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

陳敬雲就是帶着樑訓勤和陳儀兩人進入宅院裡頭,很快就是見到了裡頭一個穿着莊重、神色哀傷的中年婦女匆忙的走上來:“都督,您怎麼來了!”

陳敬雲並沒有見過這中年貴婦,不過不等他問呢,旁邊的於世峰就是低聲在他耳邊說了句:“這是馮總長的夫人,今日剛到的上海!”

這會陳敬雲纔是面帶笑容道:“馮夫人不用客氣,我和馮勤是多年的同僚了,現在又是一道爲了中國統一事業而奮鬥。現在他病了,我怎麼能不來看看!”

其實呢如果馮勤是小毛病之類的他陳敬雲自然不會來,可是這馮勤不是小病啊,陳敬雲的私人醫生斯密特醫生告訴陳敬雲,馮勤極有可能是患上了某種心臟疾病,並且是極爲兇險的,短短兩天內就已經連續暈倒兩次!

這種情況下,陳敬雲就不能不來看看這個算得上是老戰友的馮勤了。

還沒有走進房內,陳敬雲就已經聞到了一股濃郁的藥味,走進房間,只見馮勤正躺在牀上蓋着薄被,屋內的炭盆燒的極旺,加上門窗關緊,使得屋內有着一種讓人幾乎要窒息的感覺。那馮勤這時候顯然是已經知道陳敬雲進來了:“司令,您怎麼親自過來了!”

陳敬雲快步走上去,扶住了他想要從牀上坐起的身子,看着馮勤短短數天內就從一個精壯的漢子變的現今臉色蒼白,眼窩深凹的模樣,陳敬雲心裡也是不太好受:“你好好躺着,不用起來,現在這個時候可不是講什麼禮數的時候!”

馮勤沒掙扎着,而是重新躺下來,墊高了枕頭半躺着的他揮了揮手,讓一邊伺候的家人甚至他夫人都下去了,這屋內只剩下了他和陳敬雲,然後還有樑訓勤和陳儀。

“司令!”馮勤說着:“我可以叫你子華嘛,好久沒這麼叫過你了,現今叫起來就有些拗口!”

陳敬雲半笑着道:“你我相識數年,一路走到現在,你還用得着和我客氣嘛!”

馮勤繼續道:“前頭我也問過那些洋人醫生和其他大夫了,都說我這病急得很,說頂多也就是三五天時間。本來死是不算什麼的,但是我這心確實一直不甘啊,我們國民軍一路走到現在,我和子華你一樣把心血都傾注在裡面了,蘇南戰事以來我是天天都緊張擔憂着,擔心我們國民軍的未來,擔心我們這些老兄弟的出路!本來想着蘇南戰事後,我們國民軍或許能代替北洋,屆時一統中華成就我輩之復興華夏的偉業,可是這節骨眼上我卻病了,我心裡不甘啊!”

馮勤說着的時候竟是老淚都是流了下來,人活一輩子,如果窩窩囊囊過着也就罷了,偏偏他馮勤就遇上了中國千古未有的大變,在辛亥風浪中跟着陳敬雲和國民軍的諸多將領一起創下了國民軍這份基業,現今國民軍蒸蒸日上,看這勢頭就極有可能統一中國,如果這事真的能成,日後他馮勤少不得要在史書上重重的留下屬於他自己的筆墨的。然而這種關鍵時刻,他卻病了,而且還是快要死了,這如何讓他能夠甘心。

陳敬雲嘆氣着安慰:“你務須擔心,好好養病,我們等着你病好回來繼續工作呢,參謀部少了你可不行!

馮勤搖着頭:“唉,子華你就不用安慰我了,我自己的病我自己清楚的很。我不是怕死,我就是不甘心而已!”

說罷後馮勤吸了口氣後又是看着陳敬雲道:“我是回不去參謀部了,參謀部這邊子華你還得仔細的選上一個人繼續管着。日後恐怕就要你們代爲照顧我這一大家子,前些年我窮困潦倒,家人受苦良多,這一年來總算是情況好了些,但是日後我這一去,我就怕他們以後沒個着落啊!”

陳敬雲點頭,握着馮勤的手:“這個你放心,只要我陳敬雲一天不到,我就不會讓部下們的家眷出現生活無着的情況!”

馮勤卻是搖頭:“我那個不成器的大兒子、二兒子是不中用了,但是我那三兒卻是個好學的,現在還在福州軍校那邊上着學,我……我……請子華日後……”

不等他說完,陳敬雲就是道:“放心,我會照顧他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出來後,陳儀嘆氣着:“馮總長擔心家人,擔心兒子以後的前途甚至不惜拉下臉面來求我們司令!”

一邊的樑訓勤也是道:“唉,看着也是難過,這好好的一個人怎麼邁不過這個檻呢!”

陳儀此時見陳敬雲已經上了前面一輛車,然後輕聲對樑訓勤道:“現在馮勤已經當面向司令辭職了,現在這參謀部總長的位置可就空出來了。你說誰能坐上去?”

