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試法

林玧琰是在數日之後,走古唐道穿越桐柏山到達的江夏,驛站一事在南陽只能算是提上日程了,但是林玧琰入主江夏之初,隨着江夏商行的越走越遠,驛站亦是沿着主道鋪設而開的,林玧琰從南陽過來也是極爲方便。

此時秦公將林玧琰派往江夏,倒不是要忙着爲南征大軍徵集糧草,實際上即便林玧琰不說,從馮簡的日常回報書簡上,秦公亦是得知了,江夏體制與南陽本土有很大的不同,這位六子的所製成的銅幣可以輕而易舉地從百姓手裡換走除了口糧之外的糧食,更勿用說是,江夏、南郡的公田之制只要是不遇到荒年,便是可以提供大量的糧食。

此行的用意,主要還是爲了招降,至於何人,除了那位聲名赫赫的壽王桓羽,還能夠有何人?

到達隨邑的時候,馮簡和季樑等人亦是在城門口迎接,馮簡感觸還不是太深,畢竟剛剛入秦求仕不久,當季樑等舊隨人知曉公子琰被立爲了儲君,亦是激動不已,去歲這位大秦公子挽救舊隨人於水深火熱之中,舊隨人已經是暗地裡向其效忠,似季樑、嵇狩、杜會等舊隨實權人物皆是認爲自己乃是林玧琰的家將。

這便是意味着,日後即便是林玧琰不爲秦軍,舊隨人亦是會不顧一切的助這位大秦公子成爲【江夏君】。

“殿下!”季樑一步上前,林玧琰身爲江夏守的編制還未撤銷,這便是意味着季樑作爲郡府幕僚,還是林玧琰的私屬。

馮簡亦是上前見禮道,除卻儲君的身份,這位殿下可是名正言順的江夏守,故此馮簡亦算是林玧琰的下臣。

林玧琰將他們扶起來,道:“馮卿,許久不見了!”

馮辭亦是笑了笑,當初與公子琰的交情可是在招賢試上便是結下來了,公子琰這般熟絡,也是正常的:“某離開宛城已經是數月有餘了,實在是沒有想到,君上居然將殿下立爲了儲君。”

“不過是加了一個名號罷了……”說着林玧琰便是示意了自己車駕後面還是追隨這很多人,這並非是林玧琰擺架子,而是受命儲君以來,無論是望風使舵的老氏族,或者是那些未從招賢試脫穎而出的諸侯國士子,紛紛是投入了公子琰的府邸之中,想要作爲公子琰的潛邸之臣。

馮簡看過去,其中林林總總,不下數百人,其中有來自大秦老氏族的士子,他們有車駕隨從,也有來自各個諸侯國的士子,一貧如洗的追隨。

馮簡亦是說道:“此乃殿下的名望!”

“我帶他們來可不是爲了所謂的明晚的!”林玧琰故作神秘兮兮的走進馮簡身邊,低聲道:“我向來不喜歡養閒人,所幸也有能夠用得着他們的地方!”

林玧琰雖是大秦儲君,但是秦公並沒有直接劃分戶邑,甚至是連往日林玧琰在南陽的戶邑亦是在上林苑的擴張之中被併入了,但是秦公亦是沒有削去林玧琰江夏守的代稱,甚至是有意將江夏作爲林玧琰的采邑,是故林玧琰不得不重視起來江夏這塊寶地。

秦公年過半百,雖是操勞,但是如今來看,秦國的重擔,除了兵權,這位秦公亦是盡數下放給了諸位士卿,甚至是往昔宣政殿日夜相繼的燈火意思不見了蹤影,秦公爲大秦撐過十數年還是不成問題的。

故此,這大秦眼下還未是林玧琰的大秦,但是這江夏……卻可以是林玧琰的江夏。

林玧琰道:“這些士子多多少少也算是飽讀詩書,這大半年來亦是通曉了大秦文字,這江夏官吏不足,打算充入一批,再者就是原本擱置下來的江夏學堂一事也可以着手處置了。”

“殿下考慮周詳!”馮簡亦是點了點頭,他亦是偏向於有教無類,只是稍稍有些懷疑那些被“肉食者”認爲【鄙】的百姓能不能夠掌握士族的文化有些懷疑罷了,倒是不妨讓這位殿下去試一試。

林玧琰亦是看着馮簡說道:“當初我走時可是料定了江夏一切皆是有法度規定着,君父將馮卿派往江夏來籌糧,實在是有些……”

聽着林玧琰的乾笑聲,馮簡亦是搖了搖頭笑道:“是啊,原本以爲韓相治下的上林苑乃是規章有度,實在是沒有想到,這漢水之泮的江夏……這段時間擺在某面前案牘上的文案竹簡倒是不少,至於籌糧,的確是沒有費心。”

“此等小事,自有官吏去辦便好。”林玧琰亦是不打算追究馮簡的失職,當下又是說道:“用馮卿來籌集糧草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我這裡倒是有一樁迫在眉睫的大事想要尋求馮卿幫忙,不知可否?”

