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名將之殤

聽說了段熲的事蹟,陳旭不由有些心潮澎湃。從段熲對待羌人的鐵血手段之中,他似乎看到了明朝皇帝的身影。

也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朝是個錦衣衛、東廠橫行,皇帝昏庸的朝代。然而,只有瞭解那個時代,纔會明白明朝的風骨。

與西漢面對匈奴的和親不同,與東漢對待羌人的綏靖也不一樣。

哪怕明朝的皇帝再如何昏庸、懦弱,他們都堅持着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縱觀整個明朝,她是唯一一個沒有與其他國家、民族,簽定任何不平等條約的朝代;也是唯一一個,從不向任何勢力屈服的王朝。

哪怕是緩兵之計,哪怕是暫時的屈服,在明朝都從未有過。

崇禎皇帝以天子的身份殉國;正統皇帝被俘決不求饒;隆武戰死沙場;紹武被俘絕食自殺……

明朝皇帝,雖然沒能改變滅國的事實,卻保留了自己的風骨。想到這裡,陳旭眼眶居然有些溼潤。

賈詡看到文昭有些失態,輕聲喚道:“主公,主公……”

文昭心中一驚,不着痕跡抹去眼眶裡面的淚水,笑道:“文和喚我何事?”

賈詡說道:“主公可知,我爲何會給你講述段公的事蹟?”

文昭沉思半晌,說道:“莫非文和以爲,段公對待羌人的政策,能夠徹底平息羌患?”

說到這裡,陳旭卻是有些不太相信。假如真的能夠以殺止殺,段熲可能早就平定了羌患,也不至於他死去以後,羌人越加猖獗了。

而且,打仗是要花費巨量錢財。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也沒有哪個人敢拍着胸脯保證,在與羌人交戰的過程中,會一直碾壓他們。

