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一曲釵頭鳳,唱盡千古情。話說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陸游曾與表妹唐婉結下一段姻緣,二人十分相愛,後因陸游母親反對,二人終被拆散。有一年,陸游遊沈園時與唐婉相遇,回想舊事,感懷傷世,各賦《釵頭鳳》一首,以寄託心事。不久唐婉病逝,但陸游對唐婉思念至深,一生多次重遊沈園,寫下多首懷念唐婉的詩篇,勘稱癡情一生。後人感念,常到沈園遊興寄懷,寫文賦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沈園賽詩會。

沈園賽詩會於每年四月十六舉行,凡有文才者,不限地域,不拘身份,不分男女,皆可參加。每年此時,總會有各地名人、賢士、學者趕來赴會,湊熱鬧的百姓更是絡繹不絕。

這日一早,沈園被裝扮一新,一株晚春紅桃擺在門口,豔麗無比,煞是惹人注目。人們已開始紛紛進園,參加賽詩會的人有的衣衫樸素,有的錦帽貂裘,有的是衙門官吏,有的是學者文人,有的是江湖俠客,滿園鬧哄哄,都向着賽詩臺擠去。

越州二賢和繼先、楊明昌一家也興致沖沖趕來了,繼先見園內遊人比肩接踵,驚歎道:“沒想到賽詩會這麼熱鬧。”

冷觀堂自豪道:“那是當然,越州的賽詩會遠近聞名。”

海心從未見過如此盛會,又是讚揚又是感嘆,“沒想到這裡這麼漂亮、這麼熱鬧,好期待賽詩會快點開始。”

繼先笑道:“海心妹妹這會子都等不及了呀!”

衆人說笑着,便進了園。

雖說是春晚,但江南四時花開,園裡許多花正抱頭怒放;園中央用竹木搭出一處臺子,後牆正中央寫着五個大字:沈園賽詩會,前臺兩邊的柱子上掛着幅對子:擬就小園方寸景,作出乾坤大文章。臺中央的桌子上擺出五個青瓷盤,每個盤子內皆放有一幅小字,桌子右側放着一摞越窯瓷碗和一大壇會稽山黃酒,左側放着一盆垂絲海棠。繼先等人擠到人羣前面,等待着賽詩會開始。

不多時,一位老者走上臺,兩個打扮素雅的女子緊隨其後。衆人目光紛紛移向臺前。老者環視臺下,“各位,賽詩會馬上開始,我先給大家提幾條規矩。”

臺下一位白淨中年道:“規矩年年不都一樣嗎?我們都知道。”

衆人附和道:“是啊,白莊主說得對,不用耽誤時間了。”

冷觀堂瞅着剛纔說話那人對繼先道:“這是鵝湖山莊莊主白敬賢,武功和文采都十分了得。”

繼先看了白敬賢一眼,記在心上。

老者喝住衆人,“大家安靜,今年的賽詩會非比往年,詩會共有五項,分別是即興賦詩、即興聯句、詩意對接、對對子和追思懷舊。所有題目全在桌上的瓷盤裡,這五個瓷盤都是越窯產的上等品;我來念題,諸位來答,每一輪獲勝者可得這個瓷盤,五輪勝三輪者可得這盆垂絲海棠,若是搶了題答不出,罰酒一碗。”

衆人聽後,都說今年的更有趣味,無不稱讚。

老者道:“各位,賽詩會現在開始。”只見他走到桌邊,從第一個瓷盤中取出小字,打開念道:“陸放翁在《釵頭鳳》裡有“桃花落,閒池閣”一句,各位請以桃花爲意賦詩一首,限時一刻鐘。”

剛說完,白敬賢便搶答道:“這個簡單,我先來,不用一刻鐘。”說完,想了片刻便道:“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爲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衆人聽後,紛紛稱讚。

這時,又一位青年舉手道:“我來試試。”這人面相厚實,說話時略顯拘謹和羞澀。

老者道:“這位公子是第一次參加賽詩會吧?請問怎麼稱呼?”

