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求情

來到縣衙之內,關羽一直靜靜看着縣令的審判,根本沒有絲毫插嘴的意思。

他完全沒有想到,關中新的律法居然會如此詳細,也沒有想到關武的判刑會是這樣。眼見關武好像要做出選擇,他自然也就坐不住了。

“阿武且慢選擇”關羽上前一步,沉聲說道,“你可要想清楚了,參軍縱然有了洗脫罪名的希望,更大的可能卻是戰死沙場。”

“須知,若是按照關中新律法,縱然你在戰場上面奮勇殺敵,也至少要斬首十五級,才能脫去罪名。”

“某久經沙場,知道普通士卒恐怕一生之中,都沒有辦法斬首十五級。”

對關羽自己來講,這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關羽。

斬首十五級看似不多,然而對於普通士卒來講,這幾乎是個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戰場之上極其殘酷,每場戰事下來,能夠活着回來已經非常不錯。若是能夠斬首兩級,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想要殺敵更多,除了遇到那種不堪一擊的垃圾軍隊,否則絕對是無比困難。

斬首十五級,也就代表了關武大約要經歷七八場戰事,每場都要有所斬獲,還要活着回來才行。

事實上,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哪怕是軍中勁卒,也不敢保證自己每次上戰場,都能夠斬首兩級,更不能保證自己總是能夠活下去。

故此,看到關武似乎有些意動,關羽當即出言阻止。他可不希望看到,這個非常對自己脾氣的少年,爲此丟掉了性命。

解縣縣令看着那個紅臉大漢居然敢擾亂公堂,當即厲聲喝道:“汝乃何人,安敢在公堂之上大聲喧譁,干擾犯人選擇”

縱然眼前之人乃是小小縣令,然而關羽見他審理案子不偏不倚,看起來頗爲公正,卻也不願故意爲難他。

關羽向縣令作了一揖,說道:“吾乃劉豫州麾下大將,關羽關雲長是也,現任軍司馬職位。此次隨大將軍返回京城,順便回鄉省親。”

縣令聽聞關羽自報身份,當即降階行禮道:“原來是關將軍,下官有禮了。”

此人乃是六百石的縣令,相比起俸祿千石的軍司馬,在官職上還是低了一些。當然,解縣縣令乃是文官,關羽乃是武官,更不是關中將領。

依照常理而言,哪怕是六百石的縣令,見到軍司馬也不用如此。

然而,如今正逢亂世,武將的地位被大大提高。關羽身爲劉備麾下軍司馬,卻不是解縣縣令能夠相提並論的。

更重要的是,關羽方纔借了大將軍陳旭的勢,說自己隨陳旭一同返京。

也許解縣縣令對於劉備這個諸侯,可以不怎麼搭理。然而他在關中任職,卻不得不在意自己的主公。故此,他纔會如此對待關羽。

關羽說道:“此子乃是某家鄉鄰,更是遠房侄兒。他雖然犯下殺人重罪,卻也事出有因,不知明廷可否從寬處置”

解縣縣令聞言,當即臉色一變,厲聲說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吾身爲地方官吏,自然應當按照國家律法,凡事秉公辦理。”

說到這裡,解縣縣令再次坐回上面,高聲喝道:“縱然汝乃主公麾下大將,爲殺人犯求情吾亦不會同意,更何況汝只是劉豫州麾下將領”

“吾敬重將軍乃劉豫州麾下將領,又與主公相識,這才高看將軍一眼。若將軍想讓某因私廢公,罔顧國法,卻反而會讓吾小覷將軍矣。”

“此事還望將軍休要再提”

話畢,他不再搭理關羽,反而盯着關武說道:“犯人關武,可曾想好是服兵役,還是服徭役”

關羽見縣令如此,雖然心中惱怒,卻也更加敬佩此人。

他沒有當場發作,只是暗暗想道:“縱然關某不願欠下大將軍人情,看來此次也要爲了阿武,前往大將軍處求情了。”

關武見關羽的求情沒有起到作用,心中多少有些失望。好在他當初既然敢當街殺人,就已經考慮到了後果。

關武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某願服兵役”

解縣縣令聞言,當即讓人寫下了文書,讓關武前去簽字畫押。

隨後,他就暫時將關武押入大牢,而後把寫着關武罪行、審判的文書,派人星夜兼程往郡中送去。

關於殺人的案件,並非小事一樁,自然要有郡中官吏過目纔對。而且關武選擇了服兵役,還要有上面的官吏負責,做出最終決定,到底讓關武在哪裡服兵役。

這件事情一來一回,至少也要十日之久。

這堂會審,因爲前因後果非常清楚,根本沒有耗費許多時間。由此也可以看出,文昭治下官吏的執法效率,究竟有多麼驚人。

關羽父子前往牢中探望了關武,關羽自然對他安撫再三:“阿武休要驚慌,待吾回了家中,就快馬加鞭趕往蒲阪,向大將軍奏明此事,定要爲你減刑。”

關武心中頗爲感動,卻也不願過分麻煩關羽,就開口說道:“此事若是太過困難,叔父還是不用麻煩了。”

“某既然殺人犯法,服兵役自然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未曾有所冤屈。”

然而,關武越是這麼說,關羽就越下定決心要爲他開託。辭別了關武,父子兩人就往家中趕去。

在回去的路上,關平沉默良久,這才緩緩說道:“阿翁,縱然你與大將軍有所交情,然而涉及官府律法,此事恐怕也不好處理吧”

關羽卻有些不在乎的說道:“阿平可能並不知曉,大將軍年輕之時,也曾好遊俠、喜好結交四方豪傑。當初有惡霸欺凌大將軍家人,大將軍亦是憤而殺人,而後逃逸。”

“由此看來,大將軍與爲父以及阿武,乃是一種人。他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定然會給阿武網開一面。”

說到底,依照關羽如今的道德觀念,仍舊覺得爲父報仇殺人無罪。也許不僅是他,許許多多的漢代人氏,都抱有這種想法。

關平聞言,心中雖然有些沒底,卻也沒有再說什麼。

第244章 碰撞第981章 殞命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2章 李儒三策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747章 快來了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51章 凱旋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71章 勸說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89章 中伏第373章 王承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91章 張郃第219章 白波軍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866章 孫權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58章 法正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96章 末路第135章 趙家村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220章 徐晃第42章 卜己之死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322章 饑荒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744章 糾結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66章 孫權第551章 凱旋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678章 斥徐晃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765章 對峙第274章 安心第524章 簡雍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539章 戰!第689章 中伏第18章 神勇第85章 張角第353章 烏龍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175章 推測第77章 奇襲丘縣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508章 出巡第534章 憂慮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884章 決定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740章 戰畢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26章 百態第8章 典韋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1章 訛詐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689章 中伏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
第244章 碰撞第981章 殞命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2章 李儒三策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747章 快來了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51章 凱旋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71章 勸說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89章 中伏第373章 王承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591章 張郃第219章 白波軍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866章 孫權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58章 法正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96章 末路第135章 趙家村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220章 徐晃第42章 卜己之死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322章 饑荒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744章 糾結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866章 孫權第551章 凱旋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678章 斥徐晃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765章 對峙第274章 安心第524章 簡雍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539章 戰!第689章 中伏第18章 神勇第85章 張角第353章 烏龍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175章 推測第77章 奇襲丘縣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508章 出巡第534章 憂慮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884章 決定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740章 戰畢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26章 百態第8章 典韋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1章 訛詐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689章 中伏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