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

夏涵靜將蓮心抓走後,帶到南會總堂,向楊天問報說她是蒙古奸細。楊天問見蓮心不過二十出頭的女子,如何能是奸細,便不甚相信。夏涵靜便說了當年呂宋所見。

這時蓮心醒了,坐起來環視衆人,見皆是陌生面孔,驚嚇道:“你們是誰?這是哪裡?”便要往外跑。

夏涵靜攔住道:“丫頭,老實點,不然打斷你的腿。”

蓮心嚇得向後閃了個趔趄。

楊天問讓夏涵靜退後,向道:“姑娘,老實交代誰派你來的?”

蓮心一臉茫然,“你們在說什麼?”

楊天問正要接着問話,忽然門外急報,說鄂州來人,有緊急事情。楊天問忙讓進來。

那日被範天虎放走的隨從慌慌張張跑進來,“稟告會領,鍾總掌被抓了。”

楊天問驚起身,“什麼?誰抓的?怎麼被抓的?”

隨從道:“鍾總掌受了傷,被鄂州守備范文虎抓走的。”

王智道:“不要急,慢慢講,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道來。”

隨從不敢透露自己泄露鍾信身份一事,只得將事情半真半假敘道:“那日,我們和鍾總掌奉命到月暈堂詢問押運兵器一事,鍾總掌讓我們在門外等候,他一個人進去,沒過多久,就聽到裡面打了起來,我們正要進去看個究竟,鍾總掌竟受了重傷跑出來,我想肯定是陳九鼎打的。”

施義道:“張尚藝的武功不是鍾總掌的對手,必是陳九鼎下的手。那後來呢?”

隨從道:“後來我們一起想出城,還沒走到城門,就遇到范文虎帶人來追我們,說明月門向官府舉報我們私通蒙古,我們解釋不成,就和官兵打了一架,鍾總掌受了傷,力不能支,就被官兵抓住了。”

左寶書連忙問道:“你們有沒有泄露身份?”

隨從連連搖頭,“沒有沒有。”

楊天問吁了一口氣,“那就好,一旦暴露身份,事情就不好辦了。”

左寶書對隨從的話半信半疑,“你是怎麼逃回來的?”

隨從支支吾吾,“我趁獄卒半夜醉酒溜了出來。”

左寶書見他言語可疑,還要問話,夏涵靜不耐煩道:“左堂主真囉嗦,依我看,趕緊去救人才是要緊。”

左寶書道:“不問清楚,怎能草率而去?”

楊天問道:“鍾總掌被明月門舉報暗通蒙古,這可不是小事,眼下趙宋朝廷與蒙古正交戰,要真定上個通敵之罪,怕是事情要鬧大。”

夏涵靜氣憤道:“奸賊陳九鼎,拿了我們的錢卻毀約,又暗地裡害我們,一定要找他算賬。”

施義起身道:“會領,眼下怎麼去救鍾總掌?”

楊天問思索不定。左寶書道:“范文虎是以通敵的罪名將鍾總掌抓獲的,若我們能找個真正的蒙古奸細交給他們,這通敵之名就不攻自破了。”

楊天問道:“有理,但我們哪裡去擒蒙古奸細?”

王智指着蓮心道:“她不就是。”

蓮心先是聽他們細論,一聽王智此言,忙掙扎道:“不,我不是奸細,你們不可以這麼做?”

夏涵靜狠狠瞪了下蓮心,“丫頭,你瞞不過我,你就是奸細。”

蓮心知道無論怎麼解釋,這裡的人也不會相信自己,只能另想它策。她環顧了下衆人,忽見方仁在此,心頭一驚;二人目光對視,方仁已認出蓮心,不覺心裡驚惶。蓮心一下子就認出他了,他就是兀良合臺的手下,但她不知道其他人都是幹什麼的。

蓮心和方仁對視下,心照不宣。蓮心自知掙扎無用,便冷靜下來,問道:“我一個女子,不會半點武功,怎麼會是奸細?而且嶽州又不是軍事重鎮,來嶽州幹什麼呢?”

