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兩軍對陣

楊弘其人,縱然以往屈居閻象之下,亦是有真才實學之輩。高興過後,他卻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閻象之言雖然顯得有些懦弱,未嘗不是如今袁術最好的出路,楊弘也知道這些。但是看着袁術對閻象的態度以後,楊弘就不敢直接再提退兵之事。

然而,他既然是袁術麾下謀士,就不能因爲畏懼觸怒袁術,而獻上錯誤的計策。士爲知己者死,袁術待楊弘不薄,哪怕爲了報恩,他還是要勸說袁術退兵。

然而,勸諫卻也有技巧,他不是閻象那種只知道進諫的諍臣。與閻象比起來,楊弘顯得更加圓滑。

而且他非常瞭解袁術的性格,知道袁術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是隻要你能講出道理,未嘗不能打動袁術。

楊弘還知道,袁術也怕死,也怕失敗。若是能夠嚇他一下,也有很大機率勸其退兵。念及於此,楊弘心中就有了決斷。

袁術見楊弘不語,當即臉色一沉,不悅的問道:“我之問話,你爲何久久不答?”

楊弘見袁術發怒,卻仍舊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

他擡起頭來,臉上帶着智珠在握的笑意,說道:“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弘又豈敢不經過詳細思索,就口出妄言?”

袁術聞言,臉色這纔好看了一些。楊弘越是慎重,就越代表他在用心謀劃。

既然開口,楊弘就好似打開了話匣一樣,繼續說道:“臨敵交戰,舉國攻伐,當先考慮五點。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軍民同心,無懼生死,併力破敵,是爲道;晝夜晴雨,寒冷酷熱,四季變化,是爲天;遠途近路,險要關隘,死生之地,是爲地。”

“夫將者,智、信、勇、武、嚴也;法者,囊括軍隊制度,官吏管理,軍需調配各個方面。”

“漢室雖然腐朽沒落,仍舊深入人心,陳文昭起兵東進,百姓爭相歡送;反觀我等,主公貿然登臨九五,境內百姓惶恐,士人避退,先失其道。”

“如今天寒地凍,士卒甲冑簡陋,每日生病、凍死者不知凡幾。此時興兵,亦失其天。”

“軒轅關險峻異常,易守難攻,陳軍更是佔據地利之便,我等又失地利。貿然進攻,亦是空耗兵力矣。”

“陳文昭麾下,呂布、典韋世之虎將,皆乃萬人敵;趙雲、高順智勇雙全,威震天下;更有猛將關羽、張飛爲爪牙。反觀我軍,何曾有大將能與之匹敵?”

“陛下興兵倉促,軍隊臃腫、冗雜,士卒素質良莠不齊;反觀陳軍,紀律嚴明,進退有據,我等又失其法也。”

“道,天,地,將,法五者俱失,陛下若是執意攻打軒轅關,必定有敗無勝,有死無生啊。”

楊弘的一句句話,就好像一個個大錘錘在袁術身上一般。他越聽越是心驚肉跳,待楊弘說完,袁術居然感覺身上的衣服已經被汗溼。

他在心中暗暗想到:“楊弘與閻象素來不合,此次吾斥走閻象,楊弘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發表了與閻象相同的看法。”

“以此觀之,他們兩人都不看好吾率軍攻打軒轅關。若是吾執意攻打此關,最終落敗身亡,卻該如何是好?”

“而且,吾方纔還罵走了閻象,現在又怎能再提退兵之事?更何況,吾親率三十萬大軍前來,若是就此回去,豈不讓天下人嘲笑?”

不得不說,楊弘對於袁術的性格非常瞭解。一番對比下來,當即嚇住了袁術,使他有了退兵之心。

然而,剛剛因爲不願退兵,而罵走閻象的袁術。若此時再聽從了楊弘之言,豈不是有自己打自己耳光的嫌疑?

看着面露猶豫之色的袁術,楊弘當即心中大喜,知道自己的言論有些嚇住了袁術。

“若是再添一把火,給陛下一個臺階,此次必能勸說他退兵矣。”

念及於此,楊弘正要說話,忽然聽見一旁的紀靈上前一步,厲聲說道:“楊長史此言,未免有些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吧?”

“呂布雖勇,還不是差點被麾下的兒郎,圍攻差點身死?想那趙雲,亦不過是揚名塞外罷了。我等大將不出,致使豎子成名。”

“高順麾下陷陣營雖然兇悍,亦不過千餘人馬。陛下起兵三十萬,揚旗可遮天,執鞭可斷河,那陷陣營若敢螳臂當車,無異於自尋死路。”

“想那關羽,不過一販棗紅面漢,張飛不過一殺豬黑麪廝,有何懼之?”

看着怒氣衝衝的紀靈,以及其餘幾個臉色不好看的武將,楊弘暗叫失策。

楊弘方纔爲了嚇住袁術,只顧着吹噓文昭所佔據的優勢,卻是忘了大帳之中還有不少武將。

這些武將個個都是火爆脾氣,自視甚高。

他們見楊弘那般誇讚文昭麾下將領,卻認爲他們遠遠比不上呂布等人以後,頓時個個勃然大怒。

楊弘正要分辨,卻見張勳梗着脖子上前,大聲說道:“陛下,既然楊長史瞧不起我等,末將這就請兵五萬,立下軍令狀,誓要攻克軒轅關。”

雷薄亦是上前說道:“末將請戰,若是不能斬掉幾個敵軍將領,願受軍法處置!”

陳蘭亦是說道:“陛下領三十萬大軍出征,麾下戰將過千,又怎能因爲一道軒轅關而撤兵?傳將出去,天下人又會怎麼看待陛下?”

