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張鬆出使

張魯獻城投降,沒過幾日文昭亦是領兵進入了南鄭。

他得知楊氏滿門被滅的消息以後,當即嚎啕大哭,而後命人將楊氏兄弟厚葬,又追封了他們一些官職。

經過這麼多年的成長,文昭對於逢場作戲早已輕車熟路。縱然是他一手主導楊氏滅門之事,表面仍舊露出了痛心疾首的樣子。

張魯主動投降文昭,使得文昭奪取整個漢中不費吹灰之力。文昭感念張魯之功績,上表請封張魯爲鎮南將軍,閬中侯,食邑萬戶。

就連張魯的幾個兒子,亦是各有封賞。

文昭對於張魯的封賞不可謂不重,哪怕是關中最受重用的幾個將領,也未曾得到如此優待。

他這樣封賞張魯,卻是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其一,張魯乃是五斗米教的領袖,漢中百萬民衆對於張魯都感恩戴德,很多人甚至是五斗米教的信徒。

厚待張魯,文昭就可以輕而易舉使得漢中百姓歸心,還有漢中的那些降卒、降臣,也不會再起異心。

其二,對於發展境內的道教思想,文昭覺得張魯是個非常好的人選,想要將他挖到太學前去授課。既然要重用張魯,自然要厚待他。

其三,這也就是千金買馬骨的典範。

文昭日後難免會與其他諸侯交戰,今日張魯投降反而得到重用、封賞,日後其他人想起張魯的事蹟,在一定情況下就很可能會不戰而降。

其四,此次將楊氏一族滅族,完全是張魯爲文昭背了黑鍋。文昭向來恩怨分明,自然不會白白利用張魯。

對於文昭而言,封賞出去的不過是一些虛職,得到的卻是許多實惠。張魯得到這些封賞之後,惴惴不安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不僅如此,他知道文昭極其看重閻圃,反而主動勸說閻圃投降陳旭。

自家主公都已經投降,閻圃也不是一個看不清局勢之人,自然亦是跟在後面投降,這不由使得文昭大喜過望。

漢中既定,文昭當即召集麾下文武,說道:“如今劉璋、劉表仍舊沒有退兵,諸位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賈詡輕笑兩聲,說道:“欲使此二人退兵乃易事耳,主公只需作書兩封,講明現在的漢中局勢,吾料定此二人不敢再繼續攻打漢中。”

“若他們仍舊不願退兵,憑藉主公帶來的十萬虎賁之師,將兩人擊潰亦非難事。”

陳旭聞言大喜,說道:“文和與吾之意不謀而合,此次能夠兵不血刃奪取漢中,多虧了文和之謀劃,此戰首功非你莫屬。”

隨後,文昭再次對於賈詡大肆封賞。賈詡在關中的身份地位,一時無兩。

果不其然,劉璋、劉表得知文昭已經奪取了漢中之地,尚未收到陳旭的書信,就已經開始商議退兵事宜。

待文昭書信抵達以後,兩人自然不敢怠慢,剋日領兵回返。

當然,此時劉璋的心裡卻是十分擔憂,文昭會將下一個目標放在益州身上,回到成都以後,就召集帳下文武前來議事。

“諸位,不成想陳文昭居然這麼快就攻下了陽平關,那張魯亦是將整個漢中拱手相讓。陳文昭野心勃勃,實力強勁,若是他有心奪取益州,卻該如何是好”

益州文武全都人心惶惶,以前他們只聽說過陳旭的威名,已及關中兵的厲害,卻沒有直觀接觸過強大的關中兵。

現在得知屢次挫敗益州軍的張魯,居然獻城投降,所有人頓時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劉璋見衆人吶吶無語,臉色當即有些難看。

就在此時,只見張鬆上前說道:“主公,陳文昭雖然實力強大,卻一直尊奉天子,忠於漢室。”

“主公乃大漢宗親,陳文昭不見得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攻打益州。如此一來,豈不對他的名聲有所損害”

