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

各種條件的降低,使得選舉人的數目急劇增加,還是以福建和江蘇爲例,福建登記過的選舉人大概有一百二十萬左右,而江蘇那邊則是有將近兩百萬。這個數字雖然不怎麼真實準確,但是也沒有直隸那種六百萬人那麼虛假到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這個數字比例和前清諮議局的選舉人人數相差極大,乃是十倍以上。全國的選舉人加起來接近四千萬,佔據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這個數字雖然有很大的水分,其中大部分選舉人根本就不會去投票,但是依舊可以說明這一次的國會選舉規模有多麼龐大,甚至被稱之爲世界最大規模的選舉。而這種大規模的選舉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無法有效的實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賄選賣票買票那都是小事了,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選票賣出去,換幾毛錢買個燒餅之類的。更嚴重的是發生暴力衝突之類的,候選人被打死打傷的不計其數,一些偏僻的府縣根本就沒舉行什麼選舉,都是縣裡的書辦們直接填寫選票,填完了一場選舉也就辦完了,內定能當選的全都是夠票當選,沒能當選的一張選票都沒有,因爲既然都內定不能當選了,填寫幾張選票也就沒意思了,還不如省點功夫一張都不填呢。

不得不提的是,這場選舉當中,黨派的力量依舊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那些個人或者小黨派參選的根本沒什麼贏面的機會,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國社黨又或者是其他黨派,大多數都會利用黨派的人力財力來進行選舉,比如要買票啊,個人的財力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組織力量的,買了票後黨內部一分,然後那些黨派的候選人們就成功當選了。就算不靠這財力,人家大黨派的參選人都是玩政治的,說起來自然一套一套,威望也不是其他人可以比較的,也贏得了很多選民的心思。

這種優勢國民黨佔據的最大,除了少數幾個省份外,其他省份的大多數議員都是被他們所佔據,就連共和黨也不得不羨慕,至於國社黨在閩浙兩省內還行,但是一出外省就很難了,在沒有國民軍的刺刀和子彈撐腰下,國社黨在外省的發展還是比較困難的,不但國民黨打壓着,就連其他軍閥也都是把國社黨當成了敵對者,尤其是北方諸省,國社黨員們都不敢公開的亮出身份,要不然不但行動受限,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抓,在那些軍閥實力派的心裡,國社黨已經和國民軍劃上了等號,國社黨的滲透就等於是國民軍的滲透,這對他們而言是決不能容忍的。

所以儘管國社黨的一些黨章口號之類的引起了衆多國內熱血青年的歡迎,但是由於種種受限,國社黨在其他省份的成效是相當有限的,連一些地方黨部都不敢公開亮出招牌來,更不要說起公開參加競選了。

畢竟陳敬雲在閩浙兩省內清洗國民黨和北洋以及其他軍閥勢力的同時,其他軍閥也沒閒着,尤其是北洋更是在內部見到一個國社黨的成員就開革一個,秘密裡也是抓了不少人。

相對而言,國民黨的行動要順暢的多,在各省公開活動基本沒什麼限制,就連在北洋控制下的北方諸省公開競選也沒遭到極大的阻力,這一點而言比國社黨要好太多了。

另外,國民黨在南北和平後,極力的洗去激進印象,並且一些言論中配合袁世凱的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贏取了相當多的民衆的好感。而國社黨呢,由於口號較爲激進,很多老一派乃至沉穩的人都對國社黨不感冒,某種程度上國社黨就像早年的同盟會,吸引着更熱血的青年,另外由於國民軍近年來四處征戰,更是在蘇南和代表中央政府的北洋軍狠狠的打了一仗,讓諸多國人認爲國民軍是破壞國內統一的團體,陳敬雲個人威望日漸上升的同時,國社黨在道義上卻佔據不了高點,以至於北方乃至於其他省份的一些溫和派對國社黨不感冒甚至反感。

而國民黨則是慢慢溫和,尤其是轉型過程中和普通士紳接觸也很多,並且和立憲派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這也是國民黨爲什麼在短短一年內就迅速發展膨脹的緣故。

隨着各地不斷的傳來選舉的鬧劇,時間也是慢慢流逝,壬子年的最後幾天,除夕快要到來的時候,國會選舉已經到達了最後的階段,在除夕之前,要進行參議院和衆議院的複選,以確定最後的國會組成。

哪怕是向來保持平靜的陳敬雲也不得不關注這一場的選舉最後的結果,他雖然沒什麼心思利用國會去限制袁世凱的權力,但是身爲後世人,他卻是知道這場看似鬧劇似的國會選舉會造成很嚴重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就是二次革命。後世裡這個選舉引發了宋教仁被刺,而宋教仁的被刺則是讓孫文找到了機會發動所謂的二次革命,而袁世凱則是更興奮的找到了藉口揮軍南下,用武力奠定中國統一。

現在他沒興趣利用國會控制袁世凱,但是他卻是很關注,這場選舉是否還會和歷史上的一樣引發二次革命呢?這一點陳敬雲保持懷疑態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自己的出現,國民軍的強勢崛起已經完全攪亂了國內局勢。