青年道:“因路過此地,恰好趕上盛會,便來湊湊熱鬧。晚生陸秀夫。”

老者笑道:“公子請講!”

陸秀夫便吟道:“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沾水開。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蔭來。”

剛念第二句時,已有人說此詩勝過前詩,待到唸完,老者不住讚道:“好!果然好詩,看來公子謙虛了!”

連白敬賢也賀道:“這位公子文采了得!”

陸秀夫謙道:“不敢不敢。”

海心見大家都稱讚陸秀夫,便不服氣道:“不見得他的詩就是最好的。”

老者奇道:“莫非這位姑娘也要一比?”

海心道:“我纔不比呢,我讓繼先哥跟他們比。”說着,便把繼先推出去。

繼先頓顯尷尬,連連推辭道:“她說笑呢,陸公子的詩已經絕好,我哪裡能作出比他更好的?”

老者道:“這位姑娘推薦你,公子又何必謙虛?既然來到賽詩會,賦上一首試試無妨。”

白敬賢在一旁喊道:“輸了不就是喝一碗酒嘛,有我陪你呢,哈哈哈哈!”

繼先見推辭不掉,瞥了眼海心,道:“都是你搗的鬼!”

海心嬉笑着扮了個鬼臉。

繼先略略思索一下,慢慢吟道:“一片桃花連江灣,江灣紅霞上西山。欲問西山何隱士?種桃種到碧雲天。”

話音未落,衆人已道:“此首爲冠,陸公子的詩次之。”

老者點頭道:“正是。就請這位公子取走瓷盤,陸公子和白莊主當罰酒一碗。”

繼先取下瓷盤,遞給海心,陸秀夫和白敬賢接過酒飲下。

方纔,繼先作詩時,身旁站着一位高個青年,一臉威嚴,不苟言笑,目不轉睛看着繼先,不住點頭默贊。

老者拿起第二個瓷盤中的小字,念道:“這一輪是即興聯句,我起個頭,諸位來接,所接之句的首字或首詞要與前句的尾字或尾詞相同,依次說到沒人能夠接上爲止,最後一人爲獲勝者。”

衆人迫不及待。老者念道:“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亮節對道:“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楚玉痕道:“我也接一句,老盡鷹雛無一語,飛來銜得櫻桃去。”

白敬賢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海心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陸秀夫對道:“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海心又道:“芳草無情,更在夕陽外。”

繼先不知海心竟能對上這麼多,心中讚歎,道:“外物盡已外,閒遊且自由。”

於是再無人對接得上,老者笑道:“這位公子,你又勝了。剛纔你接的詩句聽來有些陌生,似有禪意,不過倒也灑脫。”

繼先笑道:“這是唐代高僧齊己的詩。”

老者點頭道:“原來如此,公子已勝兩輪,足見才智不凡,大宋厚待文人,公子若是參加科考,定能榜上有名。”

繼先沒接話。

老學者又道:“可否請公子再賦詩一首,以餉衆人?”

繼先微微沉思,而後慢慢吟道:“不應舉江湖狀元,不思凡風月神仙。三杯酒乾坤變大,幾篇文揮毫雲煙。”

楊明昌聽後,暗自思忖,“繼先這孩子詩的確好,不過聽起來倒像有厭世避俗之意。”

老者聽後,不作評價,只道:“第二個盤子仍歸公子了。”

老者取出第三個瓷盤中的手卷,念道:“這一輪是我念一句詩,諸位從古今名人的句子中念出一句與之意思相符的來,詩詞皆可。”

衆人都說此輪簡單。

老學者念道:“淚眼問花花不語。”

一位黑色衣服的清高少年道:“問花不語,花替人愁。”

冷觀堂對繼先道:“這是奇靈館掌門杜百草的公子杜長春。”