方仁應和道:“會領,她所言似乎有幾分道理,我們還是查清楚了再說。”

這時,施義道:“既然是奸細,她的行爲就不能以常規來論,方總掌的話有爲她開脫之意。”

方仁急道:“施兄弟,你什麼意思?”

施義冷笑道:“沒什麼意思,只是不知寶圖怎麼變空圖而已!”

方仁心虛,一下子漲紅了臉,“施兄弟話中有話,想說什麼就直接挑明吧,當時,我是當面給你看的,無故丟失寶圖,你怕被責怪,就誣陷我。”又向楊天問道:“會領若是疑心屬下就將屬下趕走,不然,我絕不能容忍此等污衊之詞。”

楊天問道:“方總掌不必介懷,我從未懷疑過你。施義,寶圖的事我早有定論,以後不準再提。”

施義怏怏不平。左寶書在一旁細聽,心中道:“不查出你的底細,哪那麼容易就讓你走!”

楊天問指着蓮心道:“王智、施義、方仁,你們三人帶着她立即趕往鄂州想辦法解救鍾總掌。”

三人齊道:“是!”

王智一行向嶽州北門而來,正欲出城,繼先和李芾從城外急匆匆進城,尋找蓮心。兩對人從大街上擦肩而過,相互並未注意,等蓮心閃過,李芾忽然心頭一顫,停下腳步,回頭望去,卻見蓮心一身黑紗,面目半遮,被推着前行。

繼先見李芾停下,回頭喊道:“怎麼了?”

李芾見身影熟悉,喃喃自語,“蓮心姑娘。”

蓮心似乎也感覺到李芾的氣息,猛地回頭,見是李芾,忙大喊道:“李大哥,快救我!”

李芾驚喜道:“果然是蓮心!”趕緊叫繼先:“繼先大哥,是蓮心姑娘!是蓮心姑娘啊!”

繼先一瞅,果然是蓮心。

王智見情況不妙,連忙將蓮心拉到身後,“閉嘴,否則我殺了你。”

李芾心急,衝上前去救蓮心,“放開她!”

王智一把攥住李芾右臂,用力一旋拎了起來,甩向一旁,李芾栽倒在地,蓮心哭喊着,“李大哥,你沒事吧?”

李芾撐起身,忍着疼痛,“沒事。”

繼先見他又要衝上去,便道:“你站到一邊,我來!”於是拉開架勢。雖說繼先越王劍在身,但五冥掌心法尚未參透,劍法尚未練成,便只能以劍代杖,用達摩杖與他較量。

王智向施義和方仁道:“你們退後。”

繼先提劍向王智打來,從他胯下一揮,來了招“矇頭鴛鴦”;王智先是步步後退,然後回身一轉,跳到數米開外。這時,王智輕輕掂了幾下右腳,然後噗嗤一腳跺在地上,石板碎裂,繼先不由暗中驚訝。王智這一腳絕非平常之功,他乃南會絕頂高手,在南會中,除楊天問便數他武功最高,王智擅長腿功,練就一套“金剛腿”,在腿功裡面,唯有桃源派的“步步春深”能與之一較高下。

繼先自知對手非凡,但他要救出蓮心,必須拼一下。繼先揮劍,打出“撥雲見日”一招,王智下腿一甩,連環出擊;繼先見王智只顧下半身搏鬥,上半身防護留有破綻,便一劍向他頸上打來,王智脖子一歪,左手抓住劍鞘;繼先又想使用“玉女拉桑”一招,哪知用力拉時,劍身脫鞘,自己反倒倒折一步;王智趁繼先尚未站穩,飛腳將繼先踢到在地。繼先在地上連滾幾下,王智見身後有一個石墩,便猛力出腳,將石墩踢向繼先。

施義在一旁喝彩,“王兄弟的金剛腿果然厲害!”

