,彆扭地道了句:“算了,還是我送你回去吧,畢竟公子是爲救我而傷。”

杜長春喜不自勝,“有勞何姑娘了。還沒告訴何姑娘我的名字呢,我叫杜長春,我爹是越州奇靈館的掌門杜百草。”

何開顏淡淡回了句,“哦!”然後扶着他走去。

“李大哥,你看誰來了。”杜長春一進門,便向屋內喊道。

海心聞聲而出,看到何開顏面容陌生,又見杜長春似是受了傷,便奇道:“杜公子怎麼了?這位姑娘是誰?”

杜長春道:“受了點小傷,無妨,這是……”

還未說完,繼先也走了出來,見到杜長春和何開顏在一起,先是愣了下。

何開顏自報姓名,“我是桃源派的何開顏。”又見繼先氣質不俗,便一臉謙恭地笑道:“想必你就是李繼先李大俠了。”

繼先道:“原來是桃源派的何姑娘,在下正是李繼先。何姑娘快請坐。”

繼先上前扶過杜長春,“杜公子怎麼受傷了?”又向海心囑咐道:“你把杜公子扶到後房休息去吧。”

杜長春連連搖手,“不勞楊姑娘了,只是點小傷,沒什麼大礙。”

何開顏滿臉歉意,“杜公子是因爲我才受的傷,我們與林秋風遭遇了。”

繼先有些氣憤,“他們昨日已被我和冷大哥教訓過,竟然還賴在鄂州!”

杜長春順勢坐了下來,海心也站在一旁傾聽。

繼先接着道:“我們從西川回臨安,昨日經過鄂州歇腳,碰到王向天他們,我猜想必是又來爲蒙古刺探軍情,鄂州新復,根基不穩,多生事端,王向天等人此行多半是來蒐羅荊湖防務的。”

何開顏道:“隴西四刀奸詐無比,來鄂州肯定不懷好意。”

繼先道:“我同何姑娘想得一樣,所以便教訓他們一頓,命他們立即出城,也怪我輕信他們的話,竟以爲他們真的出了城。”

何開顏道:“剛纔我見林秋風去藥鋪拿藥,肯定是療傷之用,估計是他們受了傷藏在某處療傷呢。”

繼先點點頭,“想必是這樣。”忽然又道:“對了,何姑娘來鄂州有事?不知滿姐姐是否已回大酉山?”

何開顏道:“回去了,我和四師叔奉命一同去九華山呢。”

繼先喜道:“這麼說,滿姐姐和你在一起?”

何開顏道:“對,她和二位師叔祖就在隔壁街的客棧裡,四師叔身體不舒服,我去藥店給她抓藥,誰知竟碰上林秋風也去抓藥,然後就打了起來,幸虧遇到杜公子出手相救。”

杜長春道:“不說這也罷,一說杜某反倒慚愧了,實在是我技不如人,讓何姑娘吃了不少虧,還望何姑娘不要見怪。”

“這是哪裡的話?我感謝都來不及呢,怎麼會見怪?”何開顏連忙道。

繼先見二人彼此這般客氣,不覺笑道:“既然都不是外人,你們也不必如此拘謹,要這麼客氣起來,反倒不好了。”然後向海心道:“海心,你去喊冷大哥房來,我同他一起去看看滿姐姐和兩位道長。”

海心道:“好,我也想去。”

繼先細語道:“你還是留在這裡同大嫂瞧瞧杜公子的傷吧。”

海心聽後不甚高興,怏怏道:“那好吧!”

杜長春見狀忙道:“我不防事,就讓楊姑娘去吧。”

繼先見海心滿是期待的表情,便覺可愛,從嘴角劃出一絲笑容,使了個調情的眼色,“好,你也去,幹什麼都少不了你。”

繼先、海心和冷觀堂三人跟隨着何開顏來到隔壁街客棧,何開顏引他們進去,道:“李大俠,你們稍等片刻,我上樓去叫師叔祖。”

繼先三人自己就坐,道:“好。”

不消片刻功夫,只見楊辯才和高長達從樓上喜奔下來,楊辯才喊道:“不想李大俠也在這裡,真是太巧了。”

繼先聞聲而起,忙施禮道:“二位道長別來無恙。”

高長達笑道:“方纔聽開顏說你們來了,我都不敢相信,這下見了面,果然是真的。”

楊辯才又道:“聽我師侄說,你們離開合州也有二十多日了,怎麼才趕到鄂州?”

