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下震動

黃巾軍的這場勝利,是空前絕後的。

當他們在正面戰場,以同等兵力擊敗官兵精銳的時候,這場戰爭,就註定會載入史冊。

勝利了,黃巾軍真的勝利了。

陳旭看着衆人臉上毫不掩飾的興奮,心中亦是欣喜無比。

這段時間,他雖然看似信心滿滿,卻沒有人知道,他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皇甫嵩乃世之名將,又豈是那麼好戰勝的?

況且那三千官兵,全是大漢從各個地方徵召來的精銳,又豈是那麼容易擊敗的?

如果,皇甫嵩沒有朝廷的壓力;如果,朝廷能夠採納他堅壁清野的策略;如果,皇甫嵩能夠再多上幾千騎兵……

這場戰爭的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吧?

但是,沒有那麼多如果。正如陳旭前面所講的五勝論,皇甫嵩有着天子的制約,就註定他不能發揮出所有的才能。

戰場之上不比其他,一旦失去冷靜的心態,就離滅亡不遠。而皇甫嵩,他面對天子的催促,面對百官的期待,他又怎能保持平常的心?

絕對不能!這些從他平定黃巾叛亂一開始就能夠看出。

都說皇甫嵩攻打黃巾勢如劈竹,都說他戰功赫赫,乃一代名將。但是,我們用另外一種眼光來看,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呢?

也許不能說皇甫嵩急功近利,只能說這個帝國的統治者太急功近利了。

像盧植這樣的儒將,與數倍於己的黃巾軍交戰,都能夠將他們逼得連連敗退。

但是朝中仍然覺得,相比於皇甫嵩而言,他相差了太遠。所以,盧植纔會被捉拿回京。

但是,盧植真的就比皇甫嵩差嗎?不見得!

不管是真實的歷史上,還是陳旭所經歷的這個時代。從頭到尾,皇甫嵩都沒有與張角交過手。

張角能從一介平民,嘯聚百萬之衆,撼動了整個帝國的根基。他的才能,會差嗎?

絕對不會!

說到底,還是皇甫嵩遇到的黃巾軍中沒有優秀的統帥。不然的話,他也不能夠創造那麼多奇蹟了。

皇甫嵩的才能毋庸置疑,他之所以戰死此地,不是因爲陳旭,而是因爲這個腐朽的帝國。

勝敗乃兵家常事,若是皇甫嵩當初能夠逃跑,而後再捲土從來。陳旭所率領的三千黃巾軍,真的能夠再次擊敗皇甫嵩嗎?

然而,官兵敗不起,皇甫嵩也敗不起。所以,這場失敗,就把皇甫嵩閉上了絕路。

四散追殺官兵的黃巾軍,當他們帶着自己的戰利品回來的時候,東方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白天被官兵追殺了一天,晚上又追殺官兵了半夜,士卒們早已疲憊不堪。

陳旭讓人清點傷亡以及戰果,發現黃巾軍戰死了六百餘人,斬殺官兵兩千四百餘人,繳獲完好的戰馬一千八百餘匹。

這個戰果,無疑是輝煌的。但是,陳旭仍然感到心中沉甸甸的。

官兵以爲陳旭喚來了東風,認定黃巾軍有鬼神相助,早已士氣大跌。

再加上風向的轉變,濃煙嚴重影響了官兵的戰鬥力,所以一開始黃巾軍衝鋒的時候,官兵就四散而逃。

饒是如此,黃巾軍仍然傷亡了六百餘人。而這些傷亡,大多都是在他們追殺官兵的途中產生的。

大漢精銳的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

現在,黃巾軍只剩下將近兩千四百人,另外還有完好的戰馬四千四百餘匹。

此外,還有很多受傷以及死去的戰馬。

“主公,現在天寒地凍,士卒們廝殺半宿,我軍全都疲憊不堪。”

“爲今之計,我等應該先奪回以前的營寨,而後讓士卒們好好休息一下才行。”

田豐既然認了陳旭爲主,就開始擔當一個謀士的責任,他早已發覺黃巾軍的身體幾乎已經到了極限。

若非他們心中仍有信仰,若非今晚這場空前絕後的大勝利,他們可能早已支撐不住了。

陳旭聽到田豐的建議,這才豁然驚醒。他低頭看向自己的戰馬,發現它現在已經開始喘着粗氣。

就連他的這匹西涼寶馬,都累成這樣,其他戰馬與士卒的勞累可想而知。

“全軍向西,奪回營寨!”

