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

艦隊在江上行駛了四日,來到涪州城下,早在一個月前,蒙哥就派人從重慶東面繞道攻下了涪州。涪州是西上重慶必經之地,其地界的長面多有險灘,利於蒙古軍扼守江水,繼先等人想要過江很難。但爲了保證大隊宋軍順利過去,同時也爲了防止支援合州時蒙古軍從東面偷襲,務必想方設法打破蒙古軍在涪州江面上的防線。

呂文德扶着船舷遙望前方,擔憂道:“今日傍晚我們便可到達涪州,涪州現在在蒙古手中,大戰在所難免,我們要做好進攻的準備。”

繼先道:“涪州雖小,卻緊鄰重慶,對重慶防守威脅不小,必須收復此城。”

呂文德向前後諸船掃視一番,對一旁的劉整喊道:“傳令!讓後隊艦船加快速度,隊形不要拉長。”

劉整領命。

呂文德指着艦船道:“繼先,我帶來的這一千艘艦船是荊湖水軍最精銳的力量,有三百艘艦船配有火炮,只要它們排成一隊朝向涪州打去,要不了一個時辰就能夷平涪州城。”

繼先聽此言,便以爲過涪州沒有大問題,道:“呂大人治軍有方衆人皆知,大人賬下兵精糧足,裝備先進,若非呂大人,只怕無人能是蒙哥的對手。”

呂文德洋洋得意。

滿溪春曾多次到涪州明月山找明月門尋圖,因此對涪州地形十分了解,她知道藺市一帶地勢險要,正是屯兵駐守的地方,蒙古軍很可能在哪裡設江上防線,便道:“呂大人,藺市扼守險要,艦隊不可擅入,不如先派小船前去探探,我們也好提前應對。”

呂文德道:“好,那就先讓兩艘快船前去探路。

日偏西山,艦隊進入涪州地界,探船回來覆命,說駐守涪州的蒙古軍是紐璘所部,藺市江面上設有江上防線,蒙古軍用戰船和木柵橫江阻斷了江面,杜絕一切來往船隻。

呂文德與繼先商議道:“看來江上一戰在所難免了。”

繼先道:“我們先布好陣勢,到時候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

呂文德讓各船將官登主艦聽命,聚齊衆人後,呂文德道:“諸位將官,前面就是涪州藺市江面,蒙古軍在江中設了江上防線,我們必須破了防線才能進入重慶,收回涪州。”

衆人道:“請大人吩咐!”

呂文德道:“各船將官聽令!前面二百艘戰艦做先頭,從江心衝鋒,火炮架到船頭猛打正前方;中軍六百艘戰艦分成左右兩列,並列行駛,緊跟先頭左右兩側,成品字狀出擊,打左右兩邊的防線,掩護好先頭艦船;最後面的二百艘戰艦緊隨其後,隨時補充前面火力。”

衆將官領了命令,各自回船整備。

說話之間艦隊便來到了藺市江面,蒙古軍不善打水戰,自然也不善水上偵查,而且近日並未收到宋軍入川的軍報,忽見宋軍艦隊大舉開來,恍如天兵降臨,把守江上防線的火尼赤驚慌失措,匆忙集合兵火應對。

繼先見蒙古軍人荒馬亂未做好迎戰準備,忙向呂文德建議道:“呂大人,此時正好出擊。”

呂文德隨即搖旗一聲令下:“開炮!”

只見先頭艦船羣炮齊發,對着防線的正中央水門打去,咚咚響如山崩,火光燃燒滿江。

這時,江北面的蒙古軍營開始還擊,然而蒙古的火炮威力不是十分強大,射程不夠,紛紛打落水裡,並不能觸及到江中的戰艦。涪州城在江北岸,呂文德爲了破除北面的威脅,旗令指向右面戰艦,然後揮旗一轉,又指向江北岸,於是右面戰艦對着江北岸開炮。這一輪火炮鋪天蓋地,江北岸火海一片,蒙古軍大營被打散。

江南岸並未受到太大威脅,只是配合先頭戰艦攻打前方,不多時,江上水門便被炮火炸掉,蒙古軍船隻被烈火焚燒,只有江北岸負隅抵抗。

忽然,一個炮彈落在右面宋軍戰艦上,一聲轟鳴炸飛了數名兵士,船上頓時着了火,呂文德嚇得面色青紫,大叫道:“快滅火。”衆人趕緊撲救。

繼先向右側江岸尋望,看炮彈從何而來,卻見岸上的大營裡有一個炮臺,那炮臺依山勢而建,隱在後面,不易被發現,炮彈正是那個炮臺裡打來的。繼先指着炮臺連忙道:“呂大人,你看岸邊那個炮臺,對我軍造成很大威脅,必須打掉它。”

