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攻陷隨都

時間回溯到九月二十三日。

隨國應山,這裡是隨國幾座重要的的屯兵地點之一,原因就是在於這是靠近乃是隨國北境,但凡是隨國北境的徵糧都要集中到這裡,再運往竟陵。

雖說作用很重要,但是荊國北王軍在這裡的防備還是很少的,駐紮在應山的士卒,只有六百多人,且並非都是披堅執銳的,大多手中的兵器只限於一根木棍。

毫無疑問,林玧琰覺得羽林軍甚至可以不用扮作駐紮的“北王軍”,就能輕而易舉的拿下應山。

“那什麼安陸侯不是說這應山有兩千人馬麼,怎麼就這麼一點?”項鷹瞅了一圈後,疑惑地問道。

“恐怕……”林玧琰掃了一圈道:“恐怕那些徵糧的已經是算在了裡面。”

項鷹這才點點頭,不過旋即又道:“聽聞荊國的壽王軍已經是攻佔了鄧國,這【北王軍】似乎是荊國的嫡系軍隊,怎麼看上去這麼的……弱不禁風。”

這些被俘獲的士卒根本就是軍備不整,隊伍不齊,散漫之極,稍稍一擊便可破之。

如果北王軍真的是這般戰力,恐怕憑藉林玧琰麾下的三千人馬,未必不能與他們死磕一番。

林玧琰掃了一圈周圍,在荊翊等宗衛的護持下,到了房德等將領的身邊。

房德道:“殿下,眼瞧着這些俘虜已經上千了,若不妥善安置,唯恐生變啊!”

林玧琰點了點頭,但是眼下,古唐道是一個辛密,絕不能透露給他人知曉,要不然這些人帶回大秦上林苑,都是上好的壯勞力啊!

房德道:“殿下如今有旗號,也有糧食,爲何不選擇在這隨國境內……招兵買馬?!”

項鷹也道:“是啊,殿下,這一路走過來,發現隨民苦荊久矣,因我軍散糧,收買了不少人心,可以將這些隨民收爲己用……就是不能上陣打仗,也可以作爲隧營安置!”

“善!”林玧琰接受了此等建議,隨即道:“便是派人去完成此事吧!”

“接下來如何處事?”房德問道。

林玧琰也是問:“可打聽出來了隨都現在留守多少兵力?”

“三千左右,北王軍的主力準備西進南郡到達鄧國,留守在隨國的兵力不過是爲了徵收糧食而已!”

“那就拿下隨城之後,再進行下一戰略!”

“隨城……喏!”

隨城,這座舊時隨國的都邑,已經是淪爲了北王軍的糧倉。

九月二十四日,隨城北王軍將領羅卯,忽聽來報:“報,應山徵糧軍不知爲何,入城之後大動兵戈,如今已經拿下了西城糧倉。”

“哼!”羅卯冷哼一聲,隨即拍案道:“我就說了,這些隨人不能夠信!”

副將蓋田問道:“渠帥,如何處置?”

“點齊人馬,隨我衝殺去!”

“喏!”

不過等到羅卯趕到了西城糧倉的時候,作亂的隨民已經是不見了,不過……看到這些隨民卻是將糧倉燒了,頓時氣急,一旦徵糧搭不上標,恐怕自己這裡渠帥就做到頭了!

又聽人來報:“報,渠帥,衆多匪民已經齊聚城東!”

“不好!”

羅卯神色緊張,因爲城東糧倉乃是隨都最大的糧倉,裡面放着的是如今隨國徵收的六成糧食。

“隨我殺過去!”羅卯青筋暴起,便是大喊道。

隨即人馬又趕赴城東而去,遠遠的,羅卯便是看見了有隨民作亂,帶着乾草,手持火把,分明就像故伎重演,再燒了城東糧倉。

“不好!紅巾軍來了,快跑啊!”

不知誰這樣喊了一聲,頓時城東暴亂的隨民一鬨而散。

“想跑!”羅卯一個冷哼,隨即大聲道:“給我殺盡這些暴亂的匪民!”

“渠帥,是否要派些人留守糧倉?”蓋田問道。

羅卯回道:“不用,殺了這些匪民,把他們的屍體插在竹篙上,震懾隨民,看看這些匪民還敢不敢作亂了!”

“喏!”蓋田也是應道。

嶺南少馬匹,尤其是荊國,有的人一輩子恐怕都沒有見過馬,羅卯雖是渠帥,但也沒有坐騎。

暴民是依靠兩隻腿跑,他們又何嘗不是依靠兩隻腿追呢!