樑訓勤聽罷後也是一臉沉色:“這個難說,現今我們國民軍當中,有資格坐着參謀總長位置的人不多,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不外乎就是參謀次長袁方,和下面各師的師長們,其他人包括我們在內資格還嫩了些!”

對於樑訓勤的話,陳儀也是點頭表示贊同的,國民軍體系當中,參謀部是個極爲重要的位置,要任職參謀部總長的話,除了要有資格外,還得必須深的陳敬雲的信任,同時還得有足夠的能力。這在以前的話馮勤就是最適合也是唯一的人選,但是現在馮勤眼看着就要不行了,這後繼人選可就是不好辦了。

樑訓勤和陳儀猜測着的時候,陳敬雲自己也是爲這個參謀部總長的位置煩着。

國民軍體系當中,直接屬於司令部也就是陳敬雲直轄的有五個部門,分別是參謀部、裝備部、後勤部、海軍處、籌餉處。

其中籌餉處是文官體系,是陳敬雲用來掌管手下地盤財政權力的,嚴格上來說並不算是國民軍本身的組織,只是掛靠在司令部下面方便辦事而已。

而剩下的三部以及海軍處當中,毫無疑問是參謀部最爲重要,基本上,國民軍的招兵、訓練、作戰等事務都是由參謀下屬各司負責,這樣一來,參謀部總長的人選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了。這個人必須需要足夠的資格,然後有足夠的能力,然後還需要陳敬雲的信任。

在國民軍體系當中要找這樣的一個人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第一個考慮的就是參謀部次長袁方,這個人資格和軍銜都有了,不過能力方面陳敬雲還是有些懷疑的。另外陳敬雲覺得林肇民也是適合的人選,這個人同樣有資格,然後能力也不錯。剩下的人裡頭,陳敬雲大多都是覺得不太可行,比如林成坤,這個人能力是有的,和陳敬雲的關係也是親密的,但是這人太過於年輕,比陳敬雲自己都還小呢,現在已經是個中將師長了,如果繼續高升參謀總長的話,下面那麼多將領估計都的說自己任人唯親了。

然後剩下的沈綱能力也是不錯,但是此人的升遷速度已經超快了,年初杭州戰事時不過是個作戰司司長,後來任職第三師師長、到現在的第一師師長,軍銜已經連續升到了中將。繼續升上來當參謀總長的話,估計下面的那些本土派出身比如林成坤、徐鏡清以及那些老嫡系將領比如李繼民等人就會很不滿了。

如此轉了一圈後,陳敬雲就是把目標初步定在了林肇民和袁方身上,只是現在林肇民還在句容那邊主持戰事,是脫不開身,陳敬雲也不好貿然把他從前線調回來。可是參謀部這邊又不能沒人管着,這幾天參謀部沒人掌管,事情都快亂套了。

陳敬雲回到陳氏公館後,一咬牙就是做出了決定:“命令參謀部次長袁方暫時主持參謀部工作!”

但是陳敬雲並沒有直接把袁方提起來當參謀部總長,而只是給了個臨時的稱號,陳敬雲就想着讓他先做着,到時候看情況或留任或者調林肇民回來任職參謀總長。

陳敬雲的調令很快就是到達了袁方的手中,袁方嘆氣道:“唉,馮老兄真是讓人可惜了!”

雖然嘆氣,但是袁方的臉上卻是露出了喜色,當初他被陳敬雲從第一師師長調回來任職參謀部次長的時候,可算是倒黴到家了。參謀部總長誰都知道權勢大,但是這個參謀次長卻是不一樣啊,大權都在馮勤手裡管着呢,他袁方平日裡只能管理一些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正是因爲如此,很多人都認爲他袁方是被陳敬雲給壓下來了,而且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當時的十三團被圍。

就連袁方自己也是鬱悶無比,在福州里也沒什麼事情,平時去福州軍校講課,然後處理一些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眼睜睜的看着國民軍在蘇南大戰,各個將領大把大把的撈功勞的時候,他卻只能待在福州,以至於有時候他自己都認爲是自己已經沒落了。

可是沒想到,馮勤的突然病重給他帶來了新的機會,而且一躍到了參謀部總長的位置。雖然陳敬雲給的名義是以參謀次長代理主持參謀部工作,袁方也知道陳敬雲在顧忌什麼,無非就是自己做不好。但是他袁方是有信心的,只要他把參謀部的工作整理通透了,然後蘇南戰事要是勝了的話,少不了自己的一份功勞,到時候參謀部總長這位置也就順理成章的坐穩了。

所以一得到調令後,袁方甚至連家人都沒通知,直接坐上了輪船奔赴上海!

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1034章 變化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14章 D5系列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0章 亨利歸來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0章 密議(二)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3章 收攏軍心第302章 遷移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
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233章 喜與憂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1034章 變化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14章 D5系列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40章 亨利歸來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0章 密議(二)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23章 收攏軍心第302章 遷移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