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誓殺老賊

下曲陽被攻破,這個消息實在是太令人震驚了。陳旭驟然聽到這個消息,呆立當場。

而後,他一把抓住那個斥候的衣領,大聲問道:“下曲陽的黃巾軍與百姓,全部殉城?”

那個斥候亦是一臉悲色,說道:“只有極少數人才逃得性命。”

而後,斥候就開始向陳旭報告下曲陽失守的具體情況。

雖然張寶死後,下曲陽的黃巾軍開始分裂,一部分人馬更是棄城而逃。

但是留下來的那個黃巾軍渠帥,頗有才能,再加上城中還有數萬能戰之兵。所以皇甫嵩圍困下曲陽之後,數次猛攻城池,都是無功而返。

後來,皇甫嵩又從常山國、中山國、鉅鹿郡陸續調來一萬多郡國兵,以及一萬新招募的義兵。

如此一來,皇甫嵩帳下的兵力,就已經達到了五萬之衆。若是隻比較人數,官兵的兵力,已經是下曲陽黃巾軍的兩倍有餘。

兵法雲:倍則攻之。

皇甫嵩乃世之名將,再加上洛陽不斷有天使過來催促,讓他早日平定黃巾軍。

所以,皇甫嵩就下令,讓官兵不分晝夜猛攻下曲陽。

下曲陽雖然只剩下兩萬黃巾軍,但是城中有很多百姓都是黃巾軍的家眷。他們懼怕城破被官兵屠戮,紛紛來到城牆上幫忙黃巾軍守城。

如此一來,官兵雖然猛攻數十日,折損人馬無數,卻也沒有攻破下曲陽。

Wωω¸ ttκǎ n¸ ¢ o 洛陽來的天使,每日催促皇甫嵩,讓他儘早平定黃巾之亂。

皇甫嵩也生怕天子聽信宦官讒言,說他貽誤戰機,裹足不前。所以,他對於無法攻克下曲陽之事,心中一直悶悶不樂。

卻說皇甫嵩當時聽從沮授的計策,一舉奪回晉縣。從此以後,他對於沮授這個小小的縣令,就寬待有加。

他經常與沮授交談,發現沮授滿腹才華。

沮授的見識,有時就連皇甫嵩自己都歎服不已。

皇甫嵩經常拉着沮授的手,說道:“似公與這般大才,不想卻屈居一縣縣令,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啊。”

皇甫嵩字義真,他的叔叔皇甫規是東漢名將、涼州三明之一,父親皇甫節曾任雁門郡太守,久爲邊將。

他雖然是將門之後,但他少年時便有文武志,好詩書,熟習弓馬。可以說,皇甫嵩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正是因爲他少年時好詩書,所以對於文士,他往往亦是禮敬有加。

沮授被皇甫嵩暫時徵召,並深得皇甫嵩器重。他看到皇甫嵩爲了攻破下曲陽之事發愁,就有心想要助他一臂之力。

但是,下曲陽的黃巾軍渠帥,的確是個人才,無論皇甫嵩用什麼計策,他都能夠從容不破地應對。

事到如今,官兵要麼再次增加兵力,強行攻破下曲陽;要麼準備曠日持久的圍城,使得下曲陽的糧草耗盡。

шшш◆ tt kan◆ C〇

但是,依照如今的情況,皇甫嵩幾乎已經將附近能夠調撥的兵力,全都調了過來。再想增兵,無疑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並且,數萬大軍每日消耗的錢糧,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大漢經過近百年的西羌戰爭,已經快要消耗盡了國庫中所有的積蓄。

再加上皇甫嵩鎮壓黃巾以來,勢如劈竹,雖然有不少人敬佩皇甫嵩的才能。但是,亦有不少人心懷嫉妒。

而洛陽的十常侍,由於皇甫嵩素來與他們關係不好。現在他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自然會使得十常侍心懷不滿,想方設法要陷害皇甫嵩。