陳旭雖然聽到段熲的所作所爲,心潮澎湃。但是他身爲一方諸侯,卻要考慮很多問題。

賈詡沒有急着回答陳旭的問題,反而繼續開始講訴段熲的事蹟。

與段熲同時代的名將,還有皇甫規、張奐,他們三人併成爲‘涼州三明’。

一開始,三人都在涼州,平定羌人叛亂的戰爭之中嶄露頭角,他們也都有些惺惺相惜。

然而,皇甫規、張奐對羌人主張教化、安撫,段熲卻認爲應該以殺止亂,以暴制叛。

皇甫規、張奐的主張,得到了很多儒士的同意;段熲的所作所爲,卻又讓士大夫所詬病。

到了後期,因爲處理羌亂意見相左。並且皇甫規認爲,段熲對待羌人的手段太過血腥,就與段熲的關係逐漸疏遠。

及至後來,皇甫規就拉攏張奐,使得張奐徹底倒在了皇甫規這一方。

兩人認爲,對待羌人不能野蠻的殺戮。他們仍舊堅定地相信,只有使用安撫、內遷、招安的政策,才能慢慢感化羌人,徹底平定羌患。

皇甫規與張奐,在段熲之後平定羌人叛亂的過程中,也屢次進行阻撓。

東羌先零羌部落,自覆沒徵西將軍馬賢后,朝廷不能征討,遂數次寇擾三輔。度遼將軍皇甫規、中郎將張奐屢次招降,羌人既降又叛。

桓帝下詔向段熲詢問,如何才能徹底平定羌患。

段熲認爲:狼子野心,不容易用恩德結納。羌人走投無路之時,雖然降服,但大漢收兵以後,羌人又會騷動起來。對付這樣的人,只有用長矛挾脅,白刃加頸,羌人才會害怕。

羌人戰鬥力不強,欺軟怕硬。如果用騎兵五千,步兵一萬,車三千輛,花費兩三年的時間,完全可擊破頑抗的羌人,震懾那些投降的部落。如此一來,就可以徹底平定羌患。

這樣一來,雖然會耗費許多錢糧。但是自有了羌患以來,涼州邊境一直難安,朝廷前後耗費的錢糧不可計數。今日若能多耗費一些徹底平定羌患,卻是好過不停的平叛。

桓帝聽從了段熲的建議,就讓他依言行事。

建寧元年春,段熲將兵萬餘人,齎十五日糧,從彭陽直指高平,與先零諸種戰於逢義山,斬首八千餘級,獲牛馬羊二十八萬頭。

當時竇太后臨朝當政,肯定了段熲定羌的策略,並且極力讚揚了他的功勞。

不僅如此,她還任命段熲爲破羌將軍,下令中藏府調撥金錢財物,增助軍費,徹底剿滅羌人。

隨後,段熲屢次遠赴塞外,大破羌人。

後來張奐上書:“東羌雖已殘破,餘種還不易消滅,段熲性情輕浮而果敢,臣擔心他吃敗仗,難保常勝。應當用恩信招降羌人,纔不會後悔。”

天子聽從了張奐的建議,就下詔讓段熲停止進兵,朝廷將派遣使者前去招降羌人。

段熲卻再次上書,堅持要徹底剿滅羌人。並且最後說道:臣每次都是奉詔行事,然而軍隊在外,不可由內部的朝廷指揮。臣希望完全如這句話說:任臣專責,臨機應變,不失權宜。

這句話就是變相的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面對朝廷對待羌人態度的轉變,段熲選擇了不聽從詔書所言,仍舊剿滅羌人。

第二年,朝廷派遣使者馮禪勸說漢陽散羌投降,散羌畏懼段熲兵鋒,也答應了投降。

段熲卻認爲,如今正是春播時間,百姓都在田野勞動。羌人雖然暫時投降,國家沒有糧食供養他們,羌虜一定再次成爲盜賊。因此,他想要違抗天子詔令,乘虛進兵剿滅羌人。

當年夏天,段熲在距離羌人駐紮的凡亭山,四五十里的位置下寨。他自己回到營帳之內,拖住了朝廷派遣的使者。

另一方面,他卻派遣派部將田晏、夏育領兵五千,前去攻打羌人駐紮的凡亭山。

田晏、夏育隨段熲屢次出塞攻打羌人,兩人都是驍勇善戰之輩,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若是沒有他們兩人,段熲的戰績也不可能如此輝煌。

段熲的手下有很多都是湟中義從羌人,他們也都追隨段熲南征北戰許久。

被圍的羌人本來已經準備投降漢室,驟然看到漢軍來襲,當即勃然大怒,厲聲對着漢軍中的羌人說道:“田晏、夏育何在?湟中義從羌到底站在哪邊?要與我們決一生死麼!”

軍中漢人聽到羌人的話,害怕湟中義從羌反叛。田晏卻激勵士兵,帶領衆人拼命大戰,擊敗羌人,羌人大敗而逃。

後來,段熲派人結木爲柵,廣二十步,長四十里,阻攔羌人。分派田晏、夏育率七千人,來到羌人附近;又派遣司馬張愷率三千人上東山,突襲羌人。

這一戰,段熲斬殺羌人主帥以下一萬九千人,獲牛馬騾驢氈裘廬帳什物不可勝數。至此,東羌除了被招降的羌人以外,全部平定。

“然而,那些被朝廷招降的羌人,最終還是成爲了禍端。”

