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大反攻(二)

從五月份戰爭剛爆發的時候,陸軍方面就已經開始策劃着朝鮮戰事,並根據戰爭的進程而隨時調整,由於旅順要塞比陸軍想象中的還要堅固,雖然歷盡空軍和陸軍火炮的不斷轟炸但是依舊和烏龜殼一樣,爲了避免大規模的傷亡,所以陸軍改變了戰前的旅順優先的計劃,對旅順方向保持了剋制,採取了炮戰和空軍轟炸以及工事爆破慢慢推進的方法,一直都沒有派遣太多的兵力進行強攻,當年日軍強攻旅順傷亡慘重的例子不但讓日本人自己心有餘悸,就連讓中國這個旁觀者也是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就重複當年日軍的悲劇。

旅順那邊採取了剋制的態勢,第三軍戰後並沒有得到大規模增援,那麼那些從全國其他地方增援而來的部隊都到了那裡呢,自然是到了朝鮮前線,準確的說是丹東前線。

在意識到旅順一時半會不太可能攻克之後,沈綱就已經是把戰略重心放到了朝鮮這邊來,這纔出現了丹東前線不斷增兵的局面,而當增兵到了一定程度後,全面的反攻也就開始了。

先是裝甲集羣從古樓子渡江強行從左翼(日軍的右翼)突破,依靠裝甲集羣的強大火力直接撕裂義州郡日軍第五師團的攔截,再突破日軍第六師團的攔截後,裝甲集羣在後方大批步兵和炮兵部隊的牽制支援下,用了六天時間終於是突破了日軍的防線,成功進抵新義州南部地區,到達海邊之餘還切斷了新義州、丹東、義州郡等前線日軍的陸上補給線。

裝甲集羣一切斷日軍的補給線,丹東戰線上的第八軍就是彙集了高達四個步兵師以及大量火炮兵力對正面的兩個日軍發動了全面反攻,於此同時司徒鈞的臨時第一兵團也是接到了來自沈綱的嚴令,要求臨時第一兵團快速攻克義州郡,爲裝甲集羣肅清後路之敵,同時也是越過義州郡後抵達新義州,準備和第八軍主力一起對丹東、新義州一帶的日軍主力進行包圍。

如果從地圖上來看的話,那就是可以輕易的看出來丹東、新義州一線的日軍已經是被切斷了後路以及陸上補給線,並且在北方和東方都是受到了龐大的壓力,在他們的背後也就是南方就是裝甲集羣。

爲了跨過鴨綠江,爲了攻克丹東和新義州,爲了能夠大規模的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沈綱在這場丹東戰役中彙集了總數十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兩個摩步師,一個騎兵師以及三個炮兵旅等大量部隊,直接參與戰役的兵力已經是超過了二十萬人,而這還沒算部署在朝鮮東北部地第十軍另外兩個師呢。

僅僅以兩倍的兵力想要包圍殲滅日軍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不過沈綱也沒有指望過能夠殲滅全部日軍,他沈綱是需要的是攻克丹東,跨過鴨綠江,再大量的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這一次戰役如果成功的話,就算日軍可以突圍出去但是也得先留下幾萬人的屍體。

而實際上戰役進行到現在已經是步入了尾聲,戰役的核心本來就是裝甲集羣是否能夠突破日軍的攔截切斷日軍的補給線,一旦成功後那麼就是全面反攻,這個時候日軍需要考慮的就是該從哪裡突圍了。

白川義則的反應比沈綱想象的還要快許多,當第八軍攻克了丹東火車站的時候,白川義則就已經命令丹東部隊開始組織撤退了,並且是準備以第六師團殘部以及第八師團爲主力向南方的中國裝甲集羣展開反攻,於此同時駐紮平壤的日軍一個師團也是開始緊急北上救援,而在釜山的那個師團也是被命令緊急北上。

白川義則已經是開始組織撤退,甚至是打算主動放棄了丹東這個橋頭堡,不得不說白川義則的反應是果斷而迅速的。

而如此一來,那就是丹東前線的第八軍和義州郡的臨時第一兵團拼命的想前推進,而日軍的在這兩個地方一邊是組織撤退一邊是集結重兵向南反攻,試圖重新打通鐵路線的通道,最不濟也得取得南返的退路。這種情況下,左玉剛的裝甲集羣就是開始面臨着龐大的進攻威力了。

裝甲部隊的進攻能力和快速機動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沈綱等一大羣將領都是對裝甲集羣抱以極大的信心,但是裝甲部隊的防守能力如何,這一點卻是很多人都是沒有底的。尤其是帶領裝甲集羣的將領是左玉剛的時候,就更讓諸多將領擔心起來。

左玉剛善於指揮進攻作戰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左玉剛對於防禦作戰甚至是撤退的能力如何,說實話連左玉剛自己都不知道,因爲他這輩子就從來沒防守過也沒撤退過!

