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

八月十七號白天裡的空軍運輸以及掩護行動無疑是極其成功的,利用一個白晝的時間,空軍就從南京空運到蔡家崗總數十二噸的補給品,包括第五混成旅極爲需要的子彈、炮彈以及部分的藥物。爲了對這空運行動進行掩護,國民軍幾乎全數出動,出動戰鬥機以及空餘之餘的轟炸機對蔡家崗外圍的北洋軍進行壓制性打擊,雖然直接轟炸以及掃射的戰果不多,而且還損失了一架轟炸機,多架轟炸機被擊傷,消耗的油料足足佔據了南京空軍基地裡的燃油儲備五分之一還多,但是空軍卻是成功的把第五混成旅極爲需要的補給品運輸到了蔡家崗。

第五混成旅得到了這部分極爲寶貴的補給品後,極大的緩解了彈藥緊缺的困境,至少迫擊炮、機槍等防守主力武器就能夠重新開火,大力的壓制敵人的進攻。第五混成旅從十三號佔據蔡家崗以來,隨後就是和吳佩孚的增援支隊進行交火,後續南部又遭遇王承斌派遣的一部分部隊進攻,兩面夾擊之下補給通道被切斷,以至於第五混成旅一直沒能夠得到大批量的後勤補給,從開戰到十七號一直都是依靠第五混成旅自身攜帶的後勤物資進行作戰。

激烈的四天交戰中,食品供應暫時還沒有問題,第五混成旅自身所帶的糧食以及到達蔡家崗後就地徵集的少量糧食足以支撐部隊五天作戰所需,而且被包圍切斷補給通道後,郭成東就下令限制各項物資的供應,較少食品供應量,爭取把五天的供應期拉長到八天乃至更長。糧食方面省一省還能堅持多幾天,但是彈藥方面就是無法解決了,儘管已經下令限制彈藥使用,但是面對北洋軍的猛攻,第五混成旅根本不可能和郭成東想象的那樣節省彈藥。

國民軍的輕武器使用上向來是依靠火力制勝,尤其是對機槍極爲依賴,各項步兵戰術都是依託機槍來展開的,可以說國民軍裝備的重機槍以及輕機槍就是國民軍步兵進攻和防禦的戰術核心,一切戰術行動都是圍繞這兩樣武器來進行的,哪怕是迫擊炮也是作爲配合使用。第五混成旅的防守也是依託機槍爲中心,尤其是爲數不多的重機槍更是被部署到防禦核心地區,數天激戰下來重機槍的子彈消耗量可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不是國民軍空軍即使運送了彈藥補給的話,第五混成旅的重機槍在一天之內就會面臨無子彈可用的尷尬狀況,而且因爲第五混成旅裝備的乃是漢陽造步槍,所用的步槍子彈和重機槍子彈並不通用,就算是臨時想要用步槍子彈應急都不行。

空軍的白天空運行動過後,當夜第五混成旅就是迎來了北洋軍發動的大規模進攻!

然而這一次第五混成旅並沒有和之前的兩天一樣進行收縮防禦,而且是展開了積極防禦戰術,並用一支精銳小股部隊在南部對王承斌的部隊發動了小規模的反擊,一度向南部推進了五百餘米。得到了空中補給的第五混成旅渾然完全沒有了兩天前的頹勢。

實際上,進攻第五混成旅的北洋軍在兵力上並沒有佔據太大的優勢,吳佩孚的增援支隊大約六千人,而這幾天的進攻戰中傷亡已近高達六七百人,而王承斌派遣的南部方向北洋軍並不多,只有千人左右,而這千人時間上也是之前吳佩孚派到巢湖的先遣營。總的來說進攻第五混成旅的就是吳佩孚從合肥集結南下的增援支隊,包括北洋軍第三師第五旅下屬一團,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一個旅,配屬了一個山炮營,總兵力七千餘人。兵力上比第五混成旅只多了兩千人而已,而且兵員素質上,吳佩孚的第五旅直屬部隊近三千人是要強於國民軍的,剩餘的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那個旅則是要差一些,可能會略遜於第五混成旅的兵員。第五混成旅的兵員實際上前身也是蘇軍而已,雖然經過了挑選但是和國民軍的其他那些主力部隊的兵員質量無法相比的。