說到這裡,賈詡幽幽一嘆。之後羌人再次反叛,完全是因爲皇甫規、張奐,以前招降的羌人,沒有被段熲徹底剿殺。他們尋到機會,就再次反叛。

後來,段熲帶着滿身的功勳回到朝中,雖然獲得了無以倫比的榮耀,但得到更多的卻是罵名。

皇甫規、張奐,以及朝中的一部分士大夫,不斷指責段熲,說他殘忍、嗜殺、冷血。

Www●тTk an●¢Ο

甚至於,因爲盜賊挖掘了馮貴人的墓冢,段熲都被陷害遭受牽連。不得已之間,他只能投靠了以前陷害過他的宦官。

一方面,段熲利用宦官的勢力,打壓那些排擠他的士大夫;另一方面,宦官又利用段熲鎮壓反對他們的勢力。

在相互爭鬥的過程中,段熲倚爲臂膀的田晏、夏育,亦是被人陷害。若不是有宦官王甫從中周旋,也許這兩個在涼州立下赫赫功勞的猛將,都會冤死在京城之中。

兩人爲了將功贖罪,這才賄賂大宦官王甫,讓他攛掇漢靈帝向鮮卑開戰。這纔有了後來的三路大軍遠赴塞外,卻被鮮卑可汗檀石槐一戰消滅的事情。

這一戰,已成爲了兩人人生的污點。也正是因爲這一戰,纔有了後來的湯陳、趙煌,以及塞外馬賊。

兩人的戰敗,也使得段熲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剛剛接任了橋玄的太尉之職的段熲,以天狗食日爲藉口自己彈劾自己,交出了太尉印綬,被送於廷尉受審。

就在此時,隸校尉陽球上奏誅殺宦官王甫,牽連到段熲,將他下到獄中。心灰意冷的段熲服鴆自殺,家屬也被流放邊境。

後來中常侍呂強上疏,追訴段熲的功績,靈帝才下詔將段熲的妻子、兒女歸還本郡。

一代名將段熲,爲了朝廷平定羌患,先後與羌人作戰一百八十餘次,斬殺羌人近四萬人。獲牛馬羊騾驢駱駝,四十二萬七千五百餘頭,戰爭耗費四十四億,軍士戰死卻只有四百餘人。

這樣一個絕世名將,爲國家平定了西羌的叛亂,付出了太多、太多。

卻不想,就是因爲他的鐵血手段而被士大夫排擠,最終爲求自保投奔宦官,身上揹負了洗刷不盡的污點。

就連他的麾下將領,也遭受牽連,不得不鋌而走險貿然進兵鮮卑。

講述完了這一切,賈詡目光炯炯的望着陳旭,說道:“聽聞段將軍的事蹟,主公可知道該如何徹底平定羌患?可還願意徹底平定羌患?”

文昭微微一愣,略一思量就知道了賈詡的意思。

第304章 曹嵩第866章 孫權第771章 捉鄧賢第620章 追與逃第379章 圖謀第69章 程昱第109章 報仇第565章 密謀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600章 魯肅(上)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9章 復奪廣宗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467章 殺羌令第28章 返鄉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241章 殺意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982章 子殺父第601章 魯肅(下)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856章 傷勢第451章 馬玩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866章 孫權第302章 戲志才第212章 張揚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380章 謀兵權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210章 獻城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8章 返鄉第331章 賭約第779章 釋放第252章 密謀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795章 益州定第302章 戲志才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794章 三策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921章 入徐州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221章 試探第81章 董卓第488章 博浪沙第769章 詭異第371章 函谷關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279章 水師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449章 說客第317章 謀關中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932章 隕將日第242章 出塞第111章 民心第246章 追擊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29章 虐呂布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272章 少年第975章 周瑜被俘
第304章 曹嵩第866章 孫權第771章 捉鄧賢第620章 追與逃第379章 圖謀第69章 程昱第109章 報仇第565章 密謀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600章 魯肅(上)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91章 包辦婚姻第99章 復奪廣宗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467章 殺羌令第28章 返鄉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241章 殺意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982章 子殺父第601章 魯肅(下)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856章 傷勢第451章 馬玩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866章 孫權第302章 戲志才第212章 張揚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380章 謀兵權第464章 屠夫段熲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210章 獻城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28章 返鄉第331章 賭約第779章 釋放第252章 密謀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795章 益州定第302章 戲志才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794章 三策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921章 入徐州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221章 試探第81章 董卓第488章 博浪沙第769章 詭異第371章 函谷關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279章 水師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449章 說客第317章 謀關中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932章 隕將日第242章 出塞第111章 民心第246章 追擊第44章 一病不起第329章 虐呂布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272章 少年第975章 周瑜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