呂文德細細一看,驚道:“此炮臺地勢絕佳,足有十米之高,易守難攻,它藉着地勢可以縱橫江面,定是紐璘負隅頑強。”又擔憂道:“只怕我軍的大炮打不了那麼遠。”

滿溪春擔憂道:“那可怎麼辦?不把它拿下,恐怕我們會損失很大。”

正說話間,又一發炮彈打中了戰艦,只見滿船驚恐不安,艦船的軍官匆忙喊道:“給我狠狠還擊!打!打呀!”

呂文德急得一頭汗,“不行,再這樣打下去,就算過得了此關,也會損失許多艦船,而且涪州也未必能收回。”

繼先道:“右面戰艦最靠近江北岸,遭受的創傷最大,咱們的炮打不到它,與其徒放空炮,不如冒個險,讓它們向江北岸駛進,近距離還擊,還可能損失小些。”

呂文德思量一下,便道:“只能如此了。可是現在他們亂成一團,令旗指揮不到他們了。”

繼先道:“我和滿姐姐兩個駕小船過去。”

呂文德連連搖手,“不行不行,太危險了。”

繼先道:“呂大人放心,我們小心就是。”

呂文德只好讓他們過去。

繼先和滿溪春到了右面戰艦的主艦後,讓艦船向江北岸靠近,迫擊遠山高炮臺,高炮臺見宋軍戰艦靠岸,猛發火力。繼先眼見自己的艦隊不斷受損,而炮彈卻始終打不到高炮臺,於是狠下心來,對滿溪春道:“滿姐姐,這樣打是不濟事的,你在船上待着,我偷偷上岸破除那個炮臺。”

滿溪春和劉整攔住繼先,“血肉之軀怎能敵得過炮彈,這不是白白去送死嗎?”

繼先道:“你們用炮火掩着,我從側面偷襲,若不這樣是打不掉炮臺的。”說完就跳入江中向岸上游去,繼先是江邊長大的,游泳自然不成問題。

滿溪春喊道:“繼先,小心!”又趕緊加緊炮火打擊,好讓岸上的蒙古軍注意不到繼先。

繼先上了岸,從右側的林中偷偷上了炮臺,見到裡面的蒙古軍正裝着炮彈要打,於是七腿八拳把他們統統打倒。

滿溪春不知繼先已經上了炮臺,見炮臺沒了火力,便要趁機端下它,對將士道:“快靠岸!趕緊打!”

艦隊加速靠岸,這回終於拉近了距離,艦船調整好大炮口,對準高炮臺。

滿溪春心想此刻打下來,就省得繼先爬上去冒險了,對軍士道:“瞄準炮臺,打!”

令聲落時,四五發炮彈一齊打上炮臺,眼見得繼先剛剛站在炮臺上向他們招手,炮彈卻再也調轉不了方向,轟隆一聲將炮臺夷爲平地,炮臺倒塌後從山上滾下來落到江面。

滿溪春大駭,不顧一切跳上岸,“繼先!繼先!”大喊着跑去。

劉整喊道:“滿姑娘,快回來!危險。”

滿溪春哪裡還顧得了自己安危,直衝着炮臺倒下的方向去找繼先。

宋軍見滿溪春過去,怕傷了她,不敢再發炮了。這時,蒙古軍見宋軍息了炮火,百千人全力衝了上來,這可讓船上的人嚇傻了眼。呂文德遠遠看到蒙古軍馬上就要攻到艦船上,卻不見宋軍開火,又納悶又焦急,他並不知剛纔發生的一切,便搖旗命令開炮。

艦上的將士雖知道這樣可能會傷及到滿溪春,但若再不開炮,只怕兩軍就要短兵相接了,只好奮力炮擊。那炮彈落在蒙古軍裡,炸的人首飛天,慘叫連連,不多時便擊退了他們,然而滿溪春也不見了蹤影。