“踏踏踏他!”

黃巾軍在這片大地上奔跑着,來到了他們之前被官兵奪走的營寨之前,裡面的官兵早已棄寨而逃。

陳旭帶着衆人,進入營寨之中休息。

這幾日,黃巾軍每日待在營帳之中,將那些戰死與受重傷的戰馬,全部剝掉皮,每日大口吃肉。

但是,陳旭卻沒有絲毫放鬆警惕。他一邊廣派斥候四處偵查,一片派人散播皇甫嵩戰死的消息。

當衆人聽到官兵大敗,皇甫嵩戰死的消息以後,居然沒有一人相信這是真的。

然而,事實是無比殘酷的。

皇甫嵩的腦袋,被高高懸掛在旗杆之上。再加上其餘官兵潰兵傳出去的消息,人們終於接受了官兵大敗之事。

毫無疑問,這個消息震動了真定,震動了常山國,震動了冀州。

曾幾何時,大漢強大的兵威響徹大地。

先有漢武帝北逐匈奴,揚名塞外;後有陳湯大呼‘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屢次征戰異族。

自始至終,哪怕大漢再腐朽,大漢的精銳部隊,也不曾墜了這個帝國的威名。

但是,如今由皇甫嵩這個名將率領的三千大漢鐵騎,卻被一羣流民組成的黃巾軍擊敗了。

被黃巾軍擊敗並不令人震驚,但是被相同兵力的黃巾軍擊敗,卻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人們不禁發問:大漢,真的沒落了麼?

卻說真定縣的縣令,得知皇甫嵩戰死的消息以後,連夜棄城而逃。城中的豪強大戶,也都收拾家中財物,逃出了真定境內。

陳旭得到消息以後,兵不血刃地攻佔了真定。

不僅是真定,就連附近的耿鄉、九門、正定縣城中的官吏,每日也都惶恐不安。

他們生怕黃巾軍攜大勝之威,攻城略地。

有不少官吏密切注視着真定黃巾軍的動向,一旦他們有攻打自己所在城池的跡象,這些人就會棄城而逃。

就連皇甫嵩這樣的名將,帶領三千大漢精銳,都被黃巾軍擊敗。他們這些小小的縣城,又怎麼敢阻擋黃巾軍的兵鋒?

此時,駐紮在常山真定的褚燕,得知了黃巾軍戰勝的消息以後,也是滿臉不可思議。

說實話,他得到陳旭求援的書信,知道陳旭想要與皇甫嵩決一死戰以後。

他雖然幫助陳旭襲擾真定四周的縣城,但是卻並不相信,陳旭憑藉三千黃巾軍,就能戰勝皇甫嵩。

他之所以願意出兵相助,更多卻是爲了安撫他的那些手下。

褚燕手下最精銳的部隊,有一半曾經都是下曲陽的黃巾軍。

若是陳旭打着爲地公將軍報仇的旗幟,他褚燕並不相助的話,必定會讓這些人寒心。

但是,他打定了主意,一旦陳旭戰敗,他就會收攏部隊,躲入山中。

現在,事實擺在眼前。

當他了解到詳細的戰報以後,才喟然嘆道:“陳文昭,真乃世之豪傑也!”

洛陽皇宮之內,漢靈帝看着手上的戰報,推翻身前的案几,大聲咆哮者:“敗了,皇甫嵩居然被數量相等的黃巾賊寇擊敗了!”

“如此一來,真是丟盡了我大漢的顏面!”

“皇甫嵩,你真是辜負了朕對你的信任!朕要殺了你,朕一定要殺了你!”