李芾和蓮心見飛石滾向繼先,嚇得目瞪口呆,繼先情急之下,腦海中忽然飄過陸霜雲的身影,急中生智,想到了“渾天掌”,便左掌撐地,右掌使出勁力,一掌擊出,將石墩打個粉碎。

王智見他尚有幾分功底,且已受傷,行程要緊,不便再糾纏,便帶着蓮心出城去了。李芾又欲追趕,無奈繼先已經受傷,兩相取捨,便止住腳步。雖說當日陸霜雲傳繼先這套“渾天掌”,但畢竟繼先內裡不足,功底淺薄;剛纔那招已用盡全部力量,扶地硬撐着,王智一走,便立刻癱倒地上。

李芾跑過來扶起他,“繼先大哥,你怎麼樣?”

繼先搖搖頭,“我沒事,就是用力過猛,一時虛脫了,蓮心姐姐呢?”

李芾沮喪道:“他們已經出城了。”

繼先強行要追趕,李芾勸住道:“繼先大哥,咱們打不過他們,還是想想別的辦法,不如先跟上他們,見機行事。”

王智等人出嶽州後,乘船前往鄂州,江風順暢,不日就到了嘉魚縣。嘉魚自古荊湖要衝,乃呂蒙、陸遜陸口屯兵之地,又以盛產鮎魚而聞名,王智等人見天色近昏,便登岸來到一家客棧。

四人進了店,小二過來招呼。施義道:“店裡有什麼好菜嗎?”

小二道:“有有有,荷葉鮎魚湯怎麼樣?我們嘉魚的鮎魚湯最有名。”

王智道:“行!再隨意炒幾個小菜。”

小二道:“好嘞!客官慢等!”

王智又道:“還有客房嗎?”

“有!”小二看了眼他們,問道:“不知客官要幾間客房?”

王智想了想道:“就一間。”

小二疑道:“一間?”

王智道:“對,就一間。”

蓮心叫嚷不願住。

小二走後,方仁問道:“我們四人,一間怎麼住?”

王智道:“她睡牀上,我們三個就睡地上,輪流看守。”

方仁一路上沒說話,他知道蓮心是兀良合臺的侍女,在思索如何救出蓮心,但王智的安排讓他無從下手。

施義見方仁心不在焉,問道:“方總掌在想什麼?不會還在爲昨日的話而惱怒我吧?”

方仁賠笑道:“瞧施兄弟說的,我豈是心胸狹窄之人?在想怎麼救鍾兄弟呢。”

王智道:“不必多慮,明日到了鄂州便有眉目了,趕了一天的路,大家都累了,早點吃飯休息吧。”

蓮心想着上午繼先和李芾受傷之事,不經意擡起頭,忽然瞟見對面樓梯口探出兩個人頭,定眼細看,乃是李芾和繼先。二人向蓮心遞眼色,蓮心打了個冷顫,怕被王智和施義看到,便故意咳嗽幾聲,見二人還不退去,自知是擔心她,蓮心沉思片刻,忽然叫道:“我不吃魚,我要吃粥。”

王智見她突然冒出這句話有點奇怪,卻並不理會。施義道:“姑娘還是安靜會吧。”

方仁也道:“這裡沒粥,你還是將就些吧。”

蓮心聲音更大,“不,我不吃魚,我餓,我喝粥,餓!粥!餓!粥!”

王智不耐煩,拍了下桌子,“再叫你就上樓休息去,不用吃飯了。”

繼先見蓮心言語舉止一反常態,猜測定是在向他們傳遞信息,念道:“蓮心姐姐莫不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李芾想了想,忽然道:“我知道了,她不是要吃粥,餓!粥!是鄂州,她在告訴我們去鄂州。”

繼先道:“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蓮心姐姐好聰明啊!”二人向蓮心遞了眼色,迅速隱去。

蓮心安靜下來。

王智等人吃過飯後回到客房,王智說嘉魚小港船隻不多,先到碼頭訂下船隻,以免次日無船耽誤行程,便囑咐施義和方仁看好蓮心。王智走後,施義到樓下打水,獨留方仁和蓮心在房中。

方仁關緊房門,對蓮心道:“我已通知兀良合臺將軍說你被抓之事,他命我全力救出你,我的身份已經被懷疑,眼下又有王智和施義在這裡,我不便直接出手,上午救你的那人就是李繼先吧?我可以幫你聯繫他們。”

蓮心道:“他們就在店裡,待會你找到他們,告訴他們不要擔心,別貿然出手,把我們的行程告訴他們。”

方仁道:“好,我這就去辦。”

施義回來後,方仁藉口上茅房,偷偷去找繼先和李芾。方仁找到繼先下榻房間後,輕輕敲門,李芾過來開門,見是方仁,急忙關上;方仁一把推開,繼先欲拔劍,方仁道:“你們別誤會,我和他們不是一夥的。”

李芾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們在這裡?來幹什麼?”