劉璋聞言,臉色這纔好看了許多。

黃權卻是反駁道:“子喬此言差矣,陳文昭本來就是黃巾餘孽,因爲投靠董賊這才得以接受朝廷招安,這些年來南征北戰,打下諾大疆域。”

“如今漢中已經被其佔據,他又怎麼可能放過益州這個天府之國”

而後,黃權向劉璋說道:“主公,陳文昭乃豺狼猛獸是也,不可不防啊。”

張鬆說道:“我等在此處爭辯,卻並無太大裨益。主公若是想要了解陳文昭之心思,不妨派遣使者前往漢中,試探一下陳文昭的態度,便見分曉。”

劉璋聞言大喜,問道:“何人能夠擔此重任”

張鬆急忙上前說道:“某雖不才,卻也願意爲主公分憂。”

劉璋當即說道:“子喬若肯出使漢中,必能試探出陳文昭之虛實”

他雖然覺得張鬆長得太醜,心中頗爲不喜,卻也知道張鬆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如今益州文武對於關中軍畏之如虎,只有張鬆卻仍舊侃侃而談,主動爲劉璋分憂,這不由使得劉璋對於張鬆的感官大爲改變。

劉璋隨後派遣張鬆帶着大批糧草、錢財,北上前往漢中,以恭賀陳旭剿滅張魯爲名,前來試探文昭虛實。

卻說文昭讓張魯除了漢寧王的稱號,佔據整個漢中之後,就開始整頓漢中內務。被文昭帶入漢中的十萬精銳,也都被他分散開來,把守各個地方的險要關隘。

這一日,忽有斥候來報,說益州牧劉璋派遣益州別駕張鬆,前來祝賀陳旭剿滅叛王張魯,特意帶領錢糧金帛犒賞三軍。

陳旭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當即大喜過望,說道:“吾他日若奪取益州,此人必能成爲內應矣”

而後,文昭便親自帶領回下文武,出城三十里前去迎接張鬆。

作爲一個穿越者,自然有着極大的優勢。哪怕隨着時間的流逝、歷史的改變,這種優勢會慢慢削弱,仍舊對於文昭有着很大的幫助。

他可是知道,張鬆此人本來就不滿劉璋,一心想要將益州尋一位明主。

歷史上他本來想要將益州地圖獻給曹操,卻因爲曹操嫌棄他長相醜陋,伶牙俐齒,這纔對曹操心懷怨恨。

與之相反,劉備卻對張鬆敬重有加,這才使得張鬆、法正、孟達,成爲了劉備日後取益州的內應。

文昭不願重蹈曹操的覆轍,這才親自出郭相迎。

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58章 遊街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539章 戰!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35章 燒糧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33章 斬將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194章 陷陣營第740章 戰畢第456章 中伏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790章 望風而降致所有書友第753章 反攻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0章 前途堪憂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956章 鬥陣(中)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156章 伏兵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19章 心憂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93章 以死脅迫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27章 葫蘆谷第477章 反目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925章 改名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06章 擒張遼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628章 有鬼第345章 面聖第813章 婚事(上)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05章 罷兵第902章 錦囊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316章 赴長安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308章 換糧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317章 謀關中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2章 華雄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296章 生死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89章 屠城第135章 趙家村第789章 屠城第110章 議事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458章 大逆轉第110章 議事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100章 議事第951章 困獸猶鬥
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58章 遊街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539章 戰!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35章 燒糧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233章 斬將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194章 陷陣營第740章 戰畢第456章 中伏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790章 望風而降致所有書友第753章 反攻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80章 前途堪憂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88章 田豐離去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956章 鬥陣(中)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156章 伏兵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719章 心憂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93章 以死脅迫第82章 李儒三策第627章 葫蘆谷第477章 反目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925章 改名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06章 擒張遼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628章 有鬼第345章 面聖第813章 婚事(上)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05章 罷兵第902章 錦囊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316章 赴長安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308章 換糧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317章 謀關中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2章 華雄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151章 兄妹相見第296章 生死戰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89章 屠城第135章 趙家村第789章 屠城第110章 議事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458章 大逆轉第110章 議事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100章 議事第951章 困獸猶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