呂文德見此良機,命所有戰艦靠進北岸,攻打涪州城,這番轟天火力,蒙古軍哪裡招架得住,不消一個時辰功夫,便拿下了涪州。紐璘率領殘部匆忙乘船向重慶嘉陵江口撤退。

此時天已近昏,呂文德草草點了人馬要趁勝追擊紐璘,右面艦隊正收整戰備,沒來得及稟報呂文德繼先和滿溪春失蹤之事,便接到命令要趕緊行船,只好領命。

呂文德以爲繼先和滿溪春在右艦隊上,且情勢緊急並未太留意他們,心想右艦隊是他們指揮的,艦船都在,他們也不會有什麼閃失。

行了一會路程,呂文德讓人去右艦主艦上請繼先和滿溪春,商量進入重慶和救合州事宜,回來的人說二人在大戰中全部上岸失蹤,呂文德先是不信,卻見劉整恰好派人來複命,也說二人上岸殺敵時被炮彈擊中,不見了蹤影。呂文德痛悔不已,但戰火之中傷亡在所難免,又怎能責怪劉整呢?艦隊已經行了半日,畢竟救合州要緊,不可能命大部隊回頭去找他們,又一想他們中了炮彈,多半不會生還,且軍國大事要緊,只有忍痛前行,趕往重慶。

午夜時分,宋軍艦隊來到重慶,之前,重慶官員聽說紐璘退來,嚇得欲趕緊逃跑,忽而又聞紐璘並未停留和攻打重慶,而是沿着嘉陵江往合州方向去了,並且聽說朝廷派來了援軍,於是驚憂去了大半,紛紛趕來碼頭迎接。

呂文德率兵士登岸後,得知紐璘已去,不便再追,就率軍下了船,回城草草降息半晚,次日一早便召集重慶將官來府議事,商量退敵之策,重慶府開始了緊鑼密鼓的預戰準備。

“莫師姐,這麼熱的天,咱們都趕了兩日的路了,快累死了,又不急着見二位師叔,休息一會再走吧!”

寬寬的江面吹來徐徐涼風,但依然掩蓋不住熱辣辣的溫度,川中六月的天氣正是烈日炙烤,悶得人透不過氣,兩個姑娘正沿着江邊趕路,看起來三十歲出頭的樣子,俱是桃花粉裝,清一色的出挑美人,一個略顯高瘦,宛如風拂楊柳,身段輕盈,步姿恰若閒雲遊走;一個稍微有點富態,面容圓潤,嘴角藏着一縷笑容,讓人看着就親切。富態的女子放下劍,蹲在江邊洗了把臉,感覺清爽愜意,回頭對另一個女的說了這句話,似帶嬌腆和請求的語氣。

另一女的笑道:“吳師妹,這才走了兩日你就喊累,從這裡到巫山至少還有十日的路程呢。”

這二人乃是現任桃源派的掌門,也就是當年成都大戰時倖存下來的飛花劍莫問津和斬花劍吳處邊,她們二人是受其二位師叔巫山二聖之請前去巫山研討劍經的。

吳處邊掬了一捧水飲下,回頭笑道:“莫師姐以前陪師父去巫山,常走遠路,肯定不覺得累,我這是第一次走遠路嘛。”

莫問津假意責怪道:“哎!你呀,真真是懶。當年咱們師姐妹四個人裡就你最懶,武功不好好練,經常被師父罵,現在連走點遠路都覺得累,虧你還是個練武之人,就天天待在大酉山裡纔好呀?”然後又想起往事,沉吟道:“林師姐在的時候最疼我們,師父一罵我們她總是處處護着大家;還有滿師妹,毛毛躁躁的,一點都不像個女孩子,雖然老是犯錯誤,可師父還是最疼她,哼!”說了之後還有一股小小的埋怨,然後自己竟不覺笑了,吳處邊也跟着笑起來。

轉而,吳處邊又嘆道:“可惜再也見不到她們了。”

莫問津握緊劍道:“這個仇我們一定要報,雖然現在報不了,等我們見到師叔把劍經弄明白後,咱們的武功就能大成,到時候再去找明月門討回《曲江流觴圖》,就可以練桃花飛雲劍陣了,那時何愁大仇不報?”

