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忍讓

過去一年來,中國龐大的海空軍實力一直都是美國的龐大壓力,而這種壓力在中國的核彈出現後更是變的急速膨脹起來,如此也就導致了美國在做出任何選擇的時候,都必須考慮到中國的反應,而這種情況對於美國而言是極爲不利的。

如今也是如此,原本平安無事的歐洲戰役如果能夠按照預定計劃,由英美蘇中四家聯手幹掉,然後一起瓜分歐洲大陸,但是如今卻是突然出現了變故,德國的政變破壞了之前的所有計劃,德國政變本身不算什麼,更關鍵的是政變後的德國竟然徹底投向了中國的懷抱,甘願承認中國的棋子。

而中國竟然也是發了瘋一樣要爲了德國不惜和英美蘇一戰,這種情況幾乎是打亂了杜魯門總統之前的所有安排。

難道真的要屈服於中國的壓力之下和德國和平談判嗎?

不可能,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別說杜魯門不願意,華爾街的那些財團們更加不會答應。美國和中國在歐洲地區有個目標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希望獲得歐洲市場。而另外一個目標則是相反,那就是中國希望德國繼續存在並幫中國分擔部分來自英美蘇的壓力。而美國正好相反,它希望徹底摧毀德國,讓中國失去歐洲的最大潛在盟友,以達到和英美蘇戰略包圍中國的目的。

因此從經濟以及國家戰略的角度上考慮,中國和美國在對待德國問題是都沒有任何的共同利益可言,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共存幾乎就是個笑話。

正式因爲這種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存在,使得中國和美國在處理歐洲問題上幾乎是針鋒相對,如果真的能夠共存的話,那麼在三四月份的時候中國就會和英美達成真正的軍事同盟進攻德國,而是獨自組建聯軍,成爲第三方勢力對德國宣戰。

因爲中國對德國的宣戰,其最根本的原因並不是爲了摧毀德國,而僅僅是爲了給德國更大的壓力,迫使德國國內的反戰勢力殺死希特勒,當消滅了希特勒和納粹黨後,德國纔有和中國達成真正軍事盟友的關係。

中國是爲了自己而戰,可不是爲了所謂的反法西斯二戰,如果不是中國需要歐洲市場,如果不是中國在未來需要在歐洲地區擁有一個盟友,陳敬雲那裡會管德國人的死活啊。

在這場戰爭裡,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來考慮問題,利人不利己的事情可沒人幹。

美國同樣如此,他們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纔出兵歐洲,但是現在他們在爭奪歐洲利益的時候,卻是再一次和中國發生了嚴重的衝突,而這種衝突幾乎是不可調和,迫使杜魯門總統必須做出一個選擇,是忍讓坐視中國扶持德國,最後在全球範圍內繼續和英美蘇三國對抗呢,還是說現在就通過武力的方式來打壓中國,迫使中國放棄德國。

而要做出這個選擇之前,杜魯門需要知道一點,那就是一旦和中國爆發戰爭美國獲得勝利的機會有多少?

在歷盡了長達一分鐘的集體沉默後,馬歇爾道:“如果我們和中國開戰,那屆時就會是一場波及全球的全面戰爭,不僅僅只是我們和中國在歐洲方面的衝突。所以考慮勝敗就得從全面來考慮!”

杜魯門點點頭示意馬歇爾繼續說下去。

馬歇爾繼續道:“在歐洲方向,我們暫時的壓力不會太大,我們的陸軍部隊和英聯邦的部隊在兵力以及重武器裝備上遠遠超過聯軍,而據我們所知,聯軍目前派遣到巴爾幹半島上的部隊約爲六十萬人左右,主力爲中國人的兩個集團軍,此外土耳其的兩個集團軍也佔據了相當多的一部分。剩下的是泰國、朝鮮等中國僕從國的軍隊。他們的這個兵力即便加上德國的殘兵,也不可能阻擋我們盟軍和蘇軍的夾擊!”

和所有講話一樣,說了前面的樂觀情況後,總會有一個但是出來的,如今的馬歇爾也是這樣:“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一旦爆發戰爭,中國人勢必會短時間內從伊朗、中亞方向緊急增援歐洲地區,於此同時中國人肯定會從西伯利亞方向全面發動對蘇俄的進攻,而以中國陸軍同蘇軍的質量和兵力差距,我個人對蘇軍對是否能守住烏拉爾山脈保持謹慎態度,哪怕是再樂觀的估計,蘇軍也無法在中國的重裝機械化兵團下抵擋三個月以上,三個月後中國人估計就差不多抵達莫斯科了。而這個時候,蘇軍勢必會從西線抽調部隊回援,再加上中國的軍事盟友芬蘭的牽制,一旦戰爭爆發後,蘇俄的情況會比我們想象的還想糟糕的多。甚至比當年德國進攻蘇俄的時候還會糟糕的多!