如果國會選舉黨和總,宋教仁成功獲取了議會的控制權,然後組閣,甚至通過內閣制的話,那麼袁世凱就會成爲空頭傀儡,但是袁世凱允許宋教仁這麼做的嘛?自然是不會,那麼是還會發生刺殺宋教仁的事嘛?這事說不準,至少陳敬雲是不敢肯定的。

假如繼續推論下去,宋教仁真的被刺殺了的話,那麼孫文和黃興是否有能力和膽子發動二次革命呢?要知道這個時空的國民黨勢力和原來的革命黨勢力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時空的南方諸省當中,國民黨控制了下相當大部分的地區,不但廣東江西安徽,還有浙江和福建等省,勢力可比現在強太多了。但是也略有不同,原時空下的國民黨勢力表面雖然龐大,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掌控太多地區和權力,只依靠孫文的個人威望而已,但是現在國民黨卻是貨真價實的掌控了安徽和江西,手底下的軍隊可是號稱十幾萬,兵力可國民軍都還多。這樣的情況下,孫文是否會發動二次革命呢?如果發動的話,肯定是想要國民軍聯盟之類的,甚至拉上唐繼堯和陸榮廷等人,只是各中的變數實在太多,陳敬雲一時間也是理不清。

甚至他都想着,如果孫文發動二次革命的話,自己是不是該和袁世凱聯手呢,到時候把安徽讓給北洋,然後自己取江西,繼續和北洋軍保持隔江對持的狀態。可這樣一來,南方的其他軍閥比如陸榮廷和唐繼堯恐怕就得把自己當成北洋軍了,到時候說不準就和北洋軍一起夾擊國民軍。

對於未來的戰略決斷,陳敬雲一時間也是有些迷惑!國內局勢發展到這狀態,已經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國民軍在南方諸省發動任何的對外行動都有可能導致其他軍閥聯合來攻打,但是如果不在南方諸省用兵,選擇和其他軍閥同盟北伐的話,未來國民軍的話語權就會小很多,陳敬雲可沒想過要和孫文以及唐繼堯啊什麼人組建聯合政府,這個可能性幾乎等於零,因爲就算聯合政府裡,那肯定也是內鬥不斷,不是國民軍把另外勢力給吞併了就是國民軍被吞併,要想友好共處的話除非中國人死絕了。當然了,如果說國民軍佔據很大優勢,用武力迫使他們聯合組建聯合政府,然後慢慢收編軍隊的話又不一樣了,但是這個同樣是屬於武力統一的範疇,和和平共處組建聯合政府是兩碼事。

中國只能有一支軍隊,發出同一個聲音,任何所謂的聯省自治,搞箇中央軍,然後再弄一大票的地方軍隊都是不可行的。

1913年,對於中國而言很重要,1913年的這場選舉儘管鬧劇紛紛,但是對於中國的未來走向同樣很重要。

13913年2月4號,壬子年亦民國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這一天是立春的節氣,而明天就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除夕,後天就是春節。在年關的最後一天裡,中華民國的第一次國會選舉終於是落下了帷幕,參衆兩院經過複選後得出了最後的選舉結果,八百七十個席位當中,國民黨大獲勝利,國民黨籍議會一共佔據了三百九十二個席位,成爲了第一大黨。,而陳敬雲控制下的國社黨卻是出人意外的收穫了九十餘票,就連唐繼堯和蔡鍔弄出來的統一共和黨也弄到了五十多票。而統一黨、共和黨和民主黨則是立憲派認識大所失望,三黨加起來一共也不過佔據了兩百五十個席位。如果單憑席位而言,則是國民黨排名第一,統一黨排名第二,國社黨排名第三。

但是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一大黨`國民黨相差極大,國民黨掌控議會的目標已經算是基本達到了……

得知國會選舉結果後,陳敬雲對自家的國社黨能夠取得第三的排名不感到意外,依靠閩浙和部分廣東以及江蘇的選票,收穫九十餘票早已經在預料之中,至於國民黨的強勢讓他感覺有些意外。

“這下,老袁怕是要頭疼了!”陳敬雲得知結果後呵呵的笑着,雖然國民黨稱霸國會早已經是人們的共識,但是等宋教仁四處奔走要組建責任內閣的時候老袁就得噁心了,如果孫文放棄早先的諾言參與總統選舉的話,憑藉國民黨在國會裡的席位,當選那是肯定的。

陳敬雲抱着隔岸觀火的態度看戲,袁世凱卻是真的有些發愁了,他雖然也繞過下面人弄了個政黨去參選,但是沒怎麼關注,也沒抱有希望,他之前是覺得國民黨那些人縱然強勢,但是也沒能想到國民黨的人竟然差不多佔據半數的席位,這到時候國會如果出現什麼變故,那內定的總統之位豈不是要丟掉,就算總統之位不出問題,但是萬一那宋教仁要弄什麼責任內閣來組閣的話,難道自己就只能當個空頭總統?

一時間,他發現自己從來都沒在意過的國會選舉竟然給他弄出了這麼大一個麻煩!

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314章 D5系列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75章 演講第1002章 兄弟(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4章 人事任命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8章 購軍械(一)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07章 空襲(一)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
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314章 D5系列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75章 演講第1002章 兄弟(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4章 人事任命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8章 購軍械(一)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07章 空襲(一)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