於是吳處邊打起精神,彎下身撿起劍,道:“對,咱們趕緊趕路。”

也不知二人沿江走了多久,吳處邊忽然看到江邊的沙灘上躺着一個人,半被江水浸泡着,便喊道:“莫師姐,你看那邊有個人。”

莫問津一看,趕忙向江灘跑下去,“快,把他救上來。”二人來到江灘,見那人趴在水裡,便將他撥轉身來。

“是個男的,什麼人?”吳處邊問道。

這人正是繼先,原是被炮火擊中落水後衝到江南岸的。

莫問津看了看吳處邊,“不認得,先把他拉上岸再說吧。”

二人齊力拖着繼先上岸,剛把繼先放下來,吳處邊才一擡頭,卻見前方還有一個人趴在水中,“師姐,那邊還有一個呢。”

莫問津道:“你先看着他,我過去看看。”莫問津走過去,可是當靠近那人時,心中不禁疑惑,因爲那人竟一身桃源派的裝束,莫問津疑心會不會是桃源派的人,可是一想並未有桃源派的弟子出山呀,便小心翼翼走過去辨認,剛將眼看過去,便大驚失色,啊一聲倒退了幾步,掩住口驚住。

吳處邊在一見此狀,連忙跑過去,“怎麼了,師姐?”

莫問津又湊上來,再次細看水中這人,這下看得真切無誤,正是滿溪春,於是轉身向吳處邊大喊:“吳師妹,是滿師妹,她是滿師妹呀!”

吳處邊聽言,一開始不信,莫問津回頭又道:“真的是滿師妹。”

吳處邊忙跑過來,見果然是她,便抱着滿溪春使勁往岸上拉,“滿師妹,你醒醒,快醒醒啊。”

吳處邊激動道:“莫師姐,沒想到滿師妹還活着,我們要救她。”

莫問津指着旁邊一塊小平壩道:“把她先放下。”

吳處邊讓滿溪春平躺在地上,不禁抽泣起來,擦着眼淚問莫問津:“滿師妹要不要緊?”

莫問津正給滿溪春按壓,擠出腹部積水,又把她扶坐起來,運功助她周身氣脈循環。

吳處邊不知滿溪春傷勢輕重,莫問津又顧不上答她話,於是心裡更是着急,蹲下來追問着莫問津:“師姐,她到底怎麼樣?”

莫問津此時需要集中精力運功,便道:“你安靜一會,這不是正在救她嗎,你去看看那個人怎麼樣了。”

吳處邊怏怏地走過去看繼先。

不多時,滿溪春吐出所嗆之水,有了知覺,漸漸醒過來,莫問津喜道:“滿師妹,你醒了?”

吳處邊又跑過來,驚喜之狀溢於言表,“滿師妹,你怎麼會落入江中?這麼多年你去哪裡了?怎麼都不回大酉山?”

莫問津止住吳處邊,“吳師妹,滿師妹剛醒,你就問了一大堆話,讓她安靜會好不好?”

滿溪春見到莫問津和吳處邊,既激動又羞愧,哪裡敢說多年不回大酉山的原因?只道:“莫師姐,吳師姐,怎麼會是你們?我……我……”說了一半便哽咽住了。

莫問津心疼地抱着她安慰道:“滿師妹,別說了,是師姐不好,師姐應該派人好好找你的。”

滿溪春明知錯在自己,怎敢埋怨莫問津和吳處邊?但此時又不好解釋,只好依偎在莫問津懷裡哭泣,吳處邊在一旁也泣不成聲。

莫問津想起繼先,問吳處邊:“那個人怎麼樣?”

吳處邊搖搖頭道:“受了重傷,又在水裡浸泡了很長時間,都沒了氣息,怕是已經死了。”

滿溪春恍然大悟,掙扎着站起來,“繼先,我去看看繼先,他不能死,不能死。”

莫問津扶着滿溪春,疑問道:“滿師妹,你說什麼呀?繼先是誰?”

吳處邊彷彿意識到了什麼,指着繼先道:“你說的繼先是不是他?”

滿溪春順着吳處邊指去的方向一看,認出繼先,便跑過去拉着繼先拼命喊叫:“繼先!繼先!”使盡渾身解數見他已然僵死如屍,便一把抱住繼先大哭,哭了一會又向莫問津哭求:“師姐,你救救他,我求求你救救她。”

吳處邊揣摩道,“師姐,看滿師妹這麼在乎他的樣子,估計他和滿師妹是……那就救救他吧。”

莫問津扶起滿溪春,“滿師妹快起來,就是你不求我,我也不會見死不救的,讓我看看他的傷勢。”