好在當今天子雖然有些荒唐,倒也並非糊塗透頂。

如今黃巾起義席捲全國,已經威脅到了他的統治。這個時候,他自然不會聽信宦官讒言,而自毀長城。

ωwш •ttk an •¢ ○

但是國庫實在空虛,根本無法支撐大規模的長久作戰。所以,當今天子才一直派人催促皇甫嵩,讓他儘快平定黃巾之亂。

爲今之計,皇甫嵩想要打持久戰,將下曲陽糧草耗盡,顯然有些行不通。

特別是在皇甫嵩得知廣宗的黃巾軍北上,並且擊潰安平國的郡國兵以後,他心中更是焦慮萬分。

若是等到廣宗的黃巾軍來到下曲陽,那麼官兵再想要攻破城池,就更加困難了。

就在皇甫嵩焦慮無比的時候,沮授向他獻上了一條計策。

沮授在向皇甫嵩獻計之前,曾經猶豫了很久。主要是因爲,他獻的這條計策,太過歹毒。

若是皇甫嵩果真依計行事,恐怕下曲陽附近的幾個縣城,都會遭受巨大牽連。

但是沮授感激皇甫嵩的知遇之恩,最終還是找到了皇甫嵩,對他說道:“某有一計,可破下曲陽,只是此計太過歹毒,將軍是否採納這條計策,還請三思而後行。”

皇甫嵩聞言,當即大喜過望,連忙抓住沮授的手說道:“還請公與教我!”

卻說下曲陽境內有兩條大河,一條是滹沱河。滹沱河雖然流經下曲陽境內,但是離下曲陽的城池,卻仍有一段距離。

另外有一條大河,則是大白渠。

漢代班固的《地理志》中記載:大白渠東南至下曲陽入斯洨者也。東分爲二水,枝津右出焉,東南流,謂之百尺溝,又東南徑和城北。

大白渠這條大河,西連滹沱河,東連漳河。他雖然只是這兩條大河的支流,但是他的水流量卻是十分驚人。

今年冀州雖然下雨不多,但是大白渠中的河水,仍是奔騰不已。

沮授所獻的計策,正是先讓官兵在大白渠的上游攔截水流,等河中的水積壓多了以後,先派人掘開大白渠的南岸,而後再將上游積壓的水放下去。

下曲陽的地勢本就不高,若是官兵掘開河堤,洪水勢必會淹沒下曲陽。這樣一來,縱然無法將黃巾軍全部淹死,卻也能讓他們陣腳大亂。

屆時,官兵再乘坐木筏,殺去城中,被洪水包圍的黃巾軍無路可逃,官兵必定可以全殲黃巾軍。

皇甫嵩聽聞沮授的計策,當即大喜過望,就要依計行事。

沮授當時繼續說道:“此計雖然可以一舉攻破下曲陽,但是大白渠南岸的幾個縣城,都會遭受洪水的肆虐。就連百姓們種的莊稼,亦會毀於一旦。”

“還請將軍三思!”

卻不想,當時皇甫嵩滿不在乎的說道:“洪水肆虐,只是一時;黃巾賊盅惑百姓,圖謀造反,纔是大事。”

“若是能夠犧牲些許,而一戰平定冀州黃巾,這纔是天下之幸,百姓之福。”

話畢,皇甫嵩就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水淹下曲陽。

皇甫嵩出生將門,在他眼中,爲了取得勝利,可以不擇手段。‘慈不掌兵’的道理,他自幼就聽他父親、叔父講過。

沮授看到皇甫嵩,沒有絲毫猶豫就採納了自己的計策,他心中不由感到有一絲寒意。

大白渠河堤被掘開的話,南岸遭受水災的百姓又何止數十萬?但是在皇甫嵩眼中,這卻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犧牲。

這時,沮授不禁有些後悔,後悔自己不該將這條計策獻給皇甫嵩。

但是,現在後悔還有用麼?沒有!