老者又道:“城上斜陽畫角哀。”

海心連忙道:“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繼先偷偷窺了下海心,默默讚許。

老者接着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繼先旁邊的青年高聲道:“可憐無定河邊骨,尤是春閨夢裡人。”

亮節讚道:“這位公子對的好。”

青年卻道:“國家危難,我們集會不談雄圖壯志,卻琢磨些無聊詞句,陸放翁是何等豪情壯志,我們既借放翁之名在此唱酬,就當談家國大事纔對。”說完便甩袖而去。

老者尷尬不已,卻不知該說什麼,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假清高,有的說他故意來敗壞別人興致。

繼先見狀,無意繼續參加了,便對冷觀堂和楊明昌道:“咱們也走吧!”

海心無趣,自言自語道:“其實剛纔那人倒挺有勇氣的,說的蠻有道理。”

亮節道:“唸叨什麼呢?走吧!”

繼先等人出了園門,見剛纔那青年還未走遠,便叫住問道:“前面的公子!”

那人停下腳步,回頭看看,楞了一下,見繼先向自己招手,便問道“叫我?”

繼先笑道:“想請公子留步說話。”

那人奇道:“有什麼事?”

繼先迎上來,笑道:“欣賞公子之論,想認識一下公子。”

青年不苟言笑,“在下文天祥,剛纔你的詩句句皆佳。”

繼先道:“文公子過獎了。”

文天祥道:“不知大哥怎麼稱呼?”

繼先道:“李繼先,這些是我的朋友。”

正說着,陸秀夫趕過來,喊道:“文公子,等等我。”

文天祥對陸秀夫道:“陸公子,剛纔人多,我沒擠過去。”

陸秀夫道:“你也不喊我,怎麼說走就走了呀?”

文天祥道:“裡面鬧哄哄的,想出來透透氣。”

繼先道:“你們是一路的呀?”

陸秀夫道:“我們才認識不久。”

繼先道:“可否請二位酒樓坐坐。”

陸秀夫已對繼先欽佩不已,爽快應道:“恭敬不如從命!”

繼先又對文天祥道:“文公子剛纔的話未盡心意,何不一同再敘?”

文天祥似有不情願,但又不好意思拒絕,只好道:“李大哥盛情相邀,豈敢不去?”

冷觀堂便建議道:“鑑湖風景秀麗,不如到鑑湖遊船上去,咱們一邊閒敘,一邊賞景。”

衆人都說好。

鑑湖乃越州勝地,又稱鏡湖,總納會稽、山陰之水,獨領越地之秀,唐代詩人賀知章告老還鄉退居鏡湖時曾感慨寫過詩句,“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此時春光明媚,風和日麗,但湖上游人不多。冷觀堂見一船伕倚在湖邊樹下休息,便走過去問道:“船家,今天湖上怎麼沒有遊人?”

船家一身蓑衣,頭戴斗笠,聲音低沉地回道:“都去沈園看賽詩會了,你們要上船嗎?”

衆人上了船,叫童子擺上簡單酒席,船家一撐篙,慢慢駛進湖裡。衆人只顧閒聊,並沒注意船家,船家揹着身撐篙,不時回頭鬼鬼祟祟看向船中。

繼先向文天祥道:“文公子哪裡人士?”

文天祥道:“吉州廬陵人。家父囑我今年赴臨安參加科考,但我感覺讀書未成,不想參加,行至此處,便暫留下來。”

陸秀夫聽後,笑道:“我與你正相反,我想參加今年的科考,父親卻反對,說我現在的學業還不能中舉。”

海心笑道:“要是你們兩個交換下父親就好了!”

楊明昌訓斥道:“不得沒大沒小!”

海心嘟噥道:“本來就是這樣子嘛!”