劉勳更是厲聲說道:“憑藉陛下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哪怕用屍體堆積,也能堆出一個陡坡殺入城中。”

“楊弘妖言惑衆,擾亂軍心。陛下當先斬其首,而後祭旗攻打軒轅關。”

見諸將個個義憤填膺,強烈求戰,袁術亦是膽氣一振,大聲說道:“吾意已決,不破軒轅關,誓不退兵。再有再敢言退者,斬!”

楊弘聞言,臉色一片慘白,卻也不敢再觸怒衆人,貿然進諫。

他只能在心中叫苦,暗罵自己考慮不周,不經意間就得罪了軍中所有的武將。致使衆人同心協力,強烈要求攻打軒轅關。

然而,不得不說,楊弘卻因爲太過讚譽文昭麾下諸將,反而激起了袁軍諸將的鬥志。

絲毫不像以前那樣,聽聞呂布等人的名聲以後,就有些怯戰。

袁術倒也是個果敢之人,既然下定決心,當即帶了攻城器械,點齊兵馬,浩浩蕩蕩殺奔軒轅關。

卻說軒轅關內,文昭聽聞袁術率大軍來犯,當即召集帳下文武,商議破敵之策。

田豐說道:“賊勢浩大,我等應當堅壁清野,死守軒轅關方爲上策。”

然而,由於上次被圍襄城之事,這次衆人卻沒有同意田豐的計策。只見趙雲奮然起身,說道:“軒轅關雖險,然而久守必失。”

“賊軍遠來疲憊,末將願領兵迎戰,先挫掉賊軍銳氣,再死守城池不遲。”

趙雲的話,得到了大多數武將的認可,諸將紛紛請戰。

把視線放到賈詡身上,文昭問道:“文和之意若何?”

賈詡思量半晌,笑着說道:“諸位將軍強烈請戰,主公又豈能拂了諸位意願?”

“但是需要記住不能戀戰,只要挫掉敵軍銳氣,即可率兵撤入關中。”

軒轅關外,兩軍對圓,趙雲、典韋等人簇擁着文昭,看着遠方的袁軍方陣。

袁術一身金盔金甲,手持雙刀,被數百人擁護着。他見文昭率軍出戰,卻是有些意外。

見到了袁術,文昭拍馬上前兩布,氣沉丹田,厲聲喝道:“袁公路你這反國逆賊,吾正要點齊兵馬,割掉你的頭顱獻給天子,卻不想汝居然安敢犯吾城池。”

“如今吾率領精兵猛將出戰,汝若不早早投降,身死道消之時,休要後悔莫及!”

袁術聞言大怒,當即回罵道:“山野村夫,黃巾逆賊,手下敗將也敢口出妄言?此次若不攻破軒轅關,屠盡城中老幼,吾絕不退兵!”

文昭道:“袁術反賊,也只會徒逞口舌之利,何人願意出戰,爲吾取了袁術性命?”

文昭話音剛落,湯陳早已按耐不住,挺起手中的長槍衝入陣中,大聲喝道:“大將湯陳在此,何人膽敢與吾一戰?”

“無名之輩,也敢言勇?看我陳蘭來取你性命!”

只見一騎衝入陣中,揮舞着手中的大刀,直取湯陳。湯陳也不答話,拍馬舞槍,殺了過去。

兩人在戰場上你來我往,殺得難分難捨,須臾之間,就已經交戰了二十餘合。

江武看得心癢難耐,亦是衝了上去,大聲喝道:“江孝德在此,哪個前來送死?”

雷薄見邀戰之人,不是文昭麾下的幾員令他忌憚的猛將,當即大聲喝道:“雷薄在此,賊子休要張狂!”

張飛是個好戰之人,看見場中兩對武將殺得起勁,當即直接拍馬舞矛衝入陣中,大聲吼道:“燕人張益德在此,誰人膽敢一戰?”

袁術麾下大將韓浩,聽見張飛自報家門,當即大聲笑道:“你這閹人,不待在宮中,爲何進入戰場?”

韓浩的話,頓時使得袁術麾下諸將大聲笑了起來。張飛卻是勃然大怒,催動胯下戰馬,直接往袁術陣中衝去。

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765章 對峙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254章 詐死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19章 邀戰第281章 往事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10章 議事第372章 勸降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210章 獻城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134章 褚燕第48章 東阿危急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188章 依附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525章 名利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507章 求助第628章 有鬼第36章 賞賜風波第1008章 去世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74章 秦宓死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805章 約戰第108章 破敵第82章 李儒三策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485章 家事第214章 苦衷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558章 張鬆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76章 名士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88章 三俊傑第114章 田豐第212章 張揚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212章 張揚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86章 甦醒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333章 投效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02章 狼煙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59章 殤第41章 白馬失守第316章 赴長安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286章 劍道第296章 生死戰第351章 衣帶詔?第13章 火起第389章 殺貴妃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921章 入徐州第176章 困境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981章 殞命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814章 婚事(下)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255章 逼宮第231章 遭遇
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765章 對峙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254章 詐死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319章 邀戰第281章 往事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110章 議事第372章 勸降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210章 獻城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134章 褚燕第48章 東阿危急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188章 依附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525章 名利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507章 求助第628章 有鬼第36章 賞賜風波第1008章 去世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74章 秦宓死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805章 約戰第108章 破敵第82章 李儒三策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485章 家事第214章 苦衷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558章 張鬆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76章 名士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988章 三俊傑第114章 田豐第212章 張揚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212章 張揚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86章 甦醒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333章 投效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02章 狼煙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59章 殤第41章 白馬失守第316章 赴長安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286章 劍道第296章 生死戰第351章 衣帶詔?第13章 火起第389章 殺貴妃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921章 入徐州第176章 困境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981章 殞命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814章 婚事(下)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255章 逼宮第231章 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