自那以後,沮授就佯稱身體有恙,辭官離開了皇甫嵩的軍中,獨自返鄉。

果不如沮授所料,大白渠被決堤以後,洪水滔天,整個下曲陽水流遍地。城中的水雖然不深,但是也給黃巾軍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下曲陽乃洪水首當其衝的地方,城池北岸的有些城牆,直接被沖垮。

皇甫嵩趁勢率領官兵,駕駛着紮好的木筏,殺入城中。猝不及防的黃巾軍,頓時被殺得人仰馬翻。

官兵們惱怒百姓幫助黃巾軍守城,直接將他們當做是黃巾軍,但凡見到這些人,一律殺無赦。

皇甫嵩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告知官兵:只要是黃巾軍的家眷,格殺勿論,士卒們可以拿着他們的頭顱前來領功。

他的這個命令,更是助長了官兵們囂張、嗜殺的氣焰。於是乎,下曲陽將近十萬的黃巾軍與百姓,幾乎都被屠戮一空。

最後,皇甫嵩更是將這些人的腦袋築成京觀,說是爲了震懾天下其他的反賊。

下曲陽城破的時候,皇甫嵩就派遣帳下官兵,前去堵住大白渠的決堤之處。

但是洪水肆虐已久,很多附近百姓的房屋都被沖垮,他們的糧食也都毀於一旦。更是有無數百姓被洪水捲走,生死不知。

陳旭聽完斥候的報告,雙目赤紅,臉色有些猙獰。

下曲陽雖然是被黃巾軍佔領,但是裡面的黃巾軍起初只有兩萬餘人。

考慮到官兵猛攻數十日,給黃巾軍造成的傷亡,城中的黃巾軍則不會超過兩萬。

但是皇甫嵩最後卻斬首十萬,其餘的人可都是被黃巾軍牽連的百姓啊。

那些人中間,固然有不少百姓是黃巾軍的家眷,但是也有很多人,只是普通百姓。

聽說皇甫嵩不分青紅皁白,就將這些人屠戮一空,所以陳旭纔會如此憤怒。

陳旭拿起自己的那杆長槍,猛一用力,一槍刺進了路邊的一棵大樹。

他大聲罵道:“皇甫老賊如此歹毒,連下曲陽的百姓都不放過。我若是不殺此賊,誓不爲人!”

從來沒有這麼一刻,陳旭有如此強烈想要殺人的衝動。

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879章 酷吏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759章 先登營第61章 救人第525章 兩封信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17章 讒言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21章 試探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249章 匯合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1章 相邀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447章 韓遂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49章 援兵第600章 魯肅(上)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623章 逃命第495章 父與子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35章 趙家村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13章 火起第565章 密謀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630章 縱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755章 虎豹騎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640章 聆聽第240章 被圍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580章 抉擇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58章 吃嫩草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505章 求情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22章 不允盜請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371章 函谷關第50章 東阿對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795章 益州定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558章 法正第853章 陳駿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121章 戰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26章 易首邀酬第379章 圖謀第582章 挑選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310章 馬騰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09章 屠殺第23章 擊賊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92章 離去第24章 國輔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19章 白波軍第170章 比武
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879章 酷吏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759章 先登營第61章 救人第525章 兩封信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17章 讒言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221章 試探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249章 匯合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1章 相邀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447章 韓遂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49章 援兵第600章 魯肅(上)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623章 逃命第495章 父與子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135章 趙家村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13章 火起第565章 密謀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630章 縱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755章 虎豹騎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640章 聆聽第240章 被圍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580章 抉擇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258章 吃嫩草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505章 求情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22章 不允盜請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371章 函谷關第50章 東阿對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795章 益州定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558章 法正第853章 陳駿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121章 戰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26章 易首邀酬第379章 圖謀第582章 挑選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310章 馬騰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09章 屠殺第23章 擊賊第742章 四面環敵第92章 離去第24章 國輔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19章 白波軍第170章 比武