尤其是這隨國境內,實在雲夢澤的北端,人煙稀少,隨都四郊都是比人高的荒草,這些暴民一逃入荒草之中,便是更難抓住了!

“不要停,這些匪民跑不動了,抓住了他們,人頭換糧食,活人當奴隸!”羅卯如是激勵道。

果然,聽見了這句話,隨着羅卯出來的士卒皆是興奮不已。

不過卻是沒有想到,這荒草之中卻是傳出來一聲暴喝:“隨國義軍,已經等候爾等狗賊多時了!”

接着便是一波箭雨飛來,一杆杆戈矛以荒草中豎起來,向着北王軍這邊移動過來。

羅卯驚詫,這陣勢,豈會是暴民……簡直比當初的隨國王軍還要犀利!

“渠帥!”蓋田提醒道。

沒有聽清蓋田的呼喊,而是注意到身邊的士卒不斷倒下去,羅卯也是大聲急道:“撤!撤!撤!”

這片荒草的另一頭,林玧琰瞧着後退的北王軍,也是道:“千萬不可放他們去隨都!”

隨都畢竟是都邑,城牆不高,但要是想攻上去恐怕也會費不少人力,而且,林玧琰是擔心,這羣紅巾軍要是退入了死角,恐怕會做出來什麼狗急跳牆的事情來,比如……火燒城東糧倉!

房德之子房會道:“殿下請放心,父將的【雁翎陣】對付這些不入眼的荊國軍還是不成問題的。”

果然,不遠處的房德一揮軍旗,兩邊原本的斥候營以及其他騎兵,便是突然暴起,高頭大馬,躍過荒草,直接對紅巾軍進行了迂迴包抄。

或許是騎術不精,這些騎兵利用箭矢進行遠距離射殺,也是對紅巾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百夫央雄手持十二鍛的闊劍,率領羽林軍中的先頭不對開始了對紅巾軍的反擊追殺,而另一邊,佔領了制高點的楚巒率領斥候營利用神臂弩優勢開始狙殺那些紅巾軍大匠。

如羅卯、蓋田之流,這些人的身上甲冑比別人要齊全一些,一看就是大魚。

當下楚巒的斥候營便是朝着那些紅巾軍將領之中開始了雨勢般的弩箭射擊。

蓋田死於亂箭之下,羅卯被央雄的擲矛直接擊中,摔在了地上,見渠帥和主要將領非死即傷,這些紅巾軍頓時失去了銳氣,爲了逃命,相互踐踏死傷無數。

隨都一戰,大捷!

不過很明顯,林玧琰對這大捷並沒有太多的感觸,這些留守在隨國境內只爲徵糧的的紅巾軍,雖然一同隸屬於北王軍,但是要和能夠打敗舊時楚國三十萬正軍的紅巾軍,以及那攻佔了鄧國的壽王軍,恐怕算不得什麼,頂多是拿了木棍和一些刀甲的農人而已。

這些人,即便是在北王軍中,都算不得什麼,肯定是戰時的炮灰,非戰時的奴隸。

雖然這些對林玧琰算不得什麼,但是對不明真情的羽林軍士卒來說,可就讓人激動壞了,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軍功啊,而和九品軍功封爵制掛鉤的,也就是說,這些人簡直就是移動的田產啊!

隨着紅巾軍的落敗,羽林已經是入駐了隨都。

隨王宮已經是被那紅巾軍弄成了倉庫,因爲就整個隨國來說,只有王宮的建築才最堅實,適合用來囤積糧草。

林玧琰軍隊駐紮的地方,是隨都西南,斜入雲夢澤、匯入長江的溠水便是隨都護城河的水源。

羽林軍進駐隨都的第一件事,便是釋放奴隸和開倉放糧。

羽林軍只有三千餘人,此番的戰略是以戰養戰,勢必不可能攜帶太多的糧食隨身,而隨都聚集的奴隸大多是隨民,日夜受紅巾軍驅使,還遭受鞭打,早已經對紅巾軍心懷不滿。

聽聞有義軍的旗號軍隊入了隨都,剛開始還是半信半疑,對義軍還是保守的態度,但是隨着義軍進城的一系列動作,迅速收買了人心,這些隨人感激涕零,紛紛要追隨着義軍前去打這些荊國的“紅頭鬼”。

隨都倒是不用駐紮軍營,一應物資是應有盡有,畢竟躺在了一座糧山上。

忽聽項鷹來報:“殿下,房將軍,隨城東西不足四里處,發現了紅巾軍的降俘營,是在替荊國開採銅礦!”