滿溪春感激涕零,趕忙給莫問津讓位,莫問津試着給他運了功,卻不見有起色,然後對吳處邊道:“吳師妹,我們一起試試。”

二人一前一後對坐,從前後給繼先施真力,足足費了半個時辰,終於繼先咳嗽了一聲,滿溪春扶着繼先輕輕喊道:“繼先!醒醒。”

可是依然沒有醒來,然而莫問津和吳處邊已經耗盡了真力,虛脫地躺在地上,莫問津嘆道:“滿師妹,師姐的武功怕是救不了他了。”

滿溪春一聽此言,又哭求道:“二位師姐,看在咱們這麼多年師姐妹的情分上,你們想辦法救救他。”

莫問津不忍心看着滿溪春傷心,見他如此在乎繼先,便問道:“師妹,他是不是你的心上人?”

滿溪春擦了眼淚,搖搖頭,“不是不是,師姐怎麼會這麼想?他纔多大?”

吳處邊疑惑道:“那你爲什麼這麼在乎他?他到底是誰?”

滿溪春急道:“二位師姐,現在沒時間解釋這些了,先救他,回頭我給你們慢慢說,總之他是很重要的人,他不能死。”

莫問津見她不說,也不好再細問,“你先別急,他好像受了炮傷,流了不少血,讓師姐想想誰能救他。”忽然,莫問津眼睛一亮 ,“我想起來了,有個人可以救他。”

滿溪春激動道:“誰?”

莫問津朝着東邊的江水望去,“他就在東邊的江中,隱居在忠州玉印山,是天下有名的奇人,名叫張天鬆。”

滿溪春心頭一動,細想此人,已然記起,他正是當年丁依卿所提到的師父,於是道:“你說的是不是巴陵真人?”

吳處邊奇道:“滿師妹也知道此人?”

滿溪春道:“只是聽人說過,並不瞭解。”

吳處邊擔憂道:“可是咱們從來都沒跟他打過交道,他會救繼先嗎?而且我聽說他是個很古怪的人。”

莫問津道:“若要他救繼先也並非不可能的事,只有一個辦法。”

滿溪春已經猜到莫問津言語之意,便道:“師姐說的是……迷煙炮彈?”

莫問津點點頭,“因爲此事,他隱居忠州玉印山十幾年不肯出來,外人皆不知他所蹤,連他的徒弟都找不到他,正是因爲他對此事耿耿於懷,心生羞愧,纔不敢見人的。此事的把柄被我們桃源派掌握着,我們這麼多年都沒有說出此事,他就算報恩也會答應救繼先的。”

吳處邊奇道:“是什麼事?我怎麼不知道?”

莫問津娓娓道來,“吳師妹,這件事我本打算以後再告訴你的,此事至關重要,它牽涉到榕樹林大戰桃源派被偷襲的真相,這件事只有我和滿師妹知道。”

吳處邊不解道:“真相?難道當年咱們被金刀門偷襲還有別的隱情?”

莫問津道:“其實那日大戰時咱們桃源派不單受到金刀門偷襲,以金刀門的實力,即使他們偷襲成功,最多跟我們打成平手,你想想,師父武功那麼高,怎麼可能會被他們殺害?還有,咱們的門人是在迷煙炮彈的轟炸下才死傷慘重的,那迷煙炮彈根本就不是金刀門放的,而是金禪派放的。”

吳處邊越聽越糊塗,“金禪派?那咱們這麼多年來爲什麼只找金刀門報仇,卻不找金禪派報仇呢?我從來都沒聽你說過此事呀。”

莫問津道:“咱們現在的實力不能樹敵太多,金禪派是暗中算計的,咱們就當做不知道此事,等我們練成劍陣後,再一併除了金禪派。”

吳處邊又問道:“可是這跟救繼先有什麼關係呢?”

滿溪春道:“張天鬆會各種奇門怪術,那迷煙炮彈就是他研製出來的,當年,金禪派的百了假意與他結爲好友,騙取了迷煙炮彈的研製方法,所以才造成咱們桃源派重傷。後來百了投靠蒙古東川行軍大營汪世臣,把迷煙炮彈的研製方法告訴了蒙古,造成宋蒙交戰時宋軍損失慘重,因此這罪魁禍首雖非張天鬆,卻也是因他而起,所以他引咎歸隱了。”

吳處邊已經大懂,又問道:“你和莫師姐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滿溪春道:“早在成都大戰之前,師父就已經發現百了投靠了蒙古,便派我和莫師姐偷偷調查此事,因此我們才知道的。師父本想時機成熟時把此事告訴川中各派,沒想到在成都大戰回來的路上就被金刀門和金禪派暗算了。”

吳處邊咬牙恨道:“原來是這麼回事,真是卑鄙。這麼重要的事師姐何苦瞞我這麼多年呢?”