從國內統一戰爭再到前些年的數場演習以及到今天的丹東戰役爲止,他左玉剛一直都是進攻再進攻,從來就沒有防守過或者是撤退過,而他率領部隊進攻的能力再這場丹東戰役裡頭一如既往的得到了驗證,而接下來裝甲集羣卻是需要守住了,從來沒進行過防守作戰的左玉剛也是有些頭皮發麻。

不過沈綱和陳敬雲都是知道左玉剛的優點和缺點的,所以也是給左玉剛配了個得力的助手,也就是裝甲集羣的參謀長曹陽清。曹陽清雖然年紀也不大,但是在國民軍裡頭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老將了,他出身於前清北洋武備學堂騎科,辛亥前在第二十一鎮任職,辛亥後參與了南方聯軍進攻南京的戰事,積功到團長,不過第一次南北和談後黃興裁撤南京周圍的部隊,曹陽清也就和很多軍官們一樣選擇了去其他省份投軍,有些去了廣西,雲南或者是北上,而有些也是去了福建投靠陳敬雲,曹陽清投了國民軍後,憑藉資歷和能力很快升遷到了第一師任職11團團長,要知道當時國民軍一共才那麼幾個師而已,團長已經是絕對的高級軍官了,不過沒多久第一師就在鎮江遭遇慘敗,當年第一師的那場慘敗不但讓陳衛華被撤職,就連第一師的其他中高級將領都沒什麼好果子吃,曹陽清在戰時雖然沒被撤職,但是戰後還是被調到了福州軍校當老師,整整錯過了兩年的大好機會,那兩年裡正是國民軍快速膨脹的時候,包括左玉剛在內的一大批將領都是那個時期裡登上了高位,而他曹陽清依舊只是個上校而已,後來北伐成功後國民軍規模大漲,到西南戰爭時已經極度缺乏中高級將領,這曹陽清才被重新啓用,如此他才搭上了國內統一戰爭的末班車給自己掙下了這一份功勞,隨後憑藉着資歷在1918年的時候被晉升爲少將,這從軍之路算得上是坎坷了。

曹陽清和左玉剛比起來,曹陽清算得上是比較傳統的軍人,單論進攻能力那是拍馬也趕不上左玉剛,但是這人能夠在南方聯軍時期就當上團長,在早期的國民軍裡頭也當上團長,而且還能夠在國內戰爭結束後的和平時期裡從一大票上校中殺出一條血路來被晉升爲少將,可想而知此人不簡單。當年雖然受第一師戰敗鎮江的影響,但是當時他的11團也是防守得當,後來的作戰中也多次進行了防守作戰,所以對防守還是很有一套的。

在曹陽清的輔助下,左玉剛的防禦部署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漏洞,不過左玉剛的性格和裝甲集羣的進攻能力就已經決定了裝甲集羣不可能只是簡單的防守。

在曹陽清的建議下,左玉剛是決定了化被動爲主動,利用裝甲集羣的機動和火力優勢,主動出擊,利用時間差先後擊潰各部日軍。

自從戰爭進入了陣地戰後,戰術已經是變的相當成熟,基本上各國陸軍的戰術都是相似的,那就是集中兵力取得突破點,然後突入敵軍縱深,打破敵軍的交通,指揮,通信以及後勤體系,使得正面敵軍出現混亂動搖,然側後的部隊配合正面部隊發起進攻,迫使敵軍發生全面的崩潰,而一旦敵軍崩潰也就代表着這場戰役取得了勝利。

簡單說就是進攻,包圍的不管重複,而部隊的交戰也是和排隊槍斃時代集中起來不同,部隊的交戰區域往往很大,一個師的正面能夠達到十公里以上甚至二十公里,而一場大規模戰役設計的範圍也是動則超過百里,現代戰爭裡頭已經不可能出現數萬人一起衝鋒的那種對陣場面了,其戰鬥基本上是小規模一個點一個點進行的,戰鬥場面大多數以排、連爲核心進行,會圍繞着一棟房屋,一個小村莊進行反覆爭奪,是以點帶面的形勢。

然而這只是傳統步兵的戰術,對於裝甲部隊而言不適用。左玉剛手下的裝甲集羣從來就沒分散過,手下的主力,也就是第一裝甲團的那一百多輛坦克就沒分散使用過,而且左玉剛也不準備分散使用。

而現在,左玉剛就是帶着整個裝甲集羣一起,準備迎擊日軍第六師團殘部。

整個裝甲集羣一起行動,13團的裴中尉和李上士也是坐上了車一路搖晃着北上了,儘管知道不久後將會面臨着一場激戰,但是絲毫沒有印象李上士的好心情:“中尉你看這槍,看見沒,鍍金的,怎麼樣,單憑這槍放在外頭,隨便買個百來塊不成問題吧!”

裴中尉胸前現在已經是戴着一枚閃閃發亮的銅質雙肩勳章,閉着眼也沒睜開,口中說着:“去你的,就這一破槍還想買一百五十塊,老子拿着自己的槍去鍍金也用不了一百塊!”

李上士嘿嘿一笑:“這不是叫繳獲的戰利品嘛,這有紀念價值!”

裴中尉都懶得搭理他了,所以沒開口,那李上士又說了兩句,見裴中尉沒說話了也是覺得無趣,手裡就把那隻二十年六式的左輪鍍金手槍轉來轉去。

而不多時,突然一陣爆炸聲突然響起,裴中尉立即睜開眼四處打量,口中大喊:“怎麼回事?”

而這個時候,四周的嗒嗒機槍聲快速響起,裴中尉心裡暗驚:“糟糕,有埋伏!”

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56章 北巡(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502章 大會戰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969章 北非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58章 秦海濤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79章 休閒日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19章 南北,戰!第67章 關餘貸款第157章 長樂號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03章 兄弟(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
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56章 北巡(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502章 大會戰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969章 北非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58章 秦海濤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79章 休閒日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19章 南北,戰!第67章 關餘貸款第157章 長樂號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003章 兄弟(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