繼先掃了眼海心,像是對楊辯才示意有海心同行,微笑道:“我們人多,趕不得急路,所以行程慢了些。”

正說話間,滿溪春也從樓上下來了,臉色有些蒼白,身體軟綿綿的,何開顏上前在一旁伺候。

海心機靈,忙過去扶住滿溪春,關切道:“滿姐姐身體不舒服?”

滿溪春擠出一絲笑容,道:“連日勞累,趕路太急,受了點風寒,沒什麼要緊的。”

何開顏道:“已經拿了藥煎下了,楊姐姐不必擔心。”

繼先也道:“那就好。自蒙古圍困合州以來,滿姐姐東奔西跑,勞累過甚,如今大戰已息,可得安心,滿姐姐要好好休息纔是,怎麼又要千里迢迢去九華山?”

滿溪春道:“事關本派大業,不得不如此。”

繼先心中揣度着必是爲了重振桃源派的事,便想起了越州城北桃花灘遇李雲水一事,便問道:“你們此行莫不是爲了桃花飛雲劍陣的事?”

楊辯才大驚,“你怎麼知道?”

繼先道:“我也是隨便一猜。”

滿溪春道:“你也不是外人,說了無妨,的確是爲此事。”

繼先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打算,雖然別人並不知道雲水劍劍譜在他手中,但他無心霸佔劍譜,打算把《雲水劍》和《曲江流觴圖》一併歸還滿溪春。於是道:“你們不必去九華山。”

滿溪春奇道:“爲什麼?”

繼先道:“因爲你們要找的東西就在我這裡。”

高長達與楊辯才相視驚異,高長達道:“你知道我們要找什麼?”

繼先從懷中掏出一塊舊布,打開給他們看,衆人湊上前一看,皆不識得此劍譜。

冷觀堂道:“繼先兄弟,雲水劍是什麼,從來沒聽說過,你從哪裡得來的?”

繼先看向滿溪春,“你也不認得?就算不認得也應該聽說過吧,這可是你們桃源派的劍法。”

滿溪春細看,“我認得,這就是師父曾經跟我說過的雲水劍。”

楊辯才忽然道:“我想起來了,師姐曾經說過,練桃花飛雲劍陣的要訣有兩個,一個是《繁花經》,另一個就是練陣所用的基本劍法。”

繼先狠狠點頭,“正是。”

繼先把得雲水劍劍譜一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道明,衆人這才明白一切。

“既然這原本就是桃源派的東西,理應歸還你們。”繼先把劍譜遞給滿溪春,滿溪春不敢接下。

繼先道:“滿姐姐收下吧,我只是暫時替你們保管。”

滿溪春覺得一切來的太突然,雖然它的確是桃源派秘籍,但這樣平白收下了,似有不妥,道:“李雲水不是說讓你參悟好劍法後帶領我們一起練嗎?還是你先收着吧。”

繼先道:“不瞞你們說,《曲江流觴圖》也在我這裡,只是我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可靠的人破解出其中的劍法,現在練劍陣的兩套劍法都在我這裡,很不安全,一幅《乾坤水戰圖》已經讓我如履薄冰終日惶惶了,若是一旦雲水劍在我手中有個閃失,我豈不愧對桃源派?”

海心道:“滿姐姐,雲水劍劍譜你們收着,《曲江流觴圖》讓繼先哥收着,等到破解出裡面的秘訣時再交回你們,這樣豈不安全些?”

衆人都覺得很有道理,滿溪春也就收下了,道:“繼先又幫了我們桃源派一個大忙,不過九華山還是要去的,畢竟還有劍經呢。”

繼先道:“那就等滿姐姐多休息幾日再趕路。”然後又向楊辯才和高長達信誓旦旦道:“二位道長放心,《曲江流觴圖》一旦破解,我立即交回桃源派。”

楊辯才笑道:“我們信得過李大俠,到時還要靠李大俠給我的幾個師侄們指點。”

繼先謙笑道:“不敢不敢。”

正說話間,外面忽然人聲喧譁,只聽得有一隊人馬趕來,海心移步出門一看,讚道:“好威猛神氣的將軍。”

衆人好奇,也出來觀看,這一看不打緊,倒把繼先懵住了。究竟是何緣故,還需後文說來。

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三十八章 九華論經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
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三十八章 九華論經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