文天祥和陸秀夫一笑回之,並不在意。

繼先又道:“賽詩會上聽文公子慷慨言詞,就知道你是有大抱負的人。”

陸秀夫忙接道:“那當然,平常我們談論時,他提到最多的就是岳飛、孟珙這些人,詩詞也只愛辛稼軒和陳亮的。”

文天祥嘆道:“奈何朝堂大宋多是文弱書生。”

冷觀堂接過話,“要說文武兼備的也不是沒有,趙葵、餘玠、江萬載不都是嗎?可朝廷不珍惜他們。”

亮節解釋道:“朝廷的事我們左右不了,說了徒增傷感,還不如想想怎麼多做些事。”

冷觀堂道:“楊大人的話自是有理,但若奸人不除,朝堂污濁,縱然你一心報效朝廷,也會受到牽制。”

陸秀夫沉思不語。

文天祥道:“每朝每代都不乏奸人,除是除不完的,只要朝廷中的正直良臣居多,壓住他們,國事就不會日頹。”

繼先道:“可是我朝正相反。”

楊明昌見衆人越聊越多,便勸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大家既有抱負,那就來年登科取士,爭取在朝中大顯身手,爲朝廷和天下百姓做番大事。”

繼先應道:“楊大叔言之有理,文公子和陸公子都是胸懷大志之人,才華超衆,將來定要造福天下才是。”

文天祥慨然應道:“縱然天祥德薄才疏,但若一朝在朝,必當盡力造福百姓。”

冷觀堂見湖邊景色更加宜人,覺得沿湖觀賞即可,而船家一直向湖中心劃去,便向船家喊道:“船家,我們就在湖邊賞玩,不用向裡面劃了。”

船家不作聲,衆人也沒在意,繼續聊天。

繼先道:“以前我去重慶時,經過洞庭湖,那裡煙波浩渺,極目楚天,開懷備至,鑑湖卻無此番景象。”

海心不以爲然道:“鑑湖雖無洞庭蒼茫,卻多了份清雅俊秀。”

文天祥笑道:“海心姑娘說得是,二者各有所長,世人各有所愛,哪有誰勝誰負之理呢?”

繼先笑道:“可不是嘛!”

海心無意向船頭一瞥,卻見船家還在向湖心劃去,便對楚玉痕道:“大嫂,船家怎麼還在向湖中劃呀?”

楚玉痕回頭一看,奇道:“不對呀,大晴天的,船家怎麼一身蓑衣?”

海心驚訝道:“是啊,還戴着斗篷,莫非故意不讓我們看到他?”然後連忙向繼先道:“繼先哥,快讓他停船。”

繼先還沒意識過來,冷觀堂慌忙站起身喊道:“停船!快停船!”

衆人不知何故,面面相覷。

船家越劃越快,冷觀堂見情況不對,忙鑽出艙拔了刀,直衝船家走去,“再不停下,我砍了你。”說着便將刀架到船伕脖子上,冷觀堂沒防備船伕,他一抽身閃過刀,脫下斗篷從下面猛地砸向冷觀堂的刀,把冷觀堂連人帶刀擊退幾步,楚玉痕反應快,旋身扶助冷觀堂。衆人無不驚訝。

文天祥欲起身,繼先見對方身手不凡,便按住他,“文公子不要強出頭,你坐好。”繼先走出船艙,冷觀堂向後退去,繼先向船家道:“敢問閣下哪路高人?不知我等可否冒犯閣下?”

船家甩開雙槳,“不曾冒犯。”

“那麼就請閣下將船划到岸邊。”

船伕仰天大笑。

“若閣下真英雄,可否顯露真身?”

船家盤着腿坐在船頭,忽然向後一轉身,掀開斗篷,冷傲道:“顯露真身又怎樣,江湖上誰能認得我?”