莫問津道:“我是怕你一時想不開去找金禪派報仇,那時豈不害了你,也誤了我們的報仇大事?”

莫問津知道吳處邊雖然膽小怕事且又懶惰,但大事面前卻一點也不退縮,可她毛毛躁躁做事欠思慮,若知道此事,指不定真會一個人跑去金佛山找百了,眼下桃源派已經門派凋零,怎能再容受損?故而纔不敢輕易說出此事。吳處邊知道莫問津有她的顧慮,更覺愧疚,她看了下繼先,道:“咱們趕緊去玉印山吧,救人要緊。”

三人便帶着繼先前去忠州找巴陵真人。

山遠谷藏雲,江闊水接天。江水綿綿不絕,一望無際,時而有幾艘漁船從中漂過,藏在浪濤裡忽隱忽現。夕陽灑金,斜照在一座孤零零的江中半島上,這半島名叫玉印山,在忠州東面,與江邊陸地連在一起,每到江水上漲時便與江岸隔斷,孤懸在江中成了江島,因地方偏僻,少有人來此地方,在這偏僻的江島上隱居着一位奇人——巴陵真人張天鬆。

張天鬆迎着江上的夕陽坐在一塊石頭上挑揀剛採來的草藥,忽然看到江上有一艘小船向小島駛來,他收起草藥向山下走去查看。來到山下,見小船上載着三位姑娘,張天鬆一看裝束就認出身份,心裡奇道:“是桃源派的人,她們來做什麼?”

這時,船靠了岸,莫問津先下船向張天鬆問禮,“桃源派莫問津見過巴陵真人!”

張天鬆一愣,然後笑道:“真真是桃源派厲害,居然知道我在這裡。不知你等有何貴幹?”

莫問津回頭示意讓吳處邊和滿溪春擡繼先上岸,莫問津道:“晚輩懇求巴陵真人救治此人,他被炮火擊中,受了重傷,命在旦夕,只有你才能救得了他。”

張天鬆笑道:“你讓我救我便救?我爲什麼要救他?不救!”說完便要甩袖離去。

莫問津上前叫住他:“當真不救?”

張天鬆一口回道:“我早已棄了醫道,此處無藥,你們還是另尋他人吧。”

莫問津走上去,湊近他輕輕嗅了下,“你身上還有藥味,明明是在說謊話。”

張天鬆見被識破了,便有些氣惱,“我說不救就是不救。”

滿溪春憋不住火氣,追上來就問:“你這老頭真是的,爲什麼不救?總得有個原因吧?我們又沒得罪你。再說了,行醫之道就是救死扶傷,既然你見死不救,那還學什麼醫術?”

張天鬆不耐煩,“用得着你一個毛丫頭來教訓我?我從不救陌生人,此處不留人,你們休得上山,趕快走吧!”

莫問津暗暗道:“好,你既不救,我們就離開。只是你以爲躲在島上不見世人就算完事了?”

張天鬆奇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莫問津道:“迷煙炮彈就是你傳給百了的,你可倒好,害了我們桃源派不說,連前線的宋軍將士也慘受其禍,而你卻躲在這裡避事,連自己的徒弟都不敢見,我要是把此事說出去,看你還有什麼面目苟活於此?”

張天鬆沒想到自己的這些隱事莫問津都知道,他本以爲自己老死此島就算安心了,可是終究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害怕了。

滿溪春又接着道:“實話跟你說,我和你的三位徒弟都認識,你的小徒弟丁依卿還是我的結拜兄弟,若你不幫我們,我就把你的事都告訴你的徒弟;到時候他們都來找你,看你還見不見他們?”

滿溪春和莫問津假裝離開,“走,滿師妹,既然他不救繼先,咱們另尋他人來救。”

張天鬆連忙喊住二人,“你們回來。”然後不情願道:“來都來了,就把他帶上山吧,若再耽誤時間,也是白白搭了他一條命。”

三人大喜。於是合力把繼先擡到玉印山上,放到張天鬆的木屋裡,張天鬆要查看繼先的傷勢,對莫問津三人道:“你們先出去,我要檢查他的傷情。”

吳處邊奇道:“你要檢查便檢查,幹嘛要我們出去?”