“降俘營?是何人馬?!”林玧琰問道。

項鷹回道:“乃是舊時隨國的王軍,不過被荊國的北王軍擊潰以後,便是被收在了隨都東北的一處銅礦,人數約在兩千人上下,其有一位自稱乃是隨國的上大夫,末將已經讓人將他帶過來了,隨後就到。”

聞言,房德道:“殿下,紅巾軍的俘虜,未嘗不能爲我們所用!”

“唔……我明白。”林玧琰點了點頭,隨後道:“先見一下這隨國的上大夫再說其他的,項鷹,這隨都的糧食,除了滿足羽林軍的需要,務必要盡數分發下去,絕不能給荊國紅巾軍留下一粒糧食!”

“喏!”項鷹抱拳應道。

不多時,便是見着羽林軍的央雄帶人押了幾道人影進了來,

央雄道:“殿下,這人是隨都降俘營的,自稱是舊隨國的上大夫,名字叫做隨會!”

“隨會?!”林玧琰看向了那道人影,雖然此人是落魄了,不過眉宇間的風度還是有的。

見林玧琰的視線看過來,隨會才發現此人的面容十分稚嫩,看上去倒像是不足二十歲,尤其生的面白脣紅的,哪裡又像是領軍的人物,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當下隨會抱拳問道:“不知義軍首領來自何處?”

林玧琰想了想,神色不變道:“桐柏山!”

隨會點了點頭,畢竟隨國乃是雲夢澤北境的諸侯國,人口數萬,眼下冒出來一支義軍卻是不知道底細,現在說了桐柏山,隨會也是知道,舊時唐國爲楚所滅,一些國人便是遁入了桐柏山中。

說到這裡,隨會也就對義軍的認同感加強了,無論是隨國,唐國以及周邊的諸侯國,都曾是姬周天子所封的“漢水諸姬”,世世代代的任務就是替姬周王室監管荊楚吳越之地。

眼下這支軍隊既然打出來了“義軍”的旗號,其所作所爲,的確是能夠獲得隨會的認同。

“隨會”如此拜道:“某乃隨國上將軍杜會,見過義軍首領!”

“隨國上將軍……杜會?!”林玧琰稍稍意外,真是沒有想到荊國的紅巾軍露了這樣的一條大魚。

“將軍快快請起!”林玧琰上前扶住了杜會,道。

“敗軍之將,哪能受的閣下如此禮待!”杜會露出來了慚愧之色。

“將軍說的是哪裡話,”林玧琰扶起來了杜會,隨即又是問道:“將軍接下來打算如何?”

杜會嘆息一聲,緩緩開口道:“如今隨國王室已經盡被紅巾軍屠戮,不過某想招集剩下的隨人,殊死一拼,最不濟也要屠了那禍隨奸相應甾!”

“應甾?”林玧琰有所疑惑。

杜會咬牙切齒的解釋道:“應甾,便是如今荊國封下的隨王,原來是隨國的相,但荊國紅巾軍打了過來,此人便是與那紅巾軍的統帥荊國北王羋權勾結,先是斷了隨國大軍的糧草,後又引紅巾軍進了隨都,隨王室盡被屠戮,應甾卻是得了好處,如今被荊國封爲了隨王,都邑也被他搬回了老巢應城,如今隨人無不想食其骨肉,飲其筋血!”

〖果然是禍國殃民之徒……〗

林玧琰也是心中如此道,這應甾着實可恨,卻是讓林玧琰不得不提醒杜會:“恐怕憑藉如今隨人的殘餘,將不足以對抗荊國的北王軍……”

聞言,杜會重重地嘆息了一聲,隨即視線看回了林玧琰道:“首領既然打出來了義軍的旗號,杜會請首領助某等舊隨人一臂之力!”

“並非是我不願意助你等,實在是力不從心,眼下也是北王軍主力不在,纔會收復了隨都,恐怕也就是這兩日的功夫,接到風聲的荊國北王軍就會折返隨國……”

聞言,這杜會果然是生出絲絲懼色,雖然是藏在了眼底,但還是被林玧琰捕捉到了。

旋即,杜會思慮良久,纔看向了林玧琰,語氣嚴肅的道:“首領率領義軍收復隨都,解救了我等舊隨人,如今隨王室已被荊國紅巾軍屠戮完盡,杜會願領隨人追隨首領,若首領有意隨王位,某願歸首領帳下調遣!”