張讓站在一旁,等到漢靈帝發泄了一陣,才小聲說道:“陛下,皇甫將軍已經戰死了。”

既然皇甫嵩已死,張讓就再也犯不着與他過不去。所以,非常罕見的,他並沒有落進下石。

漢靈帝身子一頓,這時他纔想起皇甫嵩已經戰死。是啊,既然他已經爲國捐軀,還有什麼好苛責的呢。

他癱軟在地上,口中喃喃自語:“大漢,怎麼會走到這個地步?”

可以說,真定的這場戰事,讓洛陽大受震動。漢靈帝下令皇甫嵩的兒子皇甫酈,接替皇甫嵩都鄉侯的爵位。

而後,他又釋放了正在獄中的盧植。並且火速降詔,讓朱儁早日平定豫州的黃巾軍餘孽。

皇甫嵩與朱儁平定豫州的三郡之亂以後,皇甫嵩就被調往冀州,前去剿滅冀州黃巾軍。

只留下了朱儁,在豫州征討那些被擊潰以後,還流竄在各地的黃巾軍。

皇甫嵩的死,讓朝中很多大臣扼腕嘆息,特別是盧植與朱儁,更是暗自垂淚。

他們三人一同討伐黃巾,但是其中皇甫嵩的功勞最大。

朱儁纔開始與黃巾軍交戰失利,被朝廷責罰,也是皇甫嵩竭力上書,才保全了朱儁。

之後皇甫嵩平定三郡之亂以後,也把功勞讓給了朱儁,朱儁才被封爲西鄉侯,遷鎮賊中郎將。

至於盧植,他與皇甫嵩的私交更好。

歷史上,盧植被陷害入獄。

皇甫嵩平定冀州黃巾以後,就把功勞全部讓給了盧植,盧植才被漢靈帝從獄中放了出來,而後官復原職,仍然擔任任尚書。

且不說皇甫嵩戰死的消息,在洛陽掀起了很大的風波。

卻說陳旭大敗官兵,斬殺皇甫嵩的消息傳遍大漢的時候,無數早已對太平盛世心灰意冷的黃巾軍,再次燃起了希望。

整個大漢的局勢,都開始變得風起雲涌。

人們都想知道,這個能夠斬殺皇甫嵩的黃巾將領,又會再次掀起怎樣的風波。

第69章 程昱第805章 約戰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13章 火起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898章 試探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477章 反目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342章 斬郭汜第84章 水淹第70章 報仇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38章 弒帝第535章 仲達第591章 張郃第357章 蛻變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72章 少年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696章 輓歌第49章 援兵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14章 請罪第468章 沙盜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1004章 病危第211章 歸心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221章 試探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906章 再設計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925章 改名第456章 中伏第114章 田豐第360章 鬥將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71章 擒張任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449章 說客第181章 追殺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813章 婚事(上)第965章 一封信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40章 被圍第807章 勸降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490章 狩獵第376章 奇蹟第349章 奪權第535章 仲達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1章 魂入漢末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63章 綠洲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776章 解惑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485章 家事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84章 水淹第486章 授課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17章 殺人第666章 欲取益州
第69章 程昱第805章 約戰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13章 火起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898章 試探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477章 反目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342章 斬郭汜第84章 水淹第70章 報仇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338章 弒帝第535章 仲達第591章 張郃第357章 蛻變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66章 攻破濮陽第272章 少年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696章 輓歌第49章 援兵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14章 請罪第468章 沙盜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1004章 病危第211章 歸心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221章 試探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906章 再設計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925章 改名第456章 中伏第114章 田豐第360章 鬥將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771章 擒張任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449章 說客第181章 追殺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813章 婚事(上)第965章 一封信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40章 被圍第807章 勸降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490章 狩獵第376章 奇蹟第349章 奪權第535章 仲達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1章 魂入漢末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63章 綠洲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776章 解惑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485章 家事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84章 水淹第486章 授課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17章 殺人第666章 欲取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