方仁掩上門,“是蓮心姑娘讓我來找你們的,她讓我告訴你們不用擔心她,更不要輕易出手,我們要去鄂州。”

繼先放下劍,“你是誰?他們又是誰?他們抓蓮心姐姐做什麼?”

方仁道:“不用問我是誰?他們是南會的人,要把蓮心姑娘當作蒙古奸細送給鄂州官府換取南會的人。”

李芾急道:“荒唐!她怎麼會是蒙古奸細?”

繼先也道:“蓮心姐姐跟我多年,我還不知道她的身世?”

方仁見繼先果然對蓮心深信不疑,暗中暗笑,道:“話已轉告,我不便在此久留,告辭!”於是輕輕開門,向門外窺了一眼,轉身消失了。

繼先向李芾道:“對方身份和目的已經明瞭,但他們武功太高,咱們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只能智取。”

李芾也道:“對,若是救人不成,反倒把我們搭上,蓮心姑娘真的就坐以待斃了。”

繼先道:“明日一早,我們分頭行事,你是朝廷官員,可以先到鄂州和府衙通通風聲,我跟着他們。”

李芾道:“行,就這麼辦。”

次日一早,二人分頭出發,向鄂州趕去。

王智一行來到鄂州府衙,向知府稟明事由,知府不敢插手范文虎之事,推脫無權過問,讓他們到守備府去找范文虎。范文虎聽說王智等人爲鍾信之事而來,料知必是南會中人,本以爲會有大隊人馬前來解救,但見只有四人前來,頗感疑惑,仔細盤算後,決定先探探根底。

王智見到范文虎,雖然厭惡他,但也少不了先行禮,“守備大人,聽說大人幾日前誤抓一名私通蒙古的奸細是嗎?”

范文虎一聽此言,便順着王智的話道:“不錯,但不是誤抓,他就是朝廷要犯。”

王智道:“此人是否名叫鍾信?”

“是,難不成你們是他的同夥?”

施義忙上前解釋道:“大人肯定抓錯了,鍾信絕不會暗通蒙古,你冤枉他了。”

范文虎佯怒道:“大膽,不得妄言,你說冤枉他,有何證據?”

王智道:“大人可有證據說鍾信私通蒙古?”

范文虎道:“既然有人舉報他,就說明絕非空穴來風。”

王智緊追不放,“也就是說大人僅憑流言就抓了他,豈非太草率了?大人,小人能證明鍾信無罪。”

范文虎的話本是胡亂應付之言,一聽王智這般說,便問:“如何證明?”

施義將蓮心拉上來,“她就是最好的證明,她是蒙古奸細。”

范文虎假意大驚,“當真?一個女子怎麼可能是奸細?”

王智娓娓道來,“事關朝廷大事,豈敢戲弄大人!大人不信可以親自審問她。我們既將真正的奸細拿下,就說明我們與奸細勢同水火,足可以說明鍾信無辜。”

范文虎打量蓮心,蓮心不驚不懼,泰然自若,范文虎見狀,料她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便讓衛兵將蓮心押走。

王智問道:“鍾信是不是可以放了?”