這一路上,杜會也是看到了眼前這支義軍的士卒,皆是披堅執銳,孔武有力的士卒,完全不像是一支義軍武裝,比起來原先的隨國王軍以及那些紅巾軍都要正規的多。

隨王室已經是沒了,但隨國的君主,杜會認爲再怎麼樣也不能被應甾拿了去,怕是先王地下有知,會死不瞑目啊!

房德也是意動,看着林玧琰舉棋不定,也是從旁提醒道:“公子,有了杜會的投效,我們在雲夢澤戰場上拖住北王軍也更有把握一些!”

〖公子?〗

杜會看過去林玧琰,居然會是公子,那樣自己也不算違背了對先隨王的忠義,要知道“漢水諸姬”可都是姬周王室的血脈,追根溯源,這位“桐柏山的公子”說不定也是舊唐國或者舊息國等漢水諸姬諸侯國的血脈!

這樣一來,血脈相近讓杜會認爲林玧琰繼承隨王位就更合適了!

“好!我接受杜將軍的投效!”林玧琰點點頭,隨即看着杜會直視道:“至於隨王位,等我等殺了那應甾,擊潰了北王軍再議!”

聽聞這位公子如此說,杜會更加感觸,心中更加確定如此不急功近利的公子的確是隨王的最佳人選,道:“聽憑公子吩咐!”

林玧琰對杜會道:“接下來,敵軍將會捲土重來,杜將軍,我要你召集舊隨人,建立【雲夢軍】,可能做到?!”

“會……末將必當竭盡全力!”杜會目色堅定,比起來剛進帳時候的迷茫,此時的杜會更精神了一些。

林玧琰吩咐道:“好!杜將軍,敵軍勢大,我軍比不能硬戰,但隨人的子民是無辜的,我限你兩日之內,分發這隨都的糧食給舊隨子民,囑咐他們大戰將起,務必要躲進深山,堅壁清野!。”

“喏!”杜會領命,隨即道:“隨國有大山,也有大澤,隨人有心堅壁清野,必然就不能讓那些紅巾賊尋到蹤跡!”

“如此自然是極好的!”

林玧琰點了點頭。

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糾纏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範離心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淵(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二十一章 大秦之裂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郡劇變第六百零八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吳楚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四十九章 衝突(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議和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六十五章 隴東騎卒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應戰第五十四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韓悝入府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六百三十五章 險惡謀劃第七百四十二章 秦魏對峙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回咸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六百七十章 黃雀謀算第一百二十章 有意招攬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談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戶制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軍攻郢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六百五十六章 東宮二署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盤之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八百一十七章 長平慘勝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七百六十一章 議定盟誓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誠際遇第五百四十六章 先兵後禮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馳援第六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五章 度量衡第八十九章 南郡大戰將起!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三十五章 秦卒遭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舉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樑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五百零四章 察覺秦意第六百三十九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二百章 勸降敵俘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一百三十章 馮辭到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備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戰勢如荼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楚準備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鍾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對魏之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六百八十八章 範離歸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荊密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魯國
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七百七十六章 吳越又亂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糾纏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歸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範離心思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玧淵(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發第二十一章 大秦之裂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六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六章 書肆盛況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郡劇變第六百零八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吳楚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鹽司一事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二百四十九章 衝突(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議和第三百八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六十五章 隴東騎卒第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應戰第五十四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韓悝入府第七百六十四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六百三十五章 險惡謀劃第七百四十二章 秦魏對峙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回咸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六百七十章 黃雀謀算第一百二十章 有意招攬第三百零三章 收取柘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談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戶制第四百一十八章 楚軍攻郢第一章 贏姓林氏之南秦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六百五十六章 東宮二署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營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說服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隴東之戰(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盤之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八百一十七章 長平慘勝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七百六十一章 議定盟誓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誠際遇第五百四十六章 先兵後禮第八百零二章 老秦變故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馳援第六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返宛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吳軍動向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二百八十六章 煉出成鹽第五章 度量衡第八十九章 南郡大戰將起!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四百三十五章 秦卒遭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舉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四百五十章 停留滎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樑第五百七十七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五百零四章 察覺秦意第六百三十九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二百章 勸降敵俘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陽學宮第一百三十章 馮辭到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備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長平後事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連得勝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戰勢如荼第四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楚準備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鍾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名隱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對魏之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六百八十八章 範離歸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荊密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宮朝謝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三百三十四章 鄉人遷秦第十六章 大旬朝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