總體上來說,兩者的兵員質量以及兵力對比混合了後,大體是相當的,北洋軍略佔優勢但是也不大。而雙方的軍官質量相差的也不多,吳佩孚手下的一羣都是北洋軍第三師出身的軍官,至於那羣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軍官早就被吳佩孚踢到一邊去了,而北洋軍第三師的軍官質量說實話比國民軍的大多數部隊要強得多,全都是多年培養出來的職業軍官,而國民軍中除了那些高級軍官是留學以及早期國內軍校出身外,絕大部分中層以及基層軍官都是福州軍校出身,接受的是速成軍事教育,前後只有三個月而已,但是勝在年輕有朝氣,這些有着文化基礎的福州軍校畢業生在戰爭中成長起來也很快,第五混成旅內的軍官都是從其他部隊知己抽調的,並不是直接從福州軍校補充而來的新人,整合起來和北洋軍的軍官質量相差並不算太大。

然而武器方面,步槍大家都一樣,第五混成旅用的是原黃興蘇軍的主要裝備漢陽造,北洋第三師用的是進口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安徽省陸軍用的也是漢陽造,大家半徑八兩誰也不比誰好多少,基本無法影響戰局走向。手槍這種只能用來自殺的裝飾性武器就更無關緊要的。火炮方面北洋軍是佔據優勢的,吳佩孚帶來的一個山炮營可是第三師第三炮兵團的一個山炮營,裝備的可是七十五毫米的格魯森過山炮。比起第五混成旅的五十七毫米國產漢陽造過山炮要強得多,而且第五混成旅的山炮營可是隻有十二門而已,就算還有着兩個步兵團各自配屬的迫擊炮連共十二門迫擊炮也無法抵消這一火炮劣勢。至於六十毫米的迫擊炮,這種就已經屬於輕武器行列了,對付敵軍的機槍是不錯,但是無法進行火炮壓制的。

而在機槍方面大家也是半徑八兩,第五混成旅是轄兩個滿編制的步兵團,各自有着一個重機槍連,每個營也有一個機炮連,加起來就是十二挺重機槍,十八挺的輕機槍,二十四門六十毫米迫擊炮。而吳佩孚方面重機槍多一些,得到了第三師重機槍營調配的六挺重機槍,然後安徽省陸軍的這個旅也有六挺,不過吳佩孚接管第五旅後自己也攢了兩挺重機槍,這次一起帶過來了,雖然型號有些繁雜但是絕對是可以用的。輕機槍北洋軍其實也不少,而且用的還是和國民軍所用的相同,都是麥德森輕機槍,這一年裡袁世凱可是花了大價錢進口了衆多的麥德森輕機槍,當做防空以及對地支援任務。吳佩孚這次也帶了一個輕機槍連,總數有着十二挺的輕機槍,不過這些機槍吳佩孚並沒有投入到地面進攻中,而是用來擔負防空任務,吳佩孚可是被前後國民軍的空軍炸了多次,對於防空還是很重視的,不但把輕機槍當成防空主力,而且還用土辦法把幾挺重機槍也擡起來,用於對空射擊,儘管限制很多但是也有戰果,今天被擊落的國民軍d4b轟炸機就是被這幾挺臨時改裝的重機槍所擊落的。