滿溪春撥了下吳處邊的手,示意道:“吳師姐,咱們出去。”於是拉着吳處邊向外走。

吳處邊扭着頭向裡面對道:“誰知道他會不會對繼先使壞。”

張天鬆正在解繼先的衣服,一聽此言罷了手,道:“要解開他的衣服才能查看傷勢,你要留下看便留下吧。”

吳處邊忙憨笑道:“我還是出去吧,你一個人就行了。”

張天鬆慢慢解開繼先的衣服,輕輕撥看他的傷情,見繼先前胸遍佈傷口,有幾個較大的傷口已經嚴重浮腫,傷口被江水泡得發白,張天鬆不住搖頭嘆息,念道:“哎!看天命了!”他進裡間取藥給繼先敷上,包紮好傷口後,把繼先放到內房,這是一間空置的藥房,將繼先放到房間正中央的一張用木板搭起的簡易牀上,牀下面置了三個藥爐,放了滿滿的草藥薰起來,又在房間內側周圍擺了十幾個藥爐,一樣的薰着,然後關緊房門出來了。

滿溪春過來問道:“怎麼樣?”

張天鬆只是淡淡回道:“看天意吧,我已爲他包紮了傷口,他的傷勢十分嚴重,我用了二十多種天下名藥以藥薰法來催醒他的意識,若三日後他還不能行來,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滿溪春急道:“前輩,你一定要救活他,求求你,一定要救活他。”

莫問津拉住滿溪春勸道:“滿師妹,巴陵真人已經盡力了,咱們就靜等三日,相信繼先命大福大,一定會醒過來的。”

“嗨!怪老頭!”張天鬆剛從薰房加藥出來,聽得山下有人大喊,便朝下面探望,只見一位絡腮大鬍子的漢子攥着大刀從船上上岸,隨從的還有十幾人。

張天鬆高聲問道:“龍掌門多日不來,這是要去哪裡?帶了這麼多人?”

大漢三步並兩步地走上山來,一見張天鬆便眉眼笑開,道:“我來向老友辭別,打算去重慶。”

張天鬆請他到屋裡坐敘,“龍掌門去重慶做什麼?”

這位龍掌門住在離此島不遠的雪玉洞,乃是雪玉派的掌門龍震元,擅長使一把晦明刀。

龍震元道:“你不知道?對對對,你在這破島上不出門哪裡知道外面的事,蒙古人又來進犯了,他們的大汗叫什麼來着?”想了半天沒想起來。

張天鬆道:“蒙哥。”

龍震元拍了下大腿,“對對對,就是蒙哥,蒙哥親自率兵來打四川,現在正圍攻合州,我聽說王堅將軍已經堅守城池兩個多月了,硬是拖着蒙古軍沒法前進,真他媽好樣的,沒給咱大宋丟臉。”龍震元越說越過癮,又道:“前幾日,朝廷從荊湖派呂文德過來支援,還帶來了荊湖最精銳的水軍,看來他們要與蒙古人大幹一場,這不,我帶着弟子們去前線幫助宋軍殺敵。”

張天鬆驚道:“你說的都是真的?”

這時,莫問津三人從外面走了進來,剛纔他們也聽到了山下的喊叫聲,所以過來看個究竟,正好走到門外聽到二人談話,便進來了。

滿溪春一腳剛踏進門就道:“是真的,不僅四川,連荊湖和兩淮都有蒙古軍來犯,四川戰場已經連連潰敗,多虧王堅將軍抵擋住了蒙哥。”

張天鬆道:“你怎麼知道?”

滿溪春道:“我正是奉王堅將軍的命令前去臨安報信的,這才帶着聖旨請來了李繼先和呂大人的援軍。”

龍震元問道:“李繼先?哪個李繼先?”

滿溪春道:“當然就是三破蒙古、嘉定退敵、助餘玠鎮守重慶的李繼先。”

龍震元這才大驚,“原來李繼先也來了,當年他在重慶威名赫赫,我早就想見見他,他現在也在重慶?哎呀,看來我去重慶是去對了。”龍震元忽然又道:“三位姑娘是…..?”