而一旦蘇俄失敗,接下來我們就需要面對聯軍和德軍的聯手衝擊,西歐大陸失陷恐怕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根據我上半年的多次推演,一旦我們失去了歐洲大陸,而德國和中國聯合起來佔據整個亞歐大陸後,未來的主要陸地戰場將會集中北非以及印度和澳大利亞上,而圍繞以上三個陸地戰場,我們的海軍部隊將會和中國人的海軍部隊進行一系列的爭奪。因此在戰爭的中期,雙方交戰的重心是在海面部隊。一旦我們能夠取得海上的勝利,哪怕就能夠獲得整體上的勝利!

不過我們要向獲得海上勝利並不容易,截止今天爲止我們所獲得的情報,中國人目前一共擁有艦隊航空母艦二十九艘,其中有十八艘是和我們的埃塞克斯級相當的青山級航母,有五艘是戰前二三十年代服役的老舊航母,兩艘改裝的輕型航母,另外還有兩艘和我們中途島級相當的超級航空母艦,此外根據最新情報,中國人的兩艘最新型的超級航空母艦九連山也已經完成舾裝並服役。

雖然總體上中國人的航空母艦數量比我們少,而且也存在一定數量的老舊航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十八艘青山級航母的多艘早期型號都已經陸續完成了升級,改裝爲了斜角甲板型號,而且根據準確情報,他們的四艘超級航空母艦上已經開始服役噴氣式艦載機。所以單從海軍航空兵的實力對比,我們並不佔優勢,相反某種程度上我們還處於劣勢!而這種劣勢更多的是噴氣式艦載機所帶來的!”

馬歇爾口中對於中國海軍的實力估計還是比較準確的,比較航空母艦那麼大,就算造船廠保密,海軍基地保密,但是多多少少都會泄密,人家不可能知道你的具體性能,但是總不至於你的超級航母服役了都不知道,八萬多噸的九連山級超級航空母艦擺在碼頭上,是人都會注意到。不過美國海軍對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型號劃定和中國海軍自身並不同,比如青山級和五臺山級,在中國海軍裡是明確劃分爲兩種不同的航母,但是美國海軍卻是把五臺山也算成了青山級,當然他們爲了區分,也是弄出了所謂的青山級a型,青山級b型,青山級c型,分別對應青山級直通甲板的基本型,以及青山級斜角甲板型和五臺山級。

實際上,如果單純比拼航空母艦的話,美國人的優勢更大,現在的美國海軍現在是清一色的新造航空母艦,單單是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就現存二十六艘之多。美國在二戰中一共下達了三十八艘的訂單,一共完成了三十艘的訂單,在1944年日本投降後取消了八艘訂單,轉爲增加中途島級的頂大。完成的三十艘中被日`本陸續擊沉三艘,另外有一艘因爲重創雖然沒有戰沉但是修復代價太大被美軍放棄而直接廢棄。到1945年的7月,美國現役有二十六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其中有半數是斜角甲板的型號。

此外還有不少的輕型航空母艦,美國一共改裝了十一艘輕型航空母艦,包括九艘獨立級和兩艘塞班級,其中有兩艘獨立級戰沉,一艘在珍珠港誤入美軍自家的水雷區而沉沒,所以現在是剩下六艘獨立級以及兩艘塞班級。

另外美國人的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也有兩艘服役,還有四艘正在緊張施工建造當中。

而在中國的超級航空母艦計劃浮出水面後,美國緊急以中途島爲藍本,放大設計了美國級這個美國級並不是歷史版本的核武器投擲平臺,而是一款標準排水量達到五萬五千噸的超級航空母艦,瞄準的是中國的九連山級航空母艦,乃是和中國的九連山級一樣,屬於標準的大型艦載機戰術平臺。

另外還有兩艘老舊的戰前航母,不過都已經直接退居二線作爲訓練艦使用。

所以論及目前美國現存的航空母艦,數量上可比中國的多多了,大小新舊加起來足足有三十八艘之多。

但是海軍航空兵的強大與否並不是只靠航母,前幾年橫行太平洋的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也不算少,某些時期裡比美國海軍要多的多,但還不是一樣被美國海軍打的跟狗一樣,最後的家底還被中國海軍在一場奄美海戰裡給全部端掉了。海軍航空兵是一支比空軍部隊更加講究技術以及技巧的部隊,戰力的強大與否在於艦載機和飛行員,而航母只是一個平臺而已。

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69章 十九號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040章 秋熱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98章 鎮壓(一)第379章 休閒日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
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69章 十九號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1040章 秋熱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98章 鎮壓(一)第379章 休閒日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