繼先一看,果然不識此人,冷觀堂夫婦也搖頭。這船伕正是曹翼。繼先見他身手不凡,又被身處湖中,好幾個人不會武功,處境十分不利,只有強裝鎮定道:“閣下到底什麼事?不妨直說。”

曹翼站起來,“小子,咱們就說乾脆點的,你把寶圖交給我,我自會送你們上岸,若不然,叫你們全部葬身湖底。”

繼先道:“什麼寶圖?”

曹翼道:“你不就是李繼先嗎?餘玠的結義兄弟。”

繼先驚道:“你怎麼知道?”

曹翼得意道:“還有我們隱身四狐不知道的事?我大哥對你瞭如指掌。”曹翼才一說完,便覺失了口。

冷觀堂夫婦不禁大驚,然海心、文天祥等人從未聽說過隱身四狐。冷觀堂對繼先道:“繼先,隱身四狐行蹤詭秘,極少以真實身份露面,江湖上少有人知道他們,我聽奇靈館掌門杜百草說過,當年他去蒙古購買蓯蓉時,得知隱身四狐已經秘密投靠蒙古,並被派到江南來,伺機爲蒙古搜尋大宋機密。”

繼先聽後,知道事情不簡單,隱約猜到他是爲尋《乾坤水戰圖》而來,但更讓繼先疑惑的是這人怎會知道寶圖在自己身上,他只在重慶時向餘玠、王惟忠、冉氏兄弟和劍南六洞仙說過,而餘玠和王惟忠已死,冉氏兄弟歸隱山野,難不成是劍南六洞仙裡的某人,可他覺得劍南六洞仙都是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戰功累累,個個心胸坦蕩,不可能會有人暗通蒙古的,可又怎麼解釋隱身四狐找他尋圖一事呢。繼先不願多想了,直接道:“寶圖不在我身上,就算在我這裡,也斷不會給你。”

曹翼道:“小子,這船上可是一羣人,若是不識時務,你會害了他們。”

海心見曹翼用他們來威脅繼先,便道:“你少嚇唬我們,我們纔不怕呢。”轉而又向繼先道:“繼先哥,他是蒙古的走狗,抓了他交給官府。”

曹翼見繼先沒有妥協的意思,便想先下手幹脆點,向繼先肩頭單掌橫劈,繼先抽身退了半步,疾手去接他的手臂,一把攥住曹翼的手腕;曹翼用力一拉,將繼先向前拽了幾步,然後立即用另一隻手去打繼先的脖子;未待曹翼得手,繼先一拳擊中他的下腋,曹翼的胳膊痠軟下來,繼先便趁機對着他的胸膛啪啪幾掌,將曹翼擊落水中。

衆人上前查看,卻見曹翼鑽入水中後無影無蹤,衆人正在水面搜索,繼先看到岸上閃出一個人,這人頭戴黑紗,距離尚遠,不辨真容;但繼見他身影頗爲熟悉。忽然,他想起前幾天在越州城外的小石橋上見過的那個神秘人,對,就是他,繼先敢肯定那人一直在跟着他們,而且他似乎知道自己一些事,但繼先卻始終想不出他是誰。不多時,岸上那人不見了,衆人也商量着如何將船劃上岸。

大家正在商討對策時,卻隱約聽到船底咕嘟咕嘟在響。陸秀夫心思縝密,感覺剛纔曹翼在水面消失得太快,而這聲音又來得蹊蹺,便向船邊側耳細聽,忽然大悟,向衆人道:“不好,是船在進水。”

繼先慌忙取下艙板,果然見到一股水柱向上直涌。冷觀堂道:“看來船底的木板被人事先做過手腳。”

亮節驚恐,“一定是剛纔那傢伙搞的,這下該怎麼辦?我們都不會游泳。”

楊明昌安慰道:“不要急,誰做的手腳不重要了,趕緊想辦法脫身。”

正說着,卻見兩個人頭背對着他們從水裡冒了出來,向岸上游去。

文天祥說道:“大家誰會游泳?”