張天鬆道:“龍掌門,這三位是桃源派的人,這位是飛花劍莫問津,這位是斬花劍吳處邊,她是葬花劍滿溪春。”

龍震元不由驚歎,“原來是桃花四劍呀,久聞大名!”然後又納悶道:“不是說榕樹林大戰時你們已經……”說了一半便覺自己多嘴了,於是道:“沒什麼啦!我隨便說說,哈哈哈哈。三位姑娘坐!”

滿溪春坐下後,對龍震元道:“你去重慶也見不到李繼先。”

龍震元奇道:“爲什麼?難道他不見我?不會吧!”

滿溪春搖搖頭,“因爲他不在重慶,他就在這裡。”

衆人無不驚訝和疑惑,滿溪春對張天鬆道:“你正在醫治的這個人就是李繼先,我們帶了聖旨從臨安去襄陽宣呂文德入川,那日艦隊來到涪州,在江上與蒙古軍大戰,繼先爲了端掉岸上的炮臺,被艦隊的炮火誤傷落入水中,我下去救他時也一起跌入江中,所以他纔有此重傷。”

吳處邊簡直不敢相信,道:“原來他就是李繼先,我還以爲他是師妹你的……”

張天鬆站起身,深吸一口氣,意味深長道:“還好我醫治了他,險些釀成大錯。”

龍震元道:“李繼先在哪裡?他傷得嚴重不嚴重?”

張天鬆道:“就在薰房裡,命懸一線。”

龍震元抓住張天鬆狠狠道:“怪老頭,你要是不把李繼先治好了,我跟你絕交!”

張天鬆道:“你放心,我就是拼了幾十年的醫術也要爲他尋出個活命的法來。”

聽他這麼一說,滿溪春三人如釋重負。

張天鬆道:“今日已是第三日,咱們去看看繼先醒沒醒來。”

衆人一起進了薰房,張天鬆把門窗全部打開,又將牀下的薰爐移到牆邊,吳處邊一隻手捂住口鼻一隻手不停地扇,“這是什麼救人的法子嘛,活人都得被薰死。”

龍震元俯下身看繼先,道:“怪老頭,你這破法子管用嗎?繼先兄弟怎麼還不醒來?”

張天鬆支開龍震元,拖着繼先的頭左右打量,又摸了摸他的胸膛,悠悠道:“不急不急,等會自然有分曉。”

滿溪春蹲下身靜靜守在一旁,眼神半刻也不離開繼先。

約莫半個鐘頭,屋裡的藥味散了大半,外面的清新空氣漸漸換進來了,感覺不再憋悶。忽然,繼先微微咳嗽一聲,

滿溪春激動道:“繼先!繼先!”輕輕在她耳邊呼喚,繼先又沒了聲響。滿溪春見他意識恍惚,急中生智,伏在繼先耳畔輕輕道:“繼先,海心來看你了,你睜開眼看看,海心來了。”

繼先身子不覺抖動了下,眼睛慢慢睜開,幹皺的眼皮裡目光無神,卻在努力尋找着什麼,嘴裡擠出幾個字:“海……心……海......心。”掃視了一圈卻不見熟悉面孔,忽見滿溪春在一旁,便問道:“滿姐姐,海心呢?”

滿溪春淚盈雙眶,緊緊握住繼先的手,“繼先,你總算醒來了,海心在臨安等你呢。”

繼先微微點點頭。

張天鬆道:“你們不必擔憂了,他已醒來,只是身體過於虛弱,靜養幾日便會好的。”

繼先經此大難撿回了性命,衆人陪他在島上稍作休養。

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
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四十四章 魂斷襄陽第二十三章 沈園賽詩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二章 潭州過客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四十九章 崖山海戰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二十章 餘玠之死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十章 暗船運私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九章 繼先辭官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二十一章 蘇堤相逢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戰第八章 餘玠入川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第二十六章 藏圖風波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十九章 兵退兩川第四十八章 海國舊夢第二十二章 臨安探寶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二章 蘆漁光陰第十六章 劍出冰身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三章 偷遊仙山第四十一章 蜀襄局變第四十六章 血染荊湖第三十六章 海心進宮第三十章 江中遇禍第三十三章 奇計破敵第四章 淮東結義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十五章 大鬧鄂州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六章 海島奇緣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二十四章 羣雄爭圖第四十二章 隴西四刀第十一章 蓮心出走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五章 方仁盜圖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二十七章 風雨夜變第二十九章 瀟湘討教第十三章 君山尋隱第二十八章 千里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