範天虎起身淡淡回了句:“放了?你們先等着,本官自有分寸。”便從後堂退下了。

王智隱隱覺得事情蹊蹺,這時,方仁道:“范文虎詭計多端,奸詐無比,我們不能不防着他。二位兄弟,依我看我們不能全在這裡等下去,要不我到外面打探情況,萬一有變,也好裡外照應。”

王智點點頭,方仁一溜煙出了門。

不一會,屋門吱呀一聲被關上,王智和施義心頭警惕起來,二人相視,做好戒備,只聽外面亂步逼來。施義從門縫窺探,只見門外已被重兵包圍,施義緊張道:“王總掌,我們被官兵包圍了。”

王智驚悸,覺得事非尋常,猜想身份可能已經暴露,若果真如此,鍾信必死無疑;又覺營救古不成,反被算計,落入重兵之內,自然氣憤,但既然事已至此,只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大步上前,猛地拉開屋門,喊道:“施兄弟,看來今天少不了大幹一場了!”

二人跳到院中,官兵立即將他們團團圍住。

王智怒目鄙視,拉出右腿一掃,官兵倒地數人。施義拔出劍與官兵長矛對接。院中烏壓壓皆是官兵,雙方亂紛紛打成一片。王智和施義雖武功高強,但耐不住體力消耗,也不知打了多久,但見日頭已從頭頂偏向西山,官兵卻源源不斷。

施義快支撐不住了,王智邊打邊道:“施兄弟,我們衝開一個缺口趕緊走。”於是抽腿連踢一排官兵,二人蹬腳飛出牆外。形勢緊急,他們也不等方仁,急速閃去。范文虎領兵窮追不捨。

鄂州城東南有一風景秀麗之處——月湖,這裡每日遊人絡繹不絕,歌樓館肆林立,甚是繁華熱鬧。湖邊不遠便是古琴臺,常有一些琴師來此撫琴,一覽盛景。

這日,月湖仍如往日遊人如織,突然大街上塵土飛揚,行人驚叫,原來是范文虎率領兵馬追趕王智等人。范文虎的兵馬橫闖鬧市,弄得雞飛狗跳,行人紛紛躲閃。這時,街上一個小孩因躲閃不及,跌倒在地,驚嚇大哭,范文虎勒馬不住,眼看馬蹄要落在女孩身上,忽然從古琴臺上飛來一枚棋子,打中馬脖子,那馬一驚,嘶叫一聲,向左面閃落,差點將范文虎震下馬。

衆人向古琴臺望去,只見臺上一位白衣翩翩的公子正抱琴坐彈,神態悠然,旁邊還站着三位公子正靜靜傾聽。仔細看處,正是瀟湘劍客,撫琴之人乃凌雲霄,旁邊三人是簡相伯、南宮逸和鄭鴻飛。剛纔棋子落時,賀秋雁已經從臺上飛下來,一把攬起小女孩落在街旁。

范文虎執鞭呵斥賀秋雁,“哪裡來的刁女,竟敢打本大人的馬?”

賀秋雁放下女孩,旁邊有人將其抱去,賀秋雁道:“你身爲一方命官,本應守土安民,爲何亂兵過街,全然不顧百姓安危?”

范文虎大怒,揮鞭打向賀秋雁,“放肆!竟敢教訓本官,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賀秋雁旋手接過鞭子,一把將范文虎拉下馬,撲通一聲落在地上,“無恥之徒,對敵人屈顏無能,對百姓頤指氣使,可恨至極。”

後面的兩個官兵見范文虎落下馬,執着長槍便向賀秋雁刺來,這時,琴臺上又嗖嗖飛來兩枚棋子,將官兵雙雙擊倒。

官兵向上望去,只見凌雲霄旁邊桌子上放着一罐棋子,指間還夾着幾枚,凌雲霄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並以棋子練就“飛星子”的指功。官兵指着琴臺向范文虎道:“大人,就是他,剛纔打大人馬的就是他。”

南宮逸嘲笑道:“不錯,打的就是你們這些貪官惡吏。”

范文虎爬起身,指着賀秋雁和凌雲霄道:“阻止本官捉拿要犯,我看你們和要犯定是一夥。”然後向官兵道:“後隊人馬包圍古琴臺,前隊人馬擒拿刁女,一個都不要放過。”