繼先、冷觀堂、楚玉痕應道會。

文天祥淡定道:“我們四人會游泳,楊老先生、楊大人、楊姑娘、陸公子四人不會,我們一人背一個,把他們帶上岸。”

陸秀夫連忙道:“這樣不行,離岸還遠着呢,只怕沒到岸,你們就沒力氣了。”

海心看了下艙板,靈機一轉,道:“我們把艙板拆下來,一人抱一塊,這樣他們就可以省去許多力氣。”

繼先道:“海心妹妹的法子可行,就這麼辦。”

衆人迅速拆下艙板,眼看水已經滲了半艙,海心等人便抱起艙板,繼先揹着楊明昌,冷觀堂揹着楊亮節,文天祥拖着陸秀夫,楚玉痕攜着海心,紛紛跳下水。

衆人在水裡奮力游回,楚玉痕畢竟是女人,力氣有限,拖着海心較爲吃力,沒多時便越遊越慢,一點點向下沉去。繼先在京口江邊長大,熟知水性,拖着楊明昌遊在前面,先行上了岸,回頭向湖裡一看,見楚玉痕和海心遠遠落在後面,只露兩個頭在水裡掙扎,知道她們體力不支了,便又回頭扎進水裡游過去,從楚玉痕手裡接過海心,送到自己背上。海心嗆了許多水,咳嗽幾聲,一見是繼先,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緊緊摟住繼先的脖子,繼先安慰道:“別怕,抓緊我。”

繼先三人還沒游到岸上,其他人雖已上岸,但都身疲力竭,癱在岸上。忽然,曹翼從樹後閃出,抓住楊明昌拖去。

亮節一看,大叫跑過去:“爹!爹!放開我爹!”

冷觀堂踉踉蹌蹌提刀追去,其他人緊隨其後。曹翼按着楊明昌對冷觀堂道:“若再過來,我取了這老頭的命。”

文天祥拉住冷觀堂,向衆人道:“別輕舉妄動。”

繼先看到岸上的情況,加速向岸上游來,上岸後攙扶海心坐下,忙奔跑過來,向曹翼道:“圖在我身上,放了他,用此等卑鄙伎倆威脅我,也不怕傳出去被人恥笑?”

曹翼道:“李繼先,你少來教訓我,老子行走江湖的時候,你小子還是個奶娃娃。廢話少說,把圖交出來我就放人。”

陸秀夫不知他們說的圖是什麼東西,他心想剛纔水裡明明看到有兩個人,怎麼現在就只有曹翼一個,擔心別又遭什麼算計,便道:“你同夥呢?躲躲藏藏的搞什麼鬼!”

繼先忽然明白他們原來是一路的,“對,剛纔那個人呢?既然一路跟蹤我,又何必躲躲藏藏?”

曹翼道:“少廢話,快把圖交出來。”

這時另一人從樹後閃了出來,黑紗蒙着面,但眼光卻異常精神,繼先一看他的眼睛,便同看他的身影一樣似曾相識,這人見繼先看他,打了個冷顫,將眼光斜向別人,道:“我們只要圖,只要把圖給我們,絕不傷害這老頭。”

海心知道雖然繼先的武功在曹翼之上,又有越州二賢,打敗曹翼根本不在話下,但楊明昌在他手中,若是強行撕拼,肯定會傷了他,所以必須另想它策,便道:“不錯,圖就在繼先哥這裡。”

沒等衆人反應過來,海心又道:“江湖上傳聞隱身四狐武功高強,但很少有人見過他們的真功夫,所以人們說他們是浪得虛名,其實沒有真本事才躲躲藏藏不敢見人。”

曹翼被海心的話一激,心中窩火,叫嚷道:“說這話的人都他媽瞎了狗眼,竟敢胡亂放屁,誰說的,老子跟他單打。”

蒙面人見曹翼被海心的話激住了,便拍了下他的肩頭,示意他鎮定。又向海心道:“有沒有真本事不是旁人說了算。”

海心又道:“可是如何能讓大家信服呢?”