如果說第五混成旅在那個部分佔據優勢的話,那麼就是國民軍大量裝備的六十毫米迫擊炮了。國民軍目前大量裝備的三種口徑的迫擊炮中,一百二十毫米的迫擊炮產量一直不高,蘇南戰事期間加急生產的三十多門迫擊炮後來發現諸多問題,連續炸膛了三門之多,福州兵工廠下屬的迫擊炮廠不得不進行改良,但是一直沒能得到徹底解決,只能是用手工低速生產來避免問題出現,每個月產量不多連十門都不到,目前一共也才生產了百門不到,被分成了八個獨立重型迫擊炮營,每個迫擊炮營十二門。然後靈活調配給各軍,但是實際上近半數都被調到江西和湖南的第四軍,用來彌補第四軍所轄各部隊炮兵火力不足的裝備,剩下的三個重型迫擊炮營被第二軍和第一軍分佔,第二軍有兩個,第一軍有一個。但是第二軍的兩個重型迫擊炮營一個配署給了第六師,一個配屬給了第九師其他的部隊第八師和第五師都沒能得到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的加強。主要是因爲第六師孤身處於西部戰線,需要加強火力,而第九師身爲全軍唯一進行了火力擴編的部隊,同時也是第二軍的拳頭部隊,進攻巢湖的絕對主力,用來加強第九師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八十毫米迫擊炮的產量要多的多,福州兵工廠已經可以做到每月五十餘門,連續生產這麼長時間後已經完成了對國民軍各主力部隊的列裝,而八十毫米毫米在國民軍中的主要作用當成營團級別的火力支援。

至於國民軍大量裝備的六十毫米迫擊炮,除了對連一級別進行火力支援外,也是擔當對敵軍機槍火力點進行定點清除的主要武器,熟練的國民軍六十毫米迫擊炮手在瞄準鏡的輔助下,三發急速射就足以敲掉敵軍裸露的重機槍火力點,國民軍和北洋軍的對戰中,國民軍裝備的大量六十毫米迫擊炮可是殺傷了衆多北洋軍的重機槍火力點。

而這一點,也是第五混成旅對吳佩孚所具有的爲數不多的火力優勢之一。

可惜的是,這種優勢並沒能夠在前期的防守行動中幫助第五混成旅發揮太大的作用,因爲看着年代重機槍的機動性不佳,前線步兵在進攻的時候是不會帶着重機槍一起進攻的,重機槍只能在後面進行火力的壓制,但是對前線衝鋒的步兵而言起到的作用並不大,這年代重機槍之所以犀利,完全在於他那變態的防禦能力,只要有個堅固的重機槍堡壘在,敵軍沒用能火炮敲掉這個重機槍火力點的話,敵軍步兵發起衝鋒之時就是重機槍大片大片收割生命的時候。相對於進攻則是要差一些了,這也是各國爲什麼大力研製更加輕便的機槍的根本原因所在,不是重機槍威力不足,而是太重不利於機動。

但是在昨夜第五混成旅臨時發動的一場小反攻中,國民軍的六十毫米迫擊炮再一次立下功勞,在反攻出發前,國民軍的一個六十毫米迫擊炮組成功的打掉了北洋軍的一個重機槍火力點,隨後第五混成旅在發起反攻的時候才能做到迅速推進。

第五混成旅和吳佩孚增援支隊整體相當,之前第五混成旅被壓着打只是因爲補給彈藥不足而已,現在第五混成旅得到了空中補給,儘管這一部分補給對於五千到多大軍來說並不足夠,但是也足以讓第五混成旅繼續支撐下去了。

一夜過去後,吳佩孚命令發起的夜襲計劃不但沒能迅速突進粉碎第五混成旅的抵抗,而且南面戰線還讓第五混成旅打了一個小反攻,雖然黎明時分吳佩孚加強了南面的部隊進行了反擊,併成功的把昨夜丟失的陣地奪了回來,但是一夜強攻毫無收穫的消息還是讓吳佩孚心中擔心了起來。

“這下巢湖怕是真要丟了!”吳佩孚看着東方天邊緩緩升起的初陽,嘴邊喃喃着,輕聲說出的話卻是讓身邊的幾個北洋軍軍官面色俱沉。

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75章 演講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46章 丫頭換裝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5章 光復餉第598章 鎮壓(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760章 xb10項目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14章 D5系列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21章 陸小曼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章 密議(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50章 蔡凝(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463章 正式外交
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75章 演講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46章 丫頭換裝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5章 光復餉第598章 鎮壓(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760章 xb10項目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14章 D5系列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621章 陸小曼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章 密議(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50章 蔡凝(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463章 正式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