官兵領命後,立刻包圍賀秋雁,凌雲霄等人從臺上跳下,齊刷刷落在官兵中間,同賀秋雁並肩。只見凌雲霄雙手交叉,十指夾着八枚黑白棋子,簡相伯緊握長簫,賀秋雁伸手向背後拔出竹籤,南宮逸則手持書本飄然而立,鄭鴻飛雙拳緊握,橫眉怒目。

范文虎一聲“上”,但見官兵長槍、鐵戈紛紛刺來,凌雲霄雙手一甩,棋子出手,官兵倒地數人,隨後,衆人撕打開來。官兵倒掉一排又來一排,前隊退下後隊接上,瀟湘五劍本意只想教訓他們一頓,無意殺戮,但眼見再不動真格,怕要被困。

凌雲霄只得向衆人道:“出劍”,於是五人唰一聲從腰間抽出長劍,但見五把亮劍銀光閃閃,嚇得官兵倒退幾步。

范文虎喊道:“捉住他們,重重有賞。”官兵再次衝上前,又打成一片。

雙方交戰時,街上衆人圍觀,見官兵被教訓,無不喝彩。衆人看熱鬧時,街上茶樓中坐着一位老道士,正臨窗品茶,靜靜觀察着下面。這時,繼先尋找蓮心到此,見前方打鬥,欲探何事,從人羣中擠進來,卻見是瀟湘劍客,興奮道:“是凌大俠他們。”

范文虎在馬上叫道:“亂賊,你們誰也跑不掉。”

不遠處又來一隊官兵,繼先雖不知何事,但知范文虎非善類,見形勢對瀟湘劍客不利,便跳到范文虎馬背上將他擒獲,一把掐住他的脖子,道:“快讓他們住手。”

范文虎被繼先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出一頭冷汗,忙向官兵喊道:“快!都停下!”

官兵見范文虎被擒,紛紛住手。

凌雲霄一看是繼先,驚喜道:“繼先兄弟!”又對范文虎正色道:“範大人,我等今天並非要與官府做對,是你苦苦相逼,纔不得不動手。”

范文虎連連道:“是是,本官行事魯莽,得罪了各位大俠。”

南宮逸道:“此言差矣,不是得罪我們,是你不該驚擾百姓。”

范文虎忙解釋道:“本官一向是愛民如子的,剛纔只是急於捉拿要犯才驚了百姓。”

賀秋雁冷笑,鄙視他一眼。凌雲霄對繼先道:“繼先,放了他吧。”

繼先鬆開手,范文虎揉揉脖子,向繼先和瀟湘劍客冷冷環視一眼,也未言語,騎上馬率隊離去了。

官兵走後,凌雲霄問繼先:“你不是從潭州轉道去重慶嗎?怎麼又來鄂州了?”

繼先道:“潭州城外匆匆一別後,我和蓮心姐姐、李芾兄弟到君山島去找過你們,誰知你們已經離了島。那日上岸後,我們到岳陽樓賞玩,不料,蓮心姐姐竟被南會的人當做蒙古奸細虜走,押到鄂州來了。”

簡相伯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們要把蓮心姑娘押到鄂州?”

繼先道:“我在嶽州曾和南會一個腿功很厲害的人交過手,我打不過他,便只有一路跟蹤,這纔來到鄂州,我進城後跟丟了南會的人,誰知竟遇到了你們。”

南宮逸疑惑道:“怎麼好端端的惹上了南會的人?他們來頭可不小。”

繼先問道:“南會是什麼來頭?”

南宮逸欲開口,凌雲霄止住道:“這裡不宜談論此事,找個安靜處慢慢說。”

衆人正要離開,樓上忽然飛下一個杯子,凌雲霄一閃身,展開扇面接住杯子,裡面竟是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茶,擡頭一望,卻見剛纔那位道士臨窗喊道:“下面的人可願到樓上來喝杯熱茶?”那道士側着面,辨不清何人,凌雲霄將扇子一甩,杯子送回樓上,“素未蒙面,不敢打擾,我等還有要事去辦,道長請自便。”便要離開。

道士轉過臉向下問道:“那位少年也不上來敘敘舊了嗎?”他一轉面,繼先看真切了,乃是常無爲。

繼先驚詫道:“道長,是你?”便喜不自禁,立即向樓上跑去,又回頭對瀟湘劍客道:“沒事,上來吧。”

瀟湘劍客也跟着上了樓。

見了向常無爲,繼先忙施禮,“救命恩人,繼先豈敢忘記。道長世外仙人,怎麼到鄂州來了?”