“殿下但說無妨!”

林玧琰道:“馮卿所擅長的乃是吏治,是故,我想請馮卿在這段時間內,爲我大秦仿照中原制定一套更爲合理的地方郡守制度!”

“地方郡守制度?”馮簡有些訝然。

“對!”林玧琰點了一下頭,掃了周邊一眼道:“這江夏可不似條條框框約束着的南陽,亦沒有呱噪的老氏族從旁搗亂,中原百家爭鳴,各家所學皆有所長,是故,我想請馮卿處理此事,替我大秦制定出來一套適用的地方郡守制度,以配合南陽宛城的政令!”

“此事並不難……”馮簡亦是道:“無非就是將江夏看爲一個整體,利用法家的【勢】之學說進行割權,如韓相的朝堂一般,交給適當的人去打理便是,殿下在舊隨實行的【重縣制】就頗爲妙處!”

“還不夠……重縣制已經是滿足不了江夏日益膨脹的隸民人口,其中單單是賦稅一項,已經是頗爲讓人頭疼,南陽的許多東西還尚有掣肘,但是在這江夏,馮卿遇到的阻力可比韓相在南陽遇到的小得多,不妨去肆意一些,就當是爲大秦新法提供一個實驗地!”

林玧琰話以及是說到了這一步,當下馮辭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無非就是江夏這邊推行新法的阻力較小,公子琰主張將江夏作爲變法之地,率先南陽,將一些停留在書簡上的法律制度提前推行出來。

於是,馮簡拱了拱手,心中想做成了此事,對於己身所學未嘗不是一個交代,當下道:“某,明白了……”

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五百二十九章 察覺詭異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驤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名狀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軍攻郢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戰楚國第一百九十八章 壽王退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議政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七百五十八章 會盟開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羋負降楚?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議約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魯陽(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舉發真相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百九十四章 攻鄢之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七百一十七章 伯丕大敗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四十七章 上報田稅(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二百零六章 南陽鉅變!第五百二十五章 起身南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範離別越第八百零六章 列國出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羋雲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二百五十八章 擊潰孟驤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舉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動南郡!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十九章 莒府深談第二百零五章 新設商司第二百零二章 漢水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階下囚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三百四十二章 會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境落幕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辭之才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圍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驚老秦(二)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九十九章 陳之慶的顧慮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應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一百三十七章 籌集糧草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處置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韓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驚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六百零四章 真正用意第五十章 詭兵道
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鄉暫歇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五百二十九章 察覺詭異第二十七章 白馬將房德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孟驤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名狀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四十章 獻土歸秦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國酌量第三百九十一章 陷入僵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鴆殺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軍攻郢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戰楚國第一百九十八章 壽王退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議政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攏兵權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夏之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七百五十八章 會盟開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羋負降楚?第九章 韓悝入仕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六百四十三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三百六十七章 首次議約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魯陽(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戰之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國之義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舉發真相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四百一十九章 郢都落幕第三百九十四章 攻鄢之計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七百一十七章 伯丕大敗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四十七章 上報田稅(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談判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二百五十一章 敗家第二百零六章 南陽鉅變!第五百二十五章 起身南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範離別越第八百零六章 列國出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羋雲第二百零九章 羋雲離去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銳士VS武卒第二百五十八章 擊潰孟驤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舉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動南郡!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宜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十九章 莒府深談第二百零五章 新設商司第二百零二章 漢水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階下囚第五百零二章 水攻真意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三百四十二章 會面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境落幕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辭之才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圍第六百二十一章 震驚老秦(二)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九十九章 陳之慶的顧慮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歸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應第十三章 上林苑與推恩令第一百三十七章 籌集糧草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處置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韓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飛猛進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驚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六百零四章 真正用意第五十章 詭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