曹翼道:“難不成讓我們把江湖上的人挑戰一遍吧?”

海心笑道:“這倒不必,我有一個法子,你們不是要圖嗎,明日就在越王臺擺上擂臺,請越州的各大門派都來參加,到時候大家各展絕招,相互比試,最後的贏家就可獲得寶圖。你們雖然武功無人高強,但若今天用這樣的手段奪得圖去,將來必會在江湖上留下笑柄,沒有立足之地;若是比武奪圖,既能得到寶圖,又可打消江湖流言。”

曹翼覺得有理,並沒想到這是海心故意擡舉他們,海心心想,繼先在船上時能將曹翼打落水,想來蒙面人的武功也好不到哪裡去,這纔敢用此計策。

蒙面人不相信海心的話,然而曹翼已被鼓動,還頗爲得意地以爲很划算,便推手將楊明昌送回繼先,道:“那好!咱們明天比武奪圖。”

蒙面人急忙想去拉回楊明昌,繼先迅速出手攬過楊明昌,他已然來不及了,便痛惜道:“三弟,你......哎!你上了他們的當了。”

繼先將楊明昌交給衆人,對蒙面人道:“你這兄弟雖說手段不光明,但卻是個實在人,既然已經說定,我必不食言,明日就在越王臺一比高低,你們若能贏,寶圖必當送給你們。”

шωш• тт kдn• ¢ ○

蒙面只好道:“既如此,明日必到!”

繼先道:“好!明日越王臺見!”

曹翼和蒙面人只好作罷,離開鑑湖。

路上,蒙面人對曹翼道:“三弟怎麼能相信那丫頭的鬼話?萬一他們明天糾集更多人過來,咱們就吃虧了,畢竟越州不是咱們的地盤。”

曹翼也悔道:“是我太魯莽,咱們回去趕緊跟查木達和粘閤兒商量明天的對策。”

蒙面人道:“明天很難取勝,你剛纔和李繼先過了幾招,雖然你是故意敗給他,但他的武功也絕不亞於你。”

曹翼自信道:“大哥不用擔心,二哥明天也會趕來,不信咱們五個還打不過他們!”

蒙面人道:“明天我不去,今天李繼先差點認出我,若是明天稍有差錯,我泄漏了身份,咱們這麼多年的心血就白費了。將軍嚴令我不能隨意現身,我該做的事已經做完,明天就看你們的了。”

曹翼道:“那好,大哥趕緊回西川吧。”

繼先等人回到家中,商量次日越王臺比武事宜。楚玉痕道:“今天曹翼幾招之內就敗在繼先手下,而繼先的武功並不比當家的高出多少,我總覺得有些不對頭。”

文天祥道:“可能是他故意輸掉的,然後鑽進水裡拆掉船底艙板,這樣我們就不會有防備。”

陸秀夫好奇道:“李大哥,他們一直在向你要圖,是什麼圖?”

繼先便將《乾坤水戰圖》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道給衆人聽,衆人聽後唏噓不已。

楊明昌道:“這麼重要的寶圖,絕不能落在他們手中。”

楊亮節也道:“不如報給官府,這圖本就是朝廷的東西,不得已才存在你手中的。”

陸秀夫連忙道:“不可!如此一來,李大哥怕是難逃罪責,此圖丟失已久,朝廷一直在尋找,既然在李大哥手中,爲何以前不報,現在突然上報,朝廷豈會善罷干休?”

文天祥也道:“就是,暫時不要驚動官府爲好。”

海心想了想,對冷觀堂道:“大哥和大嫂在越州頗有威望,何不發動本地門派都來助陣?這樣咱們人多勢衆,也就多了幾份勝算。”

冷觀堂道:“對,我這就去聯繫奇靈館和鵝湖山莊。”

於是兩邊都在湊集人馬,等明日越王臺一決高低。

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
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