常無爲笑道:“貧道向來雲遊四方,不受約束,想去哪裡便去哪裡。”

繼先道:“幾年不見,道長更加鶴髮童顏了。”

常無爲笑而不語。繼先又道:“道長,這幾位是我的朋友,人稱瀟湘劍客,這是瀟水劍凌雲霄,這是澧水劍簡相伯,這是湘水劍賀秋雁,這是資水劍南宮逸,這是沅水劍鄭鴻飛。”

常無爲道:“剛纔樓下的事我都看到了,懲兇除惡,仗義行事,很好!”

繼先道:“凌大哥他們都是俠義之士。”又對瀟湘劍客道:“凌大哥,這位是三清山玉虛宮的常無爲常道長。”

凌雲霄一聽是常無爲,頓時心生敬畏,“原來是清一真人,請再受凌某一拜。”常無爲忙謙虛道:“不必客氣,各位都請坐吧!”

衆人又寒暄一番後,凌雲霄接着講述剛纔沒說完的話,便娓娓道來,“南會十分特別,他們既是江湖中人,又和朝廷淵源甚深。”

繼先問道:“他們和朝廷是什麼關係?”

簡相伯接過凌雲霄道:“這話說起來就遠了,當時還是高宗朝,因宋金戰事頻繁,兵禍嚴重,加之貪官庸吏搜刮百姓,激起了洞庭湖漁民變亂。變亂被鎮壓後,殘餘的人隱蔽各處繼續發展勢力,對抗朝廷。後來又重新聚合到嶽州,並聯絡各路江湖人物,組成南會,傳說現在已有上萬人馬。”

繼先道:“難道朝廷不管他們嗎?”

賀秋雁冷笑道:“朝廷?如今的朝廷算是個什麼朝廷,奸佞當道,腐敗無能,有志者難以施展抱負,無能者坐居高堂,有誰會管這事?”

南宮逸道:“三姐何必生氣?爲官做宰的都不問,我們豈不是瞎操心。”

常無爲笑而不語。

凌雲霄又道:“南會在江湖上行蹤隱秘,從不公開露面,普通人不會知道他們。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大多都是忠義之士,雖反對朝廷,但卻力主抗擊蒙古。但他們怎麼會認爲蓮心姑娘是奸細呢?”

繼先道:“會不會是誤會?”

鄭鴻飛沉思,“我看事情沒這麼簡單,南會行事謹慎,不會無緣無故去抓一個女子,莫非蓮心姑娘身上隱藏着什麼秘密?”

繼先連連搖頭,“不會不會,她跟我這麼多年,我最瞭解她。”

常無爲品了口茶,放下杯子笑道:“世事皆不可捉摸,你心地純善,自然把一切事情都往好的地方想嘍。”

凌雲霄道:“我們現在也是猜測,還是等查明情況後再說。按繼先兄弟所言,蓮心姑娘多半已被送到府衙了。”

繼先道:“李芾兄弟是朝廷官員,他先到官府通通風信去了,我們找到他再說。”

凌雲霄點頭道:“對,先找到他,況且他不會武功,一個人很不安全。”說着便起身,然後望着常無爲,遲疑道:“道長…”

常無爲笑道:“老道喜歡清靜,你們自去辦事。”

凌雲霄道:“既如此!改日再與道長閒敘!”

衆人慾離開時,常無爲向繼先道:“這三日,我每日午後皆在此樓等我的兩位師弟,若三日內你辦完事,可到此樓來找我,我有事情要給你說。”

繼先略猜測多半是玄天七劍的事,便欣然應道:“一定!”

於是衆人辭別常無爲下樓去了。

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
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三十四章 飛雲劍陣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四十三章 江上風清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十章 君山之會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三十五章 繁花劍經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